在馬上顛簸了兩日之後,原本還興致勃勃的安道全也蔫兒了。


    在看到馬場的那一刻,安道全長長的出了一口氣,感歎道:“幸虧不遠,這要是再顛簸幾天,我這把老骨頭就得散架了。”


    說是到了馬場,其實隻是到了草料場。


    這片馬場的麵積雖大,但並不是那種水草豐饒的上好馬場,必須要儲備一些草料,應對不時之需。


    剛接手的時候,這草料場周圍的柵欄都是破破爛爛的。經過喬峰他們的努力修補,現在總算是像那麽迴事兒了。


    因為草場的規模不大,所以總共也才兩三百號人,其中還有不少是喬峰收留的無家可歸的老人。


    江北這邊有一百多人,原來的帳篷肯定是住不下的,不過他們帶來了十幾頂帳篷,最多兩個時辰就能夠紮起來。


    趁手下人安營紮寨的功夫,喬峰帶著江北圍著草料場轉了一圈,把他收留的那些老人的情況,大致上說了一下。


    收留這些老人並不僅僅隻是為了做善事,通過這些老人,一是可以深入了解遼國這邊的情況,二是可以冒充其中一些人的遠房親戚。


    遼國也是有反間諜機構的,而且很專業,不比大宋的皇城司差多少。


    有這些老人作掩護,不說完全沒有破綻,但應對起遼國情報機關的耳目來,還是有一些先天性的優勢。


    這些老人現在雖然看上去很落魄,但他們其中一些人也曾經是在遼國大地上縱橫馳騁的豪傑人物。


    比如有一位耶律隆昌,竟然是遼國上一代皇帝耶律隆緒的族親!


    按理說這種皇親國戚,不至於這麽落魄,但是,無論哪朝哪代,都會有政治鬥爭,都會有失敗的一方。


    耶律隆昌也曾是一位猛將,而且還是遼國皇族中不多的喜歡大宋詩詞歌賦的人,妥妥的文武雙全。


    可惜政治鬥爭就是這麽殘酷,在他的家族敗落之後,因為一直受到政敵的壓迫,妻子和獨生女身患重病,卻無錢醫治,暴病身亡。


    最後,耶律隆昌還是賣掉了祖產和房屋,才讓自己的妻女入土為安。


    遭此打擊,耶律隆昌就半瘋了,時而清醒時而糊塗,剛開始還有以前的部下看不過去,接濟一下,後來部下們自己也老了,再也沒人理會這個瘋老頭了。


    喬峰看他可憐,就把他帶到馬場來,不但管吃管住,還安排了其他的老人照顧他。


    這個耶律隆昌在清醒的時候,也會跟喬峰講一些皇族和遼國朝廷中的派係的秘聞,畢竟曾經是族中的豪傑人物,他知道的那些事情,連現在的好多朝臣們都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遼國情報機構例行調查時,探子們竟然從喬峰和他那些粗獷的牧馬人手下口中,聽到了一些不得了的秘聞。


    層層上報之後,遼國情報機構的最高長官耶律隆光大為震驚,當天就冒充馬場主,親自過來了一趟。


    結果一進來,就看到了正在跟喬峰喝酒、聊天的耶律隆昌,這“瘋老頭”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大聲談笑,哪裏有半分瘋子模樣?


    算起來,耶律隆光跟耶律隆昌也是族親,兩人還是堂兄弟,雖然年紀相差較大,但輩分是一樣的。


    年富力強的耶律隆光,看到了年老體衰的耶律隆昌,心下不免有些憐憫,下意識認為,這位老堂兄多半是為了避禍,才裝瘋賣傻。


    這喬峰多半都是老堂兄家中子弟,在遼東的深山老林中逃過了一劫,現在風頭過去了,才迴來接老堂兄安度晚年。


    遠遠地看了半天,直到喬峰把喝得大醉的耶律隆昌扶迴賬中休息,耶律隆光擦了擦濕潤的眼角,才歎息著離開。


    這個事情,他還是如實匯報給了遼國皇帝耶律宗真,但他因為心中對老堂兄有些同情,所以不免在自己的這位皇帝侄兒麵前,又添油加醋地說了些耶律隆昌的慘狀。


    怎麽說也是自己父親那一輩的族親,因為政治鬥爭而淪落到如此境地,耶律宗真也不禁動了惻隱之心。


    他詳細詢問了馬場的情況,又聽說了喬峰“鐵憨憨”的名聲,忍不住搖頭歎息道:“遼東雖然是我耶律家發跡之地,但窮山惡水、生存不易,這些年苦了他們了”。


    沉思片刻之後,他交待耶律隆光,讓他以個人的名義,送一百匹上好的公馬去耶律隆昌的馬場,至於配種之後得到的小馬駒,就全部賞給耶律隆光。


    耶律隆光連忙跪下謝恩。這一百匹上好的公馬,過上一年,就可以換來一百匹滿周歲的健康小馬駒,也算是不大不小的一筆財富。


    此時此刻,他們並沒有想到這個舉動會給大遼帶來什麽樣的嚴重後果。


    因為耶律隆光的身份特殊,他的一舉一動甚至能夠影響朝堂的動向,絕對是一個風向標式的人物。


    看到他都送了一百匹公馬過去配種,其他的權貴家族都坐不住了,知遼國南樞密院使事蕭景騰的話最能代表大家的想法。


    “耶律隆光這老小子是管情報的,有什麽能賺錢的好事兒他都是第一個知道的,正所謂無利不起早,這馬場肯定有蹊蹺。”


    各個家族的馬場規模都不小,隻是一百匹公馬而已,大家也都沒有太放在心上,抱著“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想法,大家都照著耶律隆光的規模,牽了一百匹公馬過去。


    因為整個馬場隻有兩千多匹母馬,很快,這些大家族送來的公馬就超過了兩千匹,沒有辦法接納更多的公馬了。


    為什麽?


    你可以讓很多公馬來跟一匹母馬配種,但這匹母馬隻能生一匹小馬駒,到時候算誰的?所以,隻能一一配對。


    結果,後麵來晚了的家族就不幹了,既然有這麽好的事情,不能全部被你們給占了啊,總得給我們留點名額吧。


    在一番爭吵不休之後,本就頂著“鐵憨憨”名號的喬峰—現在已經是江北了,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


    他決定,找這些馬場購買母馬,賣一匹上好的母馬就搭配一個配種的名額。


    這些馬場背後的主人聽著兩眼放光,既能得到賣母馬的錢,還能得到配種的名額,這樣的好事到哪裏去找哇!


    就這樣,江北的馬場規模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一直到母馬的規模達到六千左右,才因為錢包吃緊,停止了購買母馬的行動。


    對於這個“鐵憨憨”能夠拿出那麽多錢來買母馬,耶律隆光一點兒都不意外,他在跟皇帝耶律宗真匯報時,還感歎了一番。


    “我這個老堂兄還真是夠隱忍啊,當年他的妻女病重而亡,都沒有把這筆錢拿出來。”


    耶律宗真卻是不以為意,那個時候被政敵盯得死死的,就算拿出來也是白瞎,再說了,妻女算什麽?說不定這喬峰就是他的後代!


    雖然從年齡上看,不可能是他的私生子,但很有可能是他在失勢之前遺留在遼東的血脈延續,也就是說,是他的親孫子。


    “未算勝、先算敗,這才叫聰明人呐。”


    君臣兩人很是感歎了一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宋大忽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工月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工月半並收藏穿宋大忽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