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吃著酪麵、喝著雜菜羹,一邊不停地往嘴裏塞著胡餅。
這塞德尼瑪曲黑的飯量著實有些驚人,一個人起碼要吃掉四五個人的量!
趙佶看得有些發呆,他吞了一口唾沫,扭頭問旁邊正在小口抿著玉髓酒的江北:“他怎麽也是天將下凡?”
江北細品著清風樓新出的玉髓酒,感覺醇香之餘有些迴甘,正待一口悶,聽到趙佶問話,就放下了手中的酒杯,長長地歎了一口氣。
“帝君,我也是最近感悟天機,才勉強記起了一些天將們的事情。”
“以前在仙界的時候,那些神霄府褚慧和天將們一直都不合拍,這些我之前也是講過的,但是我沒有想到......”
江北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又拿起酒杯,一口幹了,貌似有些惆悵。
趙佶之前聽江北講過,說神霄府褚慧和天將們一向不和,你看不慣我、我看不慣你,經常發生爭執,鬧得不可開交,他當時還覺得挺正常。
畢竟他當官家的這些年,看過了太多文官集團和武官派係在朝堂上的激烈鬥爭。
宋朝的官製是以中央朝廷的中書門下和樞密院分掌政、軍大權的二府製,聽起來應該是文、武官員勢均力敵。
但是,如果這麽想,那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宋朝的基本國策是重文輕武,武將可以擔任樞密副使,但是絕對不能擔任樞密正使,這是祖製。
也就是說,文官永遠壓武官一頭,因為就連武官的頂頭上司,都是由文官來擔任的。
而且很多時候,連樞密副使都是文官擔任的!
縱觀整個北宋,武將擔任過樞密副使的,不過廖廖數人而已。
想那名將狄青,在擔任樞密副使之後,就成了文官們的眼中釘、肉中刺。
先是到處造謠說,狄青得到了士卒們的擁戴,有造反之嫌疑,奏請宋仁宗將他調出京師,宋仁宗沒有同意。
一計不成,文官們又唆使一個諫官,編造狄青家養的狗長出雙角的謠言,
暗喻他要造反,宋仁宗又沒有理會。
到了嘉佑元年,京師發生洪澇災害,狄青一家為了避水,搬到大相國寺暫住,方丈將他們安排在了一處佛堂,結果就被文官群起而攻之,說他對佛不敬,還煽動百姓圍攻狄青的府宅,造成了民怨的假象。
宋仁宗沒有辦法,隻得免去狄青的樞密使之職,為了安撫他,給他加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銜,讓他離京出知陳州,暫避風頭。
狄青被這些文官們氣得嘴生毒瘡,第二年就病死了。
宋仁宗十分悲傷,還在禁苑中為他舉哀,追贈中書令,賜諡“武襄”。
趙佶出身皇家,也是聽說過這些秘辛的。在他看來,故意造成文武不合,乃是平常的帝王之術,為何自己的道兄會如此惆悵呢?
江北幹了那杯酒之後,沉默片刻,幽幽說道:“神霄府褚慧,在天將們下凡的事情上動了手腳,不但讓他們大多投胎到了偏遠的窮苦貧弱之家,甚至還讓幾個天將投成了女胎......”
這話一出,硬是將趙佶驚得站了起來!
這也太過分了吧!
這些奸臣!竟然讓天將投成了女胎,那他們還怎麽為我這個長生大帝君效力,怎麽去對抗西天諸佛支持的遼國、金國和西夏?
簡直是不可饒恕!
他憤怒地喊了起來:“是哪些狗東西做的?簡直是無君無父,無君無父啊!”
魯達和楊誌嚇得丟了碗筷,跪在一旁,旁邊的侍衛們也跪了一地,隻有塞德尼瑪曲黑還在那裏自顧自地大快朵頤。
江北站起身來,把趙佶又按迴到座位上,湊在他的耳邊,把林娘子的事情也跟他說了一遍,然後勸慰道:“帝君!大敵當前,正是用人之際,以前的事就算了吧。連天將們都表態說不再追究了,當下還是輔佐帝君要緊!”
趙佶聽了,感動得熱淚盈眶:“受到這樣的奇恥大辱,還如此顧全大局,不愧是我神霄府的天將,忠心可昭日月啊!”
他拿袖子拭去了眼角的淚水,問江北:“道兄現在尋到了幾個天將?”
江北就等著這句話呢,他輕咳一聲,掰著手指頭給趙佶算了起來。
“我已經找到了天魁星晁蓋、天機星吳用、天閑星公孫勝、天雄星林衝、天孤星魯達、天暗星楊誌、天佑星徐寧、天異星劉唐、天殺星塞德尼瑪曲黑、天劍星阮小二、天罪星阮小五、天敗星阮小七。
“還有地俊星王倫、地稽星曹正、地魔星宋萬、地妖星杜遷、地壯星林娘子,共計十七位天將。”
趙佶喜得抓耳撓腮,又有些埋怨道:“既然找到了這麽多天將,道兄為何不將他們都帶迴京師,讓我見上一麵。”
江北歎息了一聲:“不是不願帶他們迴京,實在是國事要緊啊。”
“晁蓋等七人去了河北田虎處,曹正留在了二龍山整頓人馬,王倫等五人留在了梁山主持屯田布防。”
他將自己的整體謀劃跟趙佶詳細解說了一遍,趙佶聽得目放異彩,不過他細細算了一遍之後,又有些疑惑。
“道兄不是找到了十七位天將嗎?迴到東京城的應該有四位,還有一位在哪裏?”
這趙佶不愧是皇家子弟,《九章算術》、《周髀算經》、《海島算經》、《張丘建算經》和《緝古算經》都曾經有專人教習,做起加減法來,速度還是挺快的。
“還有一個就是帝君派去隨我招安二龍山的徐寧,他一直守護在帝君身邊,所以才叫天佑星啊。”
聽到江北說出這個名字,趙佶喜出望外,連忙跟身邊的小太監說:“快!快去把徐寧請來!”
看到小太監領旨出去了,趙佶轉過頭對江北說道:“怪不得我平日就看那徐寧特別順眼,當時道兄要去二龍山招安,我第一個就想到了此人,果然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啊。”
江北看趙佶心情大好,連忙趁機把組建神霄軍的說法拋了出來。
“帝君,那遼國的皮室軍、西夏的鐵鷂子、金國的鐵浮屠,都是西天諸佛授意打造的精銳護教軍。”
“現在既然已經尋到了這些個天將,是不是要把神霄軍給重新組建起來?”
趙佶迴身看著不遠處幾個正拉著一輛車朝這邊走來的軍中工匠,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狠狠地點了點頭。
車上,是他給塞德尼瑪曲黑定製的步人甲。
重達一百二十斤!
這塞德尼瑪曲黑的飯量著實有些驚人,一個人起碼要吃掉四五個人的量!
趙佶看得有些發呆,他吞了一口唾沫,扭頭問旁邊正在小口抿著玉髓酒的江北:“他怎麽也是天將下凡?”
江北細品著清風樓新出的玉髓酒,感覺醇香之餘有些迴甘,正待一口悶,聽到趙佶問話,就放下了手中的酒杯,長長地歎了一口氣。
“帝君,我也是最近感悟天機,才勉強記起了一些天將們的事情。”
“以前在仙界的時候,那些神霄府褚慧和天將們一直都不合拍,這些我之前也是講過的,但是我沒有想到......”
江北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又拿起酒杯,一口幹了,貌似有些惆悵。
趙佶之前聽江北講過,說神霄府褚慧和天將們一向不和,你看不慣我、我看不慣你,經常發生爭執,鬧得不可開交,他當時還覺得挺正常。
畢竟他當官家的這些年,看過了太多文官集團和武官派係在朝堂上的激烈鬥爭。
宋朝的官製是以中央朝廷的中書門下和樞密院分掌政、軍大權的二府製,聽起來應該是文、武官員勢均力敵。
但是,如果這麽想,那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宋朝的基本國策是重文輕武,武將可以擔任樞密副使,但是絕對不能擔任樞密正使,這是祖製。
也就是說,文官永遠壓武官一頭,因為就連武官的頂頭上司,都是由文官來擔任的。
而且很多時候,連樞密副使都是文官擔任的!
縱觀整個北宋,武將擔任過樞密副使的,不過廖廖數人而已。
想那名將狄青,在擔任樞密副使之後,就成了文官們的眼中釘、肉中刺。
先是到處造謠說,狄青得到了士卒們的擁戴,有造反之嫌疑,奏請宋仁宗將他調出京師,宋仁宗沒有同意。
一計不成,文官們又唆使一個諫官,編造狄青家養的狗長出雙角的謠言,
暗喻他要造反,宋仁宗又沒有理會。
到了嘉佑元年,京師發生洪澇災害,狄青一家為了避水,搬到大相國寺暫住,方丈將他們安排在了一處佛堂,結果就被文官群起而攻之,說他對佛不敬,還煽動百姓圍攻狄青的府宅,造成了民怨的假象。
宋仁宗沒有辦法,隻得免去狄青的樞密使之職,為了安撫他,給他加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銜,讓他離京出知陳州,暫避風頭。
狄青被這些文官們氣得嘴生毒瘡,第二年就病死了。
宋仁宗十分悲傷,還在禁苑中為他舉哀,追贈中書令,賜諡“武襄”。
趙佶出身皇家,也是聽說過這些秘辛的。在他看來,故意造成文武不合,乃是平常的帝王之術,為何自己的道兄會如此惆悵呢?
江北幹了那杯酒之後,沉默片刻,幽幽說道:“神霄府褚慧,在天將們下凡的事情上動了手腳,不但讓他們大多投胎到了偏遠的窮苦貧弱之家,甚至還讓幾個天將投成了女胎......”
這話一出,硬是將趙佶驚得站了起來!
這也太過分了吧!
這些奸臣!竟然讓天將投成了女胎,那他們還怎麽為我這個長生大帝君效力,怎麽去對抗西天諸佛支持的遼國、金國和西夏?
簡直是不可饒恕!
他憤怒地喊了起來:“是哪些狗東西做的?簡直是無君無父,無君無父啊!”
魯達和楊誌嚇得丟了碗筷,跪在一旁,旁邊的侍衛們也跪了一地,隻有塞德尼瑪曲黑還在那裏自顧自地大快朵頤。
江北站起身來,把趙佶又按迴到座位上,湊在他的耳邊,把林娘子的事情也跟他說了一遍,然後勸慰道:“帝君!大敵當前,正是用人之際,以前的事就算了吧。連天將們都表態說不再追究了,當下還是輔佐帝君要緊!”
趙佶聽了,感動得熱淚盈眶:“受到這樣的奇恥大辱,還如此顧全大局,不愧是我神霄府的天將,忠心可昭日月啊!”
他拿袖子拭去了眼角的淚水,問江北:“道兄現在尋到了幾個天將?”
江北就等著這句話呢,他輕咳一聲,掰著手指頭給趙佶算了起來。
“我已經找到了天魁星晁蓋、天機星吳用、天閑星公孫勝、天雄星林衝、天孤星魯達、天暗星楊誌、天佑星徐寧、天異星劉唐、天殺星塞德尼瑪曲黑、天劍星阮小二、天罪星阮小五、天敗星阮小七。
“還有地俊星王倫、地稽星曹正、地魔星宋萬、地妖星杜遷、地壯星林娘子,共計十七位天將。”
趙佶喜得抓耳撓腮,又有些埋怨道:“既然找到了這麽多天將,道兄為何不將他們都帶迴京師,讓我見上一麵。”
江北歎息了一聲:“不是不願帶他們迴京,實在是國事要緊啊。”
“晁蓋等七人去了河北田虎處,曹正留在了二龍山整頓人馬,王倫等五人留在了梁山主持屯田布防。”
他將自己的整體謀劃跟趙佶詳細解說了一遍,趙佶聽得目放異彩,不過他細細算了一遍之後,又有些疑惑。
“道兄不是找到了十七位天將嗎?迴到東京城的應該有四位,還有一位在哪裏?”
這趙佶不愧是皇家子弟,《九章算術》、《周髀算經》、《海島算經》、《張丘建算經》和《緝古算經》都曾經有專人教習,做起加減法來,速度還是挺快的。
“還有一個就是帝君派去隨我招安二龍山的徐寧,他一直守護在帝君身邊,所以才叫天佑星啊。”
聽到江北說出這個名字,趙佶喜出望外,連忙跟身邊的小太監說:“快!快去把徐寧請來!”
看到小太監領旨出去了,趙佶轉過頭對江北說道:“怪不得我平日就看那徐寧特別順眼,當時道兄要去二龍山招安,我第一個就想到了此人,果然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啊。”
江北看趙佶心情大好,連忙趁機把組建神霄軍的說法拋了出來。
“帝君,那遼國的皮室軍、西夏的鐵鷂子、金國的鐵浮屠,都是西天諸佛授意打造的精銳護教軍。”
“現在既然已經尋到了這些個天將,是不是要把神霄軍給重新組建起來?”
趙佶迴身看著不遠處幾個正拉著一輛車朝這邊走來的軍中工匠,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狠狠地點了點頭。
車上,是他給塞德尼瑪曲黑定製的步人甲。
重達一百二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