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七位“天將”誌得意滿的樣子,張天師忍不住撇了撇嘴,對羅真人說:“徒弟都是天將下凡,你這個師父起碼也該是個仙官吧?”
羅真人聽到這話,眼睛一亮,他將希翼的目光投向了江北,那意思好像是說:我是天上哪位神仙下凡,你也給說說唄。
張天師的聲音不大不小,剛好能夠被江北聽到。
江北覺得,這小子就是故意的!
他哭笑不得地看向了羅真人和張天師,正色道:“你二人並非神隻下凡,不過後天修煉,亦能得道成仙,逍遙三界。”
羅真人和張天師顯然對這樣的迴答不太滿意,兩個人都是皺著眉、苦著臉,也不說話。
其實江北也想過,是不是給他們胡亂安個名頭算了,但是轉念一想,那樣行不通。
除了李逵那樣的天生好殺之人,必須要踢出一百零八天將的序列之外,其他大多數人都要盡量維持原狀。
這羅真人和張天師都是飽讀道教典籍之人,太過睿智,隨意胡編亂造很容易被看出破綻,所以這個時候必須堅決。
江北緊盯著羅真人的眼睛,突然開口說道:“你跟公孫勝說‘逢幽而止、遇汴而還’?這卜卦的道行還是粗淺了些。”
哇特發克!
這話一出,羅真人的眼睛一下子瞪得老大,露出了一副不可置信的神情。
這八個字,他隻跟公孫勝一個人講過,不可能有第三個人知道!他將詢問的目光看向了公孫勝。
公孫勝在旁邊聽了也是悚然一驚,他對著師父用力搖了搖頭,表示自己絕對沒有跟江北說過這個事情。
江北不等羅真人發問,又看向了張天師:“靈鸚有五德,冠距不離身,五更張大口,喚醒夢中人。”
張天師此時臉上的表情比剛才的羅真人和公孫勝更加不堪,他顫抖著伸手指著江北:“你你你......你怎麽知道?”
張天師的名字叫張繼先,他從小就與其他的小孩子不一樣,非常的沉默,沉默到什麽程度呢?一直到五歲,都沒有開口說過一句話。
後來有一天,偶然間聽到雞叫,張繼先突然就開口說話了,並且這一開口就作了一首詩。
正是江北剛才念出來的那首。
這個事情,隻在江西龍虎山上隱秘之處珍藏的張家家譜中有記載,知道的人絕對不會超過五指之數。
而且,除了張繼先本人之外,知道這件事並且現在仍然在世的,更是一個都沒有了!
羅真人和張天師兩人徹底懵圈了。
如果說之前那些“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說法,還能夠靠編造,那兩人這些極為隱秘之事,可不是靠編造就能說出來的。
這元妙先生,九成九是仙人下凡!
兩人對視了一眼,同時對著江北拜倒在地:“福生無量天尊,末學後進弟子羅澄\/張繼先,求上仙指引!”
公孫勝等人震驚地看著這一切,心裏都是波瀾起伏。
跪在地上的這兩個人,一個是九宮縣二仙山紫虛觀的羅真人,一個是龍虎山正一天師道的張天師。
一個是公認的半仙之體,被宋徽宗冊封為“太和衝夷先生”;一個是道教祖師張道陵的後裔,十三歲就被宋徽宗冊封為“虛靖先生”。
如果按照宋徽宗冊封的“通真達靈元妙先生”的尊號來看,江北的尊號雖然最長,但三個人應該還算是同一個級別才對。
可是現在,這兩個人竟然跪了!給元妙先生跪了!
元妙先生的仙人身份,實錘了。
饒是智計百出、心思縝密的“智多星”吳用,此刻心中也再無半分疑慮。
既然元妙先生真的是仙人下凡,那自己天將下凡的身份,豈不也是板上釘釘?
怪不得他跟我們說,跟著他有名又有利,原來,他早就知道我們的身份。
想到這裏,他再看羅真人和張天師時,就沒有了之前的那份敬畏之心,甚至還有了一絲絲的優越感。
江北看著拜倒在地的羅真人和張天師,愣了片刻,趕緊上去把他們扶了起來。
開玩笑!張天師才十六七歲,這一跪自己倒是受得起,但是羅真人已經七老八十了,頭發、眉毛、胡子都是白的......
這樣的老人家給自己下跪,怕是要折壽的啊!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呸呸呸!應該是無量天尊,罪過罪過。
“兩位道友都是道行高深之人,且聽我一言。隻修自身,不過俗世小道;普惠我大宋芸芸眾生,才能踏上真正的大道、天道。”
江北目光灼灼地看向了兩人的眼眸,因為這句話確實是他的肺腑之言,所以目光當中清澈無比。
羅真人和張天師這兩個精於裝神弄鬼之人,被他的目光所懾,竟然有些心虛起來。
正所謂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這兩個人成天裝神弄鬼,做過的虧心事還少嗎?自己那些拿不上台麵的東西,在真正的上仙眼裏,都是無所遁形,搞不好要被雷劈的啊。
兩人唯唯諾諾,不敢吱聲。
江北見這個下馬威的效果還不錯,也就沒有再繼續忽悠,而是說起了正事。
“我大宋之富庶冠絕天下,但為何總是被遼、金、西夏等蠻夷之國搞得焦頭爛額呢?究其原因,就是內部不安定、不太平。”
“那淮西王慶、河北田虎、江南方臘、山東宋......咳咳,無一不是擾害國家之徒!”
“宋江”二字還沒出口,江北就突然想起,這時候梁山的頭領可是白衣秀士王倫,自己剛才差點就說漏嘴了。
他含糊其辭地把這句話混了過去,轉頭對晁蓋等人說道:“我打算派你們七人,前去投奔河北田虎,為即將開始的朝廷剿滅匪患大戰充當內應。”
眾人都是有些納悶,為何要投奔河北田虎?
江北正色道:“這田虎為人奸邪無比,不僅占了五座軍州五十六縣之地,還跟金人勾結,妄圖平分我大宋江山!”
此話一出,眾人心裏對田虎都是各種鄙夷。
如果是因為朝廷失德、奸佞當道,活不下去了才起兵造反,在這些江湖豪傑心目中,絕對能夠接受。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落草為寇,在這個畸形的時代並不算是什麽了不得的大事。
但是,勾結異族,那就是數典忘祖的大宋公敵,人人得而誅之!
江北的計劃,就是讓晁蓋和吳用等人假意投靠,一方麵可以收集田虎跟金人勾結的證據,另一方麵可以挑動田虎與王慶火拚,消耗他們的實力。
等他們的力量削弱到一定程度,自己的神霄護教軍應該也訓練得差不多了。
爭取將他們一舉拿下!
羅真人聽到這話,眼睛一亮,他將希翼的目光投向了江北,那意思好像是說:我是天上哪位神仙下凡,你也給說說唄。
張天師的聲音不大不小,剛好能夠被江北聽到。
江北覺得,這小子就是故意的!
他哭笑不得地看向了羅真人和張天師,正色道:“你二人並非神隻下凡,不過後天修煉,亦能得道成仙,逍遙三界。”
羅真人和張天師顯然對這樣的迴答不太滿意,兩個人都是皺著眉、苦著臉,也不說話。
其實江北也想過,是不是給他們胡亂安個名頭算了,但是轉念一想,那樣行不通。
除了李逵那樣的天生好殺之人,必須要踢出一百零八天將的序列之外,其他大多數人都要盡量維持原狀。
這羅真人和張天師都是飽讀道教典籍之人,太過睿智,隨意胡編亂造很容易被看出破綻,所以這個時候必須堅決。
江北緊盯著羅真人的眼睛,突然開口說道:“你跟公孫勝說‘逢幽而止、遇汴而還’?這卜卦的道行還是粗淺了些。”
哇特發克!
這話一出,羅真人的眼睛一下子瞪得老大,露出了一副不可置信的神情。
這八個字,他隻跟公孫勝一個人講過,不可能有第三個人知道!他將詢問的目光看向了公孫勝。
公孫勝在旁邊聽了也是悚然一驚,他對著師父用力搖了搖頭,表示自己絕對沒有跟江北說過這個事情。
江北不等羅真人發問,又看向了張天師:“靈鸚有五德,冠距不離身,五更張大口,喚醒夢中人。”
張天師此時臉上的表情比剛才的羅真人和公孫勝更加不堪,他顫抖著伸手指著江北:“你你你......你怎麽知道?”
張天師的名字叫張繼先,他從小就與其他的小孩子不一樣,非常的沉默,沉默到什麽程度呢?一直到五歲,都沒有開口說過一句話。
後來有一天,偶然間聽到雞叫,張繼先突然就開口說話了,並且這一開口就作了一首詩。
正是江北剛才念出來的那首。
這個事情,隻在江西龍虎山上隱秘之處珍藏的張家家譜中有記載,知道的人絕對不會超過五指之數。
而且,除了張繼先本人之外,知道這件事並且現在仍然在世的,更是一個都沒有了!
羅真人和張天師兩人徹底懵圈了。
如果說之前那些“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說法,還能夠靠編造,那兩人這些極為隱秘之事,可不是靠編造就能說出來的。
這元妙先生,九成九是仙人下凡!
兩人對視了一眼,同時對著江北拜倒在地:“福生無量天尊,末學後進弟子羅澄\/張繼先,求上仙指引!”
公孫勝等人震驚地看著這一切,心裏都是波瀾起伏。
跪在地上的這兩個人,一個是九宮縣二仙山紫虛觀的羅真人,一個是龍虎山正一天師道的張天師。
一個是公認的半仙之體,被宋徽宗冊封為“太和衝夷先生”;一個是道教祖師張道陵的後裔,十三歲就被宋徽宗冊封為“虛靖先生”。
如果按照宋徽宗冊封的“通真達靈元妙先生”的尊號來看,江北的尊號雖然最長,但三個人應該還算是同一個級別才對。
可是現在,這兩個人竟然跪了!給元妙先生跪了!
元妙先生的仙人身份,實錘了。
饒是智計百出、心思縝密的“智多星”吳用,此刻心中也再無半分疑慮。
既然元妙先生真的是仙人下凡,那自己天將下凡的身份,豈不也是板上釘釘?
怪不得他跟我們說,跟著他有名又有利,原來,他早就知道我們的身份。
想到這裏,他再看羅真人和張天師時,就沒有了之前的那份敬畏之心,甚至還有了一絲絲的優越感。
江北看著拜倒在地的羅真人和張天師,愣了片刻,趕緊上去把他們扶了起來。
開玩笑!張天師才十六七歲,這一跪自己倒是受得起,但是羅真人已經七老八十了,頭發、眉毛、胡子都是白的......
這樣的老人家給自己下跪,怕是要折壽的啊!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呸呸呸!應該是無量天尊,罪過罪過。
“兩位道友都是道行高深之人,且聽我一言。隻修自身,不過俗世小道;普惠我大宋芸芸眾生,才能踏上真正的大道、天道。”
江北目光灼灼地看向了兩人的眼眸,因為這句話確實是他的肺腑之言,所以目光當中清澈無比。
羅真人和張天師這兩個精於裝神弄鬼之人,被他的目光所懾,竟然有些心虛起來。
正所謂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這兩個人成天裝神弄鬼,做過的虧心事還少嗎?自己那些拿不上台麵的東西,在真正的上仙眼裏,都是無所遁形,搞不好要被雷劈的啊。
兩人唯唯諾諾,不敢吱聲。
江北見這個下馬威的效果還不錯,也就沒有再繼續忽悠,而是說起了正事。
“我大宋之富庶冠絕天下,但為何總是被遼、金、西夏等蠻夷之國搞得焦頭爛額呢?究其原因,就是內部不安定、不太平。”
“那淮西王慶、河北田虎、江南方臘、山東宋......咳咳,無一不是擾害國家之徒!”
“宋江”二字還沒出口,江北就突然想起,這時候梁山的頭領可是白衣秀士王倫,自己剛才差點就說漏嘴了。
他含糊其辭地把這句話混了過去,轉頭對晁蓋等人說道:“我打算派你們七人,前去投奔河北田虎,為即將開始的朝廷剿滅匪患大戰充當內應。”
眾人都是有些納悶,為何要投奔河北田虎?
江北正色道:“這田虎為人奸邪無比,不僅占了五座軍州五十六縣之地,還跟金人勾結,妄圖平分我大宋江山!”
此話一出,眾人心裏對田虎都是各種鄙夷。
如果是因為朝廷失德、奸佞當道,活不下去了才起兵造反,在這些江湖豪傑心目中,絕對能夠接受。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落草為寇,在這個畸形的時代並不算是什麽了不得的大事。
但是,勾結異族,那就是數典忘祖的大宋公敵,人人得而誅之!
江北的計劃,就是讓晁蓋和吳用等人假意投靠,一方麵可以收集田虎跟金人勾結的證據,另一方麵可以挑動田虎與王慶火拚,消耗他們的實力。
等他們的力量削弱到一定程度,自己的神霄護教軍應該也訓練得差不多了。
爭取將他們一舉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