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了!這幾天為了造勢,發力太猛,讓這牛鼻子老道誤會了。
可是江北不知道怎麽解釋。
那些簡體字、那些漢語拚音、還有那些直銷體係建設的術語......
確實不是這個時代的東西,根本就找不到出處啊。
不過,有這樣的誤會,也許是件好事。
連牛瞎子這樣裝神弄鬼了幾十年的老道士都相信了,那其他人更不太可能找到破綻。
騙子的最高境界,就是連自己都騙!
這樣想著,江北也就捏著鼻子認了。
他緩緩起身,扶起了牛瞎子,輕輕說道:“此乃天機,天機不可泄露。”
“我已是肉體凡胎,在仙界的名號,不可再問。”
牛瞎子得到了江北的親口證實,激動得渾身發抖,連連點頭稱是。
這些日子,江北說的那些話、做的那些事,讓這個老道士心生敬畏。
如果要說江北是個騙子,那他隨口編出來這些故事,為何體係如此完整、邏輯如此嚴謹?
不管是佛家還是道家,整個宗教體係的完善,那都是經過了幾千年演化的。
一個20歲左右的年輕人,怎麽可能對佛、道兩家的體係了解得如此深入透徹?
這可不是後世的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人們可以相對簡單地獲得海量知識。
這個時代的知識傳播,還是靠口口相傳和閱讀書籍。
他的表現,隻能是仙人下凡,才符合這個時代大眾的認知。
與牛瞎子不同,林靈噩卻一臉氣定神閑,仿佛早就知道這個結果一樣。
這倒是讓江北多少有些好奇。
見江北看向他,林靈噩恭敬地打了個稽首:“師尊多次在夢中囑我棄佛入道,弟子找了你好多年。其實,那天一見師尊,我就認出來了。”
“我想師尊肯定是肩負仙界使命,所以並不敢提起。今日既然是師尊自行說起,那弟子也就不再隱瞞了。”
真的假的?
江北也是無語了,感覺這林靈噩比自己更適合當神棍。
不過他並不意外,畢竟在曆史上,這家夥一見宋徽宗,就說宋徽宗是神霄玉清王下凡、玉皇大帝長子,主管南方,號長生大帝君。
現在同樣說自己是神仙下凡,有什麽好奇怪的。
三個人各想各的心事,一時間,屋內倒是安靜了下來。
誰都沒有注意,門外的窗戶下麵,一個人影悄然退去,正是牛二!
第二天,高太尉早早起了床,連早飯都沒有吃,就急衝衝地坐上轎子,往皇城去了。
高府離皇城本就不遠,不多時就到了皇城門口。
守門的禁軍班直連忙迎了上去,高俅算是他們的頂頭上司,而且又是官家倚重的紅人,怎麽巴結都不過分。
一路暢通無阻的來到了皇城之中,宮裏的首領太監一看是高太尉來了,連忙安排小太監往內通傳。
沒過多久,小太監就迴來了,說是官家傳高太尉去禦花園。
這是宋徽宗的習慣。
每日清晨,他都要和妃子們親自去禦花園采集露水,這些露水又叫“無根之水”,是用來煉製丹藥的。
剛才聽到小太監來報,說高太尉在皇城中等候覲見,趙佶還覺得奇怪。
“時辰尚早,高卿莫非有什麽急事?”
宣高俅禦花園覲見,一是可以體現官家對心腹大臣的親近之意,二是趙佶也舍不得這些沒有采集完的露水。
昨日夜裏修煉采陰補陽之術,臨幸了七名嬪妃,也把那洪州道士王仔昔給自己煉的丹藥消耗得七七八八了。
據他說,隻有自己親手采集的露水,才能沾染龍氣,煉製出的丹藥的藥效才會更強。
趙佶深以為然。
這收集露水也是個力氣活,必須要用上好的狼毫筆,輕輕去沾那些花瓣上的露水。
沾滿後,在一個小青花瓷碗的邊沿,輕刮幾下,露水就流到碗中了。
每天早上,讓這個小小的青花瓷碗裏裝上小半碗露水,趙佶就得累出一身透汗。
旁邊一個嬌俏的宮女小心翼翼地幫趙佶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那雙手白嫩、細膩。
“陛下,別把身子累壞了,略略歇息一下吧。”
趙佶聞著她發梢上傳來的陣陣幽香,心裏不由得一蕩,正待上下其手一番,高俅來了。
也不說話,納頭便拜。
“凡夫俗子高俅,拜見南方長生大帝道君皇帝!”
趙佶愣住了,旁邊的一眾太監、宮女、禁衛們也愣住了。
高太尉今日這是睡魔怔了還是怎地?
這腦瓜子裏麵還是嗡嗡的吧。
“高卿可是身體不適?要不要朕傳禦醫過來看看?”
“陛下瞞得我們好苦啊!”
高俅直直跪在地上,雙手將昨日任飛手書的那張紙條高高舉過頭頂,呈給趙佶。
趙佶猶豫了一下,示意旁邊隨侍的小太監拿過來,接在手中輕輕展開。
沒過多久,禦花園裏響起了趙佶歇斯底裏的大吼。
“來人!快去城隍廟把江道長,不對,是把江仙長請來.....”
“等一下!迴來!快幫朕沐浴更衣,朕要親自出宮去請!”
宮女、太監們慌慌張張的張羅起來,禁軍也開始集結隊伍,準備伴駕出宮。
趙佶一把抓住了高俅的手,急切地問道:“高卿,你可見過那江仙長?是何模樣?”
高俅連忙迴稟:“未曾有緣得見,但犬子前去拜見時,看見江仙長身上有金光環繞!”
“金光環繞?”
“是的,開封府左軍巡使任飛當時也在,說法與犬子無二。”
趙佶聽得興奮莫名,抓著高俅的手,力道越來越大,都有些青紫了。
高俅疼得齜牙咧嘴,又不敢把手抽出來。
隻聽得趙佶喃喃自語:“朕就知道!朕就知道!”
原來,這趙佶還是端王的時候,曾經做過一個夢,夢見太上老君對他說:“汝以宿命,當興汝教。”
醒來之後,趙佶還寫了一篇《天真降臨示見記》,不過當時並沒怎麽往心裏去。
但不久之後,趙佶就成了大宋皇帝。
更玄的是,這一年郊祀時,趙佶和大臣們一起,看見了空中樓閣。
後世之人,知曉那是海市蜃樓,懂得大氣光線折射的原理。
但是這大宋朝的人不知道啊!
於是,趙佶死心塌地信了道教。
江北那部天書中的內容,正好搔到了趙佶的癢處!
可是江北不知道怎麽解釋。
那些簡體字、那些漢語拚音、還有那些直銷體係建設的術語......
確實不是這個時代的東西,根本就找不到出處啊。
不過,有這樣的誤會,也許是件好事。
連牛瞎子這樣裝神弄鬼了幾十年的老道士都相信了,那其他人更不太可能找到破綻。
騙子的最高境界,就是連自己都騙!
這樣想著,江北也就捏著鼻子認了。
他緩緩起身,扶起了牛瞎子,輕輕說道:“此乃天機,天機不可泄露。”
“我已是肉體凡胎,在仙界的名號,不可再問。”
牛瞎子得到了江北的親口證實,激動得渾身發抖,連連點頭稱是。
這些日子,江北說的那些話、做的那些事,讓這個老道士心生敬畏。
如果要說江北是個騙子,那他隨口編出來這些故事,為何體係如此完整、邏輯如此嚴謹?
不管是佛家還是道家,整個宗教體係的完善,那都是經過了幾千年演化的。
一個20歲左右的年輕人,怎麽可能對佛、道兩家的體係了解得如此深入透徹?
這可不是後世的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人們可以相對簡單地獲得海量知識。
這個時代的知識傳播,還是靠口口相傳和閱讀書籍。
他的表現,隻能是仙人下凡,才符合這個時代大眾的認知。
與牛瞎子不同,林靈噩卻一臉氣定神閑,仿佛早就知道這個結果一樣。
這倒是讓江北多少有些好奇。
見江北看向他,林靈噩恭敬地打了個稽首:“師尊多次在夢中囑我棄佛入道,弟子找了你好多年。其實,那天一見師尊,我就認出來了。”
“我想師尊肯定是肩負仙界使命,所以並不敢提起。今日既然是師尊自行說起,那弟子也就不再隱瞞了。”
真的假的?
江北也是無語了,感覺這林靈噩比自己更適合當神棍。
不過他並不意外,畢竟在曆史上,這家夥一見宋徽宗,就說宋徽宗是神霄玉清王下凡、玉皇大帝長子,主管南方,號長生大帝君。
現在同樣說自己是神仙下凡,有什麽好奇怪的。
三個人各想各的心事,一時間,屋內倒是安靜了下來。
誰都沒有注意,門外的窗戶下麵,一個人影悄然退去,正是牛二!
第二天,高太尉早早起了床,連早飯都沒有吃,就急衝衝地坐上轎子,往皇城去了。
高府離皇城本就不遠,不多時就到了皇城門口。
守門的禁軍班直連忙迎了上去,高俅算是他們的頂頭上司,而且又是官家倚重的紅人,怎麽巴結都不過分。
一路暢通無阻的來到了皇城之中,宮裏的首領太監一看是高太尉來了,連忙安排小太監往內通傳。
沒過多久,小太監就迴來了,說是官家傳高太尉去禦花園。
這是宋徽宗的習慣。
每日清晨,他都要和妃子們親自去禦花園采集露水,這些露水又叫“無根之水”,是用來煉製丹藥的。
剛才聽到小太監來報,說高太尉在皇城中等候覲見,趙佶還覺得奇怪。
“時辰尚早,高卿莫非有什麽急事?”
宣高俅禦花園覲見,一是可以體現官家對心腹大臣的親近之意,二是趙佶也舍不得這些沒有采集完的露水。
昨日夜裏修煉采陰補陽之術,臨幸了七名嬪妃,也把那洪州道士王仔昔給自己煉的丹藥消耗得七七八八了。
據他說,隻有自己親手采集的露水,才能沾染龍氣,煉製出的丹藥的藥效才會更強。
趙佶深以為然。
這收集露水也是個力氣活,必須要用上好的狼毫筆,輕輕去沾那些花瓣上的露水。
沾滿後,在一個小青花瓷碗的邊沿,輕刮幾下,露水就流到碗中了。
每天早上,讓這個小小的青花瓷碗裏裝上小半碗露水,趙佶就得累出一身透汗。
旁邊一個嬌俏的宮女小心翼翼地幫趙佶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那雙手白嫩、細膩。
“陛下,別把身子累壞了,略略歇息一下吧。”
趙佶聞著她發梢上傳來的陣陣幽香,心裏不由得一蕩,正待上下其手一番,高俅來了。
也不說話,納頭便拜。
“凡夫俗子高俅,拜見南方長生大帝道君皇帝!”
趙佶愣住了,旁邊的一眾太監、宮女、禁衛們也愣住了。
高太尉今日這是睡魔怔了還是怎地?
這腦瓜子裏麵還是嗡嗡的吧。
“高卿可是身體不適?要不要朕傳禦醫過來看看?”
“陛下瞞得我們好苦啊!”
高俅直直跪在地上,雙手將昨日任飛手書的那張紙條高高舉過頭頂,呈給趙佶。
趙佶猶豫了一下,示意旁邊隨侍的小太監拿過來,接在手中輕輕展開。
沒過多久,禦花園裏響起了趙佶歇斯底裏的大吼。
“來人!快去城隍廟把江道長,不對,是把江仙長請來.....”
“等一下!迴來!快幫朕沐浴更衣,朕要親自出宮去請!”
宮女、太監們慌慌張張的張羅起來,禁軍也開始集結隊伍,準備伴駕出宮。
趙佶一把抓住了高俅的手,急切地問道:“高卿,你可見過那江仙長?是何模樣?”
高俅連忙迴稟:“未曾有緣得見,但犬子前去拜見時,看見江仙長身上有金光環繞!”
“金光環繞?”
“是的,開封府左軍巡使任飛當時也在,說法與犬子無二。”
趙佶聽得興奮莫名,抓著高俅的手,力道越來越大,都有些青紫了。
高俅疼得齜牙咧嘴,又不敢把手抽出來。
隻聽得趙佶喃喃自語:“朕就知道!朕就知道!”
原來,這趙佶還是端王的時候,曾經做過一個夢,夢見太上老君對他說:“汝以宿命,當興汝教。”
醒來之後,趙佶還寫了一篇《天真降臨示見記》,不過當時並沒怎麽往心裏去。
但不久之後,趙佶就成了大宋皇帝。
更玄的是,這一年郊祀時,趙佶和大臣們一起,看見了空中樓閣。
後世之人,知曉那是海市蜃樓,懂得大氣光線折射的原理。
但是這大宋朝的人不知道啊!
於是,趙佶死心塌地信了道教。
江北那部天書中的內容,正好搔到了趙佶的癢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