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奉旨斬龍
諸天:從港綜恐怖片開始 作者:歸墟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與之相反的,劉伯溫的神情卻更顯沉重。
他緊咬牙關,一個字一字吐出:“弊端就是靈氣潰散,天下再無修行者。”
“這也是為什麽沒有一個風水師向皇權吐露此等秘密,這是修行人的根本,也是修行人最後的節操。”
“節操?”朱元璋不解。
“上位可以理解為品德、德行,這是臣一個兒時朋友的話,他說如果一個人的節操掉了就再也撿不起來了。”
按黃耀祖的話,現代社會有部分人視節操如無物,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唯利是圖,套用三國諸葛亮的一句名言:“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麵對皇帝,劉伯溫也保持著心裏最後的淨土,紅著眼,說話擲地有聲,隻是整個人看起來有些悲壯,仿佛一瞬間老了十年。
“上位,若不是事態緊急,臣也不會吐露這個秘密,山河即將破碎,隻能如此了,隻是苦了修行人。”
朱元璋聞言有些生氣。
你劉伯溫身為臣子卻也跟方外之人一樣,沒有全心全意忠君報國,反而心向方外之人。
本想斥責對方一番,但見他站起來那一瞬變得形容枯槁卻怎麽也狠不下心,隻能頷首道:“有理。”
俠以武犯禁,江湖遊俠都不太服從王化,更何況那些隱匿於山林的修行之人。朱元璋完全理解雙方不同的立場,但不妨礙他心裏的小竊喜,龍脈消失了,天地靈氣沒有了,關我大明何事,反而對於皇權鞏固有好處。
“那為何大明才三年......”朱元璋十分疑惑。
照理說即使沒有斬龍一事,皇權也會延綿三百多年,但斬龍一事又對皇權有利,但為何會落得隻有三年的國祚,太令皇帝意外了。
“上位,龍脈被天外邪惡汙染了,汙染的力量將侵蝕整個神州大地,不管是大明還是大明以外的國家都將毀於一旦。”
“怎麽可能!”朱元璋震驚得站了起來,來迴踱步,“你說清楚。”
劉伯溫也跟著站了起來,恭敬行了一禮。
“上位,千言萬語難以描述,恕臣失禮,天書裏有一段畫麵,臣有點小手段,可以讓上位看到。”
“盡管使來。”朱元璋大大咧咧,毫不在意,他迫切地想知道三年後到底是何災難能讓神州傾覆。
劉伯溫得到許可後走到朱元璋近前,伸出右手食指,靠近皇帝的眉心。
食指移動間前端泛起點點瑩光,有了一絲絲神秘氣息。
劉伯溫雖不如黃耀祖,但也會一些小小的玄門之術,記憶灌注對他來說也是無傷大雅的小手段。
食指輕點眉心,隨即收迴。
朱元璋閉目,眉頭緊鎖。
劉伯溫靜靜站在一旁,等待著朱元璋消化這些訊息。
在皇帝的腦海裏,末日的場景一一顯現出來。
天空沒有了明媚的陽光,而是被一片陰鬱的血紅色彌漫著,仿佛一場無盡的黑夜。
空氣中充滿了異味,讓人窒息,那是一種邪惡至極的氣息,混雜著紫色的幽光與金屬、硫磺的刺鼻味道。
大地變得破碎、荒蕪。曾經熱鬧的城鎮如今隻餘下斷壁殘垣,城牆樓門被邪惡侵蝕,變得扭曲而畸形。
綠色的樹木與植被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隻有黑黃色的荒蕪,無盡的寂寥。
曾經清澈的河水變得黑如墨汁,翻滾著黑色的浪花,汩汩間冒著泡,仿佛在訴說著人間的悲哀。河裏的生物,無論是魚還是蝦蟹,在這種力量下發生了畸變,掙紮著要衝上岸,攻擊著為數不多的幸存人群。
在這個世界裏,邪惡無處不在。它們從地麵裂縫裏鑽出來,從樹林裏滲透出來,甚至從人們的眼裏、皮膚裏溢出。
人們被邪惡感染,眼裏冒著紅光,毫無理由相互攻擊、廝殺,沒有任何憐憫、同情。
紫禁城也蒙上了這些陰暗,灰白、腐朽、血腥。整座城裏硝煙四起卻空無一人,空曠得讓人心悸。
朱元璋循著畫麵還看到了皇權的象征,那張他朝會時端坐的龍椅。
原本金碧輝煌的椅子沾染了厚厚的灰塵,椅背處還缺了一角,他不由得心慌起來。
真是一個絕望的世界。
如果黃耀祖也看到這個場麵的話他一定會覺得非常熟悉。這個世界的場景就跟空青在呂宋造的孽一模一樣,一樣的邪惡,一樣的味道。
“啊......”朱元璋驚叫一聲,滿頭大汗驚醒,慌亂中退後幾步有站不穩的趨勢。
“上位。”劉伯溫急忙扶住。
從屍山血海中走過來的朱元璋也沒能扛過那個場麵,稍微平緩內心後凝視著劉伯溫有些不死心追問道:“是真的嗎。”
朱元璋的眼裏閃過一絲絲渴求,他真的希望從對方嘴裏聽到一個“不”字。
“是真的。”
希望破滅了!
兩權相害取其輕,更何況這迴不是選擇題而是填空題,隻有一個答案。
朱元璋突然莊重肅穆起來,鏗鏘有力說道:“口諭。”
劉伯溫立即恭敬跪伏在地,等待命令。
“命卿為鎮守中官,專使巡查,代朕巡視全國各州縣,從拱衛司和欽天監選人組建斬龍營,擇機斬斷龍脈,護佑我大明百姓安寧。”
“遵旨。”
朱元璋下完命令後意味深長看了劉伯溫一眼,鬼使神差間向他行了一禮。
劉伯溫見狀嚇了一大跳,又跪伏在地,皇帝向他行禮,這不是把人架在火上烤嗎,麵帶惶恐喊道:“上位,臣僭越了。”
朱元璋笑嗬嗬扶起劉伯溫,拍了拍他的手,頗有些推心置腹的樣子說道:“這一禮是咱替天下黎民百姓行的,先生此行前路飄渺,劫難重重,這是另外一種戰爭,要咱打仗可以,玄學數理的東西咱就幫不上忙了。”
劉伯溫有些激動,說話的聲音都有些顫抖:“上位,夠了......”
他料到皇帝會同意,但沒有想到會如此果斷地同意了,還給予了很多支持。
“需要征召方外之人助力嗎,咱可以下一道聖旨。”朱元璋又問道。
“不必了,上位隻需要在各州縣貼一布告,隻需找到我兒時的一個好友,此行必定功成。”
朱元璋有些意外,“一個人夠嗎?”
“隻此一人可比千軍萬馬,他是當世謫仙啊。”劉伯溫語帶驕傲,眼中閃過一片炙熱。
“謫仙嗎......可。”朱元璋眼中閃過一道精光。
他緊咬牙關,一個字一字吐出:“弊端就是靈氣潰散,天下再無修行者。”
“這也是為什麽沒有一個風水師向皇權吐露此等秘密,這是修行人的根本,也是修行人最後的節操。”
“節操?”朱元璋不解。
“上位可以理解為品德、德行,這是臣一個兒時朋友的話,他說如果一個人的節操掉了就再也撿不起來了。”
按黃耀祖的話,現代社會有部分人視節操如無物,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唯利是圖,套用三國諸葛亮的一句名言:“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麵對皇帝,劉伯溫也保持著心裏最後的淨土,紅著眼,說話擲地有聲,隻是整個人看起來有些悲壯,仿佛一瞬間老了十年。
“上位,若不是事態緊急,臣也不會吐露這個秘密,山河即將破碎,隻能如此了,隻是苦了修行人。”
朱元璋聞言有些生氣。
你劉伯溫身為臣子卻也跟方外之人一樣,沒有全心全意忠君報國,反而心向方外之人。
本想斥責對方一番,但見他站起來那一瞬變得形容枯槁卻怎麽也狠不下心,隻能頷首道:“有理。”
俠以武犯禁,江湖遊俠都不太服從王化,更何況那些隱匿於山林的修行之人。朱元璋完全理解雙方不同的立場,但不妨礙他心裏的小竊喜,龍脈消失了,天地靈氣沒有了,關我大明何事,反而對於皇權鞏固有好處。
“那為何大明才三年......”朱元璋十分疑惑。
照理說即使沒有斬龍一事,皇權也會延綿三百多年,但斬龍一事又對皇權有利,但為何會落得隻有三年的國祚,太令皇帝意外了。
“上位,龍脈被天外邪惡汙染了,汙染的力量將侵蝕整個神州大地,不管是大明還是大明以外的國家都將毀於一旦。”
“怎麽可能!”朱元璋震驚得站了起來,來迴踱步,“你說清楚。”
劉伯溫也跟著站了起來,恭敬行了一禮。
“上位,千言萬語難以描述,恕臣失禮,天書裏有一段畫麵,臣有點小手段,可以讓上位看到。”
“盡管使來。”朱元璋大大咧咧,毫不在意,他迫切地想知道三年後到底是何災難能讓神州傾覆。
劉伯溫得到許可後走到朱元璋近前,伸出右手食指,靠近皇帝的眉心。
食指移動間前端泛起點點瑩光,有了一絲絲神秘氣息。
劉伯溫雖不如黃耀祖,但也會一些小小的玄門之術,記憶灌注對他來說也是無傷大雅的小手段。
食指輕點眉心,隨即收迴。
朱元璋閉目,眉頭緊鎖。
劉伯溫靜靜站在一旁,等待著朱元璋消化這些訊息。
在皇帝的腦海裏,末日的場景一一顯現出來。
天空沒有了明媚的陽光,而是被一片陰鬱的血紅色彌漫著,仿佛一場無盡的黑夜。
空氣中充滿了異味,讓人窒息,那是一種邪惡至極的氣息,混雜著紫色的幽光與金屬、硫磺的刺鼻味道。
大地變得破碎、荒蕪。曾經熱鬧的城鎮如今隻餘下斷壁殘垣,城牆樓門被邪惡侵蝕,變得扭曲而畸形。
綠色的樹木與植被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隻有黑黃色的荒蕪,無盡的寂寥。
曾經清澈的河水變得黑如墨汁,翻滾著黑色的浪花,汩汩間冒著泡,仿佛在訴說著人間的悲哀。河裏的生物,無論是魚還是蝦蟹,在這種力量下發生了畸變,掙紮著要衝上岸,攻擊著為數不多的幸存人群。
在這個世界裏,邪惡無處不在。它們從地麵裂縫裏鑽出來,從樹林裏滲透出來,甚至從人們的眼裏、皮膚裏溢出。
人們被邪惡感染,眼裏冒著紅光,毫無理由相互攻擊、廝殺,沒有任何憐憫、同情。
紫禁城也蒙上了這些陰暗,灰白、腐朽、血腥。整座城裏硝煙四起卻空無一人,空曠得讓人心悸。
朱元璋循著畫麵還看到了皇權的象征,那張他朝會時端坐的龍椅。
原本金碧輝煌的椅子沾染了厚厚的灰塵,椅背處還缺了一角,他不由得心慌起來。
真是一個絕望的世界。
如果黃耀祖也看到這個場麵的話他一定會覺得非常熟悉。這個世界的場景就跟空青在呂宋造的孽一模一樣,一樣的邪惡,一樣的味道。
“啊......”朱元璋驚叫一聲,滿頭大汗驚醒,慌亂中退後幾步有站不穩的趨勢。
“上位。”劉伯溫急忙扶住。
從屍山血海中走過來的朱元璋也沒能扛過那個場麵,稍微平緩內心後凝視著劉伯溫有些不死心追問道:“是真的嗎。”
朱元璋的眼裏閃過一絲絲渴求,他真的希望從對方嘴裏聽到一個“不”字。
“是真的。”
希望破滅了!
兩權相害取其輕,更何況這迴不是選擇題而是填空題,隻有一個答案。
朱元璋突然莊重肅穆起來,鏗鏘有力說道:“口諭。”
劉伯溫立即恭敬跪伏在地,等待命令。
“命卿為鎮守中官,專使巡查,代朕巡視全國各州縣,從拱衛司和欽天監選人組建斬龍營,擇機斬斷龍脈,護佑我大明百姓安寧。”
“遵旨。”
朱元璋下完命令後意味深長看了劉伯溫一眼,鬼使神差間向他行了一禮。
劉伯溫見狀嚇了一大跳,又跪伏在地,皇帝向他行禮,這不是把人架在火上烤嗎,麵帶惶恐喊道:“上位,臣僭越了。”
朱元璋笑嗬嗬扶起劉伯溫,拍了拍他的手,頗有些推心置腹的樣子說道:“這一禮是咱替天下黎民百姓行的,先生此行前路飄渺,劫難重重,這是另外一種戰爭,要咱打仗可以,玄學數理的東西咱就幫不上忙了。”
劉伯溫有些激動,說話的聲音都有些顫抖:“上位,夠了......”
他料到皇帝會同意,但沒有想到會如此果斷地同意了,還給予了很多支持。
“需要征召方外之人助力嗎,咱可以下一道聖旨。”朱元璋又問道。
“不必了,上位隻需要在各州縣貼一布告,隻需找到我兒時的一個好友,此行必定功成。”
朱元璋有些意外,“一個人夠嗎?”
“隻此一人可比千軍萬馬,他是當世謫仙啊。”劉伯溫語帶驕傲,眼中閃過一片炙熱。
“謫仙嗎......可。”朱元璋眼中閃過一道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