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潘易嶺的絕望
鐵血西軍:大宋楊家將後傳 作者:土著與土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十六章
清風寨楊元奇在焦頭爛額的時候,大宋朝財稅體係開始一場大變革。蔡京在趙佶的支持下開始他的新法,這是一場更為激進的改革。楊家迎來了最大的經濟危機。
蔡京在商業上有個大動作,擴大鹽鐵茶馬等極其重要行業的專營。控製這些的是中央,不是各級路府。為了推行這個政策,他甚至在政事堂下設講義司專管法度變更,和當年王安石重三司使如出一轍。大宋中樞推行新法,以極其強勢的方式。
鹽鐵這些行當在中國封建史上一直占據極其重要的地方,都是由政府主導。鬆緊程度不同。大宋舊黨采用的相對寬鬆政策,這些行當代表政府把控的往往是皇帝家奴,既得益最大的是內庫。舊黨當政,皇家占據優勢,各級政府甚至民間資本都能很大程度參與,也不用對“民間資本”有太大期望,這個資本代表的是以士大夫集團為核心的地主群體。新黨推行新法,其實就是嚴厲打壓這個資本。
蔡京的動作更大,他更強勢收緊這個口子,在大宋統治所到之處全方位推行。以前實行新法,在地方上循序漸進多有爭端,比如東南沿海一帶,這種專營就不曾落實,路府有一定的權利。
這個法度的推行非常有爭議,哪怕新黨內部也有很多不同意見的人,但站出來的人卻很少,這是大宋的悲哀,這意味著士子集團賴以存世的道德堅持在崩塌。
潘易嶺再次被貶謫,他上了反對的折子。
潘易嶺曾提舉秦州茶馬司,對於這種一刀切的做法極其反感,認為久而久之會讓茶馬司這類機構獨大,這種獨大意味著消除競爭,同時滋生出一個封閉的利益團體。當年他也建議強化茶馬司的權利,卻和這個有著根本區別。他認為強化的是其引導管理監督權,即把茶馬司獨立出經營體係之外,讓經營歸經營。
中樞一個禦史的彈劾讓潘易嶺徹底趴下,他的這個折子攻擊點非常致命,太原乃至河東路潘易嶺相關家族有極其龐大的茶葉產業,潘易嶺上的折子是為個人利益,這幾乎給潘易嶺貼上一個標簽,為了家族利益不顧禮儀廉恥。潘易嶺被罷官,以從九品發往雲南。
……
清風寨,天波府大廳。陳氏、蘇迨、秦可兒、楊元奇、潘金蓮、李清照。
潘金蓮徹底亂了分寸,秦可兒更是泣不成聲,坐著主位的陳氏臉色也有些白。
楊元奇對這個老丈人也不知道該如何評價,這種時候他不出聲就是,明明知道自己有這麽大的破綻,非得往上麵湊。這件事衝擊的又不是他一家,杭州楊家不也在茶葉上有一定的利益。
陳氏問:“可有辦法救下潘易嶺親家?”
楊元奇道:“潘家已經分家……”這話他自己接不下去。禦史彈劾潘易嶺相關家族利益,這本就落在實處,這就是相關。潘易嶺在潘家是有股份的,秦可兒就是持有人。這種事,沒有股份都能成議。
秦可兒甚至哭著覺得是自己害了潘易嶺。
楊元奇說:“這不是你的事!中樞惱怒的是時間。”這關乎中樞現在新黨的威望,剛剛推出新法你就來個反對。
李清照靜靜的摟住潘金蓮,這還是她第一次看到如此脆弱的姐姐。
蘇迨道:“潘大人這是不惜身,新法一旦推行,就不會僅有這個。而這次新法過於淩厲。”他和潘易嶺相交甚厚,潘易嶺又不是蠢人。甚至很多主張潘易嶺和新黨都類似,他從不認為舊製就好。這也是晚年蘇軾的觀點。
楊元奇已經無法分辨自己的嶽丈為什麽上折子,看著大廳所有人的手足無措,他現在要做的也不是猜測這些,而是如何把自己嶽丈撈迴來。
楊元奇道:“都去信給他,他這是要舍家為國麽?”氣急的楊元奇第一次把嶽丈成為“他”。
大廳的人麵麵相覷,蘇迨咳咳:“元奇!鎮定!”現在大廳已經足夠壓抑混亂,楊元奇才是楊潘兩家的男人,他不能亂。
楊元奇在恨,他其實是鎮定的,他是沒辦法,隻有無能無力的時候他才如此氣急。
秦可兒說:“近峰留在這裏,金蓮你多看護好弟弟,我明天南下。”
陳氏“你……唉!”
楊元奇怒道:“春梅又不是死的,你去一起死?!”
秦可兒抬頭:“我死了他就能迴來了吧。”
這下大廳的人全部變了臉色,還真可以!
潘金蓮:“秦姐……”
楊元奇環顧一下周邊,麻痹的,這次得跪著求人了!
楊元奇穩住心神,說道:“我有辦法了,就是嶽丈怕是不能在這朝廷混下去了!你們都去信給我那嶽丈,自己想好怎麽寫,一個說辭,這勞麽子的進士官不要了!”辭官是怨對,那將來不再做就是。
李清照問:“你寫信不更好?”
楊元奇甩出一句話就往外出去:“我得想辦法讓中樞的人不追究他的怨對。”
……
楊元奇不知道潘易嶺當時內心的絕望,潘易嶺的絕望是對自己的未來。貶謫去赴任的途中,他在反思自己的心態,知定邊這幾年他是偏向楊元奇的,他比其他官員看得到的東西更多,他看著楊元奇和中樞漸行漸遠無力製止,甚至能洞悉自己這個女婿對大宋是越來越反感。將門對中樞反感,他想起這個全身都是冷的。
潘易嶺上這個折子有種自暴自棄的掙紮,他想對得起心中的大宋,他又疼愛自己的女兒和女婿,他覺得新法這麽來是不對的。應該說,潘易嶺是第一個看到楊家和中樞利益存在根本的差別,雖然這個時候他也不能完全看透,但他就是隱約有這種感覺。清風寨發生的一切,潘易嶺就在旁邊近距離一點點的見證,他想看到的都能看到!他又不想看到聽到!
楊元奇沒有發現潘易嶺離開定邊時候就有端倪,他走得太匆忙!接到貶謫潘易嶺連和後續的知州交接都沒有,把一筆費用劃給武鬆,甚至都不等蘇軾的棺槨北上,他完全不用這麽著急。
潘易嶺這個折子是他給自己內心的交代!
清風寨楊元奇在焦頭爛額的時候,大宋朝財稅體係開始一場大變革。蔡京在趙佶的支持下開始他的新法,這是一場更為激進的改革。楊家迎來了最大的經濟危機。
蔡京在商業上有個大動作,擴大鹽鐵茶馬等極其重要行業的專營。控製這些的是中央,不是各級路府。為了推行這個政策,他甚至在政事堂下設講義司專管法度變更,和當年王安石重三司使如出一轍。大宋中樞推行新法,以極其強勢的方式。
鹽鐵這些行當在中國封建史上一直占據極其重要的地方,都是由政府主導。鬆緊程度不同。大宋舊黨采用的相對寬鬆政策,這些行當代表政府把控的往往是皇帝家奴,既得益最大的是內庫。舊黨當政,皇家占據優勢,各級政府甚至民間資本都能很大程度參與,也不用對“民間資本”有太大期望,這個資本代表的是以士大夫集團為核心的地主群體。新黨推行新法,其實就是嚴厲打壓這個資本。
蔡京的動作更大,他更強勢收緊這個口子,在大宋統治所到之處全方位推行。以前實行新法,在地方上循序漸進多有爭端,比如東南沿海一帶,這種專營就不曾落實,路府有一定的權利。
這個法度的推行非常有爭議,哪怕新黨內部也有很多不同意見的人,但站出來的人卻很少,這是大宋的悲哀,這意味著士子集團賴以存世的道德堅持在崩塌。
潘易嶺再次被貶謫,他上了反對的折子。
潘易嶺曾提舉秦州茶馬司,對於這種一刀切的做法極其反感,認為久而久之會讓茶馬司這類機構獨大,這種獨大意味著消除競爭,同時滋生出一個封閉的利益團體。當年他也建議強化茶馬司的權利,卻和這個有著根本區別。他認為強化的是其引導管理監督權,即把茶馬司獨立出經營體係之外,讓經營歸經營。
中樞一個禦史的彈劾讓潘易嶺徹底趴下,他的這個折子攻擊點非常致命,太原乃至河東路潘易嶺相關家族有極其龐大的茶葉產業,潘易嶺上的折子是為個人利益,這幾乎給潘易嶺貼上一個標簽,為了家族利益不顧禮儀廉恥。潘易嶺被罷官,以從九品發往雲南。
……
清風寨,天波府大廳。陳氏、蘇迨、秦可兒、楊元奇、潘金蓮、李清照。
潘金蓮徹底亂了分寸,秦可兒更是泣不成聲,坐著主位的陳氏臉色也有些白。
楊元奇對這個老丈人也不知道該如何評價,這種時候他不出聲就是,明明知道自己有這麽大的破綻,非得往上麵湊。這件事衝擊的又不是他一家,杭州楊家不也在茶葉上有一定的利益。
陳氏問:“可有辦法救下潘易嶺親家?”
楊元奇道:“潘家已經分家……”這話他自己接不下去。禦史彈劾潘易嶺相關家族利益,這本就落在實處,這就是相關。潘易嶺在潘家是有股份的,秦可兒就是持有人。這種事,沒有股份都能成議。
秦可兒甚至哭著覺得是自己害了潘易嶺。
楊元奇說:“這不是你的事!中樞惱怒的是時間。”這關乎中樞現在新黨的威望,剛剛推出新法你就來個反對。
李清照靜靜的摟住潘金蓮,這還是她第一次看到如此脆弱的姐姐。
蘇迨道:“潘大人這是不惜身,新法一旦推行,就不會僅有這個。而這次新法過於淩厲。”他和潘易嶺相交甚厚,潘易嶺又不是蠢人。甚至很多主張潘易嶺和新黨都類似,他從不認為舊製就好。這也是晚年蘇軾的觀點。
楊元奇已經無法分辨自己的嶽丈為什麽上折子,看著大廳所有人的手足無措,他現在要做的也不是猜測這些,而是如何把自己嶽丈撈迴來。
楊元奇道:“都去信給他,他這是要舍家為國麽?”氣急的楊元奇第一次把嶽丈成為“他”。
大廳的人麵麵相覷,蘇迨咳咳:“元奇!鎮定!”現在大廳已經足夠壓抑混亂,楊元奇才是楊潘兩家的男人,他不能亂。
楊元奇在恨,他其實是鎮定的,他是沒辦法,隻有無能無力的時候他才如此氣急。
秦可兒說:“近峰留在這裏,金蓮你多看護好弟弟,我明天南下。”
陳氏“你……唉!”
楊元奇怒道:“春梅又不是死的,你去一起死?!”
秦可兒抬頭:“我死了他就能迴來了吧。”
這下大廳的人全部變了臉色,還真可以!
潘金蓮:“秦姐……”
楊元奇環顧一下周邊,麻痹的,這次得跪著求人了!
楊元奇穩住心神,說道:“我有辦法了,就是嶽丈怕是不能在這朝廷混下去了!你們都去信給我那嶽丈,自己想好怎麽寫,一個說辭,這勞麽子的進士官不要了!”辭官是怨對,那將來不再做就是。
李清照問:“你寫信不更好?”
楊元奇甩出一句話就往外出去:“我得想辦法讓中樞的人不追究他的怨對。”
……
楊元奇不知道潘易嶺當時內心的絕望,潘易嶺的絕望是對自己的未來。貶謫去赴任的途中,他在反思自己的心態,知定邊這幾年他是偏向楊元奇的,他比其他官員看得到的東西更多,他看著楊元奇和中樞漸行漸遠無力製止,甚至能洞悉自己這個女婿對大宋是越來越反感。將門對中樞反感,他想起這個全身都是冷的。
潘易嶺上這個折子有種自暴自棄的掙紮,他想對得起心中的大宋,他又疼愛自己的女兒和女婿,他覺得新法這麽來是不對的。應該說,潘易嶺是第一個看到楊家和中樞利益存在根本的差別,雖然這個時候他也不能完全看透,但他就是隱約有這種感覺。清風寨發生的一切,潘易嶺就在旁邊近距離一點點的見證,他想看到的都能看到!他又不想看到聽到!
楊元奇沒有發現潘易嶺離開定邊時候就有端倪,他走得太匆忙!接到貶謫潘易嶺連和後續的知州交接都沒有,把一筆費用劃給武鬆,甚至都不等蘇軾的棺槨北上,他完全不用這麽著急。
潘易嶺這個折子是他給自己內心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