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這事的結局
鐵血西軍:大宋楊家將後傳 作者:土著與土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事情從來都是往壞的方向發展,特別你倒黴的時候。
呂惠卿上的折子還就是想把定邊軍劃過來,認為保安軍和定邊軍隊西夏洪州形成夾擊之勢,有鄜延路統籌對戰事有利。
這個說法不能有錯,定邊軍左邊是環州,右邊是保安軍。環州麵對韋州,但定邊軍往西移更像是頂著環州,但往東進就的確和保安軍夾擊洪州。前麵定邊兩次出兵西夏也是鹽州宥州,它們就在洪州側後方,這三點是個品字。唯一的地理優勢是環州、定邊和慶州也是個品字。從慶州角度來說,前麵有這兩個地方頂著最好。現在問題是環慶路還沒有經略使。
……
楊元奇帶著吳用和朱武跑去定邊,楊興武和晁蓋、索超、簫讓恰好也在商議此事,他們亦然清楚定邊化歸鄜延路的影響。
世事難料,現在楊興武和楊元奇都慶幸清風寨那條路沒修成,這意味著定邊和延州的溝通必須通過保安軍,延州是鄜延路的治所,前麵有保安軍和綏德軍頂著,兩軍遇襲,延州是能援助的。定邊軍卻不是,哪怕延州出兵也得走保安軍,要不就得翻山越嶺非常難行。作為宋廷,前方州府遇襲,最好還是後方州出兵,畢竟誰都不敢說旁邊這個州急急忙忙來救,自己不會被人偷了,而且援兵路上也更容易遇襲。
楊興武道:“再擬幾個條目,把定邊的看法遞上去。”楊興武還有很好的說法,當年定邊屢次要求修築清風寨通往延州通路,打通和河東路太原府的聯係。路沒修,那現在定邊劃入鄜延路,對定邊有利無害。總不至於以後遇事就到隔壁環慶路請援,這造成指揮的脫節。現在楊興武和楊元奇都不會去想那條商路了,這就是坑啊。
晁蓋說道:“作為環州和定邊,要形成優勢,也需要兩州合作,而且蝦蛤寨的位置,定邊也極好援救。要不又是兩個分開的經略司。蝦蛤寨的位置非常重要。”這個理由也好,環州種家顯然也會希望和隔壁定邊連在一起。
吳用也道:“鹽州和宥州已被打殘一次,於情於理現在也更應該加強這邊。那頭與其雙方夾擊洪州那座堅城,不如放著盯死對麵就好。也能困住西夏的隊伍。”洪州被宋兩州夾擊,防禦遠比後方的鹽州宥州更紮實。西夏兩場敗仗也是因為他們不認為宋廷打這兩個州,這種更似奔襲,稍有不慎就會全軍被困。西夏騎兵要比宋朝調動更迅捷。
楊興武道:“折子上去朝廷,關鍵得有理由。作為樞密院政事堂,既然定邊有這個提法,哪怕從將帥相和來說,也會多加思索。”
這在大宋是文職和武職最大的區別,文職官這個時候怎麽提都比武職少些顧慮。呂惠卿畢竟不是章楶,朝堂沒必要為這麽點事罷黜一個知州。反過頭來,朝堂問計章楶,於公於私章楶也會更希望留下定邊楊興武。定邊軍落到鄜延路,他要指揮呂惠卿要難得多。
楊興武說:“元奇,你也去封函件給章楶章大人,就是定邊軍擔心會成為戰事消耗品。理由不用多說,他們這些老頭子比我們精明。”章楶無論如何也不會想著把這支強軍用在不合適的戰場,定邊軍的起勢有他的培養。
朱武說道:“這份折子得馬上送出去,事情議定就難辦。”
楊興武點頭:“一會就遣人加急送開封。”
楊元奇問:“我送先生去嶺南是不是太任性?!”
楊興武拍了拍楊元奇:“楊家將門,這就是我們的德性!”
索超哈哈的說:“要不是這樣,我這個定邊廂軍還不敢往楊家靠呢。誰都不願自己戰場的弟兄沒了下場。”
作為文人士子或許可以多多思慮,作為粗胚的將門,這就是楊家的處事方式,沒什麽好遮掩。
楊興武道:“我會盡量再加強一軍廂軍的機動能力,費用就這麽多,你們看誰合適?”
在各州府眼中,章楶就是現在西北戰事的主帥。定邊既然上了這個折子,將來有事,那就不能退縮。作為定邊也需要多點預備,暫時留守城池的軍隊可以不作調整,出去的軍隊還是越厚實越好。
這下來的幾個廂軍軍指揮使都吆喝自己的軍隊戰力無雙。
楊興武搖手:“不用爭論了,我抽簽。這段時間我會盡量加強這軍廂軍。”遇事不決問老天,老天怎麽說,不就抽簽搖骰子。
……
樞密院最初是想按呂惠卿的建議劃分的,樞密院簽書林希對蘇家和呂惠卿都沒好感,既然呂惠卿想把定邊弄過去,那楊家和呂惠卿湊一塊,愛吵就吵去。
政事堂上章惇攔了下來,西北戰事前方指揮的是章楶,後方統籌的卻是他。章惇不想因私廢公,在新黨的理念中,開疆擴土始終是一個重要選項,西夏更是他的一個心結,定邊折子的理由是要思慮的。至於楊元奇,章惇還真沒想去折騰楊家,那是新舊兩黨當年的恩怨,和楊家扯不上關係。章惇連潘易嶺和李格非這些人都想用,就不會去想楊家什麽事。關於恩仇,他分得很清。
章楶的折子送到朝堂,直言鄜延路增加定邊軍並不會讓防禦態勢改觀多少,倒會讓環慶路缺了一個口子。至於出兵,章楶沒多說,他就沒想過鄜延路,不是那裏不適合,而是呂惠卿這個經略使,他清楚自己能限製他的可能性不大。
朝堂再沒有爭議,兩章都執同一看法,這事就等於議定。要知道,戰事不順,他們兩個會是最大的責任。曾布不多發言就在於此,他本就對軍事極其不了解,說太多要是戰事出問題,難道他來擔責?!他的目標是左右二相,現在尚書右仆射還是空缺的呢。
大宋用兵多掣肘,這就是現實。舊黨如此,新黨也是如此。大家會考慮戰事,也會考慮在這場戰事中的個人得失。換做誰都一樣,楊家不就如此,想立功又擔心被坑!
呂惠卿上的折子還就是想把定邊軍劃過來,認為保安軍和定邊軍隊西夏洪州形成夾擊之勢,有鄜延路統籌對戰事有利。
這個說法不能有錯,定邊軍左邊是環州,右邊是保安軍。環州麵對韋州,但定邊軍往西移更像是頂著環州,但往東進就的確和保安軍夾擊洪州。前麵定邊兩次出兵西夏也是鹽州宥州,它們就在洪州側後方,這三點是個品字。唯一的地理優勢是環州、定邊和慶州也是個品字。從慶州角度來說,前麵有這兩個地方頂著最好。現在問題是環慶路還沒有經略使。
……
楊元奇帶著吳用和朱武跑去定邊,楊興武和晁蓋、索超、簫讓恰好也在商議此事,他們亦然清楚定邊化歸鄜延路的影響。
世事難料,現在楊興武和楊元奇都慶幸清風寨那條路沒修成,這意味著定邊和延州的溝通必須通過保安軍,延州是鄜延路的治所,前麵有保安軍和綏德軍頂著,兩軍遇襲,延州是能援助的。定邊軍卻不是,哪怕延州出兵也得走保安軍,要不就得翻山越嶺非常難行。作為宋廷,前方州府遇襲,最好還是後方州出兵,畢竟誰都不敢說旁邊這個州急急忙忙來救,自己不會被人偷了,而且援兵路上也更容易遇襲。
楊興武道:“再擬幾個條目,把定邊的看法遞上去。”楊興武還有很好的說法,當年定邊屢次要求修築清風寨通往延州通路,打通和河東路太原府的聯係。路沒修,那現在定邊劃入鄜延路,對定邊有利無害。總不至於以後遇事就到隔壁環慶路請援,這造成指揮的脫節。現在楊興武和楊元奇都不會去想那條商路了,這就是坑啊。
晁蓋說道:“作為環州和定邊,要形成優勢,也需要兩州合作,而且蝦蛤寨的位置,定邊也極好援救。要不又是兩個分開的經略司。蝦蛤寨的位置非常重要。”這個理由也好,環州種家顯然也會希望和隔壁定邊連在一起。
吳用也道:“鹽州和宥州已被打殘一次,於情於理現在也更應該加強這邊。那頭與其雙方夾擊洪州那座堅城,不如放著盯死對麵就好。也能困住西夏的隊伍。”洪州被宋兩州夾擊,防禦遠比後方的鹽州宥州更紮實。西夏兩場敗仗也是因為他們不認為宋廷打這兩個州,這種更似奔襲,稍有不慎就會全軍被困。西夏騎兵要比宋朝調動更迅捷。
楊興武道:“折子上去朝廷,關鍵得有理由。作為樞密院政事堂,既然定邊有這個提法,哪怕從將帥相和來說,也會多加思索。”
這在大宋是文職和武職最大的區別,文職官這個時候怎麽提都比武職少些顧慮。呂惠卿畢竟不是章楶,朝堂沒必要為這麽點事罷黜一個知州。反過頭來,朝堂問計章楶,於公於私章楶也會更希望留下定邊楊興武。定邊軍落到鄜延路,他要指揮呂惠卿要難得多。
楊興武說:“元奇,你也去封函件給章楶章大人,就是定邊軍擔心會成為戰事消耗品。理由不用多說,他們這些老頭子比我們精明。”章楶無論如何也不會想著把這支強軍用在不合適的戰場,定邊軍的起勢有他的培養。
朱武說道:“這份折子得馬上送出去,事情議定就難辦。”
楊興武點頭:“一會就遣人加急送開封。”
楊元奇問:“我送先生去嶺南是不是太任性?!”
楊興武拍了拍楊元奇:“楊家將門,這就是我們的德性!”
索超哈哈的說:“要不是這樣,我這個定邊廂軍還不敢往楊家靠呢。誰都不願自己戰場的弟兄沒了下場。”
作為文人士子或許可以多多思慮,作為粗胚的將門,這就是楊家的處事方式,沒什麽好遮掩。
楊興武道:“我會盡量再加強一軍廂軍的機動能力,費用就這麽多,你們看誰合適?”
在各州府眼中,章楶就是現在西北戰事的主帥。定邊既然上了這個折子,將來有事,那就不能退縮。作為定邊也需要多點預備,暫時留守城池的軍隊可以不作調整,出去的軍隊還是越厚實越好。
這下來的幾個廂軍軍指揮使都吆喝自己的軍隊戰力無雙。
楊興武搖手:“不用爭論了,我抽簽。這段時間我會盡量加強這軍廂軍。”遇事不決問老天,老天怎麽說,不就抽簽搖骰子。
……
樞密院最初是想按呂惠卿的建議劃分的,樞密院簽書林希對蘇家和呂惠卿都沒好感,既然呂惠卿想把定邊弄過去,那楊家和呂惠卿湊一塊,愛吵就吵去。
政事堂上章惇攔了下來,西北戰事前方指揮的是章楶,後方統籌的卻是他。章惇不想因私廢公,在新黨的理念中,開疆擴土始終是一個重要選項,西夏更是他的一個心結,定邊折子的理由是要思慮的。至於楊元奇,章惇還真沒想去折騰楊家,那是新舊兩黨當年的恩怨,和楊家扯不上關係。章惇連潘易嶺和李格非這些人都想用,就不會去想楊家什麽事。關於恩仇,他分得很清。
章楶的折子送到朝堂,直言鄜延路增加定邊軍並不會讓防禦態勢改觀多少,倒會讓環慶路缺了一個口子。至於出兵,章楶沒多說,他就沒想過鄜延路,不是那裏不適合,而是呂惠卿這個經略使,他清楚自己能限製他的可能性不大。
朝堂再沒有爭議,兩章都執同一看法,這事就等於議定。要知道,戰事不順,他們兩個會是最大的責任。曾布不多發言就在於此,他本就對軍事極其不了解,說太多要是戰事出問題,難道他來擔責?!他的目標是左右二相,現在尚書右仆射還是空缺的呢。
大宋用兵多掣肘,這就是現實。舊黨如此,新黨也是如此。大家會考慮戰事,也會考慮在這場戰事中的個人得失。換做誰都一樣,楊家不就如此,想立功又擔心被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