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有個說辭
鐵血西軍:大宋楊家將後傳 作者:土著與土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元奇幾天沒鬧著出去,隻是在花園、客棧和書房之間消磨時光,楊垣紫眉頭緊皺,楊元奇有些擔心,看來太原經營狀況不是很樂觀。
“究竟什麽問題?”楊元奇問道。
“就是看不出大問題所以問題才大。”楊垣紫說道:“我們的貨物大部分都是來自開封杭州那邊,現在所有業務都有萎縮。”
楊家現行的商業模式主要通過各地產出和需求差異跑商,是最原始的商業模式。
在太原府,楊家商行主要售賣的是一些來自杭州臨安的貨物,比如糖、絲綢、茶葉之類等。同時,太原楊家也會采購大量高粱、烈酒之類的,發往開封和臨安楊家商行。
茶葉絲綢之類的物品算半個奢侈品,在太原府量本來不大,各個商行多多少少有些固定客戶。
現在查看的情況,固定的客戶大部分還是在這裏購買,商品質量也沒有下降,造成收入減少的是散戶采購量的減少。
這和太原府今年經濟景氣的狀況形成對比。
楊垣紫吩咐人在周邊查證,的確沒有大型的商鋪開業,小商鋪的影響不會這麽明顯,而且是逐月遞減。
“各大掌櫃在周邊悄悄打聽,也想看看太原府另外幾家大型商行情況如何。”楊垣紫說道,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太原府各大商行之間互通款曲,商業信息相互溝通傳遞,但一般不對各自的經營狀況進行打聽,這畢竟有些犯忌諱,很容易引起其他聯想。何況各大商行經營的商品也有所差異,這有點死馬當活馬醫的味道。
“老姐,我見到楊家商行掌櫃蠻多,都是楊家家生子麽?”楊元奇問道。
楊垣紫迴答:“楊家的人也就占四分之一,商行的經營門道甚多,最重人員和信息,要全是楊家的人,消息就會非常狹隘,看問題也過於片麵。再說,天下之大,能人眾多,哪裏可能都是楊家的人。”
楊垣紫繼續道“其實,我們商行由於經過了一番縮減,當時為了減輕壓力,留下很多楊家的人,要不,占比會更少些的。要我說,有些自持是楊家的人,能力很是一般,位置倒過於重要了,可以安排點其他事情的。”
楊元奇點頭,楊家商行的發展,很多事情不能一蹴而就,楊垣紫有這個理解卻沒有什麽動作,遵循的就是循序漸進的道理。
“怎麽?你有想法?”楊垣紫看見楊元奇若有所思的樣子:“我們楊家畢竟不是以商業立於世,根基在沙場,留下老楊家這麽多人,是因為大家需要沙場上相互扶持,你倒不要太想多,哪怕要調整也隻會小範圍。”
楊元奇點頭,這才是陳氏和楊垣紫的初衷。
楊家商行能養活一大批人,還能帶來一定的資金流,但楊家畢竟不是商業家族,重心不是拚命掙錢,這是他想岔了。
這個時候,楊和跑了迴來,把這段時間打聽到的消息迴報了一遍。
楊和說道:“大小姐、大少爺,這事有些稀奇,其他很多商行也或多或少營業額有些下滑,有幾個商家也有所察覺,他們也忐忑不安,正在調查情況,這消息來的倒是輕巧。”
楊元奇有些奇怪:“難道近期朝廷有動作?”
楊垣紫思索問道:“官府有沒有集中采買?”
楊和迴答:“這個不曾聽說。”
“有沒有什麽新的律法發布?”楊垣紫又問,新舊兩黨的爭執在這段時間給大宋所有人留下太深印象。
“也沒有!”楊和肯定的迴答。
楊垣紫輕輕搖頭,那就基本否定了朝廷有所動作,要是朝廷有事都影響到了底層商家,那楊家不會一點其他風聲都沒有。
“你先迴去休息,這幾天也勞累你老了,我再想想的。”楊垣紫對楊和說道。
楊和這段時間非常忙碌,這次看著臉色也不好。
楊和是楊家莊的老人,一直恪盡職守,楊垣紫對其非常敬重,目前暫時找不到由頭,大家慢慢分析,別把人搞垮。
楊和點頭,在聽到太原府其他家族各大商行營業額都有小額下滑,楊和心裏是鬆了口氣的。
不管如何,這說明楊家本身沒有問題,太原府楊家莊也很容易給開封楊府一個解釋,後麵不過是大家齊心協力解決這個問題罷了。
他急匆匆的迴報楊垣紫,也是想讓大小姐放下心來。他自己感覺疲憊,告辭而去。
楊垣紫一時半會想不出一個頭緒,不過現在倒也不急這一時半會。
這讓太原這邊更能解釋,書信裏闡明太原府其他商家的情況。
楊垣紫對楊元奇說:“明兒我們一起出去走走,來太原城也有幾日,我這裏忙著,倒是忘記帶你見識一下。剛好還是太原府的一次大集市。”
楊元奇不置可否,他又不是小孩子,老姐陪著有些地方還不方便去,比如傳說中的青樓。不過這拳拳之心總不能冷落。
楊元奇答道:“嗯!你也別整日發愁,楊家根基不在這裏,你想東想西還不如老爹在邊境搏一個軍功。”
“那我寧肯爹爹在邊境平安無事,要什麽勞麽子戰功。”楊垣紫嗔道,這是她心裏話。
別看他們老爹在外立功風光,她可是見過戰事一起,母親陳氏擔驚受怕。
楊元奇嘿嘿的連忙解釋:“我不是那個意思,軍功也不一定非得上戰場才有呀。”
“知道你不是這個意思,你要真能考個進士,也不失一條路。那我們楊家莊也算改弦易轍,這條路更是安穩。就是這東西極難,我們楊家又沒有經驗,還真有點可惜了你這份心。”楊垣紫歎氣。
這是她支持楊元奇讀書的最大原因,誰希望自己的至親家人去沙場上掙功名?那是以命來換。
楊垣紫清楚大宋最重讀書人,讀書更是一條獨木橋,路上落水的人不計其數,有幾個能上岸。
楊家這種將門,打小這方麵教育不多,啟蒙就比耕讀之家要晚。
老楊家想著文武全才,還算弄了個學堂,給大家識字啟蒙。要是在其他將門,妥妥的天天拉去練武場,冬練三伏夏練三九。
“老姐,明日愁來明日憂,我自己有自己的人生,你旁邊出出主意沒問題,別整天想著安排我的事啊。”楊元奇笑著迴道。
太原府的事宜壓在楊垣紫身上,楊元奇實在不願她還分心到他這裏來。
“究竟什麽問題?”楊元奇問道。
“就是看不出大問題所以問題才大。”楊垣紫說道:“我們的貨物大部分都是來自開封杭州那邊,現在所有業務都有萎縮。”
楊家現行的商業模式主要通過各地產出和需求差異跑商,是最原始的商業模式。
在太原府,楊家商行主要售賣的是一些來自杭州臨安的貨物,比如糖、絲綢、茶葉之類等。同時,太原楊家也會采購大量高粱、烈酒之類的,發往開封和臨安楊家商行。
茶葉絲綢之類的物品算半個奢侈品,在太原府量本來不大,各個商行多多少少有些固定客戶。
現在查看的情況,固定的客戶大部分還是在這裏購買,商品質量也沒有下降,造成收入減少的是散戶采購量的減少。
這和太原府今年經濟景氣的狀況形成對比。
楊垣紫吩咐人在周邊查證,的確沒有大型的商鋪開業,小商鋪的影響不會這麽明顯,而且是逐月遞減。
“各大掌櫃在周邊悄悄打聽,也想看看太原府另外幾家大型商行情況如何。”楊垣紫說道,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太原府各大商行之間互通款曲,商業信息相互溝通傳遞,但一般不對各自的經營狀況進行打聽,這畢竟有些犯忌諱,很容易引起其他聯想。何況各大商行經營的商品也有所差異,這有點死馬當活馬醫的味道。
“老姐,我見到楊家商行掌櫃蠻多,都是楊家家生子麽?”楊元奇問道。
楊垣紫迴答:“楊家的人也就占四分之一,商行的經營門道甚多,最重人員和信息,要全是楊家的人,消息就會非常狹隘,看問題也過於片麵。再說,天下之大,能人眾多,哪裏可能都是楊家的人。”
楊垣紫繼續道“其實,我們商行由於經過了一番縮減,當時為了減輕壓力,留下很多楊家的人,要不,占比會更少些的。要我說,有些自持是楊家的人,能力很是一般,位置倒過於重要了,可以安排點其他事情的。”
楊元奇點頭,楊家商行的發展,很多事情不能一蹴而就,楊垣紫有這個理解卻沒有什麽動作,遵循的就是循序漸進的道理。
“怎麽?你有想法?”楊垣紫看見楊元奇若有所思的樣子:“我們楊家畢竟不是以商業立於世,根基在沙場,留下老楊家這麽多人,是因為大家需要沙場上相互扶持,你倒不要太想多,哪怕要調整也隻會小範圍。”
楊元奇點頭,這才是陳氏和楊垣紫的初衷。
楊家商行能養活一大批人,還能帶來一定的資金流,但楊家畢竟不是商業家族,重心不是拚命掙錢,這是他想岔了。
這個時候,楊和跑了迴來,把這段時間打聽到的消息迴報了一遍。
楊和說道:“大小姐、大少爺,這事有些稀奇,其他很多商行也或多或少營業額有些下滑,有幾個商家也有所察覺,他們也忐忑不安,正在調查情況,這消息來的倒是輕巧。”
楊元奇有些奇怪:“難道近期朝廷有動作?”
楊垣紫思索問道:“官府有沒有集中采買?”
楊和迴答:“這個不曾聽說。”
“有沒有什麽新的律法發布?”楊垣紫又問,新舊兩黨的爭執在這段時間給大宋所有人留下太深印象。
“也沒有!”楊和肯定的迴答。
楊垣紫輕輕搖頭,那就基本否定了朝廷有所動作,要是朝廷有事都影響到了底層商家,那楊家不會一點其他風聲都沒有。
“你先迴去休息,這幾天也勞累你老了,我再想想的。”楊垣紫對楊和說道。
楊和這段時間非常忙碌,這次看著臉色也不好。
楊和是楊家莊的老人,一直恪盡職守,楊垣紫對其非常敬重,目前暫時找不到由頭,大家慢慢分析,別把人搞垮。
楊和點頭,在聽到太原府其他家族各大商行營業額都有小額下滑,楊和心裏是鬆了口氣的。
不管如何,這說明楊家本身沒有問題,太原府楊家莊也很容易給開封楊府一個解釋,後麵不過是大家齊心協力解決這個問題罷了。
他急匆匆的迴報楊垣紫,也是想讓大小姐放下心來。他自己感覺疲憊,告辭而去。
楊垣紫一時半會想不出一個頭緒,不過現在倒也不急這一時半會。
這讓太原這邊更能解釋,書信裏闡明太原府其他商家的情況。
楊垣紫對楊元奇說:“明兒我們一起出去走走,來太原城也有幾日,我這裏忙著,倒是忘記帶你見識一下。剛好還是太原府的一次大集市。”
楊元奇不置可否,他又不是小孩子,老姐陪著有些地方還不方便去,比如傳說中的青樓。不過這拳拳之心總不能冷落。
楊元奇答道:“嗯!你也別整日發愁,楊家根基不在這裏,你想東想西還不如老爹在邊境搏一個軍功。”
“那我寧肯爹爹在邊境平安無事,要什麽勞麽子戰功。”楊垣紫嗔道,這是她心裏話。
別看他們老爹在外立功風光,她可是見過戰事一起,母親陳氏擔驚受怕。
楊元奇嘿嘿的連忙解釋:“我不是那個意思,軍功也不一定非得上戰場才有呀。”
“知道你不是這個意思,你要真能考個進士,也不失一條路。那我們楊家莊也算改弦易轍,這條路更是安穩。就是這東西極難,我們楊家又沒有經驗,還真有點可惜了你這份心。”楊垣紫歎氣。
這是她支持楊元奇讀書的最大原因,誰希望自己的至親家人去沙場上掙功名?那是以命來換。
楊垣紫清楚大宋最重讀書人,讀書更是一條獨木橋,路上落水的人不計其數,有幾個能上岸。
楊家這種將門,打小這方麵教育不多,啟蒙就比耕讀之家要晚。
老楊家想著文武全才,還算弄了個學堂,給大家識字啟蒙。要是在其他將門,妥妥的天天拉去練武場,冬練三伏夏練三九。
“老姐,明日愁來明日憂,我自己有自己的人生,你旁邊出出主意沒問題,別整天想著安排我的事啊。”楊元奇笑著迴道。
太原府的事宜壓在楊垣紫身上,楊元奇實在不願她還分心到他這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