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忘卻
少女前線:141指揮官 作者:Caides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些事情能做,但有的事情不能做……
作為一名戰鬥精英的老兵,他認識到自己隻要專注於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即可。
而年輕士兵盡管意識中有著等級的束縛,這份沉默卻給了他對話的空間,也許是他更適合在這個時刻表達自己,說出那些老兵認為不宜公開討論的話題。因為在老兵的心中,某些話題,某些想法,更適宜留給年輕人去講述、去探討、去理解。
“謝謝。” 陳樹生的聲音平靜而溫和,仿佛春日初晨微風拂過柳枝,柔和得如同天邊隱現的那一縷曙光,輕柔而短暫。
他說話的方式無需升高音量,卻隱含一種內斂的力量,它在夜色中飄渺而堅定,猶如霧中的燈塔,照亮著方向卻又留下無盡的遐思。
他的謝意在寒風中化為一縷輕煙,隨著唿出的白氣在幽暗的夜空中舞動然後逐漸消散,仿佛那感激的情感在夜色中尋找著一個落腳點。
雖然感謝之言隨風而散,卻足夠傳達他最為關鍵的信息——那是對理解與同情的感知,是無聲的相互尊重。
老兵依然沒有迴答,但相對於剛剛的沉默,他的身姿顯得更自在,不再如那警惕的哨兵守候在冷冽的風中,緊繃的神經也得到些許放鬆。盡管剛剛的對話不過幾句簡單的問答,但已足以緩解了先前緊繃的氛圍,讓軍營裏的寂靜變得不那麽沉重。
陳樹生的目光如同他的聲音般柔和地落在年輕士兵的身上,忽而又出其不意地拋出一條似乎與剛才交談截然不同的話題。
“你是大學生吧,學習很不錯的那種。”話語中的肯定仿佛不帶一絲疑問,就像他在陳述一個無人爭辯的事實。
年輕士兵被這突如其來的判斷所驚訝,他的眼睛在麵罩的遮蔽下微微放大。雖然在軍營中的歲月教會了他如何守護個人隱私,但他沒想到自己隱藏得似乎並不像原本以為的那麽完善。
“您怎麽知道的?”他的聲音中帶著不可置信和好奇的色彩。瞞過了許多人的過往,就在兩眼間,被陳樹生看破了?
陳指揮是否隻是通過他的眼神來發覺了這一切?
這種想法對於在場的人來說無疑是頗為異乎尋常的,它幾乎像是一種神秘而古怪的直覺。然而,陳指揮官如果真的能夠如此精準地從稚嫩的目光和不顯山露水的舉止中洞察出士兵的內心世界,那他的洞悉力可謂是超凡入聖了。
陳樹生侃侃而談,聲音中的自信透露著他洞察一切的能力。
“因為你看起來就像是在書本當中遊曆過幾年的樣子……”他仿佛揭開了年輕士兵的一個秘密,那是隻屬於那些曾在文字中尋覓智慧與慰藉的心靈的獨特氣質。
“我剛剛在說起斯大林格勒的時候,你剛剛一看就是在迴憶,在想象,通過你所閱讀過的書籍和文字在腦海中將那段曆史具象化。”
陳樹生早已觀察到這位年輕士兵的眼神中透露出的不同光彩。
他的眼睛裏暗藏著知識的深度以及對知識的敬畏,每當提及到曆史的話題,他的瞳孔就會微微閃動,它們是對過往紛繁複雜曆史事件的無聲詩讚。
當然,這種能力並不是所有人的共有之物。普通人或許是走過書本,閱過文字,但隻有那些學習出色的人,才能將那文字和知識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能將書本中的知識轉化為對世界的理解。
畢竟陳樹生剛剛也強調過了,年輕士兵並非僅是學習良好那麽簡單,不如說,他屬於那種能持續沉浸在書海中,能在書本的海洋裏暢遊不息的人。
相比之下,那些成績優異的學子,他們以成績為標準,確實能在知識的海洋中遊刃有餘,但這位年輕士兵更是能在書中遊走,深入理解每一頁紙張背後的意義和價值。在書本的海洋中不僅能看下去,而且能遊下去,能以書為舟,以詞為帆,在海洋中探尋無盡的智慧和啟迪。
“葉菲姆大尉有沒有允許你們說出自己的名字?” 雖然在軍銜的梯隊中,陳樹生確實有直接稱唿葉菲姆大尉名字的資格與自由,但權利和理論終究隻是冰冷的規則,麵對活生生的人和微妙的情感,就需要更多的考慮。
他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特別是對上級的稱唿和態度,都可能會成為這些習慣性察言觀色的士兵的行為楷模。站立在他麵前的這些年輕士兵,他們所倚靠的主心骨葉菲姆大尉的言行舉止,無疑會在他們心中被無限放大,甚至神話。
在如此情形下,與葉菲姆大尉的互動自然要謹慎再謹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解,影響士氣。
“沒有硬性要求。”應答的是一位站姿筆直的新兵,聲音略帶青澀,卻又試圖保持著軍人應有的堅定。盡管他這樣說,但不安的眼神還是忍不住投向一旁的老兵,那雙眼睛仿佛在尋找一個確定的支點。他深知,軍隊中那些非官方但同樣具有約束力的規矩有時候比明文規定更能左右事情的走向。
在這個向往清晰指令的體係中,老兵的一言不發,反而凸顯了信息傳遞的其他方式。他的眼神沉靜而深遠,一閃而過的凝視像是加載了千言萬語。盡管未開口,但那雙深邃的眼睛中傳達的示警卻是不言自明:“最好不要。”
這四個字雖未由他口出,但在他眼神的交會中,每一個新兵都能感受到那份含蓄而沉甸甸的忠告。
“嗯……那我應該如何稱唿你?”他如同一個老獵人,巧妙地掩蓋自己的意圖,他給那兩位士兵之間的眼神交流裝聾作啞,裝作沒有看見,依舊平靜地發問。
那位士兵的迴答在即將到來前夾雜著些許遲疑,他的口吻中透出的不是懼怕,而是對陌生高階軍官的敬畏:“這個……”聲線拖延,像是在尋找合適的詞匯,以免言辭不當。
陳樹生卻並不急躁,他容恭地微笑著,用一種放鬆的語氣緩解了湧現在空氣中的緊張:“倒是沒有必要緊張,我隻是稍微的詢問一下罷了……要是沒有代號之類的,那我這邊就用達瓦裏氏了。”他的笑聲如清風吹過樹梢,平和而又悠遠,像是在說“不用擔心,我們都是同伴”。
他理解每個人之間的那份微妙的心理距離。如若過於急切地縮短彼此之間的距離,反而可能帶來排斥和不適。尊重與禮儀,往往比親近更能打造彼此之間的信任。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他會放棄試圖縮短這段距離,隻是他選擇了更為貼近本土習俗而又不失尊重的慢節奏方式。
“如果您願意的話……稱唿我為柴可夫就好。”士兵最終放下了守衛,他臉上得到的是釋放的寬慰和一絲不易覺察的自豪。
陳樹生繼續維持著微笑,溫和地迴應:“那麽我就稱唿你為柴可夫達瓦裏氏了……繼續剛剛的話題吧,你似乎很了解那段曆史?”
這句話就像是一股溫暖的春風,將話題輕輕地拽迴到了剛剛的軌道上,同時也巧妙地傳達了一種親近和尊重。他笑意盈盈地看著柴可夫,讓對方感覺既被尊重也被期待,緩緩地走入他精心編織的對話網絡中。
“也不算是了解……隻是還在學校讀書的那段日子,我在書本上看到過比課本上更加詳細一些的內容……”
在談論起這些的時候,新兵的臉上是帶著迴憶的但除此之外就在也沒有其他的了……這並不是陳樹生想要看到的。
無論是向往也好,對戰爭的憎恨或者是其他比較強烈的情緒也罷……陳樹生想要看到的是他的臉上揚激昂的情緒,哪怕是在外人麵前需要保持克製的隱忍也好,隻要是能夠讓陳樹生能夠觀察到看到的情緒就好了。
因為無論是哪一種強烈的情緒反應,其基礎都是建立在對其的了解足夠的深入,足夠的了解的基礎上才能有的,人隻有在麵對跟自己時時刻刻有所關聯的時候才會有情緒上的反應,換句話說……隻有將自己帶入進去將自己跟那段曆史聯係起來之後才會有反應。
可……在這位柴可夫剛剛所講述還有迴憶那段曆史的時候,陳樹生這邊沒有觀察到任何的情緒反應,就好像在勒熱夫在莫斯科的城牆下還有伏爾加河河畔上所流淌的不是他祖輩的血一樣。
不是以一位子孫的眼光而更像是以一位局外人,以一位旁觀者的角度去觀察的那段曆史……或者說,是在以一位毫不相幹之人的身份去觀察和記錄的。
“唉……”這聲輕歎,如夏夜微風中的螢火,雖然微小卻異常明顯。
“嗯?”柴可夫的耳朵微微一動,他似乎捕捉到了那個細微的聲音,一個幾乎無形的歎息,卻又似乎陳樹生馬上掩藏起了自己的情緒:“能說說有多麽的詳細嗎?”他的話語仿佛一汪靜水,表麵上與剛才沒有任何改變,然而新兵卻不自覺地感覺到了一絲氣氛上的微妙變化,周圍的空氣似乎忽冷忽熱,讓他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顫。
“嗯……也算不上多麽的詳細了,也就比初中高中上的內容要詳細一些。”柴可夫有些猶豫,他的眼中帶著迷茫和迴憶。
“當時的攻守雙方都付出了幾位巨大的傷亡,”他聲音低沉,似乎在勾勒出那段殘酷歲月的濃重線條,“雙方在城區之內的損耗速度和程度需要按照秒還有一整個師來算,像我們這樣的士兵的生命周期隻能按照秒來算了。”
情感的波動在他的話語中流淌,好似一場遠去的戰爭又一次在他的敘述中啟幕。但在陳樹生那股莫名的寒意威懾下,柴克夫的心情變得複雜起來。他開始疑惑自己,那些血與火的記憶是否在他的嘴裏變得扭曲,是否在他自己未覺察間失去了它的真實。
“就隻有這些嗎?”陳樹生的聲音卻又如同機關算尺,一環扣緊一環,逼迫著柴可夫繼續挖掘記憶。
“呃……更多的,我在學校畢業之後就差不多都忘光了。”柴可夫逐漸變得局促不安,他的聲音夾雜著些許的歉意。他知道“將學校的知識還給學校”是人之常情,但在陳樹生的逼問下,這個普遍事實忽然讓他感到些許羞赧,仿佛自己的無知在這裏被赤裸裸地展現。
“嗯……現在的教材就隻教這些了嗎?”陳樹生的詢問如同寒夜中悄然落下的霜,無聲無息,卻讓人感到了寒意。他的聲音平靜如水,表麵看似波瀾不驚,可是言語中無形散發的氣場,讓旁人不禁感受到了些許異樣。
周遭的空氣似乎在他提問的瞬間仿佛凝固,一種難以名狀的冷意悄然彌漫開來。沒有任何預兆的,周圍原本就十分寒冷的溫度一瞬間就像被不見的力量拉扯下滑,寒風在這時不再是溫柔的撫慰者,而是轉變成了一把把無形的鬼魅利刃,瞬間就刺入每一個人的肌膚,穿透至骨髓深處。
周圍的夜色加深了氛圍的沉靜感,天空中沒有一絲雲彩,寂寂無聲的星辰映襯著下方這幽靜的一幕,仿佛上蒼的眼眸同樣對人間的冷漠和遺忘感到深深的憂鬱。寒風更加肆意地在蕭條的街道上唿嘯著,凜冽的空氣裏,宛如帶著細小碎冰的唿吸,每一次吸入都充盈著鋒利與冽冷,如同在表達著一個無法言喻的事實——這個世界,對於曆史的重視遠遠不足,而這種無聲的壓迫感與絕望,就像是曆史的哀鳴,迴蕩在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
“那些白匪還有寡頭成功了。”陳樹生的聲音裏沒有明顯的咬牙切齒,卻隱含著一種沉冷與諷刺。他的言語,如冷風中的瘦石,直擊問題的核心,顯露出一股冷硬。如果他麵對的是對曆史毫無所知的人,或許他不會如此心灰意冷,陳樹生甚至不會有絲毫失望。
對於那些年輕的學子,他們眼裏世界的色彩還未完全定型,心中的曆史書頁還未到被風翻閱的年紀。在這樣無知而又純粹的年華裏,他們首要的課題是學會成長,學習為人處世的道理,以及那鍛造辨識真理的眼睛。陳樹生對此並沒有什麽怨言,因為知識的種子總需要時間去孕育。
社畜一詞透露著無力與蒼茫,如果他的對話對象是一位被工作環境所困厄的普通人,那他也不會有所責怪。
這些人,他們的生活重擔猶如千斤之石,擠壓在他們窄窄的肩膀上,每日耗盡全力僅為了掙紮著向前一步。在這樣的麻木日常中,哪裏還有餘力去思考曆史的沉重,去承認那些糾結的民族情感和政治鬥爭?
可是,如果倦怠與生活的壓力成為了對曆史的漠視和怨氣的借口,那就不可理喻了。因為生活的苦海確是無邊,但它們決不能完全剝奪一個人反思的權利和能力。
痛苦逐漸演變成麻木,身體好似透明化了,無力抵擋生活的洶湧波瀾,靈魂仿佛開始慢慢脫離了軀殼,向遙不可及的虛空遊離,心境隨之變得迷離,陷入了那解開身體枷鎖的神秘自由之中。
在這樣的混沌狀態裏,大腦似乎已不願意,也不再能夠去絞盡腦汁去思考那些與生活無關的問題。
但唯一不該發生,不應該接受的是,作為一個士兵,他們對曆史應有的態度和認知顯得如此膚淺和麻木。士兵本是守護國土,見證曆史的重要角色,理應對過往的戰事和犧牲有所敬畏,對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攜有深沉的責任感與榮譽感。這份身份的重量,就決定了他們不應該有如此淡漠的想法。
是的,以一位士兵的身份,他們的眼中應當映著曆史的深情與脈絡,心中裝著人民的安危與期望。
唯一不應該的,不論何種情形,就是他們以一位士兵的身份,忘卻了職責所在。
hk416
作為一名戰鬥精英的老兵,他認識到自己隻要專注於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即可。
而年輕士兵盡管意識中有著等級的束縛,這份沉默卻給了他對話的空間,也許是他更適合在這個時刻表達自己,說出那些老兵認為不宜公開討論的話題。因為在老兵的心中,某些話題,某些想法,更適宜留給年輕人去講述、去探討、去理解。
“謝謝。” 陳樹生的聲音平靜而溫和,仿佛春日初晨微風拂過柳枝,柔和得如同天邊隱現的那一縷曙光,輕柔而短暫。
他說話的方式無需升高音量,卻隱含一種內斂的力量,它在夜色中飄渺而堅定,猶如霧中的燈塔,照亮著方向卻又留下無盡的遐思。
他的謝意在寒風中化為一縷輕煙,隨著唿出的白氣在幽暗的夜空中舞動然後逐漸消散,仿佛那感激的情感在夜色中尋找著一個落腳點。
雖然感謝之言隨風而散,卻足夠傳達他最為關鍵的信息——那是對理解與同情的感知,是無聲的相互尊重。
老兵依然沒有迴答,但相對於剛剛的沉默,他的身姿顯得更自在,不再如那警惕的哨兵守候在冷冽的風中,緊繃的神經也得到些許放鬆。盡管剛剛的對話不過幾句簡單的問答,但已足以緩解了先前緊繃的氛圍,讓軍營裏的寂靜變得不那麽沉重。
陳樹生的目光如同他的聲音般柔和地落在年輕士兵的身上,忽而又出其不意地拋出一條似乎與剛才交談截然不同的話題。
“你是大學生吧,學習很不錯的那種。”話語中的肯定仿佛不帶一絲疑問,就像他在陳述一個無人爭辯的事實。
年輕士兵被這突如其來的判斷所驚訝,他的眼睛在麵罩的遮蔽下微微放大。雖然在軍營中的歲月教會了他如何守護個人隱私,但他沒想到自己隱藏得似乎並不像原本以為的那麽完善。
“您怎麽知道的?”他的聲音中帶著不可置信和好奇的色彩。瞞過了許多人的過往,就在兩眼間,被陳樹生看破了?
陳指揮是否隻是通過他的眼神來發覺了這一切?
這種想法對於在場的人來說無疑是頗為異乎尋常的,它幾乎像是一種神秘而古怪的直覺。然而,陳指揮官如果真的能夠如此精準地從稚嫩的目光和不顯山露水的舉止中洞察出士兵的內心世界,那他的洞悉力可謂是超凡入聖了。
陳樹生侃侃而談,聲音中的自信透露著他洞察一切的能力。
“因為你看起來就像是在書本當中遊曆過幾年的樣子……”他仿佛揭開了年輕士兵的一個秘密,那是隻屬於那些曾在文字中尋覓智慧與慰藉的心靈的獨特氣質。
“我剛剛在說起斯大林格勒的時候,你剛剛一看就是在迴憶,在想象,通過你所閱讀過的書籍和文字在腦海中將那段曆史具象化。”
陳樹生早已觀察到這位年輕士兵的眼神中透露出的不同光彩。
他的眼睛裏暗藏著知識的深度以及對知識的敬畏,每當提及到曆史的話題,他的瞳孔就會微微閃動,它們是對過往紛繁複雜曆史事件的無聲詩讚。
當然,這種能力並不是所有人的共有之物。普通人或許是走過書本,閱過文字,但隻有那些學習出色的人,才能將那文字和知識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能將書本中的知識轉化為對世界的理解。
畢竟陳樹生剛剛也強調過了,年輕士兵並非僅是學習良好那麽簡單,不如說,他屬於那種能持續沉浸在書海中,能在書本的海洋裏暢遊不息的人。
相比之下,那些成績優異的學子,他們以成績為標準,確實能在知識的海洋中遊刃有餘,但這位年輕士兵更是能在書中遊走,深入理解每一頁紙張背後的意義和價值。在書本的海洋中不僅能看下去,而且能遊下去,能以書為舟,以詞為帆,在海洋中探尋無盡的智慧和啟迪。
“葉菲姆大尉有沒有允許你們說出自己的名字?” 雖然在軍銜的梯隊中,陳樹生確實有直接稱唿葉菲姆大尉名字的資格與自由,但權利和理論終究隻是冰冷的規則,麵對活生生的人和微妙的情感,就需要更多的考慮。
他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特別是對上級的稱唿和態度,都可能會成為這些習慣性察言觀色的士兵的行為楷模。站立在他麵前的這些年輕士兵,他們所倚靠的主心骨葉菲姆大尉的言行舉止,無疑會在他們心中被無限放大,甚至神話。
在如此情形下,與葉菲姆大尉的互動自然要謹慎再謹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解,影響士氣。
“沒有硬性要求。”應答的是一位站姿筆直的新兵,聲音略帶青澀,卻又試圖保持著軍人應有的堅定。盡管他這樣說,但不安的眼神還是忍不住投向一旁的老兵,那雙眼睛仿佛在尋找一個確定的支點。他深知,軍隊中那些非官方但同樣具有約束力的規矩有時候比明文規定更能左右事情的走向。
在這個向往清晰指令的體係中,老兵的一言不發,反而凸顯了信息傳遞的其他方式。他的眼神沉靜而深遠,一閃而過的凝視像是加載了千言萬語。盡管未開口,但那雙深邃的眼睛中傳達的示警卻是不言自明:“最好不要。”
這四個字雖未由他口出,但在他眼神的交會中,每一個新兵都能感受到那份含蓄而沉甸甸的忠告。
“嗯……那我應該如何稱唿你?”他如同一個老獵人,巧妙地掩蓋自己的意圖,他給那兩位士兵之間的眼神交流裝聾作啞,裝作沒有看見,依舊平靜地發問。
那位士兵的迴答在即將到來前夾雜著些許遲疑,他的口吻中透出的不是懼怕,而是對陌生高階軍官的敬畏:“這個……”聲線拖延,像是在尋找合適的詞匯,以免言辭不當。
陳樹生卻並不急躁,他容恭地微笑著,用一種放鬆的語氣緩解了湧現在空氣中的緊張:“倒是沒有必要緊張,我隻是稍微的詢問一下罷了……要是沒有代號之類的,那我這邊就用達瓦裏氏了。”他的笑聲如清風吹過樹梢,平和而又悠遠,像是在說“不用擔心,我們都是同伴”。
他理解每個人之間的那份微妙的心理距離。如若過於急切地縮短彼此之間的距離,反而可能帶來排斥和不適。尊重與禮儀,往往比親近更能打造彼此之間的信任。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他會放棄試圖縮短這段距離,隻是他選擇了更為貼近本土習俗而又不失尊重的慢節奏方式。
“如果您願意的話……稱唿我為柴可夫就好。”士兵最終放下了守衛,他臉上得到的是釋放的寬慰和一絲不易覺察的自豪。
陳樹生繼續維持著微笑,溫和地迴應:“那麽我就稱唿你為柴可夫達瓦裏氏了……繼續剛剛的話題吧,你似乎很了解那段曆史?”
這句話就像是一股溫暖的春風,將話題輕輕地拽迴到了剛剛的軌道上,同時也巧妙地傳達了一種親近和尊重。他笑意盈盈地看著柴可夫,讓對方感覺既被尊重也被期待,緩緩地走入他精心編織的對話網絡中。
“也不算是了解……隻是還在學校讀書的那段日子,我在書本上看到過比課本上更加詳細一些的內容……”
在談論起這些的時候,新兵的臉上是帶著迴憶的但除此之外就在也沒有其他的了……這並不是陳樹生想要看到的。
無論是向往也好,對戰爭的憎恨或者是其他比較強烈的情緒也罷……陳樹生想要看到的是他的臉上揚激昂的情緒,哪怕是在外人麵前需要保持克製的隱忍也好,隻要是能夠讓陳樹生能夠觀察到看到的情緒就好了。
因為無論是哪一種強烈的情緒反應,其基礎都是建立在對其的了解足夠的深入,足夠的了解的基礎上才能有的,人隻有在麵對跟自己時時刻刻有所關聯的時候才會有情緒上的反應,換句話說……隻有將自己帶入進去將自己跟那段曆史聯係起來之後才會有反應。
可……在這位柴可夫剛剛所講述還有迴憶那段曆史的時候,陳樹生這邊沒有觀察到任何的情緒反應,就好像在勒熱夫在莫斯科的城牆下還有伏爾加河河畔上所流淌的不是他祖輩的血一樣。
不是以一位子孫的眼光而更像是以一位局外人,以一位旁觀者的角度去觀察的那段曆史……或者說,是在以一位毫不相幹之人的身份去觀察和記錄的。
“唉……”這聲輕歎,如夏夜微風中的螢火,雖然微小卻異常明顯。
“嗯?”柴可夫的耳朵微微一動,他似乎捕捉到了那個細微的聲音,一個幾乎無形的歎息,卻又似乎陳樹生馬上掩藏起了自己的情緒:“能說說有多麽的詳細嗎?”他的話語仿佛一汪靜水,表麵上與剛才沒有任何改變,然而新兵卻不自覺地感覺到了一絲氣氛上的微妙變化,周圍的空氣似乎忽冷忽熱,讓他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顫。
“嗯……也算不上多麽的詳細了,也就比初中高中上的內容要詳細一些。”柴可夫有些猶豫,他的眼中帶著迷茫和迴憶。
“當時的攻守雙方都付出了幾位巨大的傷亡,”他聲音低沉,似乎在勾勒出那段殘酷歲月的濃重線條,“雙方在城區之內的損耗速度和程度需要按照秒還有一整個師來算,像我們這樣的士兵的生命周期隻能按照秒來算了。”
情感的波動在他的話語中流淌,好似一場遠去的戰爭又一次在他的敘述中啟幕。但在陳樹生那股莫名的寒意威懾下,柴克夫的心情變得複雜起來。他開始疑惑自己,那些血與火的記憶是否在他的嘴裏變得扭曲,是否在他自己未覺察間失去了它的真實。
“就隻有這些嗎?”陳樹生的聲音卻又如同機關算尺,一環扣緊一環,逼迫著柴可夫繼續挖掘記憶。
“呃……更多的,我在學校畢業之後就差不多都忘光了。”柴可夫逐漸變得局促不安,他的聲音夾雜著些許的歉意。他知道“將學校的知識還給學校”是人之常情,但在陳樹生的逼問下,這個普遍事實忽然讓他感到些許羞赧,仿佛自己的無知在這裏被赤裸裸地展現。
“嗯……現在的教材就隻教這些了嗎?”陳樹生的詢問如同寒夜中悄然落下的霜,無聲無息,卻讓人感到了寒意。他的聲音平靜如水,表麵看似波瀾不驚,可是言語中無形散發的氣場,讓旁人不禁感受到了些許異樣。
周遭的空氣似乎在他提問的瞬間仿佛凝固,一種難以名狀的冷意悄然彌漫開來。沒有任何預兆的,周圍原本就十分寒冷的溫度一瞬間就像被不見的力量拉扯下滑,寒風在這時不再是溫柔的撫慰者,而是轉變成了一把把無形的鬼魅利刃,瞬間就刺入每一個人的肌膚,穿透至骨髓深處。
周圍的夜色加深了氛圍的沉靜感,天空中沒有一絲雲彩,寂寂無聲的星辰映襯著下方這幽靜的一幕,仿佛上蒼的眼眸同樣對人間的冷漠和遺忘感到深深的憂鬱。寒風更加肆意地在蕭條的街道上唿嘯著,凜冽的空氣裏,宛如帶著細小碎冰的唿吸,每一次吸入都充盈著鋒利與冽冷,如同在表達著一個無法言喻的事實——這個世界,對於曆史的重視遠遠不足,而這種無聲的壓迫感與絕望,就像是曆史的哀鳴,迴蕩在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
“那些白匪還有寡頭成功了。”陳樹生的聲音裏沒有明顯的咬牙切齒,卻隱含著一種沉冷與諷刺。他的言語,如冷風中的瘦石,直擊問題的核心,顯露出一股冷硬。如果他麵對的是對曆史毫無所知的人,或許他不會如此心灰意冷,陳樹生甚至不會有絲毫失望。
對於那些年輕的學子,他們眼裏世界的色彩還未完全定型,心中的曆史書頁還未到被風翻閱的年紀。在這樣無知而又純粹的年華裏,他們首要的課題是學會成長,學習為人處世的道理,以及那鍛造辨識真理的眼睛。陳樹生對此並沒有什麽怨言,因為知識的種子總需要時間去孕育。
社畜一詞透露著無力與蒼茫,如果他的對話對象是一位被工作環境所困厄的普通人,那他也不會有所責怪。
這些人,他們的生活重擔猶如千斤之石,擠壓在他們窄窄的肩膀上,每日耗盡全力僅為了掙紮著向前一步。在這樣的麻木日常中,哪裏還有餘力去思考曆史的沉重,去承認那些糾結的民族情感和政治鬥爭?
可是,如果倦怠與生活的壓力成為了對曆史的漠視和怨氣的借口,那就不可理喻了。因為生活的苦海確是無邊,但它們決不能完全剝奪一個人反思的權利和能力。
痛苦逐漸演變成麻木,身體好似透明化了,無力抵擋生活的洶湧波瀾,靈魂仿佛開始慢慢脫離了軀殼,向遙不可及的虛空遊離,心境隨之變得迷離,陷入了那解開身體枷鎖的神秘自由之中。
在這樣的混沌狀態裏,大腦似乎已不願意,也不再能夠去絞盡腦汁去思考那些與生活無關的問題。
但唯一不該發生,不應該接受的是,作為一個士兵,他們對曆史應有的態度和認知顯得如此膚淺和麻木。士兵本是守護國土,見證曆史的重要角色,理應對過往的戰事和犧牲有所敬畏,對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攜有深沉的責任感與榮譽感。這份身份的重量,就決定了他們不應該有如此淡漠的想法。
是的,以一位士兵的身份,他們的眼中應當映著曆史的深情與脈絡,心中裝著人民的安危與期望。
唯一不應該的,不論何種情形,就是他們以一位士兵的身份,忘卻了職責所在。
hk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