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7章 華盛的棚戶改造:給南方也安裝上集中供暖
重生1989:締造華夏科技帝國 作者:千海觀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九級試驗後,實驗停止。
整棟大樓主框架完好無損,當然牆壁卻有損壞,有的出現裂縫,有的出現倒塌。
不過這牆壁都是用複合材料建造而成,這玩意看上去很厚實,其實卻很輕,就算倒塌砸中人,也不會出現太大的危險。更何況這牆壁倒塌的寥寥無幾,因為牆壁和主梁之間的結構也是活性連接。
徐華盛一行人走進別墅內,當然進去之前,有專門的人先進去勘探安全,確定了安全才允許徐華盛進入。
進入內部,九級地震的標準,發現房子主體框架基本上沒有太大損壞,隻有少數出現了裂縫。
複合材料製作的牆壁也出現了裂縫,但是卻沒有崩塌,主體完好,這說明如果遇到這樣的大地震,這房子裏的人是安全的,就算受傷也隻是摔倒什麽的。
“嗯……”
徐華盛滿意的點點頭,這玩意雖然造價貴一點。但是比起人命來,再貴也值得啊。
為了幾年後的那場大災難,徐華盛這邊是兩手準備。沒辦法,徐華盛也不能直接說,幾年後什麽時間什麽點會有大災難吧,那不成神棍了嗎?
唯一能做的,就是盡自己的努力去改變這件事情。就像幾年前的洪水似得,提前準備,最後把損失降低到最低。
徐華盛現在也是,利用各種辦法,把那些受災比較嚴重的區域的人盡量抽離出去。
但是這種方法隻能減少人口,不能徹底清空啊。畢竟這麽多地區,所以徐華盛準備了第二個準備。
那就是華盛式的棚戶改造,直接對受災比較嚴重的區域的房子,進行棚戶改造。把那些舊房子直接拆掉,給他們分房子,分這種可以扛大地震的房子。
還有差不多六年時間,足夠去處理這件事了。盡人事,聽天命。至於最後會如何,最後也隻能聽天由命了。不過徐華盛有信心可以大幅度減少人員傷亡, 將人員傷亡降低到最少。
“按照計劃,在目標區域進行棚戶改造。對了,記得鋪設地暖……”
徐華盛走出小樓後直接說道。
“地暖?集中供暖嗎?”
負責人好奇的問。
“對,現在小型核電站在國內正在快速建設。利用發電餘熱進行集中供暖,也能改善大家的生活質量。有些南方地區冬天也是很冷的。沒有條件的,就用電力供暖設備,反正現在電費比較便宜……”
徐華盛一邊走一邊說。誰說南方地區就不能集中供暖了啊,好多南方地區冬天也是很冷的。
而且這種冷還是濕冷,空氣內濕度大,溫度低,冷起來簡直就是魔法攻擊,外麵冷,屋子裏也冷。
現在華夏能源結構發生了變化,小型核電站全國各地開花。這種小型核電站的本質還是燒熱水,隻要燒熱水那麽就有餘熱,利用電站餘熱給大家集中供暖是很不錯的。
如果沒條件的,直接以小區為單位,安裝大型地源熱泵或者空氣能供暖設備也行。
反正現在華夏的電費便宜,用電集中供暖的費用也不高。冬天來臨,誰不想在家裏暖暖和和的啊。
這就是能源變革帶來的好處,第四代核電帶來了廉價的核電能源。讓家庭的能源支出大幅度減少。
以前不舍得開的電器,現在也舍得開了。
同時也推動了很多產業的發展,比如純電動汽車。現在華夏純電動汽車的銷量每個月都創造新高。
沒辦法,對比油車,電動汽車運行成本太低了,電費低的令人發指。後期的保養費用也非常低,易損件也比較少。
大家最關心的電池各大廠商也都給出了終身質保的政策,國家在法律層麵也規定了三包的標準,打消了大家的後顧之憂。
所以電動汽車現在成為華夏汽車消費的主流,傳統燃油車已經快要賣不動了。就算不買純電動,大家也選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從研究所出來後,徐華盛來到了一個神秘的研究院內。
來到研究院的地下基地後,徐華盛看到忙活的眾人。
“徐總……”
負責人來到徐華盛身邊,徐華盛點點頭,來到基地內部。
“新設備實驗效果如何?”
徐華盛在基地內,看著眼前的設備直接問道。眼前的設備,就是新一代的可控核聚變裝置。
在這個基地內,這種可控核聚變裝置已經更新到第三代了,每一代更新後都有新的突破。
“新的設備效果突出,前段時間,我們成功實現了6000秒的點火運營實驗,並且取得了成功,最新運用的新材料完全達到了要求……”
負責人笑著說,臉上全是自豪。
6000秒的點火運營時間,這個時間是非常誇張了。要知道可控核聚變設備點火時間每一次突破,都代表著技術性的突破。
現在在國外,別說6000秒了,能成功點火的都寥寥無幾。現在國外的可控核聚變技術和這個研究基地的技術完全就不是一個層麵的東西,技術代差都不是一代了,而是兩代三代的差別,技術差別都能飆到五十年以上了。
對於這個項目,徐華盛和華夏非常重視,這個項目剛啟動的時候,徐華盛就把自己知道的資料全部弄搞出來,而且持續不斷的輸送資料。
整個項目團隊,不知不覺在這裏已經研發十年了。這十年來他們收獲也是巨大的,量子計算機投入使用之後,他們的研發進度再次增加。
“我們的目標,是在2020年之前,建立實驗堆,2030年左右,正式商用!”
視察了一圈之後,負責人直接說道。試驗進度的進步,讓大家充滿了信心。特別是很多關鍵技術的突破,讓他們的目標再次提前。
“我期待著那一天……”
徐華盛眼裏也充滿著憧憬。要是2030年,核聚變發電站投入使用,那麽華夏真的就能站在世界之巔了,走向星辰大海了。
第四代核電就已經是一個掛逼了,但是在可控核聚變麵前,根本都不是一個量級的,可控核聚變一旦投入使用,才是真正的能源大變革呢,這種技術,是推動人類走向太空時代的技術。
整棟大樓主框架完好無損,當然牆壁卻有損壞,有的出現裂縫,有的出現倒塌。
不過這牆壁都是用複合材料建造而成,這玩意看上去很厚實,其實卻很輕,就算倒塌砸中人,也不會出現太大的危險。更何況這牆壁倒塌的寥寥無幾,因為牆壁和主梁之間的結構也是活性連接。
徐華盛一行人走進別墅內,當然進去之前,有專門的人先進去勘探安全,確定了安全才允許徐華盛進入。
進入內部,九級地震的標準,發現房子主體框架基本上沒有太大損壞,隻有少數出現了裂縫。
複合材料製作的牆壁也出現了裂縫,但是卻沒有崩塌,主體完好,這說明如果遇到這樣的大地震,這房子裏的人是安全的,就算受傷也隻是摔倒什麽的。
“嗯……”
徐華盛滿意的點點頭,這玩意雖然造價貴一點。但是比起人命來,再貴也值得啊。
為了幾年後的那場大災難,徐華盛這邊是兩手準備。沒辦法,徐華盛也不能直接說,幾年後什麽時間什麽點會有大災難吧,那不成神棍了嗎?
唯一能做的,就是盡自己的努力去改變這件事情。就像幾年前的洪水似得,提前準備,最後把損失降低到最低。
徐華盛現在也是,利用各種辦法,把那些受災比較嚴重的區域的人盡量抽離出去。
但是這種方法隻能減少人口,不能徹底清空啊。畢竟這麽多地區,所以徐華盛準備了第二個準備。
那就是華盛式的棚戶改造,直接對受災比較嚴重的區域的房子,進行棚戶改造。把那些舊房子直接拆掉,給他們分房子,分這種可以扛大地震的房子。
還有差不多六年時間,足夠去處理這件事了。盡人事,聽天命。至於最後會如何,最後也隻能聽天由命了。不過徐華盛有信心可以大幅度減少人員傷亡, 將人員傷亡降低到最少。
“按照計劃,在目標區域進行棚戶改造。對了,記得鋪設地暖……”
徐華盛走出小樓後直接說道。
“地暖?集中供暖嗎?”
負責人好奇的問。
“對,現在小型核電站在國內正在快速建設。利用發電餘熱進行集中供暖,也能改善大家的生活質量。有些南方地區冬天也是很冷的。沒有條件的,就用電力供暖設備,反正現在電費比較便宜……”
徐華盛一邊走一邊說。誰說南方地區就不能集中供暖了啊,好多南方地區冬天也是很冷的。
而且這種冷還是濕冷,空氣內濕度大,溫度低,冷起來簡直就是魔法攻擊,外麵冷,屋子裏也冷。
現在華夏能源結構發生了變化,小型核電站全國各地開花。這種小型核電站的本質還是燒熱水,隻要燒熱水那麽就有餘熱,利用電站餘熱給大家集中供暖是很不錯的。
如果沒條件的,直接以小區為單位,安裝大型地源熱泵或者空氣能供暖設備也行。
反正現在華夏的電費便宜,用電集中供暖的費用也不高。冬天來臨,誰不想在家裏暖暖和和的啊。
這就是能源變革帶來的好處,第四代核電帶來了廉價的核電能源。讓家庭的能源支出大幅度減少。
以前不舍得開的電器,現在也舍得開了。
同時也推動了很多產業的發展,比如純電動汽車。現在華夏純電動汽車的銷量每個月都創造新高。
沒辦法,對比油車,電動汽車運行成本太低了,電費低的令人發指。後期的保養費用也非常低,易損件也比較少。
大家最關心的電池各大廠商也都給出了終身質保的政策,國家在法律層麵也規定了三包的標準,打消了大家的後顧之憂。
所以電動汽車現在成為華夏汽車消費的主流,傳統燃油車已經快要賣不動了。就算不買純電動,大家也選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從研究所出來後,徐華盛來到了一個神秘的研究院內。
來到研究院的地下基地後,徐華盛看到忙活的眾人。
“徐總……”
負責人來到徐華盛身邊,徐華盛點點頭,來到基地內部。
“新設備實驗效果如何?”
徐華盛在基地內,看著眼前的設備直接問道。眼前的設備,就是新一代的可控核聚變裝置。
在這個基地內,這種可控核聚變裝置已經更新到第三代了,每一代更新後都有新的突破。
“新的設備效果突出,前段時間,我們成功實現了6000秒的點火運營實驗,並且取得了成功,最新運用的新材料完全達到了要求……”
負責人笑著說,臉上全是自豪。
6000秒的點火運營時間,這個時間是非常誇張了。要知道可控核聚變設備點火時間每一次突破,都代表著技術性的突破。
現在在國外,別說6000秒了,能成功點火的都寥寥無幾。現在國外的可控核聚變技術和這個研究基地的技術完全就不是一個層麵的東西,技術代差都不是一代了,而是兩代三代的差別,技術差別都能飆到五十年以上了。
對於這個項目,徐華盛和華夏非常重視,這個項目剛啟動的時候,徐華盛就把自己知道的資料全部弄搞出來,而且持續不斷的輸送資料。
整個項目團隊,不知不覺在這裏已經研發十年了。這十年來他們收獲也是巨大的,量子計算機投入使用之後,他們的研發進度再次增加。
“我們的目標,是在2020年之前,建立實驗堆,2030年左右,正式商用!”
視察了一圈之後,負責人直接說道。試驗進度的進步,讓大家充滿了信心。特別是很多關鍵技術的突破,讓他們的目標再次提前。
“我期待著那一天……”
徐華盛眼裏也充滿著憧憬。要是2030年,核聚變發電站投入使用,那麽華夏真的就能站在世界之巔了,走向星辰大海了。
第四代核電就已經是一個掛逼了,但是在可控核聚變麵前,根本都不是一個量級的,可控核聚變一旦投入使用,才是真正的能源大變革呢,這種技術,是推動人類走向太空時代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