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決定與孫策結盟共同討伐袁術後,李雲飛迅速展開了一係列周密的部署。他深知這場戰役的重要性,關乎著自己未來在這亂世之中的地位與命運。


    首先,李雲飛將馮翊郡、扶風郡以及長安一帶這至關重要的區域治理重任交到了李儒手中。李儒此人,智謀超群,心思縝密,在這風雲變幻的局勢中,定能穩定後方,確保根基不動搖。為了進一步鞏固後方的防禦,李雲飛特意留下了牽招協助李儒。牽招勇猛善戰,且極具軍事謀略,有他在,後方的安全便多了一份堅實的保障。李雲飛相信,在李儒的智謀與牽招的勇猛相互配合下,這一片區域定能穩如泰山。


    接著,李雲飛把目光投向了弘農郡和潼關這一戰略要地。他安排徐晃留守弘農郡並駐守潼關。徐晃為人沉穩大氣,軍事才能卓越非凡。他的冷靜與果斷,在戰場上常常能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潼關作為重要的關隘,乃是兵家必爭之地。有徐晃在此鎮守,定能抵擋住來自各方的威脅。同時,李雲飛又將楊奉調到弘農郡,讓他為徐晃打下手。楊奉雖在過去有過反複不定的行為,但如今已歸降李雲飛。他麾下的兵力也不可小覷,可為徐晃提供有力的支持。在這關鍵的時刻,他們必須齊心協力,共同守護這片土地。


    而原本由楊奉駐守的虎牢關位置,則交給了牽招。虎牢關,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其戰略地位不言而喻。牽招能力出眾,無論是軍事指揮還是戰場應變,都有著卓越的表現。他鎮守虎牢關,無疑是給李雲飛的大軍增添了一道堅固的防線。


    安排好後方事宜後,李雲飛決定親自率領大軍出征。他精心挑選了甘寧、典韋、潘鳳、高覽、張合、陳到等猛將。甘寧,勇猛無畏,在水上作戰更是如魚得水;典韋,力大無窮,忠誠護主,是戰場上的無敵猛將;潘鳳,雖曾有過爭議,但實力不容小覷;高覽、張合,皆是能征善戰之將,軍事謀略出眾;陳到率領著白耳兵,這支精銳部隊戰鬥力非凡。眾人在李雲飛的帶領下,一路向虎牢關趕去,準備討伐袁術。他們的步伐堅定有力,眼神中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


    與此同時,李雲飛還寫了一封密信,交給了荀攸。荀攸足智多謀,在朝中有著一定的影響力。他深知荀攸的智慧和忠誠,相信他一定能完成這個重要的任務。李雲飛希望荀攸能上表天子,斥責袁術大逆不道。在這亂世之中,天子的名義仍然具有一定的號召力。隻有占據了道義的製高點,才能贏得更多人的支持。


    在洛陽早朝之時,荀攸按照李雲飛的囑托,將袁術稱帝之事上報給了漢獻帝劉協。劉協雖身處困境,但也明白袁術稱帝乃是大逆不道之舉。他沒有過多掙紮,立即下旨斥責袁術大逆不道。這份旨意,如同一聲驚雷,在天下間引起了巨大的震動。


    這下,李雲飛可就出師有名了。他以天子之命,討伐逆賊袁術,占據了道義的製高點。李雲飛毫不猶豫,直接選擇兵出虎牢。虎牢關,這座古老而雄偉的關隘,見證了無數的戰爭與曆史變遷。此時,李雲飛站在關上,望著遠方,心中充滿了豪情壯誌。他的眼神堅定而深邃,仿佛能穿透這茫茫的亂世。


    甘寧、典韋等將領站在李雲飛身後,個個摩拳擦掌,渴望在戰場上一展身手。他們深知,此次戰鬥將是一場艱苦的戰役,但他們毫不畏懼,因為他們相信,在李雲飛的帶領下,他們一定能夠取得勝利。他們的身上散發著強烈的鬥誌,仿佛一團團熊熊燃燒的烈火。


    隨著李雲飛的一聲令下,大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他們向著袁術的地盤前進,一路上旌旗飄揚,士氣高昂。士兵們邁著整齊的步伐,喊著響亮的口號,展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和對國家的忠誠。


    在這漫長的征程中,李雲飛不斷地思考著戰略戰術。他深知袁術的實力不可小覷,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他與將領們商議著作戰計劃,分析著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他們製定了詳細的戰略部署,力求在戰場上占據主動。


    沿途的百姓們看到李雲飛的大軍,紛紛投來敬佩的目光。他們渴望著和平與安寧,希望李雲飛能夠打敗袁術,結束這亂世的紛爭。李雲飛感受到了百姓們的期望,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一定要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經過數日的行軍,李雲飛的大軍逐漸接近了袁術的地盤。此時,氣氛變得更加緊張起來。他們知道,一場激烈的戰鬥即將來臨。李雲飛再次召集將領們,進行最後的戰前部署。他強調了各部隊之間的配合與協作,要求大家務必保持高度的警惕。


    在這個三國亂世之中,李雲飛和他的將士們將用他們的勇氣和智慧,書寫屬於他們的傳奇。他們將為了正義與和平,為了國家的繁榮與穩定,奮勇拚搏,不畏強敵。他們的故事,將在曆史的長河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無限重生縣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寫書狂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寫書狂人並收藏三國無限重生縣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