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6章 瞞過了天下人
為師一句話,十萬天命弟子出山! 作者:一點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穹域道有萬千,皆能直指大道。
其中師者之道,因為某些特定原因,從而誕生了一批特殊的群體。
此群體,名曰師者。
但師者並不意味著,隻修師者之道。
因為師者之道,本身隻具備傳道、授業、解惑的屬性。
並不像武道這些,具有明顯的攻防屬性。
用一個比喻來形容,那就是師道是大海。
天下萬道為江河湖泊。
所謂海納百川,容江河湖泊於一體,方成大海。
故此,每一位師者皆會輔修以其他道,來形成自己獨特的師道。
天穹域也正是因此,而誕生了形形色色,風格不一的師者。
如武道之師,儒道之師等等。
汪半壁便是靠著禦器之道,而成就的帝師之基!
所謂禦器,並非簡單的禦物。
而是禦使法器!
法器呢,用通俗一點的話來形容,就是法寶!
故此,禦器之道,就是駕馭法寶的道。
它的強大實力,完全來自於自己所禦的器。
至於自己本身的實力,可以完全不值一提。
這樣的人,你說他強吧,確實強。
但你說他弱吧,他也確實很弱。
所以,禦器之道在天穹域,至始至終都是小眾中的小眾。
整個天穹域,子民億兆,但修煉禦器之道的師者、修士,估摸著不超萬人。
原因無他,天穹域無“寶”也!
沒有強大的法寶給你馭使,你拿什麽跟其他師者鬥?
因此,在其他小說中,往往能大放異彩的禦器,在天穹域卻淪落到門可羅雀的地步。
汪半壁會修煉禦器之道,也純屬是因為他年輕時運氣極佳,偶然獲得了一件上古至寶。
這才讓他毅然放棄了自己平庸的武道,而轉修禦器。
如今,年近三百的汪半壁,在禦器之道上,早已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隻要他寶器在身,天下能勝過他的人,確實不多。
也正因為靠著這一點,汪半壁一生雖然出手次數不多,但卻次次皆能秒殺敵人。
如此幹脆利落的戰績,也造就了他偌大的名聲。
同樣,也因為禦器之道太過小眾,主流大陸的很多師者,多隻知其名,而未見其形,甚至幹脆有部分師者,連禦器之道都沒聽說過。
汪半壁次次靠著寶器秒殺對手的戰績,落在眾多主流大陸師者眼中,也變得實力恐怖,深不可測起來。
這就是汪半壁常年能保持名滿天下的原因。
如今在止戈之戰中,汪半壁再次展露出強大的禦器之道,秒殺了薑若輝,果然讓現場的一眾帝師、諸侯、大將們全都陷入了心驚膽戰之中。
隻是……幾個南疆係的主,卻並不在其中。
不管是葉尋,還是顧雲辭四人,他們幾乎都在第一時間,就看破了汪半壁的底牌。
但現場的其他帝師們,卻依然還蒙在鼓裏。
這並非葉尋等人眼光更犀利。
而是……南疆大陸上,或許是因為更封閉,很少和外界接觸的原因。
南疆大陸依舊還保持著洞子時期,萬道爭鳴的局麵。
那裏的師者也好,修士也罷,所涉獵的道,五花八門,不管修煉什麽道的人都有。
反觀主流大陸,卻因為過度的交流和融合。
早已經失去了各個大陸自身獨有的特色。
彼此間,變得雷同無比。
所有主流大陸,幾乎修煉的都是武道、儒道這些。
當然,這些本就是主流大道,修煉比重大,也屬於正常。
但問題是,在主流大陸一些小眾之道被各個主流大道,擠壓的幾乎完全失去了生存空間。
就像汪半壁的禦器,整個天穹域,修煉的人數加起來,也不超過萬人。
擱地球,這都能稱得上非遺了。
所以,在場的這些帝師,又如何能知道汪半壁的底細?
事實上,就連先前子曾說展現的雜修之道,就已經讓不少無知諸侯們,心下嘖嘖稱奇,大驚小怪了!
……
看著全場寂靜一片,幾乎人人都麵帶驚懼的神色。
汪半壁心中頓時生出了一股無敵就是寂寞的感覺來。
他目光凜然,神色自傲,顧盼生威。
在這一刻,汪半壁隻覺得自己像是達到了人生巔峰似的。
讓他深深的陶醉!
“幸虧我當年有破釜沉舟的魄力,轉修了禦器之道!”
“否則,哪有今日的風光?”
汪半壁心下怡然自得。
他年輕時,偶然得到上古至寶後,也曾一度猶豫過,是不是要繼續堅持武道。
畢竟,三百年前的天穹域主流大陸,萬道內卷已經極其嚴重了。
像禦器這樣的小道,幾乎意味著你未來很難有出頭之日。
很多年輕人固執的認為,武道、儒道這些,才是真正的無敵之道。
什麽小眾之道,隻有資質平庸之輩,才會去修煉。
汪半壁堂堂師者,若是擅長的是小眾之道,恐怕在他順利從師者學院結業後,都未必能找得到“工作”。
沒有學生的師者,那還是師者嗎?
所以,當時的汪半壁一度糾結的很。
甚至到了差點放棄上古至寶的程度。
幸運的是,當時的一場學院內部考核拯救了他。
彼時還在修煉輔修武道的汪半壁,在考核中不出意外的排名墊底,差點被學院給勸退。
考核過後,汪半壁痛定思痛,一咬牙放棄了繼續武道修行,轉而修煉了冷門之道禦器。
有上古至寶在,汪半壁的禦器之道,一路突飛猛進。
到了結業考核時,他更是憑借著上古至寶,拿到了學院前三的成績。
隻是……結業後的汪半壁,卻也因為他輔修的道太過冷門的緣故,幾度淪落到失業狀態。
別說是正兒八經的門徒了,就連小孩開蒙,都幾乎沒人請他。
原因無他,主流大陸的人壓根就沒人對禦器之道感興趣。
他們也不在乎禦器強不強,反正在他們觀念中,就是沒有武道、儒道這些強。
連連碰壁後,心思算得上比較活絡的汪半壁,漸漸也摸索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另類之路。
以當年修煉過的武道作為掩飾,對外宣稱自己是武道師者。
但在對自己學生展示武道之時,卻悄悄又動用了禦器之道。
如此一來,他以武道為皮,禦器為骨,所施展出來的每一招每一式,皆威力巨大,聲勢駭人。
被蒙蔽的學生,都視他為天人。
一時間,武道名師汪鋒之名響徹雲霄,拜師之人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
隨著汪半壁的名聲鵲起,他也漸漸發現了自己存在的諸多弱點。
於是,這家夥又開始苦修儒道、劍道等等,以掩飾自己隻是個禦器師者的事實。
不得不說,這家夥掩飾的非常好。
直到今日,世人都沒發現名滿天下的汪半壁,其實隻是個小眾的不能再小眾的禦器師者而已。
其中師者之道,因為某些特定原因,從而誕生了一批特殊的群體。
此群體,名曰師者。
但師者並不意味著,隻修師者之道。
因為師者之道,本身隻具備傳道、授業、解惑的屬性。
並不像武道這些,具有明顯的攻防屬性。
用一個比喻來形容,那就是師道是大海。
天下萬道為江河湖泊。
所謂海納百川,容江河湖泊於一體,方成大海。
故此,每一位師者皆會輔修以其他道,來形成自己獨特的師道。
天穹域也正是因此,而誕生了形形色色,風格不一的師者。
如武道之師,儒道之師等等。
汪半壁便是靠著禦器之道,而成就的帝師之基!
所謂禦器,並非簡單的禦物。
而是禦使法器!
法器呢,用通俗一點的話來形容,就是法寶!
故此,禦器之道,就是駕馭法寶的道。
它的強大實力,完全來自於自己所禦的器。
至於自己本身的實力,可以完全不值一提。
這樣的人,你說他強吧,確實強。
但你說他弱吧,他也確實很弱。
所以,禦器之道在天穹域,至始至終都是小眾中的小眾。
整個天穹域,子民億兆,但修煉禦器之道的師者、修士,估摸著不超萬人。
原因無他,天穹域無“寶”也!
沒有強大的法寶給你馭使,你拿什麽跟其他師者鬥?
因此,在其他小說中,往往能大放異彩的禦器,在天穹域卻淪落到門可羅雀的地步。
汪半壁會修煉禦器之道,也純屬是因為他年輕時運氣極佳,偶然獲得了一件上古至寶。
這才讓他毅然放棄了自己平庸的武道,而轉修禦器。
如今,年近三百的汪半壁,在禦器之道上,早已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隻要他寶器在身,天下能勝過他的人,確實不多。
也正因為靠著這一點,汪半壁一生雖然出手次數不多,但卻次次皆能秒殺敵人。
如此幹脆利落的戰績,也造就了他偌大的名聲。
同樣,也因為禦器之道太過小眾,主流大陸的很多師者,多隻知其名,而未見其形,甚至幹脆有部分師者,連禦器之道都沒聽說過。
汪半壁次次靠著寶器秒殺對手的戰績,落在眾多主流大陸師者眼中,也變得實力恐怖,深不可測起來。
這就是汪半壁常年能保持名滿天下的原因。
如今在止戈之戰中,汪半壁再次展露出強大的禦器之道,秒殺了薑若輝,果然讓現場的一眾帝師、諸侯、大將們全都陷入了心驚膽戰之中。
隻是……幾個南疆係的主,卻並不在其中。
不管是葉尋,還是顧雲辭四人,他們幾乎都在第一時間,就看破了汪半壁的底牌。
但現場的其他帝師們,卻依然還蒙在鼓裏。
這並非葉尋等人眼光更犀利。
而是……南疆大陸上,或許是因為更封閉,很少和外界接觸的原因。
南疆大陸依舊還保持著洞子時期,萬道爭鳴的局麵。
那裏的師者也好,修士也罷,所涉獵的道,五花八門,不管修煉什麽道的人都有。
反觀主流大陸,卻因為過度的交流和融合。
早已經失去了各個大陸自身獨有的特色。
彼此間,變得雷同無比。
所有主流大陸,幾乎修煉的都是武道、儒道這些。
當然,這些本就是主流大道,修煉比重大,也屬於正常。
但問題是,在主流大陸一些小眾之道被各個主流大道,擠壓的幾乎完全失去了生存空間。
就像汪半壁的禦器,整個天穹域,修煉的人數加起來,也不超過萬人。
擱地球,這都能稱得上非遺了。
所以,在場的這些帝師,又如何能知道汪半壁的底細?
事實上,就連先前子曾說展現的雜修之道,就已經讓不少無知諸侯們,心下嘖嘖稱奇,大驚小怪了!
……
看著全場寂靜一片,幾乎人人都麵帶驚懼的神色。
汪半壁心中頓時生出了一股無敵就是寂寞的感覺來。
他目光凜然,神色自傲,顧盼生威。
在這一刻,汪半壁隻覺得自己像是達到了人生巔峰似的。
讓他深深的陶醉!
“幸虧我當年有破釜沉舟的魄力,轉修了禦器之道!”
“否則,哪有今日的風光?”
汪半壁心下怡然自得。
他年輕時,偶然得到上古至寶後,也曾一度猶豫過,是不是要繼續堅持武道。
畢竟,三百年前的天穹域主流大陸,萬道內卷已經極其嚴重了。
像禦器這樣的小道,幾乎意味著你未來很難有出頭之日。
很多年輕人固執的認為,武道、儒道這些,才是真正的無敵之道。
什麽小眾之道,隻有資質平庸之輩,才會去修煉。
汪半壁堂堂師者,若是擅長的是小眾之道,恐怕在他順利從師者學院結業後,都未必能找得到“工作”。
沒有學生的師者,那還是師者嗎?
所以,當時的汪半壁一度糾結的很。
甚至到了差點放棄上古至寶的程度。
幸運的是,當時的一場學院內部考核拯救了他。
彼時還在修煉輔修武道的汪半壁,在考核中不出意外的排名墊底,差點被學院給勸退。
考核過後,汪半壁痛定思痛,一咬牙放棄了繼續武道修行,轉而修煉了冷門之道禦器。
有上古至寶在,汪半壁的禦器之道,一路突飛猛進。
到了結業考核時,他更是憑借著上古至寶,拿到了學院前三的成績。
隻是……結業後的汪半壁,卻也因為他輔修的道太過冷門的緣故,幾度淪落到失業狀態。
別說是正兒八經的門徒了,就連小孩開蒙,都幾乎沒人請他。
原因無他,主流大陸的人壓根就沒人對禦器之道感興趣。
他們也不在乎禦器強不強,反正在他們觀念中,就是沒有武道、儒道這些強。
連連碰壁後,心思算得上比較活絡的汪半壁,漸漸也摸索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另類之路。
以當年修煉過的武道作為掩飾,對外宣稱自己是武道師者。
但在對自己學生展示武道之時,卻悄悄又動用了禦器之道。
如此一來,他以武道為皮,禦器為骨,所施展出來的每一招每一式,皆威力巨大,聲勢駭人。
被蒙蔽的學生,都視他為天人。
一時間,武道名師汪鋒之名響徹雲霄,拜師之人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
隨著汪半壁的名聲鵲起,他也漸漸發現了自己存在的諸多弱點。
於是,這家夥又開始苦修儒道、劍道等等,以掩飾自己隻是個禦器師者的事實。
不得不說,這家夥掩飾的非常好。
直到今日,世人都沒發現名滿天下的汪半壁,其實隻是個小眾的不能再小眾的禦器師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