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佐佐木覺得自己快要說不出話了,他突然意識到,自己是在一艘隨時可能被魚雷集中的驅逐艦上。
這艘驅逐艦的排水量不到八千噸,任何一個主流國家的重型魚雷都可以一發把它報銷掉,而坐在水線下方艦首聲吶艙裏的佐佐木小次郎,根本沒有逃生的機會。
“佐佐木,告訴我,數量!距離!”
藏本其實已經從自己的指揮終端上的數據鏈路信息裏,看到了那個令他渾身寒毛直豎的數字。
四十八枚。
隻是按照規程,他必須要跟聲吶員確認這個數字,必須要確認自己將要做出的決定,才算對得起自己艦長的稱號。
“四……四十八枚。距離是二十七公裏……”
更加刺耳的警報聲響了起來,表示極度危險的紅色燈光在指揮室快速的閃爍了起來。
“聽到了……聽到了高速螺旋槳的噪音!是魚雷!是魚雷!中國人的魚-6!四十八枚!!!!!!!”
佐佐木因為猶豫而變得低沉的聲音突然高亢了起來,他仿佛打算以後不再使用自己的聲帶了。
藏本有木知道,現在全艦隊都已經同步收到警報了。
四十八枚重型魚雷的齊射,這意味著至少八艘中國人的常規潛艇,或者是戰術核潛艇,已經潛入了和平艦隊的三十公裏核心防禦圈。
這簡直是作為艦隊反潛力量總指揮的自己,人生最大的恥辱。
然而藏本有木知道,如果自己再不採取措施的話,自己的人生也沒有多長時間了。
“這裏是秋月號反潛驅逐艦,我是艦長藏本有木”,藏本打開了數據鏈路對艦隊各艦的通訊頻道,急促而有力的說道:“探測到大陸軍方潛艇齊射魚雷,判定為重型魚雷,距離二十七公裏,請各艦根據數據地圖執行規避操作。重複一遍,請根據數據地圖立刻執行規避操作,最大航速,最大航速!”
還有希望,藏本知道還有希望,大陸軍方的魚雷是從艦隊的側後方射出的,魚-6的攻擊速度是55節,艦隊的最高航速是33節,兩者之間的直線距離是27公裏,他們還有足夠的時間從魚雷的攻擊路線上躲開。
“反潛作戰部,聲誘餌準備,左舷三公裏,五秒拋射!”藏本把頻道轉到了反潛作戰部。
作為日本艦隊最先進的,專攻反潛的,名為護衛艦,實為驅逐艦的反潛專用作戰艦艇,藏本有足夠的手段幹擾敵人的魚雷。
隻不過四十八枚還是太多了,這超出了戰前艦隊的預判,他們可以接受的,最多是一兩艘中國人的潛艇突入外層防禦圈,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整整八艘潛艇,突破了美國人用了三十年布置的海底聲吶監聽網絡,突破了六架p-3c反潛機的無間斷搜尋,直接像幽靈一樣出現在艦隊的核心防禦圈內,二話不說上來就發射魚雷。
這樣太危險了,也太不可能了,更不符合潛艇作戰的一貫原則。
潛艇從誕生之初,就一直是獨狼,隻有戰略核潛艇,在執行核威懾作戰任務時,才會有一到兩艘戰術核潛艇陪同。
但絕對不是像現在這樣,像幾個年輕小夥子湊夥打群架一樣,一擁而上。
然而藏本並沒有時間思考太多,他還要為了艦隊的命運搏鬥。
“噪聲幹擾器,四組待命,來襲方向五公裏,五秒後發射!”
拋射式聲誘餌,說穿了就是一個懸浮在淺水層的大喇叭,裏麵錄了艦隊航行時發出的主噪音,在被拋射落水之後,能夠發出與真正聲源相差無幾的噪聲,用來幹擾聲自導魚雷的導航係統。
噪聲幹擾器,是一個更大的喇叭,一般是火箭助推的洋麵浮標,落水後會發出更加巨大的噪音,意圖是破壞魚雷的主被動聲吶引導係統。
“汽幕彈準備!六組準備!三三齊射!間隔六十秒!十秒後發射!”
汽幕彈則是用來幹擾尾流自導魚雷的最好手段,經過精心調校的氣幕發生器,能夠在艦隊和攻擊方之間形成一道氣幕聲障,並模擬艦隊尾流,擾亂尾流自導魚雷的判斷晶片。
還來得及!
藏本在心裏默默的給自己鼓勁,中國人的重型魚雷是複合製導係統,但是他已經打出了自己手裏最大的牌。
二十七公裏並不是魚雷攻擊的死亡線,在無數次演習中,規避發射距離在三十公裏左右的魚雷,藏本最差的規避成功率是67%。
這意味著,即使藏本狀態非常不好,他也可以把和平艦隊從四十八枚重型魚雷的轟擊中,解救出來大半。
來吧,來吧,我要證明自己是最優秀的反潛艦長!
藏本緊緊地握著手中的對講器,艙室頂端的報警燈,正發出刺目的紅光,安靜的閃爍著。
雙方都已經買定離手,而距離結果揭曉的時間,還有21分鍾。
2014年9月14日,22:25,北京飯店,科技部新聞發布會現場。
“我軍的火箭炮飽和攻擊取得良好效果,預先設定的一百七十三個一級打擊目標全部命中,台軍已基本失去防空能力……”
胡香竹把手機視頻的音量調到最小,悄悄地的關注著台灣戰役的最新情報,坐在他旁邊的是新華社的記者劉一刀,聽到聲音也微微的測過身子,想從胡香竹的手機屏幕上,看看一看現在南邊打的怎麽樣了。
</br>
這艘驅逐艦的排水量不到八千噸,任何一個主流國家的重型魚雷都可以一發把它報銷掉,而坐在水線下方艦首聲吶艙裏的佐佐木小次郎,根本沒有逃生的機會。
“佐佐木,告訴我,數量!距離!”
藏本其實已經從自己的指揮終端上的數據鏈路信息裏,看到了那個令他渾身寒毛直豎的數字。
四十八枚。
隻是按照規程,他必須要跟聲吶員確認這個數字,必須要確認自己將要做出的決定,才算對得起自己艦長的稱號。
“四……四十八枚。距離是二十七公裏……”
更加刺耳的警報聲響了起來,表示極度危險的紅色燈光在指揮室快速的閃爍了起來。
“聽到了……聽到了高速螺旋槳的噪音!是魚雷!是魚雷!中國人的魚-6!四十八枚!!!!!!!”
佐佐木因為猶豫而變得低沉的聲音突然高亢了起來,他仿佛打算以後不再使用自己的聲帶了。
藏本有木知道,現在全艦隊都已經同步收到警報了。
四十八枚重型魚雷的齊射,這意味著至少八艘中國人的常規潛艇,或者是戰術核潛艇,已經潛入了和平艦隊的三十公裏核心防禦圈。
這簡直是作為艦隊反潛力量總指揮的自己,人生最大的恥辱。
然而藏本有木知道,如果自己再不採取措施的話,自己的人生也沒有多長時間了。
“這裏是秋月號反潛驅逐艦,我是艦長藏本有木”,藏本打開了數據鏈路對艦隊各艦的通訊頻道,急促而有力的說道:“探測到大陸軍方潛艇齊射魚雷,判定為重型魚雷,距離二十七公裏,請各艦根據數據地圖執行規避操作。重複一遍,請根據數據地圖立刻執行規避操作,最大航速,最大航速!”
還有希望,藏本知道還有希望,大陸軍方的魚雷是從艦隊的側後方射出的,魚-6的攻擊速度是55節,艦隊的最高航速是33節,兩者之間的直線距離是27公裏,他們還有足夠的時間從魚雷的攻擊路線上躲開。
“反潛作戰部,聲誘餌準備,左舷三公裏,五秒拋射!”藏本把頻道轉到了反潛作戰部。
作為日本艦隊最先進的,專攻反潛的,名為護衛艦,實為驅逐艦的反潛專用作戰艦艇,藏本有足夠的手段幹擾敵人的魚雷。
隻不過四十八枚還是太多了,這超出了戰前艦隊的預判,他們可以接受的,最多是一兩艘中國人的潛艇突入外層防禦圈,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整整八艘潛艇,突破了美國人用了三十年布置的海底聲吶監聽網絡,突破了六架p-3c反潛機的無間斷搜尋,直接像幽靈一樣出現在艦隊的核心防禦圈內,二話不說上來就發射魚雷。
這樣太危險了,也太不可能了,更不符合潛艇作戰的一貫原則。
潛艇從誕生之初,就一直是獨狼,隻有戰略核潛艇,在執行核威懾作戰任務時,才會有一到兩艘戰術核潛艇陪同。
但絕對不是像現在這樣,像幾個年輕小夥子湊夥打群架一樣,一擁而上。
然而藏本並沒有時間思考太多,他還要為了艦隊的命運搏鬥。
“噪聲幹擾器,四組待命,來襲方向五公裏,五秒後發射!”
拋射式聲誘餌,說穿了就是一個懸浮在淺水層的大喇叭,裏麵錄了艦隊航行時發出的主噪音,在被拋射落水之後,能夠發出與真正聲源相差無幾的噪聲,用來幹擾聲自導魚雷的導航係統。
噪聲幹擾器,是一個更大的喇叭,一般是火箭助推的洋麵浮標,落水後會發出更加巨大的噪音,意圖是破壞魚雷的主被動聲吶引導係統。
“汽幕彈準備!六組準備!三三齊射!間隔六十秒!十秒後發射!”
汽幕彈則是用來幹擾尾流自導魚雷的最好手段,經過精心調校的氣幕發生器,能夠在艦隊和攻擊方之間形成一道氣幕聲障,並模擬艦隊尾流,擾亂尾流自導魚雷的判斷晶片。
還來得及!
藏本在心裏默默的給自己鼓勁,中國人的重型魚雷是複合製導係統,但是他已經打出了自己手裏最大的牌。
二十七公裏並不是魚雷攻擊的死亡線,在無數次演習中,規避發射距離在三十公裏左右的魚雷,藏本最差的規避成功率是67%。
這意味著,即使藏本狀態非常不好,他也可以把和平艦隊從四十八枚重型魚雷的轟擊中,解救出來大半。
來吧,來吧,我要證明自己是最優秀的反潛艦長!
藏本緊緊地握著手中的對講器,艙室頂端的報警燈,正發出刺目的紅光,安靜的閃爍著。
雙方都已經買定離手,而距離結果揭曉的時間,還有21分鍾。
2014年9月14日,22:25,北京飯店,科技部新聞發布會現場。
“我軍的火箭炮飽和攻擊取得良好效果,預先設定的一百七十三個一級打擊目標全部命中,台軍已基本失去防空能力……”
胡香竹把手機視頻的音量調到最小,悄悄地的關注著台灣戰役的最新情報,坐在他旁邊的是新華社的記者劉一刀,聽到聲音也微微的測過身子,想從胡香竹的手機屏幕上,看看一看現在南邊打的怎麽樣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