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疆能有焦炭,東唐也一定會有,要不,咱們下功夫找找,此物不光用於打鐵,就是寒冬取暖也是大有用處,」
雲喬當然知道,可是要尋找此物可不是個小工程呢,需要在山野取樣,然後迴來分析礦石含量,才能知道地下是否有煤,
而且,大多數也可能隻有地麵一層,費了人力往往是個空的,
雲喬他們正糾結著,正好皇帝從天而降,一聽這個好東西,當時就拍板了,雲喬他們負責找,皇帝負責安排挖,空的不怕,十處總會找準一處吧,
既然他有這個決心,那閑著也是閑著,雲喬應承了這件差事,開始在東唐境內梳理,
「娘子,幹嘛要間隔二十米打一個眼呀,」明睿聽了娘子的安排,不解的問道,
「查細一些不會漏過呀,這樣可以找到礦帶,」明睿聽了似懂非懂,不過,娘子的話聽就是了,不用太明白了,
雲喬要求他們,不光打眼,還要採集樣本,用小袋子裝了標上坐標,這是後世地質普查的法子,可以用這些樣本勘查出,各地的地質情況,
三個月後,還真讓他們找出了三座煤礦,附帶的還發現了一座銅礦,一座鐵礦,要知道,銅在古代也稱之為金呢,是妥妥的貴金屬,皇帝興奮不已,跟明睿說,所有出產分他一半,
明睿也沒有推辭,跟哥哥說,
「我那部分,哥哥找幾個可靠人管起來,喬喬想在各地成立一些孤兒院和孤老院,還有,以後若是哪裏出現了災荒,也可以從這裏撥款賑災,」
這個還真不是大話,這幾座礦挖出來,財富真是不少,皇帝聽了弟弟的話,從心裏對他們夫妻產生了很大的敬意,不在國位,卻心係黎民,也拍板決定參上一股,一起來做這個善事,
雲喬後來聽說,這個基金由小樹和李華負責,心裏也大為放心,他們的人品信得過!後來小樹他們兩個藉口報帳,常常來了賴著不走,
「孤老院先在京城試辦,皇上說了,由官府牽頭,他們也出一部分資金,所有的土地都是官府提供,」
雲喬聽後也給皇帝點了一個贊,盛世碰上仁君,乃是黎民百姓的福祉啊,她給了小樹一本冊子,上麵詳細寫了她對孤老院的設計及管理理念,
「建立不算難,蓋些房子就成,可要實實在在救人於水火,可就不是那麽容易了,管理上要多費心思,」
自己和皇上也不是冤大頭,若是院長人選出了問題,可就不是救助,而是對那些孤兒孤老的坑害了,
「這事皇上也想到了,各地的兩院都建在一起,雖然由兩位院長負責,可是他們兩處是不可分的,
比如,一些身體好、年齡略輕的孤老可參與孤兒院的工作,幫忙做一些輕鬆的事,而大一些的孤兒也要參與照顧老人的工作,」
雲喬一聽,這個跟自己想到了一處,讓老人和孩子們在一起,他們彼此還能填補情感上的缺失,
畢竟,人不是機器,對情感是有需求的,衣食有靠之餘,更需要的是人和人之間的溫情,這點雲喬是深有體會,
「京城的建在哪裏,院長是如何選拔的?現在有多少待助人員?」雲喬還是想親眼看一看,她想把後世的模式搬來,不,是改革的更加理想才對,
「在京郊的荒地上,對了,離你的莊子不太遠,白叔聽說是你資助的,也常常送東西去,除了蔬菜還有雞鴨肉食,」
「我想去看看,畢竟紙上談兵有很多弊端,會脫離現實,很多東西隻有真正實施了,才能看到效果,」
小樹一聽馬上贊成,爺爺還常常在家念叨他們,若是迴京,以雲喬的脾氣一定會去看望他老人家,
「我這次易容前往,身份你知道就行,我想各方麵都看看,」
這次一同前往的還有明睿和雲昊,他們帶著金、錢兩位帳房,翠薇也跟著,也是要對費用有個統計,畢竟一旦推廣開了,需要多少錢?雲喬要心中有數,
小樹是自己人,大家坐了飛船很快便到了,從天上俯視,便看到了一座圓形的建築,建築的中間有一個大大的空地,正是雲喬設計的圖樣,
說是孤老院,也住在一個大院裏,管理卻是分開的,一人主要負責孤兒,另一人當然負責的就是孤老,
雲喬說了,除了互相幫忙外,從飲食到作息老人和孩子都是不同的,所以照顧的人必須是兩方不同的人,
大家跟著小樹,站到了這所建築的大門外,門上一個大大的匾額,上書三個大字《春暉院》,這三個字既有對孩童們的期待,也有對老人們的報答,
他們認出了這是皇帝所書,有了這個招牌絕對無人敢惹,由大門進入,隻見陽光灑滿了中間的空地,那裏有著二十幾個大小不一的孩子在嬉戲著,看個頭差不多在兩歲到五歲之間,
孩子們的周圍坐著一些老人,那深深的眼窩閃動著些微的光芒,眼神追逐著孩子們,瘦骨嶙峋的手掌也不時地摩挲下靠近的小孩,
還有幾個五六十歲的婦人,關切的喊著,讓他們注意安全,也時不時的抱起較小的孩子,看到這一切,雲喬的眼睛濕潤了,這些人都很瘦,說明了前不久還掙紮於生死的邊緣,
境況剛剛好轉,便能發出這般絢爛的笑容,
「那幾位婦人,隻有一人是官府所派,另外幾人都是生活不下去的孤寡,來到這裏後,主動要求照顧這些孩子,」小樹小聲為雲喬介紹著,
「這裏有沒有配備大夫,畢竟住在這裏的人不少,頭疼腦熱的在所難免,」
「有的,有一位大夫,是專門在民間招錄來的,每月發放束銀,」雲喬點頭,一人雖然略少,可在這個時代便不錯了,有大夫也會配備藥童,一問果然有兩個,還是孤兒裏選拔的,
正在這時,遠處走來了兩位人,看年齡都在三十多歲,姿態儒雅一看便是讀書人,
「這位是我們的捐助人,這兩位是梁沈兩位院長,咱們去議事廳吧,這位先生要聽聽你們具體的想法,」
喜歡空間之田園趣事請大家收藏:()空間之田園趣事更新速度最快。
</br>
雲喬當然知道,可是要尋找此物可不是個小工程呢,需要在山野取樣,然後迴來分析礦石含量,才能知道地下是否有煤,
而且,大多數也可能隻有地麵一層,費了人力往往是個空的,
雲喬他們正糾結著,正好皇帝從天而降,一聽這個好東西,當時就拍板了,雲喬他們負責找,皇帝負責安排挖,空的不怕,十處總會找準一處吧,
既然他有這個決心,那閑著也是閑著,雲喬應承了這件差事,開始在東唐境內梳理,
「娘子,幹嘛要間隔二十米打一個眼呀,」明睿聽了娘子的安排,不解的問道,
「查細一些不會漏過呀,這樣可以找到礦帶,」明睿聽了似懂非懂,不過,娘子的話聽就是了,不用太明白了,
雲喬要求他們,不光打眼,還要採集樣本,用小袋子裝了標上坐標,這是後世地質普查的法子,可以用這些樣本勘查出,各地的地質情況,
三個月後,還真讓他們找出了三座煤礦,附帶的還發現了一座銅礦,一座鐵礦,要知道,銅在古代也稱之為金呢,是妥妥的貴金屬,皇帝興奮不已,跟明睿說,所有出產分他一半,
明睿也沒有推辭,跟哥哥說,
「我那部分,哥哥找幾個可靠人管起來,喬喬想在各地成立一些孤兒院和孤老院,還有,以後若是哪裏出現了災荒,也可以從這裏撥款賑災,」
這個還真不是大話,這幾座礦挖出來,財富真是不少,皇帝聽了弟弟的話,從心裏對他們夫妻產生了很大的敬意,不在國位,卻心係黎民,也拍板決定參上一股,一起來做這個善事,
雲喬後來聽說,這個基金由小樹和李華負責,心裏也大為放心,他們的人品信得過!後來小樹他們兩個藉口報帳,常常來了賴著不走,
「孤老院先在京城試辦,皇上說了,由官府牽頭,他們也出一部分資金,所有的土地都是官府提供,」
雲喬聽後也給皇帝點了一個贊,盛世碰上仁君,乃是黎民百姓的福祉啊,她給了小樹一本冊子,上麵詳細寫了她對孤老院的設計及管理理念,
「建立不算難,蓋些房子就成,可要實實在在救人於水火,可就不是那麽容易了,管理上要多費心思,」
自己和皇上也不是冤大頭,若是院長人選出了問題,可就不是救助,而是對那些孤兒孤老的坑害了,
「這事皇上也想到了,各地的兩院都建在一起,雖然由兩位院長負責,可是他們兩處是不可分的,
比如,一些身體好、年齡略輕的孤老可參與孤兒院的工作,幫忙做一些輕鬆的事,而大一些的孤兒也要參與照顧老人的工作,」
雲喬一聽,這個跟自己想到了一處,讓老人和孩子們在一起,他們彼此還能填補情感上的缺失,
畢竟,人不是機器,對情感是有需求的,衣食有靠之餘,更需要的是人和人之間的溫情,這點雲喬是深有體會,
「京城的建在哪裏,院長是如何選拔的?現在有多少待助人員?」雲喬還是想親眼看一看,她想把後世的模式搬來,不,是改革的更加理想才對,
「在京郊的荒地上,對了,離你的莊子不太遠,白叔聽說是你資助的,也常常送東西去,除了蔬菜還有雞鴨肉食,」
「我想去看看,畢竟紙上談兵有很多弊端,會脫離現實,很多東西隻有真正實施了,才能看到效果,」
小樹一聽馬上贊成,爺爺還常常在家念叨他們,若是迴京,以雲喬的脾氣一定會去看望他老人家,
「我這次易容前往,身份你知道就行,我想各方麵都看看,」
這次一同前往的還有明睿和雲昊,他們帶著金、錢兩位帳房,翠薇也跟著,也是要對費用有個統計,畢竟一旦推廣開了,需要多少錢?雲喬要心中有數,
小樹是自己人,大家坐了飛船很快便到了,從天上俯視,便看到了一座圓形的建築,建築的中間有一個大大的空地,正是雲喬設計的圖樣,
說是孤老院,也住在一個大院裏,管理卻是分開的,一人主要負責孤兒,另一人當然負責的就是孤老,
雲喬說了,除了互相幫忙外,從飲食到作息老人和孩子都是不同的,所以照顧的人必須是兩方不同的人,
大家跟著小樹,站到了這所建築的大門外,門上一個大大的匾額,上書三個大字《春暉院》,這三個字既有對孩童們的期待,也有對老人們的報答,
他們認出了這是皇帝所書,有了這個招牌絕對無人敢惹,由大門進入,隻見陽光灑滿了中間的空地,那裏有著二十幾個大小不一的孩子在嬉戲著,看個頭差不多在兩歲到五歲之間,
孩子們的周圍坐著一些老人,那深深的眼窩閃動著些微的光芒,眼神追逐著孩子們,瘦骨嶙峋的手掌也不時地摩挲下靠近的小孩,
還有幾個五六十歲的婦人,關切的喊著,讓他們注意安全,也時不時的抱起較小的孩子,看到這一切,雲喬的眼睛濕潤了,這些人都很瘦,說明了前不久還掙紮於生死的邊緣,
境況剛剛好轉,便能發出這般絢爛的笑容,
「那幾位婦人,隻有一人是官府所派,另外幾人都是生活不下去的孤寡,來到這裏後,主動要求照顧這些孩子,」小樹小聲為雲喬介紹著,
「這裏有沒有配備大夫,畢竟住在這裏的人不少,頭疼腦熱的在所難免,」
「有的,有一位大夫,是專門在民間招錄來的,每月發放束銀,」雲喬點頭,一人雖然略少,可在這個時代便不錯了,有大夫也會配備藥童,一問果然有兩個,還是孤兒裏選拔的,
正在這時,遠處走來了兩位人,看年齡都在三十多歲,姿態儒雅一看便是讀書人,
「這位是我們的捐助人,這兩位是梁沈兩位院長,咱們去議事廳吧,這位先生要聽聽你們具體的想法,」
喜歡空間之田園趣事請大家收藏:()空間之田園趣事更新速度最快。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