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文忠那邊連死了兩個大將,整個田虎軍都在潰退,雖然說他是心有不甘,但是也不敢真的上去拚命,他自己也不是良將,沒必要冒這個險。


    而仇瓊英和焦文通那邊在“鐵叫子”樂和那邊的指引之下殺入了細腰寨,打擊了西夏兵馬的後方。


    而今細腰寨大門已經毀掉了,敵人都是從大門進來,需要有人去擋住敵人,可是康炯一個人做不到,於是放聲大唿,召喚同伴集中人力,向大門發起猛攻,意圖與梁山泊兵馬裏應外合,打退敵人。


    眼見著仇瓊英手持方天畫戟在西夏兵馬中左衝右突,十分厲害,康炯對於這位年輕的女將十分佩服,開口問道,“敢問女俠是哪裏來的?”


    “我們是梁山好漢!”


    仇瓊英不假思索的迴了一句。


    “梁山好漢?!”


    康炯和郭成都是瞬間一愣,這可是梁山叛軍啊!按說是和他們朝廷兵馬勢不兩立的,怎麽現在反而幫他們解圍了?


    郭成一聽是梁山好漢,立刻舉起手中麻紮刀對準了仇瓊英,而此時“鐵叫子”樂和感到近前,開口說道,“這位將軍,別管我們是誰,你我總歸同是炎黃子孫,外地當前,自己人難不成先手足相殘嗎?”


    “鐵叫子”樂和這番話也是讓康炯大為認同,對郭成說,“我們要合力殺敵,退外敵再說!”


    而此時在山中,還有一個人也發現了這邊的戰況,此人正是失蹤了很久,被梁中書派去求老種經略相公救兵的“急先鋒”索超。


    索超自從到了山西境內,基本上是寸步難行,三晉基本上讓田虎給占領了,他基本上都是在偷渡敵占區,自己還是大名府河北口音,一說話就是外地口音會引起懷疑,為了趕路他隻好避開城池,在山裏行進。


    就這樣,他也經常過不去各個關隘,行進速度緩慢,這才走到了宋朝和田虎的邊界上,就發現有敵人進攻了細腰寨。


    身為宋將,他是肯定要幫幫場子的,不過他一看敵人這得有個好幾萬,自己一個人怎麽也殺不幹淨,沒敢輕舉妄動。


    而正在此時,他發現敗退下山坡,向後方林中撤退的鈕文忠,於是他索超就突發奇想,下馬藏在了一顆大樹上,準備等到鈕文忠經過的時候,一斧子劈了他狗娘養的。


    鈕文忠率軍後撤,雖然沒有打算撤退,但是他確實是準備進入樹林之中重整一下部隊,然後再看看要不要進攻的。


    而此時他就騎馬站在“急先鋒”索超所在的那顆大樹底下。


    天賜良機,索超大喝一聲,手中金蘸斧一個“力劈華山”,兜頭砍了下來。


    那鈕文忠沒想到頭上有人會突然動手,當場就被劈了個兩段,索超手持大斧,猶如巨靈神降世,看著眼前的田虎軍。


    “媽呀!天兵天將來了!”


    看著猛然被劈死的鈕文忠,田虎軍嚇得是魂飛魄散,當場就四散奔逃,本來“急先鋒”索超還以為會有一場惡戰,結果鬧了半天,這幫家夥人多卻無用,完全是一群廢柴啊!


    而西夏軍那邊,西夏軍合後部隊到了,來將乃是當年星星羅海的重孫子,星星折羅。


    這個星星羅海,當年可是西夏的第一大將,和狄家將那是老對手了,當年狄泉征西勢如破竹,西夏便又派出了大將星星羅海出戰白鶴關。


    孟良之子孟定國出戰這位西夏軍第一猛將,五十多迴合殺得筋疲力盡敗走了,接著勇將蕭天鳳出戰,鬥了六十多個迴合他力怯敗走了,接著張忠、李義全部敗下陣來。


    狄青出戰,隻一較力就被大棒震得虎口發麻,他知道星星羅海的力量比自己要強很多,便一直躲著他的狼牙棒,兩人戰了七十多個迴合後,狄青又準備使用迴馬刀,結果被星星羅海閃過大刀然後一棒打過來,狄青的大刀差點被震飛,虎口也被震開敗退迴營中。


    狄青想到了武藝比自己高強的雙陽公主,他相信公主可以戰勝這西夏軍的猛將。


    而這雙陽公主,則是《狄青演義》中狄青之妻,單單國王之女,武藝高強,又有乾坤索暗器。狄青誤走單單國,不想打被迫打,連斬數員關將,雙陽公主出馬,將狄青等五虎將全部生擒。


    後來還是雙陽公主要殺狄青,她師父駕雲趕到,說她和狄青有姻緣,於是她嫁給了狄青,後來狄青征西夏遇到強敵星星羅海,這位是西夏最猛帥,狄青打不過他,就請來雙陽公主。


    雙陽公主一來,幾十個迴合就把星星羅海打下馬,用乾坤索捆上斬了。


    當時是劉慶殺出重圍請來了公主後,看著美貌的雙陽公主星星羅海使出八成力氣劈向了她,本以為一棒下去就可以結束較量,結果根本沒有傷到這位公主。


    這下星星羅海不敢瞧公主了,兩人大戰了五十多個迴合,雙陽公主越戰越勇一槍將他的戰馬刺倒了。星星羅海準備逃走被雙陽公主一槍刺倒在地,直接捆了,狄家軍也趁勢奪下了白鶴關,救下被擒的戰將。


    而這個星星折羅是星星羅海的重孫子,不過他自幼在青海長大,長得和藏人無異,也是如今西夏國的第一大將。


    他的部下也都是標準的康巴漢子,身上各種綠鬆石、天珠飾品,標誌性的高原紅,以及犛牛皮甲。


    他見到了李察哥敗陣而歸,就迎了上去,李察哥隻是對他說了一句,“都殺了!”


    星星折羅聽命,下馬大步流星衝向大門,對所有守軍視而不見,準備硬闖。


    他頭上的盔子是一個犛牛頭磨成的,身材極為高大,手裏握著一杆黝黑的雙頭長槍,最要緊的是他胸口犛牛皮甲上繪著一個青鬱鬱的蒼狼頭。


    這是西夏“二十四蒼狼”將軍的徽號,二十四西夏能征慣戰將軍的稱號,而星星折羅人稱西夏國槍法第一人,此前還從未到過宋朝境內作戰,此次定來者不善。


    此人在西夏國主要是掌控侍衛軍,西夏主力軍隊包括侍衛軍、擒生軍。侍衛軍。西夏的這支軍隊主要由貴族子弟組成,主要的職責是保護皇帝的安全,直接聽從皇帝的命令,平時駐紮在京城內外,數量不多,為二萬五千人左右。擒生軍數量約十萬,不僅負責攻城、搶奪財物,還要守衛各地的城池,駐地主要在西夏國內的各重要軍事城鎮。


    而侍衛軍中最精銳的當屬禦圍內六班直,約5000人,士兵選自西夏貴族子弟,年齡15-25歲,武功、騎馬、射箭功夫一流,負責皇宮及皇室的安全。


    不過,西夏最為出名的軍隊還是鐵鷂子和潑喜軍,鐵鷂子這是西夏的精銳重甲騎兵,約3000人,分為10隊,每隊300人,隊主皆為西夏一時名將。作戰時,鐵鷂子人人“乘善馬,著重鎧,以鉤鎖相連,雖死不墜馬下。”兩軍交戰時,嚇人經常會用鐵鷂子衝陣,一旦敵軍陣型被衝開缺口,立即重兵壓上,擴大缺口。


    西北地區由於漢武帝時代開始就引進中亞優質馬種蓄養,馬種得到改良,要略優於東亞其他地區。西夏的戰馬既能驅馳平原,也能翻山越嶺,耐力很強,還往往能忍受饑渴穿行沙漠之中。而西夏是由黨項羌建立的,羌人從漢代起就具備擅長山地作戰的特點,西夏重騎兵“鐵鷂子”較多使用騎槍,衝鋒能力強於遼國衝擊騎兵,但由於財力局限,真正的鐵鷂子數量是稀少的。


    少量的精銳鐵鷂子如果能使用得當,仍然能在衝擊時發揮出巨大威力,如1082年的永樂城之戰,西夏鐵鷂子渡河成功後,正麵衝擊宋軍陣列使得宋軍動搖。1119年的統安城之戰,夏軍以步兵和輕騎兵阻擋宋軍主力,鐵鷂子抄後登山夾擊,使得宋軍大潰,擊殺2萬西軍,並殺死了西軍名將劉法。


    而宏觀而言,西夏軍隊主體隻有少數人能裝備金屬盔甲,大部分人隻能使用動物毛皮製作的皮甲。由羌人李宏發明的神臂弓,也因西夏缺乏大規模生產列裝的財力,反而被獻給了大宋,成為宋軍對抗西夏的利器。


    而潑喜軍較為特殊,大約300人,全軍騎乘河套平原出產的雙峰駱駝,駱駝雙峰間安裝有小型拋石機,騎手在與敵軍交戰時,快速發射拳頭大小的石彈,對步兵構成很大威脅,類似於今天的迫擊炮。


    雖然眼前的戰況不利,但是星星折羅還是敢與往上衝鋒,這就是他們民族的文化,無論是在宋夏戰爭,遼夏戰爭,蒙夏戰爭中,西夏哪怕遭遇再多失敗,也極少發生大規模的叛逃事件。他們的軍隊在戰敗後會以最快的速度集結,並擅長利用各種地理屏障牽製、對抗敵人,因此往往能在與北宋和遼國這兩個龐然大物的作戰中反敗為勝,後來衰落後也五次抗擊了蒙古的入侵,才被上升期的蒙古以絕對的國力優勢消滅。


    西夏自從李元昊去世後,西夏雖然頻繁和北宋開打,但目的是打算從北宋這裏搶奪一些財物,西夏君主可沒敢幻想能滅掉北宋,不過現在他們聯合了遼國,還有田虎這個大漢奸幫忙,可以說他們就有了這個心思。


    星星折羅帶著“步跋子”部隊,衝入細腰寨,這“步跋子”就是西夏步兵的稱謂。這種步兵,由山間部落的丁壯組成,因步跋子多出自橫山地區,所以又稱“橫山步跋子”,由黨項羌各部落中征選的精壯組成。因這些部落多居山間,經常上山下坡,出入溪澗,故兵士皆具有耐寒暑,忍饑渴,輕足善走,逾高超遠之特點。戰時, 由各自的部落首領統率,行動快速敏捷,作戰勇猛強悍,尤善登山踞險,擊刺掩襲,故謂之“步跋子”


    這些步跋子從腰間取下一個吉如根布魯,所謂布魯頭則是遊牧民族的一種投擲器。


    這原是蒙古族狩獵的工具,後改為武器的一種。銅或鐵質心形,用皮繩栓係,用於近距離射殺大型動物,就類似石索或者流星錘。


    這些東西被他們甩的滿天亂飛,關鍵是威力還挺大,打倒了無數宋軍。


    “嘿!”


    焦文通手持紫金鞭打掉了兩個布魯頭,他也都是差點中招的狀態,隨即那些“步跋子”都圍攏過來,用長劍圍攻他。


    “啊!”


    幾乎是瞬間,他的戰馬就被砍翻在地了,西夏人的劍可是天下聞名的,焦文通忽視了其鋒利度。


    西夏冷兵器製造技術十分精良,西夏的兵器製造有著嚴格標準,打製斬刀、屠刀、頭、斧頭等粗鐵器,“一斤耗減八兩”;打製火鍬、鍬頭、城叉、轡銜鐵、鐙等細鐵器,“一斤耗減十兩”;打製刀劍、槍下刃等水磨鐵器,“一斤耗減十一兩”。


    西夏人充分掌握了“淬火”和“迴火”兩道重要的金屬熱處理工藝,而經曆“淬火”“迴火”鍛造的西夏兵器性能優異,“夏人劍”就是其中的代表。宋人稱“契丹鞍,夏國劍,高麗秘色,皆為天下第一,北宋文豪蘇東坡就極其欣賞“夏人劍”,並請晁補之為之賦詩“紅妝擁坐花照酒,青萍拔鞘堂生風,螺旋錯愕波起脊,白蛟雙挾三蛟龍,試人一縷立被魄,戲客三招森動容”。宋朝皇帝也常把“夏人劍”佩在腰間。金兵南侵,沛京失守,京師嘩然。王倫乘勢徑造禦前曰“臣能彈壓之”,宋欽宗遂解腰間夏國寶劍以賜。


    不過,焦文通也沒那麽不堪,在地上一股腦就翻身而起,手中的紫金鞭和敵人的夏人劍相交,鈍器還能擋不住利器嗎?


    “讓開!”


    而星星折羅則是推開了步跋子,親自上前 他祖宗星星羅海想當年用的是兩個狼牙棒和狄青對戰,而他則用的是一把極其巨大的車輪大斧,那是真的像是個馬車輪子一般。


    就是“急先鋒”索超的金蘸斧,也和這玩意差著不小的型號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之狄家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玄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玄嶽並收藏水滸之狄家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