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此處設下擂台,就是想要會天下豪傑罷了,又不是為了分個輸贏,這位兄弟,要是不嫌棄的話,你我把酒言歡一番如何?”
那刑庭邢湖圖是何許人也呢?他原是梅州富戶之子,他們家幹的是什麽活呢?他爹是當地知府衙門的胥吏,類似於師爺。
按說不算個官吧,但是他爹和當地官員的關係非常之好,還很有能耐,居然和官府私下裏做生意,他們家也是當地富甲一方的人物,他刑庭邢湖圖也算是個富家子弟。
但是,他爹這輩子都社會地位因為當了胥吏就被定格了,而且還影響到了邢湖圖。
因為北宋禁止吏人參加科舉考試,這是因為古代衙門的吏員的社會層次很低,處於官場最底層,接觸的大多是違法犯罪分子。所以從唐代就把吏稱為“不良人”。並禁止工商業從業者和胥吏參加科舉考試,認為這幫人人品不好。
宋太宗也延續了這個傳統,一直到明代朱元璋也保持了這個規定——胥吏不準參加科舉。
但胥吏是可以繼承,有接班製度的,一個人做了衙門的吏員,世世代代都可以做下去,父死子繼,兒子也別想考科舉。
所以,按照怎麽看的話其實原著裏麵宋江的文筆水平肯定不低,但沒資格參加科舉考試進入官場,這個身份的定義也給他落草為寇埋下了伏筆。
現在他爹縱然是富甲一方,他是個富家少爺,實際上就是趁錢,但是社會地位不高,而且哪一天他爹死了,邢湖圖也得去當個胥吏去。
邢湖圖祖上在唐朝當過千牛衛,傳下來這麽一把刀,邢湖圖要是個廢物也就算了,偏偏還頗有才華,三歲識千字,五歲背唐詩,七歲熟讀四書五經,八歲精通詩詞歌賦。
可是,屁用沒有,他不能科舉!
論武藝吧,他家裏有錢,找人教了功夫,結果他還入不了軍籍!
空懷文武藝,這邢湖圖就鬱悶啊,他不想去衙門裏麵跟他爹一樣,在官老爺的衙門地下當一輩子小吏。
但是,不幹這個,他要麽經商,要麽種地,依舊叫人看不起。
所以,他就生出了個念頭,既然白道上走不通,不行就往江湖上試試,他覺得,男子漢大丈夫這輩子起碼你得做出點什麽驚天動地的事情,轟轟烈烈一場,不然那不就是白來了嗎?
所以,他帶著許多銀兩出了家門來闖江湖了,到了江湖上,他才發現現在天下已經大亂了,他家裏廣東那邊雖然還算安定,但是這大宋朝裏裏外外又是外族入侵,又是農民起義,又是軍閥造反的,好像馬上就要分崩離析了一樣,隻是維持著一個麵上的和平而已,眼看著宋朝就要完了。
這邢湖圖也是有文化的人,他知道,亂世將至,而逢亂世就必然要出現英雄,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適時也!
他準備加入某一股勢力之中,成就一番大事,以成就自己的心願,但是他這麽多年沒有涉足江湖,在江湖上一沒親,二沒友,怎麽辦?
他就想到了這個辦法,擺個擂台,認識幾個天下豪傑,抱團取暖,人多力量大,到時候一塊兒去投奔某個勢力去。
結果他在這裏擺擂台沒少花錢,來的全是些歪瓜裂棗,沒有一個厲害的,全是廢物。
好不容易今天碰上個湯懷是個人物,他才不在乎輸贏呢,隻想著和湯懷套近乎。
“啊?”
湯懷沒想到這小子居然不在乎輸贏,直接懵了。
“走!喝酒去!”
那刑庭邢湖圖直接把刀收迴刀鞘,做了個請的手勢,就邀請湯懷去鎮上的酒肆吃酒。
而湯懷見他停手了 也不敢再打,心說幹脆蹭一頓飯罷了,於是就跟了過去。
到了鎮上的一家酒樓,那邢湖圖直接丟下了兩錠大銀,高喊道,“店家,來一桌上等酒席!兄弟裏麵請!兄弟,不止你尊姓大名是什麽?怕不是隨口報上的吧?”
那邢湖圖見湯懷之前報名姓的時候,稍微遲疑了一下,似乎是有所顧慮一般,就猜出來湯懷沒說實話了。
見那邢湖圖出手如此闊綽,多少有點吃人家嘴短的心思,於是便說道,“叫兄台看出來了,在下名叫湯懷,大名府人士。”
“哦,原來如此,久聞北京大名府乃是形勝之地,隻可惜尚未去過,湯懷兄弟槍法精妙,不知是師承何門何派?”
刑庭邢湖圖就想和湯懷套近乎,如果可能的話,就拉上了湯懷一起幹大事。
湯懷到不傻,知道自己老恩師的名號是不能隨隨便便往外報,於是便說,“恩師交代過,不叫我等吐露其名號。”
“想來尊師該是位隱世高人,不喜塵世,無妨無妨,啊,菜來了,湯懷兄弟,這道可是此地名菜
石鼓赤玉,俗名冠市紅豆腐,快快嚐嚐!”
湯懷正好餓的不行,提起這筷子來就不住的吃,隻知道燙嘴,連味道都吃不出來了。
“兄弟,這豆腐古人稱為瓊漿,衡陽紅喜事為圖吉利本是不上豆腐,但後來這衡陽大廚為改變傳統習俗,在製作過程中用紅曲米造色,使之充滿喜慶吉祥,烹製方法采用高湯入味,促使味鮮、質嫩,加上蛇湯佐味,使之演繹成為有地方特色,老少皆宜佳肴,古人有詩為證:石鼓為磨,瓊玉豆腐,紅粉佳人,百味如故。”
這刑庭不愧是飽讀詩書的人,邊吃邊說典故出來。
“嗯,這道菜也好,相傳當年麻姑得道成仙,南嶽半山亭一帶,曾有一年突發瘟疫,麻姑想盡食療種種辦法,救濟百姓,麻姑最終將自己珍藏千年的靈芝藥材,加入粟米和靈芝泉,用鱅魚一起熬製三天三夜,將其羹湯分給百姓服食,最終疫情得控,麻姑壽羹修善結緣,助人長壽,從後麻姑壽羹成為仙家珍食,別看此物原料普通,清香、滑爽、營養豐富、迴味無窮,有詩作證:麻姑仙食,芝汁治疾,長生不老,壽壽珍奇。”
“刑庭大哥真是好學問,自愧不如,自愧不如,隻可惜我還有事在身,不能久留,若是辦完了事情,再來討教!”
湯懷大概其吃了個飽肚,想著還得去梁山泊報信,就想告辭,那刑庭邢湖圖那裏肯放他走,連忙說,“兄弟,莫急,你究竟是有什麽難事,看你風塵仆仆,沒準我能幫你一二!”
湯懷聽了這邢湖圖的話,也是停下來想了一下,自己這頓吃飽飯了,可是仍然是身無分文啊,這不是早晚得餓死在路上嗎!
於是,他橫下心來,和那邢湖圖講述了他們在羅霄山遇到了匪徒的事情。
邢湖圖聽了,大吃一驚,沒想到他們和梁山泊還有關係,但是轉念一想,自己就想加入到一個組織裏麵去成就大事,而這水泊梁山的狄泉不正好就是個厲害的勢力嗎,要是自己能加入,再好不過,於是便說道,“兄弟,你們兩路去尋救兵,可是都不保準,你何年何月才能到了山東?到了山東,梁山之人來贖人過救人,又得什麽時候?來不及啊!”
“當務之急,我們先得想到最壞之處,一我先幫你籌集贖金,若是給了錢能放人,那也就算是破財免災了,二,萬一這些人就沒打算放人,給錢不給錢都沒有用,你我得想辦法救人,你先說說,這些匪徒是江湖之間哪裏的強人,歸屬綠林哪一幫派?”
“他們是哪一派我也不知道,但是他們好像是信什麽神佛的信徒,但是隻參拜什麽聖火,而且不吃肉食,周圍老百姓都說他們是什麽食菜事魔,他們的首領有兩人,一個是一麵上有刀疤的大和尚,使用一條鐵禪杖,不比梁山泊魯提轄差,還有一個人一臉麻子,膀大腰圓,使用一口象鼻九耳八環刀,我們師兄兩個和他交手,打他不過。”
湯懷說完,邢湖圖就知道了,這不是土匪,是拜火教徒!
所謂的食菜事魔出自《且介亭雜文·隨便翻翻》,是動詞,就是說五代、兩宋時的秘密宗教組織明教,提倡素食,供奉摩尼為光明之神,時人稱之為“食菜事魔”。
所謂“食菜事魔”,就是宋代統治者對“摩尼教”的誣稱。因人民群眾常以摩尼教組織起義,統治者便矣“摩”為“魔”,誣摩尼教為“魔教”,因其吃齋的特點,又誣稱為“食菜事魔”。
到了宋代,摩尼教已完全漢化並演變為明教。宋代明教將原摩尼教教義要旨簡單地歸納為“清淨、光明、大力、智慧”8個字。為了迎合民間的需要,更加發揮其追求光明、善良、儉樸、友愛的道德觀念,因而頗得人心,使之流傳甚熾。
第一個女人稱帝的陳碩真,當時在睦州利用秘密宗教起義,其實就是利用“佛全山”最早的摩尼教號稱“羽化登仙”揭竿起義,失敗後留下“天子基”與“萬年樓”神秘遺跡。
而曆史上,明教在宋朝最厲害的,莫過於北宋宣和二年,方臘以摩尼教為旗號,利用陳碩真的“天子基”與“萬年樓”,於睦州,發動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在六甲嶺上設置完整的“五府六部”明教社會,舉旗反宋。
而這些明教教徒,就是方臘的手下,目前方臘雖然沒有起義,但是聯合明教,以教主的身份在南方各地“傳教”,發展教眾和勢力,手下的一些骨幹則在各地占山為王,硬核傳教吸引人加入,積蓄力量,為以後揭竿而起做準備。
而這兩個在羅霄山上幹土匪勾當的,不是別人,那大和尚,就是原著裏麵江南方臘屬下的國師,大太子方天定手下四大元帥之一的歙州僧人,外號“寶光如來”,法名元覺的鄧元覺。
此人善使一條錚光渾鐵禪杖,武功精湛,曾與魯智深大戰五十餘合不分勝負,後在睦州被花榮一箭射中麵門,落馬,宋軍將其殺死,有他在,就算是不用蒙汗藥,嶽飛一眾也是跑不了的。
說來也讓人疑惑,一個佛教的和尚愣是入了拜火教,你說奇怪不奇怪。
另外一個滿臉麻子的也不是善茬子,乃是江南方臘麾下杭州四大元帥之一,官拜護國大將軍的司行方。
這哥們也是個厲害角色,原著宋軍進攻杭州時,司行方被方天定指派救應德清縣,在交戰中三十迴合正麵殺死“插翅虎”雷橫,是唯一一個在正麵不用任何暗器陰謀能陣斬梁山天罡星的方臘戰將,後來被盧姥爺打敗,兵敗逃亡,墜水而死,死的窩囊。
“兄弟,這不是土匪,是明教教徒啊!”
那邢湖圖直接小聲說了起來,因為按照朝廷的規矩,這摩尼教也好,拜火教也好,還是明教也好,都是當做邪教明令禁止的。
而近兩年這方臘在江南各深受花石綱暴政的江浙地區傳教,已經忽悠了很多老百姓,讓他們都信了明教。
畢竟,朝廷的花石綱暴政蹂躪得他們非常困苦了,要是再沒一點精神寄托,那該真不如就死了算了,人在絕望的時候,除了寄希望於鬼神,還能靠誰。
而方臘他們鑽空子,讓老百姓信明教,然後再帶著他們與朝廷暗中的進行對抗,所以他們肯定會站在方臘那邊,被方臘所蠱惑。
而在刑庭邢湖圖的老家那邊,還有很多地方也涉及到了這明教的勢力,所以邢湖圖還真是由所了解的。
“這幫家夥可不同於普通的匪徒,乃是邪教,想對付可不容易啊……”
聽了邢湖圖的話,那湯懷隻覺得萬念俱灰,那自己的兄弟家人豈不是要完了?
“不過,他們到底會不會拿錢放人,還不一定,你我先想辦法湊錢是真,兩千兩黃金啊,這個數目是真不小,要是在我家鄉,倒是可以弄得到,但是在此地隻怕是難了……”
邢湖圖離家的時候,雖然帶了很多金錢,但是總數上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達到兩千兩黃金,現在他得想點辦法,幫著湯懷先把這兩千兩黃金給湊齊了。
那刑庭邢湖圖是何許人也呢?他原是梅州富戶之子,他們家幹的是什麽活呢?他爹是當地知府衙門的胥吏,類似於師爺。
按說不算個官吧,但是他爹和當地官員的關係非常之好,還很有能耐,居然和官府私下裏做生意,他們家也是當地富甲一方的人物,他刑庭邢湖圖也算是個富家子弟。
但是,他爹這輩子都社會地位因為當了胥吏就被定格了,而且還影響到了邢湖圖。
因為北宋禁止吏人參加科舉考試,這是因為古代衙門的吏員的社會層次很低,處於官場最底層,接觸的大多是違法犯罪分子。所以從唐代就把吏稱為“不良人”。並禁止工商業從業者和胥吏參加科舉考試,認為這幫人人品不好。
宋太宗也延續了這個傳統,一直到明代朱元璋也保持了這個規定——胥吏不準參加科舉。
但胥吏是可以繼承,有接班製度的,一個人做了衙門的吏員,世世代代都可以做下去,父死子繼,兒子也別想考科舉。
所以,按照怎麽看的話其實原著裏麵宋江的文筆水平肯定不低,但沒資格參加科舉考試進入官場,這個身份的定義也給他落草為寇埋下了伏筆。
現在他爹縱然是富甲一方,他是個富家少爺,實際上就是趁錢,但是社會地位不高,而且哪一天他爹死了,邢湖圖也得去當個胥吏去。
邢湖圖祖上在唐朝當過千牛衛,傳下來這麽一把刀,邢湖圖要是個廢物也就算了,偏偏還頗有才華,三歲識千字,五歲背唐詩,七歲熟讀四書五經,八歲精通詩詞歌賦。
可是,屁用沒有,他不能科舉!
論武藝吧,他家裏有錢,找人教了功夫,結果他還入不了軍籍!
空懷文武藝,這邢湖圖就鬱悶啊,他不想去衙門裏麵跟他爹一樣,在官老爺的衙門地下當一輩子小吏。
但是,不幹這個,他要麽經商,要麽種地,依舊叫人看不起。
所以,他就生出了個念頭,既然白道上走不通,不行就往江湖上試試,他覺得,男子漢大丈夫這輩子起碼你得做出點什麽驚天動地的事情,轟轟烈烈一場,不然那不就是白來了嗎?
所以,他帶著許多銀兩出了家門來闖江湖了,到了江湖上,他才發現現在天下已經大亂了,他家裏廣東那邊雖然還算安定,但是這大宋朝裏裏外外又是外族入侵,又是農民起義,又是軍閥造反的,好像馬上就要分崩離析了一樣,隻是維持著一個麵上的和平而已,眼看著宋朝就要完了。
這邢湖圖也是有文化的人,他知道,亂世將至,而逢亂世就必然要出現英雄,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適時也!
他準備加入某一股勢力之中,成就一番大事,以成就自己的心願,但是他這麽多年沒有涉足江湖,在江湖上一沒親,二沒友,怎麽辦?
他就想到了這個辦法,擺個擂台,認識幾個天下豪傑,抱團取暖,人多力量大,到時候一塊兒去投奔某個勢力去。
結果他在這裏擺擂台沒少花錢,來的全是些歪瓜裂棗,沒有一個厲害的,全是廢物。
好不容易今天碰上個湯懷是個人物,他才不在乎輸贏呢,隻想著和湯懷套近乎。
“啊?”
湯懷沒想到這小子居然不在乎輸贏,直接懵了。
“走!喝酒去!”
那刑庭邢湖圖直接把刀收迴刀鞘,做了個請的手勢,就邀請湯懷去鎮上的酒肆吃酒。
而湯懷見他停手了 也不敢再打,心說幹脆蹭一頓飯罷了,於是就跟了過去。
到了鎮上的一家酒樓,那邢湖圖直接丟下了兩錠大銀,高喊道,“店家,來一桌上等酒席!兄弟裏麵請!兄弟,不止你尊姓大名是什麽?怕不是隨口報上的吧?”
那邢湖圖見湯懷之前報名姓的時候,稍微遲疑了一下,似乎是有所顧慮一般,就猜出來湯懷沒說實話了。
見那邢湖圖出手如此闊綽,多少有點吃人家嘴短的心思,於是便說道,“叫兄台看出來了,在下名叫湯懷,大名府人士。”
“哦,原來如此,久聞北京大名府乃是形勝之地,隻可惜尚未去過,湯懷兄弟槍法精妙,不知是師承何門何派?”
刑庭邢湖圖就想和湯懷套近乎,如果可能的話,就拉上了湯懷一起幹大事。
湯懷到不傻,知道自己老恩師的名號是不能隨隨便便往外報,於是便說,“恩師交代過,不叫我等吐露其名號。”
“想來尊師該是位隱世高人,不喜塵世,無妨無妨,啊,菜來了,湯懷兄弟,這道可是此地名菜
石鼓赤玉,俗名冠市紅豆腐,快快嚐嚐!”
湯懷正好餓的不行,提起這筷子來就不住的吃,隻知道燙嘴,連味道都吃不出來了。
“兄弟,這豆腐古人稱為瓊漿,衡陽紅喜事為圖吉利本是不上豆腐,但後來這衡陽大廚為改變傳統習俗,在製作過程中用紅曲米造色,使之充滿喜慶吉祥,烹製方法采用高湯入味,促使味鮮、質嫩,加上蛇湯佐味,使之演繹成為有地方特色,老少皆宜佳肴,古人有詩為證:石鼓為磨,瓊玉豆腐,紅粉佳人,百味如故。”
這刑庭不愧是飽讀詩書的人,邊吃邊說典故出來。
“嗯,這道菜也好,相傳當年麻姑得道成仙,南嶽半山亭一帶,曾有一年突發瘟疫,麻姑想盡食療種種辦法,救濟百姓,麻姑最終將自己珍藏千年的靈芝藥材,加入粟米和靈芝泉,用鱅魚一起熬製三天三夜,將其羹湯分給百姓服食,最終疫情得控,麻姑壽羹修善結緣,助人長壽,從後麻姑壽羹成為仙家珍食,別看此物原料普通,清香、滑爽、營養豐富、迴味無窮,有詩作證:麻姑仙食,芝汁治疾,長生不老,壽壽珍奇。”
“刑庭大哥真是好學問,自愧不如,自愧不如,隻可惜我還有事在身,不能久留,若是辦完了事情,再來討教!”
湯懷大概其吃了個飽肚,想著還得去梁山泊報信,就想告辭,那刑庭邢湖圖那裏肯放他走,連忙說,“兄弟,莫急,你究竟是有什麽難事,看你風塵仆仆,沒準我能幫你一二!”
湯懷聽了這邢湖圖的話,也是停下來想了一下,自己這頓吃飽飯了,可是仍然是身無分文啊,這不是早晚得餓死在路上嗎!
於是,他橫下心來,和那邢湖圖講述了他們在羅霄山遇到了匪徒的事情。
邢湖圖聽了,大吃一驚,沒想到他們和梁山泊還有關係,但是轉念一想,自己就想加入到一個組織裏麵去成就大事,而這水泊梁山的狄泉不正好就是個厲害的勢力嗎,要是自己能加入,再好不過,於是便說道,“兄弟,你們兩路去尋救兵,可是都不保準,你何年何月才能到了山東?到了山東,梁山之人來贖人過救人,又得什麽時候?來不及啊!”
“當務之急,我們先得想到最壞之處,一我先幫你籌集贖金,若是給了錢能放人,那也就算是破財免災了,二,萬一這些人就沒打算放人,給錢不給錢都沒有用,你我得想辦法救人,你先說說,這些匪徒是江湖之間哪裏的強人,歸屬綠林哪一幫派?”
“他們是哪一派我也不知道,但是他們好像是信什麽神佛的信徒,但是隻參拜什麽聖火,而且不吃肉食,周圍老百姓都說他們是什麽食菜事魔,他們的首領有兩人,一個是一麵上有刀疤的大和尚,使用一條鐵禪杖,不比梁山泊魯提轄差,還有一個人一臉麻子,膀大腰圓,使用一口象鼻九耳八環刀,我們師兄兩個和他交手,打他不過。”
湯懷說完,邢湖圖就知道了,這不是土匪,是拜火教徒!
所謂的食菜事魔出自《且介亭雜文·隨便翻翻》,是動詞,就是說五代、兩宋時的秘密宗教組織明教,提倡素食,供奉摩尼為光明之神,時人稱之為“食菜事魔”。
所謂“食菜事魔”,就是宋代統治者對“摩尼教”的誣稱。因人民群眾常以摩尼教組織起義,統治者便矣“摩”為“魔”,誣摩尼教為“魔教”,因其吃齋的特點,又誣稱為“食菜事魔”。
到了宋代,摩尼教已完全漢化並演變為明教。宋代明教將原摩尼教教義要旨簡單地歸納為“清淨、光明、大力、智慧”8個字。為了迎合民間的需要,更加發揮其追求光明、善良、儉樸、友愛的道德觀念,因而頗得人心,使之流傳甚熾。
第一個女人稱帝的陳碩真,當時在睦州利用秘密宗教起義,其實就是利用“佛全山”最早的摩尼教號稱“羽化登仙”揭竿起義,失敗後留下“天子基”與“萬年樓”神秘遺跡。
而曆史上,明教在宋朝最厲害的,莫過於北宋宣和二年,方臘以摩尼教為旗號,利用陳碩真的“天子基”與“萬年樓”,於睦州,發動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在六甲嶺上設置完整的“五府六部”明教社會,舉旗反宋。
而這些明教教徒,就是方臘的手下,目前方臘雖然沒有起義,但是聯合明教,以教主的身份在南方各地“傳教”,發展教眾和勢力,手下的一些骨幹則在各地占山為王,硬核傳教吸引人加入,積蓄力量,為以後揭竿而起做準備。
而這兩個在羅霄山上幹土匪勾當的,不是別人,那大和尚,就是原著裏麵江南方臘屬下的國師,大太子方天定手下四大元帥之一的歙州僧人,外號“寶光如來”,法名元覺的鄧元覺。
此人善使一條錚光渾鐵禪杖,武功精湛,曾與魯智深大戰五十餘合不分勝負,後在睦州被花榮一箭射中麵門,落馬,宋軍將其殺死,有他在,就算是不用蒙汗藥,嶽飛一眾也是跑不了的。
說來也讓人疑惑,一個佛教的和尚愣是入了拜火教,你說奇怪不奇怪。
另外一個滿臉麻子的也不是善茬子,乃是江南方臘麾下杭州四大元帥之一,官拜護國大將軍的司行方。
這哥們也是個厲害角色,原著宋軍進攻杭州時,司行方被方天定指派救應德清縣,在交戰中三十迴合正麵殺死“插翅虎”雷橫,是唯一一個在正麵不用任何暗器陰謀能陣斬梁山天罡星的方臘戰將,後來被盧姥爺打敗,兵敗逃亡,墜水而死,死的窩囊。
“兄弟,這不是土匪,是明教教徒啊!”
那邢湖圖直接小聲說了起來,因為按照朝廷的規矩,這摩尼教也好,拜火教也好,還是明教也好,都是當做邪教明令禁止的。
而近兩年這方臘在江南各深受花石綱暴政的江浙地區傳教,已經忽悠了很多老百姓,讓他們都信了明教。
畢竟,朝廷的花石綱暴政蹂躪得他們非常困苦了,要是再沒一點精神寄托,那該真不如就死了算了,人在絕望的時候,除了寄希望於鬼神,還能靠誰。
而方臘他們鑽空子,讓老百姓信明教,然後再帶著他們與朝廷暗中的進行對抗,所以他們肯定會站在方臘那邊,被方臘所蠱惑。
而在刑庭邢湖圖的老家那邊,還有很多地方也涉及到了這明教的勢力,所以邢湖圖還真是由所了解的。
“這幫家夥可不同於普通的匪徒,乃是邪教,想對付可不容易啊……”
聽了邢湖圖的話,那湯懷隻覺得萬念俱灰,那自己的兄弟家人豈不是要完了?
“不過,他們到底會不會拿錢放人,還不一定,你我先想辦法湊錢是真,兩千兩黃金啊,這個數目是真不小,要是在我家鄉,倒是可以弄得到,但是在此地隻怕是難了……”
邢湖圖離家的時候,雖然帶了很多金錢,但是總數上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達到兩千兩黃金,現在他得想點辦法,幫著湯懷先把這兩千兩黃金給湊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