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啥東西,看著挺好玩的。”
吉青盯著秦明的狼牙棒,非常好奇的說道。
“喜歡嗎?那這個就給你了。”
秦明看著眼前的小吉青,突然覺得,自己這份廝殺似乎並沒有意義。
他作為青州軍界的第一人,以前跟著宋江和狄泉作戰,他想的是保境安民,把狄泉他們當成了強盜。
但是,交手越多,他對狄泉和梁山的了解就越多,也越發明白,越發敬佩狄泉。
那人不過是個弱冠少年,但短短時間之內,招兵買馬,積草囤糧,廣聚英才,成就事業,連戰連捷,雖尚未橫行於天下,但也是威震山東,揚名河朔,一怒而諸侯懼,昔日西楚霸王亦不過如此。
這隻是他狄泉的文韜武略,而於民,其人也是愛民如子,與民謀福,百姓愛戴,秦明也真實的見識到了百姓對梁山的愛戴。
自己就是做官的人,秦明也非常清楚在官府統治之下的百姓是個什麽樣子,說實話,秦明也痛恨,也歎息,也不甘,但是他卻認為,自己一個人,不可能阻擋天下大勢,也無法改變天下的所有人。
畢竟,在那個時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先例,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他們也不敢這麽想。
雖然狄泉是匪,他是兵,天生就不相容,可是百姓喜歡狄泉,狄泉對百姓好,這就夠了。
難道他做官的初衷,不就是希望老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嗎?
與其自己冠冕堂皇的說著為朝廷盡忠的高調,痛斥狄泉等人為反賊、叛逆,恨不得除之而後快,剝奪掉老百姓的好日子,還不如讓老百姓自己去選對他們好的。
就像是眼前這個吉青小娃娃的村子一樣,在梁山的治下,這個村子雖然不富裕,但是民風淳樸,安定,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就夠了。
他又何必非要改變這些呢?
與其加以阻止,不如披發入山,讓有心人自己去做他們想做的事情吧。
而秦明想做的事情,就讓狄泉幫他做了吧。
秦明知道自己之前的徒弟“鎮三山”黃信已經投降梁山了,他很清楚自己徒弟的為人,現在他也理解了他們的選擇。
也許,狄泉才能讓老百姓活得更好吧……
“孩子,你我有緣啊,隻不過我不能在此久留,這個兵刃叫做狼牙棒,就送給你了,你不必謝我,你朝我磕三個頭,也不必問我叫什麽,若非要叫……叫我一聲師父吧……”
吉青懵懵懂懂的接過狼牙棒來,給秦明磕了三個頭,秦明又囑咐了吉青幾句,隨後用衣襟沾著自己的鮮血,在牆壁上寫下一首詞來,隨後便批發卸甲,直奔村後山上而去。
雖然這一次沒有宋江害的他家破人亡,但是老天爺也沒能讓他家庭美滿,父母去年剛剛過世,妻子也在半年前病亡,他已經是孤身一人了。
待到“撲天雕”李應追趕到了村中,看到了秦明在吉青家提寫的一首詞,這首《漁歌子·荻花秋》乃是五代詞人李珣創作的一首詞。
“荻花秋,瀟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畫。碧煙中,明月下,小艇垂綸初罷。水為鄉,篷作舍,魚羹稻飯常餐也。酒盈杯,書滿架,名利不將心掛……未曾想這位霹靂火竟然還能看破紅塵俗世,罷了罷了,既然他不再與梁山為敵,我梁山又何必與其過不去……”
李應嗟歎不已,迴歸本陣,派人通報狄泉,狄泉知秦明披發入山,自此隱世,也不追趕,隻叫人善待秦明家人旁支。
此後數年間,世間再無“霹靂火”秦明身影,唯有山下村中幾個村童上山習武,寒暑不斷。
後,金主完顏阿骨打死,新主完顏吳乞買繼位,滅遼侵宋,聯合高麗、西夏、吐蕃、南越、扶桑共圖神州,與狄泉漢軍決一死戰。
屆時,炎黃子孫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決死抗敵,血耀神州,時任漢軍左路先鋒嶽鵬舉帳下有少年吉青穿昔日“霹靂火”秦明兵器衣甲,並趙雲、周青、梁興來投軍中,軍中老將唿延灼認出此乃當年敵手秦明盔甲,知其等為秦明傳人,憶往昔歲月,不禁老淚縱橫,唏噓不已。
後有金國五王澤利自海上偷襲攻入萊州,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某日行至一山下,但見一將身騎老馬,手持狼牙棒衝下大山,喝斷霹靂,勢如烈火,如入無人之境,連斬數將,棒碎澤力天靈,力戰身死,金軍駭然,退至海岸,被漢軍水軍提督楊虎剿滅。
後漢軍元帥狄永華得知此時,扼腕長歎,叫人收斂此老將遺骨,於當地建立天猛星廟宇一座祭奠,後敕封那人為萊州都城隍,香火不斷,此為後話。
秦明這路兵馬敗走,鐵甲戰車自然不用說,直接就都被梁山軍馬俘虜繳獲了,這些戰車確實能夠顯示出來“智多星”吳用的本事,這東西進可攻退可守,形態多樣化,除了大型戰車這前進速度較慢的問題,基本上都可以應用在戰陣上。
狄泉若是能夠見到這些戰車,沒準就能夠仿照明朝時期戚繼光的車營來作戰了。
這邊曹榮率軍去取沂州,行至了半路就聽說了青州城被破,宋江等人逃亡海濱的事情。
曹榮這個人,曆史上做了漢奸,投降金國,本來他的人品就是不能高估的,此刻又得知自己已經沒了退路,更是焦急,哪裏還肯為宋江賣命,隻想率領兵馬,迅速逃命才是真的。
可是,這四麵八方都是狄泉的地盤,他跑到哪裏都早晚是難逃一死,他仔細一想以後,想著隻能跑到狄泉的對頭那邊才能有些活路。
狄泉的對頭裏麵,朝廷目前他是夠不著了,宋江他們已經被打跑了,他要是一路跑到河北去投大名府,估計還沒到路上就先被打死了。
他最後琢磨了一下,準備南下去投王慶,他也聽說了,梁山在南方的戰事剛剛停歇,雖然滅了徐蚌地區的項元鎮和項飛,但是對於南方現在的控製力還比較薄弱,沒準能夠突破。
若是他能夠跑到王慶那邊,憑借他自己的一身功夫,再當個將官那是不成問題,而且他聽說王慶自稱楚王,開國建號,他去投奔,沒準還能封個侯什麽的。
打定主意之後,他便不往沂州去,而是往兗州去,率軍去投徐州南下。
曹克用要是知道自己有這麽個王八蛋後人,隻怕得氣得七竅流血,再死一次。
而這在沂州守城的董澄和“活閃婆”王定六見他率軍改道,已經猜到了他要逃跑,董澄立刻叫“活閃婆”王定六守城,自己率軍出城阻攔曹榮,梁山泊大軍的支援眼看著就要來了,到時候曹榮是必要被包餃子的。
曹榮見有人攔截,自然是一心想要突破,戰鬥一開始,就挺烏油三尖槍直取董澄,想要憑借著自己的武藝,速戰速決。
董澄的武藝也算是不錯,起碼是天罡星水平,但是自從上了梁山之後,除了奪取野雲渡口那一戰之外,就再也沒打仗,一直在野雲渡口和“插翅虎”雷橫挖金礦來著,是這些日子因為狄泉開疆拓土,將領不夠,才把他調迴來上前線的。
沉寂已久的董澄早就想建功立業了,他手持潑風大刀,和曹榮大戰起來,用盡本事,想要奪個頭彩。
但是,實事求是的講,董澄還是打不過曹榮的,曹榮曹家將的武藝練得是爐火純青,標準的五虎級別選手,和狄雷打吃癟是因為兵器問題,要不是兵器被砸彎了,那輸贏還真不好說。
此時和董澄明刀明槍的打,董澄雖然堅持到了四十迴合,但是後繼乏力,有些開始走下風了。
北宋曹家將,傳承也是很厲害的,在曆史上非常不簡單。在評書中,自然少不了他們的身影。其第一代便是號稱“北宋第一良將”的曹彬。
他在後周世宗時便與趙匡胤是同僚,趙匡胤成為宋太祖後,他作為神武將軍,三下南唐、征伐北漢、平滅後蜀,多次在出征時掛帥,為北宋統一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因功被封為“開國王”。
開國王曹斌,有好幾個兒子,在評書中出現的主要有曹環、曹琮、曹璨和曹瑋,後來還有個曹克讓,在曹家將中,曹克讓的表現是非常神勇的。特別是以力氣論,他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綜合來看,他在陣前的表現與仿佛機器人一般的李元霸相比,還是要稍遜一些。因此,他雖然超厲害,但在有李元霸在的武評中,他隻能屈居第二,但是其家傳武藝非同小可。
畢竟,曹榮兒子曹寧也是一個狠人,他兒子的武藝是遺傳了老爹的,曹榮也不是簡單人物。
此時董澄一刀劈了個空,身子一閃,曹榮看準了機會,提起烏油三尖槍就紮,董澄側身一閃,奈何他腰圍過寬,被烏油三尖槍的側刃割傷了腰腹,登時就負傷了。
“糟了!”
董澄這種在腰上受了傷,要是再躲閃起來,就會牽動傷口,動作不方便,估計挺不了多長時間了!
“前麵的敵將!敢來戰否!”
就在此時,但見得一個少年手持虎頭月牙鏟,騎馬飛奔而來,一鏟擋住了曹榮的烏油三尖槍,救下了董澄。
董澄雖然不認識這個小將,但是人家救了他是實打實的,他知道曹寧武藝高強,恐怕這個小將戰他不過,也舞刀上去助戰,雙戰曹榮,才和曹榮打了個旗鼓相當。
這前來救援的小將,赫然就是和蕭嘉穗一起的董先。
原來,蕭嘉穗自從奪取了大量騾馬之後,率領著百姓一路向山東而來,組建了一支騾馬騎兵部隊,上到馬匹,下到驢騾,全都用上了,也不需要太鍛煉,就是遊騎兵打到哪裏吃哪裏,打起仗來在馬上持槍往上衝就行了,要是衝不過去就繞後射箭扔石頭。
雖說比起正經訓練的騎兵,差得可不是一星半點,但是成建製非常快,使得蕭嘉穗所帶領的難民隊伍裏麵迅速湧現出了一批能戰之人,這也是很不容易的。
由於遊騎兵行進速度快,他們迅速離開了河南地界,目前已經到達了沂水附近,由於一路上不太平,所以蕭嘉穗派遣董先率領一二百人在前麵探路,正好碰上了董澄戰敗曹榮,正好衝上去救了董澄。
董先和董澄雖然不認識,但是董先看到了董澄打著梁山泊旗號,知道是梁山好漢,故而前來救援。
“這位大哥,你是梁山好漢嗎?俺叫董先,是來投奔梁山的!”
董先一邊打,一邊通名報號。
“正是,正是,在下董澄,梁山泊狄寨主麾下頭領,咱們五百年前是一家!兄弟,這家夥厲害,不要再分心了!”
董澄提醒著董先,而董先則是不以為意,說話安慰董澄道,“大哥莫慌,不要怕他,我後麵還有大隊人馬趕來,他跑不了!”
曹榮這邊把他們兩個的話給聽了個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心裏麵就發怵了起來,要是真像是董先說的,後麵還有大隊人馬要來,那他可就沒活路了!
但是,他有懷疑這小子話語的真假,要是後麵真的有一支大軍,那他還是否能隻身一人來救人呢?
曹榮疑惑著,董先則是掄起月牙鏟猛打一氣,鬧得他曹榮也是沒功夫再多想了,先迎戰才是。
而那邊蕭嘉穗得到了董先手下探馬藍旗跑迴來的報告後,立刻拔刀,率領一眾騎兵,狂飆突進,直取曹榮。
“嗯?”
曹榮坐在馬背上突然感覺地麵上一股震撼感傳來。
要不是地震的話,這種情況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大規模馬匹同時奔跑,導致地麵震撼。
這也就是說明,附近有著大量的騎兵!
“不好!那小子說的是真的!”
曹榮心中叫苦不迭,忙要逃走,卻看見地平線上有無數馬匹越過地平線,上麵的士兵手握刀槍,向他們衝過來。
吉青盯著秦明的狼牙棒,非常好奇的說道。
“喜歡嗎?那這個就給你了。”
秦明看著眼前的小吉青,突然覺得,自己這份廝殺似乎並沒有意義。
他作為青州軍界的第一人,以前跟著宋江和狄泉作戰,他想的是保境安民,把狄泉他們當成了強盜。
但是,交手越多,他對狄泉和梁山的了解就越多,也越發明白,越發敬佩狄泉。
那人不過是個弱冠少年,但短短時間之內,招兵買馬,積草囤糧,廣聚英才,成就事業,連戰連捷,雖尚未橫行於天下,但也是威震山東,揚名河朔,一怒而諸侯懼,昔日西楚霸王亦不過如此。
這隻是他狄泉的文韜武略,而於民,其人也是愛民如子,與民謀福,百姓愛戴,秦明也真實的見識到了百姓對梁山的愛戴。
自己就是做官的人,秦明也非常清楚在官府統治之下的百姓是個什麽樣子,說實話,秦明也痛恨,也歎息,也不甘,但是他卻認為,自己一個人,不可能阻擋天下大勢,也無法改變天下的所有人。
畢竟,在那個時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先例,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他們也不敢這麽想。
雖然狄泉是匪,他是兵,天生就不相容,可是百姓喜歡狄泉,狄泉對百姓好,這就夠了。
難道他做官的初衷,不就是希望老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嗎?
與其自己冠冕堂皇的說著為朝廷盡忠的高調,痛斥狄泉等人為反賊、叛逆,恨不得除之而後快,剝奪掉老百姓的好日子,還不如讓老百姓自己去選對他們好的。
就像是眼前這個吉青小娃娃的村子一樣,在梁山的治下,這個村子雖然不富裕,但是民風淳樸,安定,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就夠了。
他又何必非要改變這些呢?
與其加以阻止,不如披發入山,讓有心人自己去做他們想做的事情吧。
而秦明想做的事情,就讓狄泉幫他做了吧。
秦明知道自己之前的徒弟“鎮三山”黃信已經投降梁山了,他很清楚自己徒弟的為人,現在他也理解了他們的選擇。
也許,狄泉才能讓老百姓活得更好吧……
“孩子,你我有緣啊,隻不過我不能在此久留,這個兵刃叫做狼牙棒,就送給你了,你不必謝我,你朝我磕三個頭,也不必問我叫什麽,若非要叫……叫我一聲師父吧……”
吉青懵懵懂懂的接過狼牙棒來,給秦明磕了三個頭,秦明又囑咐了吉青幾句,隨後用衣襟沾著自己的鮮血,在牆壁上寫下一首詞來,隨後便批發卸甲,直奔村後山上而去。
雖然這一次沒有宋江害的他家破人亡,但是老天爺也沒能讓他家庭美滿,父母去年剛剛過世,妻子也在半年前病亡,他已經是孤身一人了。
待到“撲天雕”李應追趕到了村中,看到了秦明在吉青家提寫的一首詞,這首《漁歌子·荻花秋》乃是五代詞人李珣創作的一首詞。
“荻花秋,瀟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畫。碧煙中,明月下,小艇垂綸初罷。水為鄉,篷作舍,魚羹稻飯常餐也。酒盈杯,書滿架,名利不將心掛……未曾想這位霹靂火竟然還能看破紅塵俗世,罷了罷了,既然他不再與梁山為敵,我梁山又何必與其過不去……”
李應嗟歎不已,迴歸本陣,派人通報狄泉,狄泉知秦明披發入山,自此隱世,也不追趕,隻叫人善待秦明家人旁支。
此後數年間,世間再無“霹靂火”秦明身影,唯有山下村中幾個村童上山習武,寒暑不斷。
後,金主完顏阿骨打死,新主完顏吳乞買繼位,滅遼侵宋,聯合高麗、西夏、吐蕃、南越、扶桑共圖神州,與狄泉漢軍決一死戰。
屆時,炎黃子孫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決死抗敵,血耀神州,時任漢軍左路先鋒嶽鵬舉帳下有少年吉青穿昔日“霹靂火”秦明兵器衣甲,並趙雲、周青、梁興來投軍中,軍中老將唿延灼認出此乃當年敵手秦明盔甲,知其等為秦明傳人,憶往昔歲月,不禁老淚縱橫,唏噓不已。
後有金國五王澤利自海上偷襲攻入萊州,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某日行至一山下,但見一將身騎老馬,手持狼牙棒衝下大山,喝斷霹靂,勢如烈火,如入無人之境,連斬數將,棒碎澤力天靈,力戰身死,金軍駭然,退至海岸,被漢軍水軍提督楊虎剿滅。
後漢軍元帥狄永華得知此時,扼腕長歎,叫人收斂此老將遺骨,於當地建立天猛星廟宇一座祭奠,後敕封那人為萊州都城隍,香火不斷,此為後話。
秦明這路兵馬敗走,鐵甲戰車自然不用說,直接就都被梁山軍馬俘虜繳獲了,這些戰車確實能夠顯示出來“智多星”吳用的本事,這東西進可攻退可守,形態多樣化,除了大型戰車這前進速度較慢的問題,基本上都可以應用在戰陣上。
狄泉若是能夠見到這些戰車,沒準就能夠仿照明朝時期戚繼光的車營來作戰了。
這邊曹榮率軍去取沂州,行至了半路就聽說了青州城被破,宋江等人逃亡海濱的事情。
曹榮這個人,曆史上做了漢奸,投降金國,本來他的人品就是不能高估的,此刻又得知自己已經沒了退路,更是焦急,哪裏還肯為宋江賣命,隻想率領兵馬,迅速逃命才是真的。
可是,這四麵八方都是狄泉的地盤,他跑到哪裏都早晚是難逃一死,他仔細一想以後,想著隻能跑到狄泉的對頭那邊才能有些活路。
狄泉的對頭裏麵,朝廷目前他是夠不著了,宋江他們已經被打跑了,他要是一路跑到河北去投大名府,估計還沒到路上就先被打死了。
他最後琢磨了一下,準備南下去投王慶,他也聽說了,梁山在南方的戰事剛剛停歇,雖然滅了徐蚌地區的項元鎮和項飛,但是對於南方現在的控製力還比較薄弱,沒準能夠突破。
若是他能夠跑到王慶那邊,憑借他自己的一身功夫,再當個將官那是不成問題,而且他聽說王慶自稱楚王,開國建號,他去投奔,沒準還能封個侯什麽的。
打定主意之後,他便不往沂州去,而是往兗州去,率軍去投徐州南下。
曹克用要是知道自己有這麽個王八蛋後人,隻怕得氣得七竅流血,再死一次。
而這在沂州守城的董澄和“活閃婆”王定六見他率軍改道,已經猜到了他要逃跑,董澄立刻叫“活閃婆”王定六守城,自己率軍出城阻攔曹榮,梁山泊大軍的支援眼看著就要來了,到時候曹榮是必要被包餃子的。
曹榮見有人攔截,自然是一心想要突破,戰鬥一開始,就挺烏油三尖槍直取董澄,想要憑借著自己的武藝,速戰速決。
董澄的武藝也算是不錯,起碼是天罡星水平,但是自從上了梁山之後,除了奪取野雲渡口那一戰之外,就再也沒打仗,一直在野雲渡口和“插翅虎”雷橫挖金礦來著,是這些日子因為狄泉開疆拓土,將領不夠,才把他調迴來上前線的。
沉寂已久的董澄早就想建功立業了,他手持潑風大刀,和曹榮大戰起來,用盡本事,想要奪個頭彩。
但是,實事求是的講,董澄還是打不過曹榮的,曹榮曹家將的武藝練得是爐火純青,標準的五虎級別選手,和狄雷打吃癟是因為兵器問題,要不是兵器被砸彎了,那輸贏還真不好說。
此時和董澄明刀明槍的打,董澄雖然堅持到了四十迴合,但是後繼乏力,有些開始走下風了。
北宋曹家將,傳承也是很厲害的,在曆史上非常不簡單。在評書中,自然少不了他們的身影。其第一代便是號稱“北宋第一良將”的曹彬。
他在後周世宗時便與趙匡胤是同僚,趙匡胤成為宋太祖後,他作為神武將軍,三下南唐、征伐北漢、平滅後蜀,多次在出征時掛帥,為北宋統一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因功被封為“開國王”。
開國王曹斌,有好幾個兒子,在評書中出現的主要有曹環、曹琮、曹璨和曹瑋,後來還有個曹克讓,在曹家將中,曹克讓的表現是非常神勇的。特別是以力氣論,他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綜合來看,他在陣前的表現與仿佛機器人一般的李元霸相比,還是要稍遜一些。因此,他雖然超厲害,但在有李元霸在的武評中,他隻能屈居第二,但是其家傳武藝非同小可。
畢竟,曹榮兒子曹寧也是一個狠人,他兒子的武藝是遺傳了老爹的,曹榮也不是簡單人物。
此時董澄一刀劈了個空,身子一閃,曹榮看準了機會,提起烏油三尖槍就紮,董澄側身一閃,奈何他腰圍過寬,被烏油三尖槍的側刃割傷了腰腹,登時就負傷了。
“糟了!”
董澄這種在腰上受了傷,要是再躲閃起來,就會牽動傷口,動作不方便,估計挺不了多長時間了!
“前麵的敵將!敢來戰否!”
就在此時,但見得一個少年手持虎頭月牙鏟,騎馬飛奔而來,一鏟擋住了曹榮的烏油三尖槍,救下了董澄。
董澄雖然不認識這個小將,但是人家救了他是實打實的,他知道曹寧武藝高強,恐怕這個小將戰他不過,也舞刀上去助戰,雙戰曹榮,才和曹榮打了個旗鼓相當。
這前來救援的小將,赫然就是和蕭嘉穗一起的董先。
原來,蕭嘉穗自從奪取了大量騾馬之後,率領著百姓一路向山東而來,組建了一支騾馬騎兵部隊,上到馬匹,下到驢騾,全都用上了,也不需要太鍛煉,就是遊騎兵打到哪裏吃哪裏,打起仗來在馬上持槍往上衝就行了,要是衝不過去就繞後射箭扔石頭。
雖說比起正經訓練的騎兵,差得可不是一星半點,但是成建製非常快,使得蕭嘉穗所帶領的難民隊伍裏麵迅速湧現出了一批能戰之人,這也是很不容易的。
由於遊騎兵行進速度快,他們迅速離開了河南地界,目前已經到達了沂水附近,由於一路上不太平,所以蕭嘉穗派遣董先率領一二百人在前麵探路,正好碰上了董澄戰敗曹榮,正好衝上去救了董澄。
董先和董澄雖然不認識,但是董先看到了董澄打著梁山泊旗號,知道是梁山好漢,故而前來救援。
“這位大哥,你是梁山好漢嗎?俺叫董先,是來投奔梁山的!”
董先一邊打,一邊通名報號。
“正是,正是,在下董澄,梁山泊狄寨主麾下頭領,咱們五百年前是一家!兄弟,這家夥厲害,不要再分心了!”
董澄提醒著董先,而董先則是不以為意,說話安慰董澄道,“大哥莫慌,不要怕他,我後麵還有大隊人馬趕來,他跑不了!”
曹榮這邊把他們兩個的話給聽了個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心裏麵就發怵了起來,要是真像是董先說的,後麵還有大隊人馬要來,那他可就沒活路了!
但是,他有懷疑這小子話語的真假,要是後麵真的有一支大軍,那他還是否能隻身一人來救人呢?
曹榮疑惑著,董先則是掄起月牙鏟猛打一氣,鬧得他曹榮也是沒功夫再多想了,先迎戰才是。
而那邊蕭嘉穗得到了董先手下探馬藍旗跑迴來的報告後,立刻拔刀,率領一眾騎兵,狂飆突進,直取曹榮。
“嗯?”
曹榮坐在馬背上突然感覺地麵上一股震撼感傳來。
要不是地震的話,這種情況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大規模馬匹同時奔跑,導致地麵震撼。
這也就是說明,附近有著大量的騎兵!
“不好!那小子說的是真的!”
曹榮心中叫苦不迭,忙要逃走,卻看見地平線上有無數馬匹越過地平線,上麵的士兵手握刀槍,向他們衝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