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四代以內的家譜給我背出來,饒你不死。”


    狄泉的這個奇怪要求說出口的時候,不但虞祺懵了,旁邊的梁山眾人也是懵了。


    這是什麽操作?


    “這?這人該不會是我家的仇人吧?”


    虞祺在這裏想著,畢竟古代又不人口普查,誰能一上來就讓人背家譜啊?


    狄泉見他一臉迷惑的樣子,直接問道,“你家裏也沒有一個叫虞允文的人?”


    虞祺聽了這話,直接愣了半晌,然後問道,“你怎麽知道我剛出生兒子的名字?”


    狄泉一聽,胸懷大暢。


    剛出生不要緊,隻要出生了,那就有培養的餘地,日後自己打下的基業,總要有人繼承才行,到時候的虞允文,少不了是那個時候的中流砥柱人物。


    “石秀兄弟,你帶著十個人,帶著他去他家,把他和他的家眷一起送迴梁山看管,尤其是他的那個兒子,必須給我照顧好了。”


    狄泉的這個舉動讓“拚命三郎”石秀浮想聯翩,自己寨主憑什麽對一個不認識的新生兒這麽看中和愛護,沒道理啊!


    要是個有名的名流,這樣對待石秀還能理解,一個剛出娘胎的孩子,至於不至於,又不是自己的孩子。


    但是,“拚命三郎”石秀忽然想起來了一種大膽的可能性……


    萬一這真的是狄泉自己的孩子呢……


    石秀仔細一想,細思極恐啊,這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不過,這位“天慧星”自然不可能把內心想法劉流露出來,顯示在臉上,直接不動聲色的押送虞祺迴家取家眷去了,虞祺是聽也得聽,不聽也得聽,全無辦法。


    狄泉準備把培養虞允文成為一個經天緯地之才,讓他拜入許貫忠門下,習文練武,這樣的待遇可是比他原曆史上的遭遇好多了。


    原曆史上不上的虞允文其實和辛棄疾差不多。


    靖康之恥,宋室南遷,老百姓們那是邊逃亡邊討生活,艱苦得很。


    好不容易在局勢稍微安穩之下,虞允文能夠安心讀書考功名了,但是又遇到了主昏臣庸的局麵,害死了嶽飛的秦檜正在當權,因為派係原因,他禁止錄用蜀中士子,打擊報複,導致了虞允文盡管是考上了進士也無法出仕,前半生隻能在老家碌碌無為。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了虞允文四十四歲那年,虞允文終於熬出頭了,進入朝廷任職,但那時候,他已經是不惑之年,人到中年了,而且在幾年來,並沒有什麽建樹。


    直到五十歲那年,虞允文才得以麵見高宗,此後得到賞識。


    不久後,金軍南下采石磯,采石磯一原守將王權畏敵如虎,不戰而逃,朝廷臨陣換將,改成李顯忠任主將。


    但是這個李顯忠離得太遠了,想到采石磯上任,一時半會不行。


    這正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沒人帶領,沒有主將,那麽采石磯的士兵就是群龍無首,朝廷就就派了虞允文前往犒軍。


    說是犒軍,實際上就是讓虞允文去安定軍心的,虞允文可以說是臨時被拎上去頂包的,按說他這樣的人倒黴透頂 。


    而且到達前線後,虞允文發現,情況不容樂觀,對岸的敵人已經要打過來了,舳艫千裏,旌旗蔽空,就差釃酒臨江,橫槊賦詩了,而宋軍這邊的士兵沒人帶領,士氣低落,已經隨時準備逃跑了。


    國難當頭,情況緊急之下,虞允文隻好親自組織迎戰,將此次所帶來的各種犒軍賞賜全部發給了士兵,鼓舞士氣,然後組織百姓也來參軍幫忙,與敵軍決一死戰。


    就這樣,采石磯大戰,從未指揮過戰鬥,已經是知天命之年的書生虞允文,硬帶著一萬多士兵和五艘戰船把完顏亮的渡江的幾十萬大軍給擊退了。


    此次之後,他也是由此受到了賞識,出將入相,位極人臣,總的來說,其運氣還是要比辛稼軒要好上不少的。


    辛棄疾是有大才而朝廷不用,他甚至是連一個能夠施展的機會都完全沒有,隻能“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可悲可歎。


    可惜的是,辛棄疾目前還沒出世,按照曆史年代上來看,他應該是會在狄泉中年時呱呱墜地,等到他能夠培養成才時,估計狄泉也已經是垂垂老矣了。


    不過,到時候他和虞允文一文一武,極有可能還有嶽飛做中流砥柱,華夏就絕不會亡了!


    而這迴,如果他從小就能夠得到良好的培養,其自身實力必然能夠更上一層樓。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狄泉攻占糧囤後,留二十人看守,等待後路大軍前來接收,而自己依然是率軍向青州城挺進。


    此時,青州的部隊和猛將基本上全部都被宋江和吳用派出去了,隻剩下了一個“小李廣”花榮,而金軍到現在都不知道完木陀赤和完木陀澤兄弟倆那兩千多人全都死了,大王粘罕在城內胡吃海塞的養傷,二王喇罕也是天天醉生夢死。


    而他們帶來的兵馬數量,在經曆了數次戰鬥後,無形中也已經隻剩下了四千人,他們還不知道又損失了兩千人。


    隻有軍師哈迷蚩盡職盡責的在碼頭上請教葉春各種船隻的打造方式和航海事宜,但也沒功夫來顧得上其他的了。


    過了傘蓋山,距離青州府城隻有五十裏的距離,狄泉沒有急於去攻打,因為青州府城好歹是座大城,裏麵守軍近萬,他們的兵馬隻有八百,硬打是肯定不行的。


    正因為如此,狄泉之前派遣“鼓上蚤”時遷帶著傅光迴大軍的時候,讓他傳令把那“錦鯪鯉”杜棣給帶過來了。


    現在,這個盜墓賊在梁山軍中靠著他的子母分山甲手段鑽挖地道,已經站穩了腳跟,而且負責捕捉穿山甲來豐富地道戰手段,他在得令之後帶著四隻穿山甲趕往了狄泉的部隊。


    現在,狄泉準備讓他放出子母分山甲,在青州城牆的側麵挖一個洞出來,然後用火藥進行爆破,炸斷一部分的城牆,最好能夠炸出一個洞來,人能進去就行了。


    畢竟,要是把城牆全炸掉了,再想要搭建起來那可就不太容易了,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完工的。


    到時候,要是青州城在狄泉手裏之時遭受到了攻擊,有一麵城牆是倒塌的,那就真是沒個打了!


    以狄泉這次攜帶的火藥單位,炸塌一座城牆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所以,狄泉就根據這青州城的地圖進行了謀劃,最終和眾人商討之後決定,要把青州城西側的老舊城牆趁著夜色炸開一個口子,然後全軍殺入青州城,攻占青州城。


    此時的宋江和吳用得到前方探子的報告說,狄泉的大軍目前還沒有到達青州城下,但是他們派出去的那幾路兵馬已經到達了。


    “智多星”吳用的設想是,一旦這三路人馬之中有一支人馬能夠得到勝利,就立刻率軍兵分兩路,一路走海路,一路走陸路,突圍出去。


    但是,他們並不知道,那些緩慢行軍的梁山大軍正是狄泉的障眼法,真正的“殺手鐧”已經到了青州城外了。


    而這裏狄泉還需要主意的就是在城外駐紮的金軍部隊,粘罕和喇罕雖然都在青州城內,但是金軍還剩下的那四千人的部隊現在駐紮在城外南邊的北崗之上,一旦這邊城裏出事了,他們自然會迴援。


    狄泉已經打聽清楚了,在北崗上的金國兵馬,現在是由四個猛安統領,分別是哈鐵龍、哈鐵虎、金眼郎郎和銀眼郎郎。


    這四個人狄泉都清楚,在《說嶽全傳》裏麵都有所出場過。


    《說嶽全傳》裏麵,這個哈鐵龍、哈鐵虎是金兀術帳下的元帥,曾跟隨金兀術參加了安華山之戰。


    不過,金軍在愛華山慘敗之後,哈鐵虎自此便沒了蹤跡,而哈鐵龍在後期還參加了牛頭山之戰,這個哈鐵虎八成是愛華山八百破十萬的時候被嶽家軍給打死了。


    當時,哈鐵龍奉命護送鐵滑車至軍前效力,並在高寵獨闖金營時,用鐵滑車阻住了高寵的去路,把高寵壓死了。


    高寵槍挑鐵華車殞命後,哈鐵龍帶著高寵的屍首前去向金兀術邀功,奉命重建鐵華車後便沒了下文,嶽飛也不知道也沒有抓住這個殺死高寵的兇手,為高寵報仇雪恨。


    而這個金眼郎郎、銀眼朗朗兄弟兩個則是金國大太子粘罕的帳下大將。


    粘罕率部攻打藕塘關時,用陷坑擒獲了夜襲大營的嶽家軍猛將吉青後,命金、銀二將其押往河間府,交由金兀術處置。


    可是,金、銀二將押解吉青臨近猿鶴山時,恰好遇到了投奔嶽家軍的猛將張立,並隨即展開了一番廝殺。


    雙方在交戰的過程中,金眼朗朗被張立一棍打碎了腦袋,銀眼朗朗敗逃時,也被張立追上,一棍下去,連人帶馬打成了四段。


    這四個人武力值都不算強大,要打青州城,他們那邊也不能不對付,但是狄泉手上隻有八百人的兵馬,若是想要兵分兩路,隻怕是兵力不足。


    “寨主,若是兵力不足,不如這樣,我等專一攻城,拿下城池來固守,我看他們這些金人也一時半會兒打不進來。”


    “行者”武鬆說道。


    “他們若是順著我們進來的窟窿進來了呢?”


    “八臂哪吒”項充質疑道。


    “你們給我留下兩百人守著,你們隻管向前,有我武二在,定叫這些金人進不來!”


    武鬆此刻手握大棍,凜凜身軀一昂,一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武二哥,金人可是足有四千兵馬啊。”


    狄泉又是提醒了武鬆一聲。


    “武二不怕,都是兩個肩膀扛著一個腦袋,誰也不多一個,交給我了!”


    有了武鬆這句話,狄泉便可以放心,“兩頭蛇”解珍與“雙尾蠍”解寶兩個人自告奮勇要助武鬆一臂之力,被武鬆直接拒絕了。


    “弟兄們跟隨寨主,隻管向前,捉了宋江了事!”


    武鬆最後給出來的就是這樣斬釘截鐵的一句話。


    次日夜裏,就按照這著先前的布置,狄泉叫“錦鯪鯉”杜棣領著士兵鑽挖隧道到了城牆之下,然後點燃火藥,一聲驚雷一般巨響,便已經是將青磚城牆下方炸出來了一個“v”字形狀的大口子。


    “殺!”


    狄泉高舉紫電劍親自帶隊向城牆衝去,有著寨主親自上陣的鼓舞,梁山眾兵馬一個跑得比一個快,在城牆上守軍還沒反應過來,黑煙還未散去的時候,就已經殺入了城內。


    西邊的城牆之內沒有翁城,所以梁山軍隊直接就能攻入內城。


    “著!著!”


    項充、李袞帶著團牌手亂發暗器,對城牆上的守軍進行打擊和壓製,那邊解珍、解寶各帶著三十人,趁著這個機會衝上城牆,一叉一個,把守軍全都挑下城牆來,迅速就把這西城城牆上的守軍給殺了個幹淨。


    “武二哥,看你的了!”


    狄泉看了一眼武鬆,一揮手,給武鬆留下了兩百人馬,隨即就繼續帶著兵馬向青州城內衝去。


    “弟兄們,把這附近的木石都給我抱過來,堵住這口子!”


    武鬆大棍一揮,指揮著那二百人幹起活來,準備在這被炸出來的口子上短暫地設立一條防線。


    畢竟,金人的騎兵有多厲害,武鬆是見識過的,要是真讓他用這二百人沒遮沒攔的擋住金軍的騎兵衝鋒,他也沒有信心的。


    把這個口子暫時堵起來,讓這些金軍無法直接衝進來,這樣打起來他們才有守住的可能。


    那二百人立刻搬來了各種木料石頭,土塊磚頭,還有各種桌椅板凳,拿著繩子捆在一起,攔在了那個缺口之上。


    而武鬆則是在那些木製的桌椅板凳之上,潑上了不少的高度白酒。


    “這可都我的好酒啊!可惜了!迴山之後必要去尋那笑麵虎再拿些!”


    武鬆用鼻子嗅著那濃烈的酒味,心裏麵有著十二萬分的舍不得。


    他現在準備在金軍衝上來的時候,直接一把火把這些東西給點燃了,倒時候這裏就是一條火龍,水火無情,沒有人不怕的,這些金人過不來,起碼能夠多抵擋一會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之狄家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玄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玄嶽並收藏水滸之狄家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