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
土厲珵對於他這個老夥計的脾氣也知道,隻能答應了。
李成是一刻都不耽誤,當天就拔營啟程了,直接往大名府迴援,而“大刀”關勝這邊自然是發現了這一動向,“井木犴”郝思文建議趁著大名府軍馬迴援大名府,趕緊渡河與濮州官軍決戰。
而關勝卻沒有答應,在他看來,要讓大名府的軍馬再走得遠一點,自己再動手,先讓濮州的守軍緊張兩天,再打。
而“青麵獸”楊誌這邊,本來就沒有打算攻打大名府,隻是圍困了城池,而王太守為了保護城池,他抓住了梁山泊不能戕害百姓這一條,強行驅趕了一群百姓上城牆守城,就是真打,楊誌也不能打。
至於“聞大刀”聞達,他重傷被俘之後,情況不容樂觀,雖然楊誌那一刀沒有直接砍死他,但是他胸腹之間被造成了一道極其巨大的傷口,就好像是當初的董澄一樣,現在傷口開始發炎,高熱不退。
而梁山軍隊的隨軍軍醫對他的病症束手無策,隻能坐看其症狀惡化,對於這樣的一個將領,楊誌還是不想讓他死的,畢竟這聞達也是一個身懷萬夫不當之勇的將領,大名府的名將,倘若能夠勸降,對於梁山來說,也是又增添一良才。
就算是不投降,拿他和敵人談判,能夠換迴來的價碼那都會出奇的高。
但是,現在他主要考慮的還真不是聞達的問題,而是該如何麵對那氣勢洶洶殺迴來準備救援大名府的李成軍隊。
他現在有兩個選擇,在李成到來之前提前撤軍,避免被包餃子,但是這樣極有可能導致關勝那邊沒有充足的時間拿下濮州,反而被李成殺了個迴馬槍。
第二個就是在半路上伏擊李成的軍隊,讓他也被俘。
相比於第一個,第二個計策目前更加符合楊誌的設想,因為要是打他李成的埋伏,確實現在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就在馬陵道這個地方。
就和楊誌一樣,李成他要是想要迅速迴援大名府,那他就必須要走馬陵道,別的路都不能迅速迴去。
如果楊誌在馬陵道設伏,李成就屬於是明知道有埋伏還得硬著頭皮闖的情況,到時候就算是他手底下有金人的鐵浮屠,能起到的作用也是少之又少,就算能跑出去,也得讓他扒一層皮!
想當初,在公元前343年,魏國為了補償在桂陵之戰損失,發兵攻打韓國。齊威王待魏韓火拚後以田盼為主將,田嬰為副將,孫臏為軍師攻打魏國。
魏國派太子申來抵擋,魏軍就是在馬陵全軍覆沒,隨之田盼用孫臏提出的“減灶”之策誘魏國龐涓中計,追至馬陵中伏身亡,齊軍乘勝追擊,俘太子申,但未全殲魏軍,經此一戰魏國元氣大傷,失去了霸主地位。馬陵之戰也成為中國古代戰爭史上的著名戰例。
楊誌雖然不敢自比孫臏,但是他現在已經活捉了聞達,這已經是大功一件,如果他能夠再想辦法把帶著鐵浮屠的李成給打了,他直接就能躋身梁山前三的軍事行列了!
所以,在楊誌說出自己想法之後,魯智深第一時間支持。
而尉遲貞金則是根據來時的情況進行了判斷,想當初馬陵之戰的前提是齊軍已進入魏國境內縱深地帶,魏軍尾隨而來,孫臏針對魏兵蔑視齊軍的實際情況,在認真研究了戰場地形條件之後,定下減灶誘敵,設伏聚殲的作戰方針,造成在魏軍追擊下,齊軍士卒大批逃亡的假象,並在馬陵利用有利地形選擇齊軍中一萬名善射的弓箭手埋伏於道路兩側,規定到夜裏以火光為號,一齊放箭。
孫臏在馬陵之戰所用的戰略,其實便是孫子兵法“始計篇”所說的“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以及“兵勢篇”所說的“以利動之,以卒待之”等虛實原則於實戰的運用。
而現在的情況對於李成來說就更為苛刻,屬於明知道是地雷還得踩,如果這一戰能夠打得漂亮,全殲金人的鐵浮屠也不是沒有可能。
唯一困難的就是即便是在馬陵道兩山之上設伏,也存在著有可能無法阻擋敵人的情況,因為鐵浮屠衝擊力太強,如果派兵阻擋馬陵道,隻怕很難阻擋得了。
而一旦提前阻塞馬陵道,又容易被地方斥候探查到,致使李成另則道路繞行。
但是,尉遲貞金也給出了辦法,雖然人力擋不住鐵浮屠的衝陣,但是用點別的可以。
她給出的方法就是——“火”。
待到敵人想要衝出山穀之時,在出穀口之處放下大量燃燒的引火之物,阻擋住穀口,以火攻計策破敵。
首先,無論戰馬身上有沒有鐵甲,怕火基本上是碳基生物的特點,看見大火,馬是肯定不敢衝上去的。
其次就是用火攻在山穀之中煙霧散不出去,就能給敵軍造成窒息的二次傷害,畢竟別管是人是馬,都有鼻子,也都得喘氣。
楊誌覺得此法妥當,於是極速派人去砍伐柴草,同時備下了大批引火之物,硫磺、硝石、木炭,還有大批火藥。
李成這邊率領部隊想要快速行軍,但是奈何鐵浮屠的行軍速度有所上限,畢竟人馬身上都帶著太多的鐵甲,這東西打起仗來是好防護,行軍的時候就是最大的累贅了。
按說可以把鐵甲脫下來,但是誰知道這路上什麽時候就會遭遇到戰鬥呢?要是脫下盔甲,那想要再把盔甲穿上可就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做到的事情了。
鐵浮屠騎兵要人馬披甲的話,那得三四個士兵同時合力給一個騎兵和一匹戰馬披甲,索要消耗的時間大概要半個小時左右,這要是在兩軍對壘之際,根本來不及全副武裝,所以還真不能脫下來。
因為要顧及鐵浮屠的速度,所以李成的行軍速度滿慢了不少,足足慢了一天才到達了馬陵道地區。
作為河北老將,想當年孫臏在馬陵道打敗魏國,向龐涓複仇的故事他是太熟悉不過了,他非常清楚梁山軍極有可能在馬陵道設伏,可是走馬陵道迴援要比其他的路線節省至少一半的時間,他不得不走。
“土厲珵猛安,這裏極有可能有敵軍埋伏,我等需要迅速行進過去,免得被圍困穀中,你與你部下的鐵騎當先衝鋒開路如何?”
李成詢問土厲珵道。
“好,若是有敵人,也擋不住我大金的鐵蹄!”
土厲珵還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按照他的想法,敵人可能會在山穀裏麵派兵攔截,但隻要是陸戰,沒有人能擋住他們大金國鐵浮屠的正麵衝鋒。
而事實情況是,人家“青麵獸”楊誌就沒打算和你硬碰。
李成一開始進入到馬陵道前半段的時候,情況還是很好的,並沒有再遇到伏擊,但是到了後半段的時候,該來的還是來了。
但聽聞一聲唿嘯起來,山穀上方就突然向下飛下來了無數箭矢。
“終於來了!隱蔽!”
李成早就料到會有敵人埋伏,所以事先叫步兵準備了盾牌,箭矢傾瀉之下,雖然也造成了一些傷亡,但也沒能讓李成的部隊傷筋動骨。
緊接著,上方峽穀又向下扔了不少檑木炮石,這些就不是盾牌擋的了的了,重力加速度這一套下來,砸死不少人,緊接著又是成捆的柴草還有不少的液體傾瀉而下。
“火油!”
李成的鼻子聞出來了這些液體的味道,立刻就確認了敵軍想要火攻的意圖。
敵軍迅速想要撤出之際,梁山軍隊的火箭也傾瀉而下,山穀之中的各種引火之物瞬間燃燒,整個馬陵道瞬間宛如一條火龍一般,燃燒了起來。
“勇士們!跟我衝!”
土厲珵知道鐵浮屠身披重甲,在火海之中就是不被燒死,時間長了也會被悶死,於是立刻帶著先頭部隊向著穀口狂飆突進,妄圖逃出生天。
但是,穀口處在他們到來之前早就落下了十幾根粗壯的大樹幹阻住了去路,而且還是著著火的。
當鐵浮屠騎兵的戰馬靠近了那熊熊燃燒的烈火之時,也是瞬間感受到了死亡的氣息,不再敢往上衝了,反而一個個開始後退。
“李成!下馬投降!”
“青麵獸”楊誌在山穀上方大喊著。
“楊誌!你個反賊!你癡心妄想!”
李成此刻因為煙霧的緣故,臉上都被熏黑了,他腦子飛速一轉,想出來了一個辦法。
他立刻催馬到了土厲珵身邊,對土厲珵說道,“猛安,把你們的戰馬集中起來,把馬眼蒙上,在馬後燙它們的臀部,叫它們向前衝!”
李成明白,有理智的馬遇見了火光無一例外的會害怕,但是隻要讓它們受驚,它們就會不管不顧的往前衝。
這些馬全身鐵甲,衝擊力甚至不比蠻牛差,如果百十匹馬一起衝撞堵住穀口的木頭,是可以撞開的!
現在山穀裏麵因為各種東西的燃燒,氧氣含量明顯的在減少,而溫度則是明顯的在升高,至於煙霧,幾乎都充滿了整個山穀。
就算是沒有被燒死的人,多嗆了幾口黑煙之後,那也是倒地不起的狀態,極有可能斃命,一刻也耽誤不得。
“好!所有人下馬!蒙馬眼!”
土厲珵發出了怒吼,所有鐵浮屠騎兵就立刻照搬,第一波十幾匹的戰馬被燙得衝向了穀口,硬生生的撞在了那些燃燒的樹幹上,因為高溫的作用下,鐵甲直接像是烙鐵一樣直接給馬匹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但是這些樹在馬匹的撞擊之下,確實有被撞斷鬆垮的跡象。
“繼續!繼續!”
這些去撞擊的戰馬最後也是無一例外的要被燒死,但是李成和土厲珵已經顧不得那麽多了,在一批批鐵浮屠戰馬的衝擊之下,攔在穀口處的那些樹幹終於被撞開了一條口子。
李成立刻叫步兵把之前收集好的隨身引用淡水拿來撲滅了那些樹幹之上的火焰,然後立刻撤出山穀。
盡管李成的臨場反應和所作所為實在是漂亮,化解了大軍的危機,但是情況也是很糟糕的,撤出馬陵道的隊伍最多隻有之前進入馬陵道的一半,至於另一半,幾乎全部在馬陵道之內。
有的是直接死在裏麵了,還有很多因為缺氧和吸入了大量煙霧而暈厥在馬陵道裏麵,在戰場上這種暈厥基本上就是宣告死亡了,因為根本就沒有人會管你,甚至他們同伴的雙腳都可以成為了結他們生命的工具。
這些人裏麵不乏鐵浮屠騎兵,因為他們的戰馬全都用來衝開障礙物了,所以他們必須步行逃出,而穀內充斥著大量的有害氣體還有煙霧,他們身上有著那麽沉重的盔甲,在缺氧和大量消耗的雙重作用之下他們倒地昏厥也是不足為奇的,盡管這些金國士兵的身體素質很好,但是想讓他們步行跑出去,真是強人所難。
“哈哈,李成不愧為名將,比聞達強多了,這次李成就是迴了大名府,我看也不敢再出城了,以現在大名府的兵力,隻能自保,無餘力去應付我們梁山了。”
“青麵獸”楊誌看到了下麵的戰果,有些驕傲和自豪,畢竟這一戰,他可是打出了不俗的戰績,大名府的有生兵力,還有金國的鐵浮屠在他的操作下損失慘重,如果他有三萬以上的兵力,現在甚至可以趁勢打下大名府。
“看來關勝老弟那邊能打得順利了!隻可惜,那些金人灑家沒能和他們較量上一番!”
“花和尚”魯智深還是覺得有些可惜的,他這個力量型的高手一直非常期盼著可以和金軍的鐵浮屠騎兵正麵交手,這次他見是見識到了,可是卻沒有交手的機會。
“師兄,早晚有機會能讓你和他們一較高下,現在我軍大可轉過頭去,去迴援關勝兄弟,這迴濮州唾手可得,我等又要建立一件大功勞了!”
楊誌現在隱約覺得,自己的運起似乎變好起來了,不像是原先那麽倒黴。
土厲珵對於他這個老夥計的脾氣也知道,隻能答應了。
李成是一刻都不耽誤,當天就拔營啟程了,直接往大名府迴援,而“大刀”關勝這邊自然是發現了這一動向,“井木犴”郝思文建議趁著大名府軍馬迴援大名府,趕緊渡河與濮州官軍決戰。
而關勝卻沒有答應,在他看來,要讓大名府的軍馬再走得遠一點,自己再動手,先讓濮州的守軍緊張兩天,再打。
而“青麵獸”楊誌這邊,本來就沒有打算攻打大名府,隻是圍困了城池,而王太守為了保護城池,他抓住了梁山泊不能戕害百姓這一條,強行驅趕了一群百姓上城牆守城,就是真打,楊誌也不能打。
至於“聞大刀”聞達,他重傷被俘之後,情況不容樂觀,雖然楊誌那一刀沒有直接砍死他,但是他胸腹之間被造成了一道極其巨大的傷口,就好像是當初的董澄一樣,現在傷口開始發炎,高熱不退。
而梁山軍隊的隨軍軍醫對他的病症束手無策,隻能坐看其症狀惡化,對於這樣的一個將領,楊誌還是不想讓他死的,畢竟這聞達也是一個身懷萬夫不當之勇的將領,大名府的名將,倘若能夠勸降,對於梁山來說,也是又增添一良才。
就算是不投降,拿他和敵人談判,能夠換迴來的價碼那都會出奇的高。
但是,現在他主要考慮的還真不是聞達的問題,而是該如何麵對那氣勢洶洶殺迴來準備救援大名府的李成軍隊。
他現在有兩個選擇,在李成到來之前提前撤軍,避免被包餃子,但是這樣極有可能導致關勝那邊沒有充足的時間拿下濮州,反而被李成殺了個迴馬槍。
第二個就是在半路上伏擊李成的軍隊,讓他也被俘。
相比於第一個,第二個計策目前更加符合楊誌的設想,因為要是打他李成的埋伏,確實現在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就在馬陵道這個地方。
就和楊誌一樣,李成他要是想要迅速迴援大名府,那他就必須要走馬陵道,別的路都不能迅速迴去。
如果楊誌在馬陵道設伏,李成就屬於是明知道有埋伏還得硬著頭皮闖的情況,到時候就算是他手底下有金人的鐵浮屠,能起到的作用也是少之又少,就算能跑出去,也得讓他扒一層皮!
想當初,在公元前343年,魏國為了補償在桂陵之戰損失,發兵攻打韓國。齊威王待魏韓火拚後以田盼為主將,田嬰為副將,孫臏為軍師攻打魏國。
魏國派太子申來抵擋,魏軍就是在馬陵全軍覆沒,隨之田盼用孫臏提出的“減灶”之策誘魏國龐涓中計,追至馬陵中伏身亡,齊軍乘勝追擊,俘太子申,但未全殲魏軍,經此一戰魏國元氣大傷,失去了霸主地位。馬陵之戰也成為中國古代戰爭史上的著名戰例。
楊誌雖然不敢自比孫臏,但是他現在已經活捉了聞達,這已經是大功一件,如果他能夠再想辦法把帶著鐵浮屠的李成給打了,他直接就能躋身梁山前三的軍事行列了!
所以,在楊誌說出自己想法之後,魯智深第一時間支持。
而尉遲貞金則是根據來時的情況進行了判斷,想當初馬陵之戰的前提是齊軍已進入魏國境內縱深地帶,魏軍尾隨而來,孫臏針對魏兵蔑視齊軍的實際情況,在認真研究了戰場地形條件之後,定下減灶誘敵,設伏聚殲的作戰方針,造成在魏軍追擊下,齊軍士卒大批逃亡的假象,並在馬陵利用有利地形選擇齊軍中一萬名善射的弓箭手埋伏於道路兩側,規定到夜裏以火光為號,一齊放箭。
孫臏在馬陵之戰所用的戰略,其實便是孫子兵法“始計篇”所說的“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以及“兵勢篇”所說的“以利動之,以卒待之”等虛實原則於實戰的運用。
而現在的情況對於李成來說就更為苛刻,屬於明知道是地雷還得踩,如果這一戰能夠打得漂亮,全殲金人的鐵浮屠也不是沒有可能。
唯一困難的就是即便是在馬陵道兩山之上設伏,也存在著有可能無法阻擋敵人的情況,因為鐵浮屠衝擊力太強,如果派兵阻擋馬陵道,隻怕很難阻擋得了。
而一旦提前阻塞馬陵道,又容易被地方斥候探查到,致使李成另則道路繞行。
但是,尉遲貞金也給出了辦法,雖然人力擋不住鐵浮屠的衝陣,但是用點別的可以。
她給出的方法就是——“火”。
待到敵人想要衝出山穀之時,在出穀口之處放下大量燃燒的引火之物,阻擋住穀口,以火攻計策破敵。
首先,無論戰馬身上有沒有鐵甲,怕火基本上是碳基生物的特點,看見大火,馬是肯定不敢衝上去的。
其次就是用火攻在山穀之中煙霧散不出去,就能給敵軍造成窒息的二次傷害,畢竟別管是人是馬,都有鼻子,也都得喘氣。
楊誌覺得此法妥當,於是極速派人去砍伐柴草,同時備下了大批引火之物,硫磺、硝石、木炭,還有大批火藥。
李成這邊率領部隊想要快速行軍,但是奈何鐵浮屠的行軍速度有所上限,畢竟人馬身上都帶著太多的鐵甲,這東西打起仗來是好防護,行軍的時候就是最大的累贅了。
按說可以把鐵甲脫下來,但是誰知道這路上什麽時候就會遭遇到戰鬥呢?要是脫下盔甲,那想要再把盔甲穿上可就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做到的事情了。
鐵浮屠騎兵要人馬披甲的話,那得三四個士兵同時合力給一個騎兵和一匹戰馬披甲,索要消耗的時間大概要半個小時左右,這要是在兩軍對壘之際,根本來不及全副武裝,所以還真不能脫下來。
因為要顧及鐵浮屠的速度,所以李成的行軍速度滿慢了不少,足足慢了一天才到達了馬陵道地區。
作為河北老將,想當年孫臏在馬陵道打敗魏國,向龐涓複仇的故事他是太熟悉不過了,他非常清楚梁山軍極有可能在馬陵道設伏,可是走馬陵道迴援要比其他的路線節省至少一半的時間,他不得不走。
“土厲珵猛安,這裏極有可能有敵軍埋伏,我等需要迅速行進過去,免得被圍困穀中,你與你部下的鐵騎當先衝鋒開路如何?”
李成詢問土厲珵道。
“好,若是有敵人,也擋不住我大金的鐵蹄!”
土厲珵還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按照他的想法,敵人可能會在山穀裏麵派兵攔截,但隻要是陸戰,沒有人能擋住他們大金國鐵浮屠的正麵衝鋒。
而事實情況是,人家“青麵獸”楊誌就沒打算和你硬碰。
李成一開始進入到馬陵道前半段的時候,情況還是很好的,並沒有再遇到伏擊,但是到了後半段的時候,該來的還是來了。
但聽聞一聲唿嘯起來,山穀上方就突然向下飛下來了無數箭矢。
“終於來了!隱蔽!”
李成早就料到會有敵人埋伏,所以事先叫步兵準備了盾牌,箭矢傾瀉之下,雖然也造成了一些傷亡,但也沒能讓李成的部隊傷筋動骨。
緊接著,上方峽穀又向下扔了不少檑木炮石,這些就不是盾牌擋的了的了,重力加速度這一套下來,砸死不少人,緊接著又是成捆的柴草還有不少的液體傾瀉而下。
“火油!”
李成的鼻子聞出來了這些液體的味道,立刻就確認了敵軍想要火攻的意圖。
敵軍迅速想要撤出之際,梁山軍隊的火箭也傾瀉而下,山穀之中的各種引火之物瞬間燃燒,整個馬陵道瞬間宛如一條火龍一般,燃燒了起來。
“勇士們!跟我衝!”
土厲珵知道鐵浮屠身披重甲,在火海之中就是不被燒死,時間長了也會被悶死,於是立刻帶著先頭部隊向著穀口狂飆突進,妄圖逃出生天。
但是,穀口處在他們到來之前早就落下了十幾根粗壯的大樹幹阻住了去路,而且還是著著火的。
當鐵浮屠騎兵的戰馬靠近了那熊熊燃燒的烈火之時,也是瞬間感受到了死亡的氣息,不再敢往上衝了,反而一個個開始後退。
“李成!下馬投降!”
“青麵獸”楊誌在山穀上方大喊著。
“楊誌!你個反賊!你癡心妄想!”
李成此刻因為煙霧的緣故,臉上都被熏黑了,他腦子飛速一轉,想出來了一個辦法。
他立刻催馬到了土厲珵身邊,對土厲珵說道,“猛安,把你們的戰馬集中起來,把馬眼蒙上,在馬後燙它們的臀部,叫它們向前衝!”
李成明白,有理智的馬遇見了火光無一例外的會害怕,但是隻要讓它們受驚,它們就會不管不顧的往前衝。
這些馬全身鐵甲,衝擊力甚至不比蠻牛差,如果百十匹馬一起衝撞堵住穀口的木頭,是可以撞開的!
現在山穀裏麵因為各種東西的燃燒,氧氣含量明顯的在減少,而溫度則是明顯的在升高,至於煙霧,幾乎都充滿了整個山穀。
就算是沒有被燒死的人,多嗆了幾口黑煙之後,那也是倒地不起的狀態,極有可能斃命,一刻也耽誤不得。
“好!所有人下馬!蒙馬眼!”
土厲珵發出了怒吼,所有鐵浮屠騎兵就立刻照搬,第一波十幾匹的戰馬被燙得衝向了穀口,硬生生的撞在了那些燃燒的樹幹上,因為高溫的作用下,鐵甲直接像是烙鐵一樣直接給馬匹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但是這些樹在馬匹的撞擊之下,確實有被撞斷鬆垮的跡象。
“繼續!繼續!”
這些去撞擊的戰馬最後也是無一例外的要被燒死,但是李成和土厲珵已經顧不得那麽多了,在一批批鐵浮屠戰馬的衝擊之下,攔在穀口處的那些樹幹終於被撞開了一條口子。
李成立刻叫步兵把之前收集好的隨身引用淡水拿來撲滅了那些樹幹之上的火焰,然後立刻撤出山穀。
盡管李成的臨場反應和所作所為實在是漂亮,化解了大軍的危機,但是情況也是很糟糕的,撤出馬陵道的隊伍最多隻有之前進入馬陵道的一半,至於另一半,幾乎全部在馬陵道之內。
有的是直接死在裏麵了,還有很多因為缺氧和吸入了大量煙霧而暈厥在馬陵道裏麵,在戰場上這種暈厥基本上就是宣告死亡了,因為根本就沒有人會管你,甚至他們同伴的雙腳都可以成為了結他們生命的工具。
這些人裏麵不乏鐵浮屠騎兵,因為他們的戰馬全都用來衝開障礙物了,所以他們必須步行逃出,而穀內充斥著大量的有害氣體還有煙霧,他們身上有著那麽沉重的盔甲,在缺氧和大量消耗的雙重作用之下他們倒地昏厥也是不足為奇的,盡管這些金國士兵的身體素質很好,但是想讓他們步行跑出去,真是強人所難。
“哈哈,李成不愧為名將,比聞達強多了,這次李成就是迴了大名府,我看也不敢再出城了,以現在大名府的兵力,隻能自保,無餘力去應付我們梁山了。”
“青麵獸”楊誌看到了下麵的戰果,有些驕傲和自豪,畢竟這一戰,他可是打出了不俗的戰績,大名府的有生兵力,還有金國的鐵浮屠在他的操作下損失慘重,如果他有三萬以上的兵力,現在甚至可以趁勢打下大名府。
“看來關勝老弟那邊能打得順利了!隻可惜,那些金人灑家沒能和他們較量上一番!”
“花和尚”魯智深還是覺得有些可惜的,他這個力量型的高手一直非常期盼著可以和金軍的鐵浮屠騎兵正麵交手,這次他見是見識到了,可是卻沒有交手的機會。
“師兄,早晚有機會能讓你和他們一較高下,現在我軍大可轉過頭去,去迴援關勝兄弟,這迴濮州唾手可得,我等又要建立一件大功勞了!”
楊誌現在隱約覺得,自己的運起似乎變好起來了,不像是原先那麽倒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