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何人?”
魯力趕上前去,手中佩刀直指李逵,因為李逵他也不認識,看著也沒穿梁山的軍服,他也說不清這人到底是誰。
但是,他不喊還好,一喊完了,李逵就注意到他了,魯力的裝扮一看那就不是一個大頭兵,是個當官的,所以李逵果斷的舍棄了那些個逃兵,高舉兩把板斧衝向魯力了。
“唉?”
魯力眼見著李逵向著自己衝過來了,頓時懵了,此時的李逵手持雙斧,赤裸的胸膛上麵已經被噴出來的人血完全給染紅了,就像是渾身上下裹了一層番茄醬,那狀態極其的嚇人。
而跟隨魯力而來督戰的那些弓箭手看著李逵過來,也都嚇跑了,剛剛李逵一個人追著幾十個人砍的威猛表現他們是盡收眼底,現在誰都不敢靠近李逵周身五十米之內。
“混蛋,迴來!”
魯力迴頭一看,自己的手下全都當了逃兵,氣的破口大罵,但是當他轉迴頭來之時,但見兩挺板斧已經距離他的麵部不到一寸了!
李逵是原地起跳,半空中雙斧齊劈,兜頭把魯力劈了個滿臉花,來了個“花開富貴”,當場陣亡。
而突破了第二道土牆的梁山軍此時已經來到了第三道壕溝外,搬開了那些鹿角障礙,“賽存孝”蕭聖衣推倒了土牆之後,直接驅馬到了李逵身邊。
“這位壯士,多虧你相助,你是何人?”
蕭聖衣話音未落,但見李逵下意識就是一斧子,雖然還沒迴身,但是他的斧子,已經到了。
“誤會!”
蕭聖衣手持畢燕撾擋住大斧,然後立刻喊醒了殺紅眼了的李逵。
李逵定睛一看,認出來是蕭聖衣,連忙收了板斧,“原來是梁山的好漢,誤會誤會!”
“敢問大哥是哪裏的英雄,這對板斧端的厲害,人擋殺人,佛擋殺佛,橫衝直撞,猶如蠻牛一般啊!”
按說,“賽存孝”蕭聖衣的武藝絕對要比“黑旋風”李逵要高,可是李逵這在戰場上強大如同開了無雙一般的殺戮能力,蕭聖衣也自愧不如。
“俺鐵牛自江州來,來投奔狄泉哥哥的,俺嫡親大哥和老娘都在濟州蒙狄泉哥哥收留,今天俺鐵牛特意幫你們砍這些鳥官來了!”
李逵說到這裏,還一碰兩把板斧,板斧上還掛著的人體組織殘片就落了一地……
“好!你如此勇猛,我表兄必然歡喜,此戰過後,我必然為你表功!”
“原來兄弟是狄寨主的兄弟,受俺一拜!”
李逵一聽“賽存孝”蕭聖衣說狄泉是自己“表兄”,就知道了眼前這人是狄泉的表兄弟,在他眼裏,如今已經把狄泉看成了恩人,沒法報答,現在遇上了一個狄泉的親戚,就當著是狄泉,磕了一個響頭。
“唉唉唉!請起請起!有恩也是我表兄宅心仁厚,和我沒關係啊,鐵牛兄弟,先打完再說!”
蕭聖衣連忙扶起李逵,李逵聽了蕭聖衣這句話,高喊一聲,“好!”就抓起兩把板斧,又追人去了。
眼看著四道防線已經破了三道,梁山軍的大炮火器都已經在步兵的簇擁之下直接到了第三道土牆了,這距離直接已經可以向城牆上開炮了,項成已經慌了,因為無論是怎麽打,白刃戰他不怕,可這火器他真是沒辦法對付!
就在此時,正應了那句話,“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剛剛還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來了太陽雨!
“哈哈!天助我也!”
項成直接樂瘋了!他知道,這些火器一旦經了水,那就無論如何都點不著,這場“及時雨”可是直接讓梁山軍喪失了他們的火器優勢啊!
“眾將士,速速與我出城,痛擊敵軍!”
項成想著這一下雨,梁山軍的火器直接就沒法用了,正是他擊退敵軍的大好時機,於是就打開城門,放下吊橋,帶著守城的軍士殺出城外,企圖殺退梁山軍。
但他不知道的是,雖然火器的威力讓梁山軍的戰鬥力飆升,但是沒了火器的梁山軍,也不是他們能夠隨便抗衡的。
總的來說,有火器,對於梁山軍來說,那是錦上添花,沒有火器,那也不至於雪上加霜,隻不過是白璧微瑕,梁山軍的高昂戰鬥力依然在,就是沒有用火器的時候那麽摧枯拉朽罷了,可依舊是戰力旺盛。
而項成的部下宋軍,雖然也算是正規軍部隊,但是他臨時招募了很多壯丁入伍,這些人的戰鬥力比起在軍功爵製度下死戰無前的梁山軍比起來,那就是戰五渣,硬碰硬的打,實力差距更加明顯。
“殺!”
項成率軍殺過吊橋,手持錐槍衝向已經到達了吊橋下麵的的李逵。
這種因形如麥穗,故也稱“麥穗槍”。宋代曾公亮《武經總要前集·器圖》: “錐槍者,其刃為四棱,頗壯,銳不可折,形如麥穗,邊人謂之麥穗槍。”
這東西還有一個比較出名的名字,叫做“破甲錐”。
正常情況下,破甲錐的長度通體在40到50厘米左右,它的製式較為特別整體是由錐頭和底座兩個部分組成,錐頭細長鋒利,一般為圓錐形或是棱錐形,尖部比之矛頭還要銳利數倍;底座為長筒形可以持握但更多的是用來與槍矛的杆連接組合,亦可作為特製箭矢的破甲箭頭使用,遠程傷害十分可觀。
而眼下項成手裏的這個破甲錐中則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形製,它的長度大概在100cm左右,底座樣式直接就是劍柄形狀,這種破甲錐又被叫作“破甲劍”。
破甲錐是穿刺型破甲兵器,最大的優點就是穿透性強,無論是什麽形製的破甲錐它的攻擊方式都是直接的穿刺,相對的它用於劈砍的攻擊力是相當弱的,而且這種穿刺攻擊方式對於鎖子甲等有縫隙的鎧甲能形成有效的傷害但是對於板甲等就很容易滑走,限製性大,所以在曆史上關於它的描述相對較少。
曆史上有記載使用這種兵器的就是唐朝時期的將領李光弼,它的兵器被記錄為‘透甲槍’,這種槍的槍杆總長九尺,槍頭部分長一尺三寸,其鋒用鋼三寸,似一針狀,銳利無比,左右刃用銅一尺,項成的這條破甲錐就是仿照李光弼造的,他相信自己憑借手裏的破甲錐和戰馬的衝刺力量,一定能夠一擊刺殺李逵。
但他想錯了,李逵最擅長的步兵打騎兵打法,就是斷馬腿!
單以武功來論的話,李逵作為普通的農家子弟,打柴為生,應該沒有接受過係統的學習和訓練,雖然能夠會一點拳腳和棍棒,但不是科班出身,我還是屬於書中所謂的“綠林手段”。
這一點從他的兵器可以看出來,古代用斧的武將很多,但軍隊的戰將一般用的基本都是單把長斧,這是因為斧頭太重,攻擊頻率上不去,很難和敵人兵器進行糾纏,所以利用長杆加強斧頭的破壞力和攻擊範圍,爭取在短時間內結束戰鬥,打不過就跑,就是程咬金所謂的三板斧。
而李逵所用的卻是兩把短斧,這東西就是農村勞動之中隨手可得的工具,劈柴斧就是板斧啊,這就意味著他必須揮舞著沉重的斧頭和敵人近戰搏鬥,這就顯得非常不利。
所謂一寸長一寸強,短兵器的攻擊範圍近,力臂又短,這是先天的劣勢,因此往往需要高頻率的攻擊去抵消這種不足,因此短兵器不宜太笨重,而李逵的兩把板斧則是異類,短而且又大又重,顯然是非常不利於實戰的,但李逵的實戰卻很不錯。
這就得益於李逵出色的、幾乎沒有短板的身體素質,單論身體素質,李逵的身體素質在梁山可以排到前三。
首先是力量,李逵的力量是非常強悍的,這在書中有多處描寫。遇見張順之前和漁人的打鬥:李逵大怒,焦躁起來,便脫下布衫,裏麵單單係著一條棋子布捎兒,見那亂竹篙打來,兩隻手一駕,早搶了五六條在手裏,一似扭蔥般都扭斷了。
竹篙是撐船用的大竹杆子,尺寸和硬度都很大。還有遇到湯隆時,接過三四十斤的銅錘,如弄彈丸一般。使了一迴,輕輕放下,麵色不紅,心頭不跳,口內不喘。驚人的力量讓李逵即使是揮動沉重的板斧,也可以迅疾如風。
雖然和焦挺與燕青的鬥武,還是反應了李逵沒有什麽功夫套路,離開了板斧,離開了兵器,李逵戰鬥銳減,可是大家不要真的以為李逵就是鬥不過焦挺,要是兩個人搏命,給了李逵用板斧的機會,焦挺和燕青未必能贏,或者就是贏不了。
前麵不是有一個韓伯龍,李逵說你過來看看,這廝一愣神就被李逵劈為兩半了,要是李逵直接用斧子對付焦挺,焦挺就卒了。
論耐力,這在書中也有描寫。
殺四虎那迴,李逵趕了一天山路,日落平西時才趕到家裏,背起母親就走,半夜時分趕到嶺上,又跑到山頂的廟裏找到香爐裝水迴來,尋著血跡找到虎穴,接著連殺四虎,中間沒有休息,沒有飲食,卻沒顯出半點疲態。
甚至是後麵招降朱仝,李逵和朱仝邊打邊走,又把朱仝累個半死,李逵穿山越嶺如履平地,屁事沒有。
還有速度方麵, 雖然李逵是個使兩把板斧的糙漢子,但李逵無論是反應還是移動,都是異常敏捷快速的,完全看不出半點笨重,完全對得起“黑旋風”的名頭。
車輪戰盧俊義,李逵第一個出戰,打了就跑,根本追不上。
後麵的戰鬥中,李逵作為步將,往往能夠抓住戰機,幹掉實力不俗的騎將。不但祝龍死在他斧下,就連石寶都被李逵砍翻了馬腳,逃命去了。
要說武力,武鬆、魯智深肯定在李逵之上,但他們也比李逵高出來的極其有限。
但是論在戰場上的作用,李逵不但可以憑借個人勇武衝鋒陷陣,還可以敏銳的尋覓戰場時機,穩準狠的消滅對手。
最後就是防護力了,靠著臉皮厚扛了瓊英兩發石子才出了點血。打張順時,任憑張順的拳頭猛擊肋下,毫不在意。
梁山上不乏亡命徒,但真要說不要命的,李逵當屬第一。拎著把刀就敢獨闖虎穴,雖說是替母報仇,但要是換了別人,恐怕還是得準備周全,先打聽清楚情況,然後再準備好工具和幫手。啥都沒有,提刀就幹的,恐怕不多。
到了戰場上,更是一往無前,整本書裏麵也沒有李逵主動後退的仗,戰術誘敵除外。
對於李逵來說,隻有打不過的,沒有不敢打的。揪住史文恭就打,看見石寶就追,不但敢攻城衝陣,甚至敢迎著騎兵衝鋒。
很多人說宋江給李逵配備豪華的四人組是偏愛,但實際上敢幹這個活也隻有李逵,敢死隊隊長,這麽重要且危險的崗位,多配幾個助手也是正常的。
而此時李逵看到來勢洶洶的項成,左手的板斧脫手而出,直接把項成胯下戰馬的兩隻前蹄子齊齊截斷,直接“馬失前蹄”,項成被狠狠地甩了下來,跌進塵埃。
還沒等項成爬起來,李逵就先把他給拎了起來,血淋淋的斧頭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看著像是個官兒啊!”
“不錯,族兄琅琊彭城節度使項元鎮,好漢莫要害我性命,我兄長必然會重金來贖迴……”
項成的那個“我”字還沒說出口來,李逵手裏的大斧子已經“哢嚓”一聲,把他的腦袋剁了下來。
“說說說,說那麽多,你說個鳥!”
李逵向著項成的無頭屍體啐了一口,撿起板斧。
此刻項成身死,城牆上的守軍看在眼裏,連忙要拉上吊橋,也不管外麵已經出去的同伴了。
“娘的!把門打開!”
李逵則是一板斧飛出去,砍斷了吊橋一側的繩索,隻剩下了一邊支撐的吊橋根本就禁不住吊橋的重量,直接被扯斷了,吊橋“嘭”的一聲,轟然砸在李逵腳前!
“哈哈,俺要殺個痛快!”
魯力趕上前去,手中佩刀直指李逵,因為李逵他也不認識,看著也沒穿梁山的軍服,他也說不清這人到底是誰。
但是,他不喊還好,一喊完了,李逵就注意到他了,魯力的裝扮一看那就不是一個大頭兵,是個當官的,所以李逵果斷的舍棄了那些個逃兵,高舉兩把板斧衝向魯力了。
“唉?”
魯力眼見著李逵向著自己衝過來了,頓時懵了,此時的李逵手持雙斧,赤裸的胸膛上麵已經被噴出來的人血完全給染紅了,就像是渾身上下裹了一層番茄醬,那狀態極其的嚇人。
而跟隨魯力而來督戰的那些弓箭手看著李逵過來,也都嚇跑了,剛剛李逵一個人追著幾十個人砍的威猛表現他們是盡收眼底,現在誰都不敢靠近李逵周身五十米之內。
“混蛋,迴來!”
魯力迴頭一看,自己的手下全都當了逃兵,氣的破口大罵,但是當他轉迴頭來之時,但見兩挺板斧已經距離他的麵部不到一寸了!
李逵是原地起跳,半空中雙斧齊劈,兜頭把魯力劈了個滿臉花,來了個“花開富貴”,當場陣亡。
而突破了第二道土牆的梁山軍此時已經來到了第三道壕溝外,搬開了那些鹿角障礙,“賽存孝”蕭聖衣推倒了土牆之後,直接驅馬到了李逵身邊。
“這位壯士,多虧你相助,你是何人?”
蕭聖衣話音未落,但見李逵下意識就是一斧子,雖然還沒迴身,但是他的斧子,已經到了。
“誤會!”
蕭聖衣手持畢燕撾擋住大斧,然後立刻喊醒了殺紅眼了的李逵。
李逵定睛一看,認出來是蕭聖衣,連忙收了板斧,“原來是梁山的好漢,誤會誤會!”
“敢問大哥是哪裏的英雄,這對板斧端的厲害,人擋殺人,佛擋殺佛,橫衝直撞,猶如蠻牛一般啊!”
按說,“賽存孝”蕭聖衣的武藝絕對要比“黑旋風”李逵要高,可是李逵這在戰場上強大如同開了無雙一般的殺戮能力,蕭聖衣也自愧不如。
“俺鐵牛自江州來,來投奔狄泉哥哥的,俺嫡親大哥和老娘都在濟州蒙狄泉哥哥收留,今天俺鐵牛特意幫你們砍這些鳥官來了!”
李逵說到這裏,還一碰兩把板斧,板斧上還掛著的人體組織殘片就落了一地……
“好!你如此勇猛,我表兄必然歡喜,此戰過後,我必然為你表功!”
“原來兄弟是狄寨主的兄弟,受俺一拜!”
李逵一聽“賽存孝”蕭聖衣說狄泉是自己“表兄”,就知道了眼前這人是狄泉的表兄弟,在他眼裏,如今已經把狄泉看成了恩人,沒法報答,現在遇上了一個狄泉的親戚,就當著是狄泉,磕了一個響頭。
“唉唉唉!請起請起!有恩也是我表兄宅心仁厚,和我沒關係啊,鐵牛兄弟,先打完再說!”
蕭聖衣連忙扶起李逵,李逵聽了蕭聖衣這句話,高喊一聲,“好!”就抓起兩把板斧,又追人去了。
眼看著四道防線已經破了三道,梁山軍的大炮火器都已經在步兵的簇擁之下直接到了第三道土牆了,這距離直接已經可以向城牆上開炮了,項成已經慌了,因為無論是怎麽打,白刃戰他不怕,可這火器他真是沒辦法對付!
就在此時,正應了那句話,“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剛剛還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來了太陽雨!
“哈哈!天助我也!”
項成直接樂瘋了!他知道,這些火器一旦經了水,那就無論如何都點不著,這場“及時雨”可是直接讓梁山軍喪失了他們的火器優勢啊!
“眾將士,速速與我出城,痛擊敵軍!”
項成想著這一下雨,梁山軍的火器直接就沒法用了,正是他擊退敵軍的大好時機,於是就打開城門,放下吊橋,帶著守城的軍士殺出城外,企圖殺退梁山軍。
但他不知道的是,雖然火器的威力讓梁山軍的戰鬥力飆升,但是沒了火器的梁山軍,也不是他們能夠隨便抗衡的。
總的來說,有火器,對於梁山軍來說,那是錦上添花,沒有火器,那也不至於雪上加霜,隻不過是白璧微瑕,梁山軍的高昂戰鬥力依然在,就是沒有用火器的時候那麽摧枯拉朽罷了,可依舊是戰力旺盛。
而項成的部下宋軍,雖然也算是正規軍部隊,但是他臨時招募了很多壯丁入伍,這些人的戰鬥力比起在軍功爵製度下死戰無前的梁山軍比起來,那就是戰五渣,硬碰硬的打,實力差距更加明顯。
“殺!”
項成率軍殺過吊橋,手持錐槍衝向已經到達了吊橋下麵的的李逵。
這種因形如麥穗,故也稱“麥穗槍”。宋代曾公亮《武經總要前集·器圖》: “錐槍者,其刃為四棱,頗壯,銳不可折,形如麥穗,邊人謂之麥穗槍。”
這東西還有一個比較出名的名字,叫做“破甲錐”。
正常情況下,破甲錐的長度通體在40到50厘米左右,它的製式較為特別整體是由錐頭和底座兩個部分組成,錐頭細長鋒利,一般為圓錐形或是棱錐形,尖部比之矛頭還要銳利數倍;底座為長筒形可以持握但更多的是用來與槍矛的杆連接組合,亦可作為特製箭矢的破甲箭頭使用,遠程傷害十分可觀。
而眼下項成手裏的這個破甲錐中則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形製,它的長度大概在100cm左右,底座樣式直接就是劍柄形狀,這種破甲錐又被叫作“破甲劍”。
破甲錐是穿刺型破甲兵器,最大的優點就是穿透性強,無論是什麽形製的破甲錐它的攻擊方式都是直接的穿刺,相對的它用於劈砍的攻擊力是相當弱的,而且這種穿刺攻擊方式對於鎖子甲等有縫隙的鎧甲能形成有效的傷害但是對於板甲等就很容易滑走,限製性大,所以在曆史上關於它的描述相對較少。
曆史上有記載使用這種兵器的就是唐朝時期的將領李光弼,它的兵器被記錄為‘透甲槍’,這種槍的槍杆總長九尺,槍頭部分長一尺三寸,其鋒用鋼三寸,似一針狀,銳利無比,左右刃用銅一尺,項成的這條破甲錐就是仿照李光弼造的,他相信自己憑借手裏的破甲錐和戰馬的衝刺力量,一定能夠一擊刺殺李逵。
但他想錯了,李逵最擅長的步兵打騎兵打法,就是斷馬腿!
單以武功來論的話,李逵作為普通的農家子弟,打柴為生,應該沒有接受過係統的學習和訓練,雖然能夠會一點拳腳和棍棒,但不是科班出身,我還是屬於書中所謂的“綠林手段”。
這一點從他的兵器可以看出來,古代用斧的武將很多,但軍隊的戰將一般用的基本都是單把長斧,這是因為斧頭太重,攻擊頻率上不去,很難和敵人兵器進行糾纏,所以利用長杆加強斧頭的破壞力和攻擊範圍,爭取在短時間內結束戰鬥,打不過就跑,就是程咬金所謂的三板斧。
而李逵所用的卻是兩把短斧,這東西就是農村勞動之中隨手可得的工具,劈柴斧就是板斧啊,這就意味著他必須揮舞著沉重的斧頭和敵人近戰搏鬥,這就顯得非常不利。
所謂一寸長一寸強,短兵器的攻擊範圍近,力臂又短,這是先天的劣勢,因此往往需要高頻率的攻擊去抵消這種不足,因此短兵器不宜太笨重,而李逵的兩把板斧則是異類,短而且又大又重,顯然是非常不利於實戰的,但李逵的實戰卻很不錯。
這就得益於李逵出色的、幾乎沒有短板的身體素質,單論身體素質,李逵的身體素質在梁山可以排到前三。
首先是力量,李逵的力量是非常強悍的,這在書中有多處描寫。遇見張順之前和漁人的打鬥:李逵大怒,焦躁起來,便脫下布衫,裏麵單單係著一條棋子布捎兒,見那亂竹篙打來,兩隻手一駕,早搶了五六條在手裏,一似扭蔥般都扭斷了。
竹篙是撐船用的大竹杆子,尺寸和硬度都很大。還有遇到湯隆時,接過三四十斤的銅錘,如弄彈丸一般。使了一迴,輕輕放下,麵色不紅,心頭不跳,口內不喘。驚人的力量讓李逵即使是揮動沉重的板斧,也可以迅疾如風。
雖然和焦挺與燕青的鬥武,還是反應了李逵沒有什麽功夫套路,離開了板斧,離開了兵器,李逵戰鬥銳減,可是大家不要真的以為李逵就是鬥不過焦挺,要是兩個人搏命,給了李逵用板斧的機會,焦挺和燕青未必能贏,或者就是贏不了。
前麵不是有一個韓伯龍,李逵說你過來看看,這廝一愣神就被李逵劈為兩半了,要是李逵直接用斧子對付焦挺,焦挺就卒了。
論耐力,這在書中也有描寫。
殺四虎那迴,李逵趕了一天山路,日落平西時才趕到家裏,背起母親就走,半夜時分趕到嶺上,又跑到山頂的廟裏找到香爐裝水迴來,尋著血跡找到虎穴,接著連殺四虎,中間沒有休息,沒有飲食,卻沒顯出半點疲態。
甚至是後麵招降朱仝,李逵和朱仝邊打邊走,又把朱仝累個半死,李逵穿山越嶺如履平地,屁事沒有。
還有速度方麵, 雖然李逵是個使兩把板斧的糙漢子,但李逵無論是反應還是移動,都是異常敏捷快速的,完全看不出半點笨重,完全對得起“黑旋風”的名頭。
車輪戰盧俊義,李逵第一個出戰,打了就跑,根本追不上。
後麵的戰鬥中,李逵作為步將,往往能夠抓住戰機,幹掉實力不俗的騎將。不但祝龍死在他斧下,就連石寶都被李逵砍翻了馬腳,逃命去了。
要說武力,武鬆、魯智深肯定在李逵之上,但他們也比李逵高出來的極其有限。
但是論在戰場上的作用,李逵不但可以憑借個人勇武衝鋒陷陣,還可以敏銳的尋覓戰場時機,穩準狠的消滅對手。
最後就是防護力了,靠著臉皮厚扛了瓊英兩發石子才出了點血。打張順時,任憑張順的拳頭猛擊肋下,毫不在意。
梁山上不乏亡命徒,但真要說不要命的,李逵當屬第一。拎著把刀就敢獨闖虎穴,雖說是替母報仇,但要是換了別人,恐怕還是得準備周全,先打聽清楚情況,然後再準備好工具和幫手。啥都沒有,提刀就幹的,恐怕不多。
到了戰場上,更是一往無前,整本書裏麵也沒有李逵主動後退的仗,戰術誘敵除外。
對於李逵來說,隻有打不過的,沒有不敢打的。揪住史文恭就打,看見石寶就追,不但敢攻城衝陣,甚至敢迎著騎兵衝鋒。
很多人說宋江給李逵配備豪華的四人組是偏愛,但實際上敢幹這個活也隻有李逵,敢死隊隊長,這麽重要且危險的崗位,多配幾個助手也是正常的。
而此時李逵看到來勢洶洶的項成,左手的板斧脫手而出,直接把項成胯下戰馬的兩隻前蹄子齊齊截斷,直接“馬失前蹄”,項成被狠狠地甩了下來,跌進塵埃。
還沒等項成爬起來,李逵就先把他給拎了起來,血淋淋的斧頭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看著像是個官兒啊!”
“不錯,族兄琅琊彭城節度使項元鎮,好漢莫要害我性命,我兄長必然會重金來贖迴……”
項成的那個“我”字還沒說出口來,李逵手裏的大斧子已經“哢嚓”一聲,把他的腦袋剁了下來。
“說說說,說那麽多,你說個鳥!”
李逵向著項成的無頭屍體啐了一口,撿起板斧。
此刻項成身死,城牆上的守軍看在眼裏,連忙要拉上吊橋,也不管外麵已經出去的同伴了。
“娘的!把門打開!”
李逵則是一板斧飛出去,砍斷了吊橋一側的繩索,隻剩下了一邊支撐的吊橋根本就禁不住吊橋的重量,直接被扯斷了,吊橋“嘭”的一聲,轟然砸在李逵腳前!
“哈哈,俺要殺個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