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初,墨家在戰國時期那是有自己的武裝的,機關術獨步天下,守城戰無往不利,著名的墨家創始人墨翟與公輸班以機關術推演大戰解楚宋之戰就是最好的例子,“墨守成規”就是這樣來的。
雖然墨子死後,墨家分為相裏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其弟子根據墨子生平事跡的史料,收集其語錄,完成了《墨子》一書傳世,墨家勢力逐漸衰微,但是若墨家能夠自戰國傳承至今,其底蘊已經是極其豐厚了。
更何況,秦漢後期墨家分化成二支﹕一支注重認識論、邏輯學、幾何學、幾何光學、靜力學等學科的研究,是謂“墨家後學”,另一支則轉化為秦漢社會的遊俠,墨徒一個個都是赴湯蹈火、死不旋踵的人,惹了他們,誰敢保證他們不會天涯海角追殺你。
而且在科學技術方麵,墨家在戰國時期就研究了幾何學,力學,墨子祖師爺研究了小孔成像原理,還第一個提出機械設計三大定律,以規範機械師的設計標準。這三大定律在《墨子》中稱“三表”,在墨子的著作中,對杠杆、斜麵、滑車等於民有利的機械原理大書特書。
墨家的機關術當時可謂是獨步天下,而他們如何並沒有消亡,可想而知,他們如果繼續研究發展機關術,到了宋朝已經千年左右了,他們手裏的墨家機關術能夠發展到一個什麽樣的恐怖程度,狄泉真不敢隨便設想。
“敢問狐光钜子,我梁山泊與墨家素來井水不犯河水,為何阻我軍去路?在下對墨家祖師爺墨翟也是無比崇敬,引為聖人,不知閣下此舉有何深意。”
狄泉是奔著先禮後兵的態度,墨家的人在曆史上給人留下的印象隻有一個,軸的很。
要是他們真的不退去,狄泉也免不了要一戰。
“狄寨主也知曉我墨家?”
雖然狄泉看不見狐光的麵容,但是聽著他的聲音,似乎裏頭略帶著點詫異和激動。
“如何不知?先秦諸子百家之中,墨家最不同於其他,墨子老人家一生提倡尚賢,尚同,兼愛,非攻,節用,節葬,天誌,明鬼,非樂,非命十大主張,當時法家代表韓非子稱儒家和墨家為世之顯學,隻可惜自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來,墨學衰微,多少年了,如今能再見墨家傳人,當真大慰平生!”
狄泉上輩子知道墨家,還是小時候看動畫片看來的,之後也對墨家進行了相當細致的了解,真正的明白了,墨家,真是當時百家爭鳴之中最為與眾不同的一家。
“我墨家隱世千年,未曾想,狄寨主居然還記得我們,狄寨主,可叫我近前答話嗎?”
狐光詢問道。
“請钜子上船!”
狄泉剛想讓手下人去幫助狐光,沒想到人家狐光一飛身躍出一丈來長,穩穩的落在船頭了。
狄泉身後的狄雷和蕭聖衣張大嘴巴,卻沒有發出聲音,對視一眼,滿臉的驚愕之色。
這在水上船舶之間還有如此輕靈的身手,這身法可不簡單。
此時那狐光就站在狄泉的身前,狄泉終於看到了狐光的“廬山真麵目”,一個年級至少和周侗差不多的老人,古銅色的皮膚,刀削斧鑿一般的麵容,想必是久居於天地遼闊的大漠西北之處,皮膚也如那裏粗糙的雅丹地貌一般。
“今日我攔住狄寨主去處,實在是墨家有一不情之請,想請狄寨主相助。”
狐光雙手抱拳,狄泉則是先將狐光請到了船艙之中說話,墨家已經隱世千年,如今突然出現,隻怕有著旁人難以預料的理由,還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來人,上茶!”
狄泉對狐光還是比較禮貌的,畢竟他到現在為止,沒有表現出來什麽攻擊性,而且他畢竟是天下墨徒的首領,那都不是江湖上門派掌門人的犯愁了,而是真真正正的堪稱宗教領袖的人物,雖然墨家並不是宗教。
“敢問先前钜子所說之事是……”
狄泉小心的詢問道。
“狄寨主,你可知曉這千年來,墨家弟子身在何方嗎?”
狐光卻並沒有直接迴答狄泉的問題,而是反問了狄泉一句。
“這……在下才疏學淺,實在不知道……”
“千年以來,我們墨家一直在隱世,大禹廳顛沛流離,從中原遷到了西域。”
所謂“大禹廳”狄泉倒是聽人說起過,這個東西是一座建築,也就是千年前傳說中的墨家“總壇”所在。
但是隨著諸子百家和戰國各國對於墨家的排斥,後來秦始皇一統六國,原本的大禹廳就毀了,後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墨家就徹底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之中。
但是,實際上,墨家弟子遠赴西域絕域,而原本的大禹廳則是在他們的科技發展之下變成了一座可移動建築,隨時可以拆卸組裝起來的榫桙結構建築。
按照狐光對狄泉的所說,他們的“總壇”之所以是叫做“大禹廳”,就是為了紀念大禹治水的功績,同時提醒墨家弟子,要謹記舍己為人的精神。
“想當年我神州大地在上古時期,共工怒觸不周山,天塌西北,地陷東南,洪水滔天,堯帝還在世時,中原地帶洪水泛濫,無邊無際,淹沒了莊稼,淹沒了山陵,房屋,人民流離失所,很多人隻得背井離鄉,水患給人民帶來了無邊的災難,而大禹治水,廢寢忘食,劃定九州,改堵為疏,三過家門而不入,公而忘私,方才平定水患,我墨家弟子素來敬仰,而今我等也聽到了狄寨主的檄文,得知皇帝要亂黃河。”
“自古以來,黃河亂,天下則大亂,倘若黃河泛濫不受控製,則下遊各地皆為水深火熱之中,受害者為億兆黎民,不亞於共工大水啊!”
狐光說道此處,也是神情激憤,抬頭怒吼,“我墨家祖師有雲,墨家弟子兼愛天下,愛眾生,赴湯火,蹈利刃,捐軀赴難,死不旋踵,如今天下即將產生滔天水患,危急天下,我等墨家子弟豈能熟視無睹?”
“千年以來,我墨家雖然歸隱,但也潛心研究先祖機關術與農學、水利等各學派,千年以來,已然大成,如今狄寨主招募天下豪傑共赴危難,我今願率領墨家十萬弟子前來,襄助狄寨主治理黃河,免去水患之災。”
“天啊!”
狄泉直接驚訝的站起身來,他沒想到墨家弟子居然能有十萬之眾,更沒有想到墨家弟子居然在這千年之中一直在研究科技!
更沒有想到,墨家钜子居然能夠找到自己,聽自己號令。
“墨家的濟世救民之心,在下深為感佩,但是……我狄永華有一點不明,為何钜子要投奔於我呢?”
狄泉心說墨家弟子十萬之眾,再加上他們獨步古今的機關術還有他們的各種技術,實力相比梁山絕對不弱,自成勢力都可以,為什麽要來找狄泉呢?
“狄寨主,我們隱世千年,不是自願歸隱,曆朝曆代都不容於我墨家存世,如今我墨家再度出世,也希望日後能不必隱藏於絕域之中,可趙宋絕不可能容我,但在我看來,狄寨主能容下我墨家,隻要日後狄寨主能夠叫我墨家重新現世,我們願意相助狄寨主一臂之力。”
狄泉也是聽明白了,墨家準備再度出世了,但是墨家的思想自古以來都被統治者所排斥,所以他們必然不可能被官府所允許。
在他們看來,自己是可以允許他們存在的,所以他們才會前來投桃報李。
狄泉對於墨家非常了解,自古以來,墨者多來自社會下層,以“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為教育目的,“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尤重艱苦實踐,“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則夕弗得”,“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古代的他們“以裘褐為衣,以跂蹻(草鞋)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生活清苦。墨者可以“赴湯蹈刃,死不旋踵”,意思是說至死也不後轉腳跟後退。
墨者中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
墨者必須服從巨子的領導,其紀律嚴明,相傳“墨者之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例如钜子腹朜的兒子殺了人﹐雖得到秦惠王的寬恕﹐但仍堅持“殺人者死”的“墨者之法”。
按墨家的規定﹐被派往各國做官的墨者,必須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張;行不通時寧可辭職。另外﹐做官的墨者要向團體捐獻俸祿﹐做到“有財相分”。當首領的要以身作則。
如果按照現在的觀點看,墨家根本就不像是一個學派,而是一個紀律嚴明的軍事組織,有著自己的行事準則和武裝力量。
墨家當時的軍事力量有多強呢?曆史上墨子曾阻止魯陽文君攻打鄭國,說服魯班而止楚攻宋,墨子精通手工技藝,可與當時的巧匠公輸班相比。墨子擅長防守城池,在止楚攻宋時與公輸般進行的攻防演練中,已充分地體現了他在這方麵的才能和造詣。
傳說中,他曾花費了三年的時間,精心研製出一種能夠飛行的木鳥,成為中國古代風箏的創始人。
他又是一個製造車輛的能手,可以在不到一日的時間內造出載重三十石的車子。他所造的車子運行迅速又省力,且經久耐用,為當時的人們所讚賞。
墨子幾乎諳熟了當時各種兵器、機械和工程建築的製造技術,並有不少創造。在《墨子》一書中的《備城門》《備水》《備穴》《備蛾》《迎敵祠》《雜守》等篇中,他詳細地介紹和闡述了城門的懸門結構,城門和城內外各種防禦設施的構造,弩、桔槔和各種攻守器械的製造工藝,以及水道和地道的構築技術,而他手下的弟子裏麵,至少有著幾百人掌握了和他同樣的技術手段,周遊列國,扶持正義。
任何一個封建王朝,能夠允許這樣的組織存在嗎?
狄泉也在思考,有著墨家的相助,自己的實力絕對能夠幾何倍數的增長。
但是,墨家的思想畢竟不同於正常學派,會不會成為日後的隱患,狄泉真的是說不好。
“墨家講究兼愛非攻,可如今我與朝廷和四方異族勢不兩立,必然爭戰不休,墨家支持我,豈不違背祖師墨子大義?”
狄泉則是直接反問了狐光。
“此言差矣,我墨家千年以來,也並非止步不前,千人的思想,我們也都進行了思考,兼愛非攻依舊是墨家宗旨,但是,天下間總有些人,你不殺了他們,這天下終究要大亂,天下人都不可能過上太平日子,所謂是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為了大部分人的利益,是永遠要犧牲一小部分人的利益,這一點我們如今也是明白的。”
“正如狄寨主你之所言,如今的趙宋朝廷,不顧流民百姓死活 居然敢在黃河上做文章,妄圖用黃河粉飾太平,這樣的朝廷,已經是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輩紛紛秉政,以致社稷化為丘墟,蒼生飽受塗炭之苦,而你狄寨主則不然,我們雖然遠在西域,但也知道你是愛護百姓之人,山東百姓有言,梁山泊,狄永華,自起事,為民伐,所過處秋毫無犯,下轄地豐衣足食,足見你是一位難得一見的仁義君子。”
狐光知道,在千年之中,不是沒有過曾經建立過豐功偉業的帝王,而墨家也不是不能在那些時間內現世,而此時此刻,他知道,隻有在這個時候,在眼前這個人的帶領之下,也許墨家才能真正的再度迴到這世上。
“承蒙钜子的錯愛,既然墨家十萬弟子對我狄永華有信心,日後我必然不會負了天下百姓,但我也有一事想問,墨家如今的機關術,究竟已經發展到了什麽地步了?”
雖然墨子死後,墨家分為相裏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其弟子根據墨子生平事跡的史料,收集其語錄,完成了《墨子》一書傳世,墨家勢力逐漸衰微,但是若墨家能夠自戰國傳承至今,其底蘊已經是極其豐厚了。
更何況,秦漢後期墨家分化成二支﹕一支注重認識論、邏輯學、幾何學、幾何光學、靜力學等學科的研究,是謂“墨家後學”,另一支則轉化為秦漢社會的遊俠,墨徒一個個都是赴湯蹈火、死不旋踵的人,惹了他們,誰敢保證他們不會天涯海角追殺你。
而且在科學技術方麵,墨家在戰國時期就研究了幾何學,力學,墨子祖師爺研究了小孔成像原理,還第一個提出機械設計三大定律,以規範機械師的設計標準。這三大定律在《墨子》中稱“三表”,在墨子的著作中,對杠杆、斜麵、滑車等於民有利的機械原理大書特書。
墨家的機關術當時可謂是獨步天下,而他們如何並沒有消亡,可想而知,他們如果繼續研究發展機關術,到了宋朝已經千年左右了,他們手裏的墨家機關術能夠發展到一個什麽樣的恐怖程度,狄泉真不敢隨便設想。
“敢問狐光钜子,我梁山泊與墨家素來井水不犯河水,為何阻我軍去路?在下對墨家祖師爺墨翟也是無比崇敬,引為聖人,不知閣下此舉有何深意。”
狄泉是奔著先禮後兵的態度,墨家的人在曆史上給人留下的印象隻有一個,軸的很。
要是他們真的不退去,狄泉也免不了要一戰。
“狄寨主也知曉我墨家?”
雖然狄泉看不見狐光的麵容,但是聽著他的聲音,似乎裏頭略帶著點詫異和激動。
“如何不知?先秦諸子百家之中,墨家最不同於其他,墨子老人家一生提倡尚賢,尚同,兼愛,非攻,節用,節葬,天誌,明鬼,非樂,非命十大主張,當時法家代表韓非子稱儒家和墨家為世之顯學,隻可惜自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來,墨學衰微,多少年了,如今能再見墨家傳人,當真大慰平生!”
狄泉上輩子知道墨家,還是小時候看動畫片看來的,之後也對墨家進行了相當細致的了解,真正的明白了,墨家,真是當時百家爭鳴之中最為與眾不同的一家。
“我墨家隱世千年,未曾想,狄寨主居然還記得我們,狄寨主,可叫我近前答話嗎?”
狐光詢問道。
“請钜子上船!”
狄泉剛想讓手下人去幫助狐光,沒想到人家狐光一飛身躍出一丈來長,穩穩的落在船頭了。
狄泉身後的狄雷和蕭聖衣張大嘴巴,卻沒有發出聲音,對視一眼,滿臉的驚愕之色。
這在水上船舶之間還有如此輕靈的身手,這身法可不簡單。
此時那狐光就站在狄泉的身前,狄泉終於看到了狐光的“廬山真麵目”,一個年級至少和周侗差不多的老人,古銅色的皮膚,刀削斧鑿一般的麵容,想必是久居於天地遼闊的大漠西北之處,皮膚也如那裏粗糙的雅丹地貌一般。
“今日我攔住狄寨主去處,實在是墨家有一不情之請,想請狄寨主相助。”
狐光雙手抱拳,狄泉則是先將狐光請到了船艙之中說話,墨家已經隱世千年,如今突然出現,隻怕有著旁人難以預料的理由,還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來人,上茶!”
狄泉對狐光還是比較禮貌的,畢竟他到現在為止,沒有表現出來什麽攻擊性,而且他畢竟是天下墨徒的首領,那都不是江湖上門派掌門人的犯愁了,而是真真正正的堪稱宗教領袖的人物,雖然墨家並不是宗教。
“敢問先前钜子所說之事是……”
狄泉小心的詢問道。
“狄寨主,你可知曉這千年來,墨家弟子身在何方嗎?”
狐光卻並沒有直接迴答狄泉的問題,而是反問了狄泉一句。
“這……在下才疏學淺,實在不知道……”
“千年以來,我們墨家一直在隱世,大禹廳顛沛流離,從中原遷到了西域。”
所謂“大禹廳”狄泉倒是聽人說起過,這個東西是一座建築,也就是千年前傳說中的墨家“總壇”所在。
但是隨著諸子百家和戰國各國對於墨家的排斥,後來秦始皇一統六國,原本的大禹廳就毀了,後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墨家就徹底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之中。
但是,實際上,墨家弟子遠赴西域絕域,而原本的大禹廳則是在他們的科技發展之下變成了一座可移動建築,隨時可以拆卸組裝起來的榫桙結構建築。
按照狐光對狄泉的所說,他們的“總壇”之所以是叫做“大禹廳”,就是為了紀念大禹治水的功績,同時提醒墨家弟子,要謹記舍己為人的精神。
“想當年我神州大地在上古時期,共工怒觸不周山,天塌西北,地陷東南,洪水滔天,堯帝還在世時,中原地帶洪水泛濫,無邊無際,淹沒了莊稼,淹沒了山陵,房屋,人民流離失所,很多人隻得背井離鄉,水患給人民帶來了無邊的災難,而大禹治水,廢寢忘食,劃定九州,改堵為疏,三過家門而不入,公而忘私,方才平定水患,我墨家弟子素來敬仰,而今我等也聽到了狄寨主的檄文,得知皇帝要亂黃河。”
“自古以來,黃河亂,天下則大亂,倘若黃河泛濫不受控製,則下遊各地皆為水深火熱之中,受害者為億兆黎民,不亞於共工大水啊!”
狐光說道此處,也是神情激憤,抬頭怒吼,“我墨家祖師有雲,墨家弟子兼愛天下,愛眾生,赴湯火,蹈利刃,捐軀赴難,死不旋踵,如今天下即將產生滔天水患,危急天下,我等墨家子弟豈能熟視無睹?”
“千年以來,我墨家雖然歸隱,但也潛心研究先祖機關術與農學、水利等各學派,千年以來,已然大成,如今狄寨主招募天下豪傑共赴危難,我今願率領墨家十萬弟子前來,襄助狄寨主治理黃河,免去水患之災。”
“天啊!”
狄泉直接驚訝的站起身來,他沒想到墨家弟子居然能有十萬之眾,更沒有想到墨家弟子居然在這千年之中一直在研究科技!
更沒有想到,墨家钜子居然能夠找到自己,聽自己號令。
“墨家的濟世救民之心,在下深為感佩,但是……我狄永華有一點不明,為何钜子要投奔於我呢?”
狄泉心說墨家弟子十萬之眾,再加上他們獨步古今的機關術還有他們的各種技術,實力相比梁山絕對不弱,自成勢力都可以,為什麽要來找狄泉呢?
“狄寨主,我們隱世千年,不是自願歸隱,曆朝曆代都不容於我墨家存世,如今我墨家再度出世,也希望日後能不必隱藏於絕域之中,可趙宋絕不可能容我,但在我看來,狄寨主能容下我墨家,隻要日後狄寨主能夠叫我墨家重新現世,我們願意相助狄寨主一臂之力。”
狄泉也是聽明白了,墨家準備再度出世了,但是墨家的思想自古以來都被統治者所排斥,所以他們必然不可能被官府所允許。
在他們看來,自己是可以允許他們存在的,所以他們才會前來投桃報李。
狄泉對於墨家非常了解,自古以來,墨者多來自社會下層,以“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為教育目的,“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尤重艱苦實踐,“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則夕弗得”,“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古代的他們“以裘褐為衣,以跂蹻(草鞋)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生活清苦。墨者可以“赴湯蹈刃,死不旋踵”,意思是說至死也不後轉腳跟後退。
墨者中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
墨者必須服從巨子的領導,其紀律嚴明,相傳“墨者之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例如钜子腹朜的兒子殺了人﹐雖得到秦惠王的寬恕﹐但仍堅持“殺人者死”的“墨者之法”。
按墨家的規定﹐被派往各國做官的墨者,必須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張;行不通時寧可辭職。另外﹐做官的墨者要向團體捐獻俸祿﹐做到“有財相分”。當首領的要以身作則。
如果按照現在的觀點看,墨家根本就不像是一個學派,而是一個紀律嚴明的軍事組織,有著自己的行事準則和武裝力量。
墨家當時的軍事力量有多強呢?曆史上墨子曾阻止魯陽文君攻打鄭國,說服魯班而止楚攻宋,墨子精通手工技藝,可與當時的巧匠公輸班相比。墨子擅長防守城池,在止楚攻宋時與公輸般進行的攻防演練中,已充分地體現了他在這方麵的才能和造詣。
傳說中,他曾花費了三年的時間,精心研製出一種能夠飛行的木鳥,成為中國古代風箏的創始人。
他又是一個製造車輛的能手,可以在不到一日的時間內造出載重三十石的車子。他所造的車子運行迅速又省力,且經久耐用,為當時的人們所讚賞。
墨子幾乎諳熟了當時各種兵器、機械和工程建築的製造技術,並有不少創造。在《墨子》一書中的《備城門》《備水》《備穴》《備蛾》《迎敵祠》《雜守》等篇中,他詳細地介紹和闡述了城門的懸門結構,城門和城內外各種防禦設施的構造,弩、桔槔和各種攻守器械的製造工藝,以及水道和地道的構築技術,而他手下的弟子裏麵,至少有著幾百人掌握了和他同樣的技術手段,周遊列國,扶持正義。
任何一個封建王朝,能夠允許這樣的組織存在嗎?
狄泉也在思考,有著墨家的相助,自己的實力絕對能夠幾何倍數的增長。
但是,墨家的思想畢竟不同於正常學派,會不會成為日後的隱患,狄泉真的是說不好。
“墨家講究兼愛非攻,可如今我與朝廷和四方異族勢不兩立,必然爭戰不休,墨家支持我,豈不違背祖師墨子大義?”
狄泉則是直接反問了狐光。
“此言差矣,我墨家千年以來,也並非止步不前,千人的思想,我們也都進行了思考,兼愛非攻依舊是墨家宗旨,但是,天下間總有些人,你不殺了他們,這天下終究要大亂,天下人都不可能過上太平日子,所謂是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為了大部分人的利益,是永遠要犧牲一小部分人的利益,這一點我們如今也是明白的。”
“正如狄寨主你之所言,如今的趙宋朝廷,不顧流民百姓死活 居然敢在黃河上做文章,妄圖用黃河粉飾太平,這樣的朝廷,已經是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輩紛紛秉政,以致社稷化為丘墟,蒼生飽受塗炭之苦,而你狄寨主則不然,我們雖然遠在西域,但也知道你是愛護百姓之人,山東百姓有言,梁山泊,狄永華,自起事,為民伐,所過處秋毫無犯,下轄地豐衣足食,足見你是一位難得一見的仁義君子。”
狐光知道,在千年之中,不是沒有過曾經建立過豐功偉業的帝王,而墨家也不是不能在那些時間內現世,而此時此刻,他知道,隻有在這個時候,在眼前這個人的帶領之下,也許墨家才能真正的再度迴到這世上。
“承蒙钜子的錯愛,既然墨家十萬弟子對我狄永華有信心,日後我必然不會負了天下百姓,但我也有一事想問,墨家如今的機關術,究竟已經發展到了什麽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