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泉的傳檄天下現在已經初見成效了,大江南北的各處綠林好漢已經紛紛響應了狄泉的號召,將會前往會稽山大禹陵與狄泉會盟。


    甚至有一些距離山東近的地方,已經有人送來了盟單。


    狄泉正在和許貫忠商討著如何趕往會稽山的時候,王慶的使者就先到了。


    “寨主,王慶派遣使節共計五百餘人來到濟州城外,求見寨主。”


    “旱地忽律”朱貴飛跑前來報告。


    “王慶才來,不知其究竟何意。”


    狄泉還記得之前滕家兄弟和自己交戰之事,目前梁山和王慶還是屬於敵對狀態,此時王慶遣使節前來所為何事,狄泉不好預料。


    但是,王慶的問題確實需要解決一下,四大寇裏麵,隻有王慶的勢力範圍接近狄泉的勢力範圍,而且狄泉要是啟程前往會稽山大禹陵,勢必要通過王慶的勢力範圍。


    如果能夠短暫休戰,也是一件好事,起碼能讓狄泉沒有後顧之憂,不管怎麽說,四大寇和狄泉最後都不可能和平共處,但短暫的和平目前看來還是很需要的。


    “寨主,我看王慶此來,所為者當是講和。”


    許貫忠給狄泉分析了一下王慶現在的處境,狄泉傳檄天下,中原各地已經紛紛響應,所以大勢所趨,各路人馬必定會齊聚會稽山大禹陵。


    而北方各地要去會稽山大禹陵,都要從他的地盤上過,如果王慶和他們發生衝突,那可不是一次不小的麻煩,而是好多次。


    所以,王慶應該不會違背天下大勢,甚至很有可能會積極加入狄泉的同盟,獲得名聲的時候,明哲保身。


    其次,這黃河要真是讓他宋徽宗給弄得到處泛濫,他們兩淮也一定沒好處,誰敢保證大水衝不到他們這裏的出海口,更何況,王慶軍隊的重要組成部分“漕幫”,可也管著黃河各個渡口的聲音呢。


    一旦黃河泛濫,漕幫就是沒了一半經濟來源,王慶也就吃不飽了,所以他肯定是要阻止這件事的發生。


    “既然如此,便見上一見,即便是同意休戰,我也要讓王慶大出血才好。”


    狄泉對王慶可是全無好感的。


    過了不長功夫,那王慶使者便到了狄泉麵前。


    “小人楚王麾下轉運使龔端見過狄寨主。”


    來人一共兩個,說話的這個龔端是個矮小身材的黑瘦漢子,像是個猴子一樣。


    狄泉記得龔正和龔端這兄弟二人在原著裏麵拜王慶為師,學習棒術。王慶造反後,兄弟倆投奔,被封為轉運使,也算是王慶的心腹了。


    不過,比起這個龔端,後麵的另一個人則是更加引起狄泉的注意。


    龔端身後的那人是一條大漢,九尺掛零的身材,與卞祥差不多的身高,隻不過卞祥的雙臂比此人更粗些,但是這人的肩寬看起來更加的寬厚,比卞祥那大個子還要寬。


    要說卞祥是高大的樹,他就是寬厚的石。


    此人滿臉橫肉,臉部肌肉都結成塊兒了,黑紫黑紫的麵皮,就像臉上抹了桑椹汁一樣,眼睜銅鈴大小,草莓鼻子比酒杯還大,一副兇惡的殺氣在其身上是無法遮掩的。


    狄泉和許貫忠對視一眼,他們兩個都看的出來,這條大漢這等身板,這等氣質,必然是一員猛將。


    “好說,下站者還有一人,姓甚名誰啊?”


    狄泉出言迴話,順便問了一嘴。


    “此人乃是我楚王坐下翰林院學士待詔縻貹。”


    沒想到的是,龔端這句話話音剛落,狄泉“噗嗤”一聲,忍俊不禁就笑出來了。


    狄泉豈會不知縻貹是什麽人?那是淮西軍中的頭號猛將之一啊,和“急先鋒”索超不分上下,原著裏出場就連續擊殺河北降將文仲容和崔埜,與馬勥聯手殺死唐斌,最後還是被宋軍火炮擊殺。


    這樣的猛將當翰林院學士待詔,搞笑呢?


    不過狄泉也能想明白王慶的腦迴路,這樣隱藏縻貹的身份,又讓他跟隨在龔端的身邊,想來應該是秘密充當保鏢角色的。


    畢竟雙方在談攏之前還是敵對關係,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雖然是默認的規矩,但誰敢說狄泉一定能守規矩?


    縻貹估計就是來以防萬一的。


    “狄寨主為何發笑?”


    龔端問道。


    “沒事,我突然想到了些好笑的事情。”


    狄泉硬生生的憋笑,簡直快要憋出內傷來了。


    許貫忠見狀則是開口問道,“我梁山與你家楚王無冤無仇,為何此前突然率軍相攻,致使我軍損失慘重,還活捉我將軍劉唐?”


    許貫忠上來就先把過錯丟給了王慶方,站在了道德的製高點上開始了指指點點。


    龔端連忙迴話說道,“這位先生,此事是誤會,純屬誤會啊!我們派出的兵馬,本意是去打徐州兵馬都監項飛的,與貴軍相遇,實在是誤打,誤打!”


    “誤打?好,我今天也誤打你一下試試!”


    狄泉蹭的一下就把腰間的紫電寶劍拔了出來,做出了一副要動手砍死龔端的樣子。


    “狄寨主不可!”


    龔端當時就嚇了一跳,許貫忠也上去阻攔狄泉,而那縻貹,長袍之下的肌肉都已經肉眼可見的繃緊了,馬上就要動手。


    “寨主,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啊!”


    許貫忠雖然在那裏勸說著狄泉,一臉焦急的樣子,但是實際上這是兩人早就商量好的,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狄泉就暴怒,演出暴怒的樣子,無論如何都不同意要求,或者提出王慶方麵根本不可能做得到的要求。


    然後,許貫忠再私下裏麵去約談他們王慶使者,說個退而求其次的條件,然後做個老好人,假意幫他們勸說狄泉。


    因為狄泉給他們的預期太高,根本就不可能滿足,他們一定會渴望狄泉降低條件。


    而許貫忠把條件降低,即便是降低,實際上也已經是一個不平等條約了,但是由於這個條件比起上一個條件實在是降低了不少,所以他們肯定是急於締結盟約,即便這個盟約也很過分,但是也會答應,及時止損。


    畢竟,現在是王慶來求狄泉,不是狄泉求他王慶。


    “狄寨主請息怒,此事確實是誤會啊!”


    龔端眼看著許貫忠攔住了狄泉,趕緊解釋了起來。


    “誤會,你告訴告訴我什麽叫誤會……”


    狄泉話音未落,許貫忠這則是語重心長,一副顧全大局的模樣,勸諫道,“寨主,冤家宜解不宜結,以和為貴還是最好,就讓在下與來使交談一番如何?”


    “行吧!”


    狄泉把談判大權下放給了許貫忠,而龔端這邊對於三番兩次站在自己這邊幫他們說話的許貫忠真是滿眼感激,激動的對著許貫忠說,“不錯不錯,這位先生所言有理,敢問先生貴姓高名?”


    許貫忠一臉謙遜之色,“豈敢豈敢,山野村夫難登大雅之堂,在下許貫忠。”


    “哎呀!”


    龔端感歎一聲,“原來是狄寨主麾下的第一智囊許先生,久聞大名!”


    “過譽了,還是說迴此事,閣下說是誤會,可是項飛兵馬都是宋軍盔甲旗號,我軍可不是相同裝束,莫非閣下淮西軍馬都認錯人?不可能吧?”


    “這……”


    許貫忠說的有理有據,龔端也反駁不了,隻得說出賠償的誠意,“許先生所言不錯,但事情已然發生,於事無補,可我家楚王得知狄寨主要會盟會稽山與天下豪傑共襄義舉,此乃大仁大義鬥智鬥勇,利國利民光耀古今之壯舉,故此有意與狄寨主重修友好,並助狄寨主一臂之力,先前擅自動兵的將領,已經被我王罷黜,死傷將士,我家大王願意賠償!”


    關於這件事情,純屬是當時滕家兄弟因為他們內部原因自作主張,想要禍水東引而自行攻打梁山軍隊的結果,說實話,並不是王慶的本意,也大大超出了王慶的預料。


    所以這滕戣、滕戡敗軍迴到了淮西之後,王慶因此是大為震怒,這兩個人原本是虎威將軍,王慶要把他們一擼到底,還是國舅爺段二給求的情,才免於處罰。


    王慶也是自知理虧,也知道徐州沒有打通之前還需要狄泉和他一起牽製項飛的隊伍,於是這次讓龔端來,也是帶了誠意的。


    龔端話音剛落,縻貹就招唿隨從搬上來了二十口大箱子,這些箱子裏頭都是些些各色財物,一拿出來,整個大廳裏麵都是滿滿的珠光寶氣。


    狄泉掃了一眼,估算了一下價值,王慶是沒少往外拿錢啊,這些財寶加在一起,十萬兩銀子至少是有的。


    這也是側麵印證了,這漕幫,真的是很有錢!


    “把這些破勞什子便可以隨隨便便買我梁山兄弟的性命嗎?想要議和,叫你們王慶親自來稱臣納貢!”


    狄泉這句話卻是惹惱了那裏的縻貹,縻貹直接就操著他那甕聲甕氣的嗓音怒懟狄泉說道,“我家楚王豈能屈尊降貴?”


    “大膽,在我濟州容不得你撒野!”


    狄泉拍案大吼一聲,但見兩邊廊下,左邊閃出狄雷來,手挽兩個芭鬥大的鐵錘,右邊閃出“賽存孝”蕭聖衣來,手握畢燕撾枕戈待旦,就等著狄泉一聲令下就上去開打了。


    縻貹也不是傻子,看看狄雷手中的兩個鐵錘,想著自己身上還沒有什麽武器在手,這要是打了起來根本是不占便宜的,也是不敢輕舉妄動。


    “息怒,息怒!狄寨主,萬事好商量!”


    龔端心說打起來可就徹底把臉皮撕破了,連連揮手。


    “哼!”


    狄泉則是佯裝憤怒,直接離開了。


    “許先生,這……”


    龔端見狀,連忙跑到許貫忠的身邊,想讓他幫著自己這邊多少說幾句好話。


    “唉,你們家楚王不知道我家狄寨主的脾氣,狄寨主愛兵如子,你們拿財物賠禮道歉,不等於是拿錢買我梁山兄弟的命,我家狄寨主如何能不惱火?”


    “是我等失察了,可是……許先生,總要有個章程才好,我也好報上我家楚王啊!”


    龔端一邊說,一邊從腰間掏出一塊周朝的周玉塞給許貫忠,嘴裏說著,“些許小物,不值一提,萬望許先生看在兩家友好,從中斡旋啊!”


    按說許貫忠自然對於財物看不上眼,但是此時他扮演的角色需要拿著這“好處”,他便也沒有推辭,而是小聲地附耳和龔端交談起來。


    “我家狄寨主也隻是在氣頭上,過後我自然會相勸,隻是不知楚王誠意究竟如何?”


    “我家楚王說過,願與狄寨主結秦晉之好,將妹妹嫁給狄寨主!”


    龔端立刻說明了王慶的誠意。


    “唉,隻可惜狄寨主不好女色,這樣吧,如今我兩家若結盟好,我看則可共伐徐州如何?事成之後,不需你們賠款,但是這地方劃分,可以詳談。”


    一聽許貫忠如此說,龔端立刻來了興趣,因為一早王慶就說過他準備聯合狄泉共同對付徐州的項家。


    “拿下徐州之後,我軍還要一地。”


    許貫忠的這句話直接叫龔端懵了,“什麽地方?”


    “合肥。”


    “合肥!”


    龔端心說現在王慶的手上確實有合肥,但是合肥的戰略重要性實在是太大了。


    熙寧五年,淮南路分東西兩路,後並又分,合肥屬淮南西路廬州,為州治,屬保信軍節度,曆史上的合肥那是北方遏製南方的咽喉要地,著名的張遼張文宇八百破十萬就是發生在這個地方。


    如果把合肥交給狄泉,無疑是給王慶北上的道路上直接掛了一把大鎖,給鎖的死死地。


    “這……茲事體大,我需要先派人去問詢我家楚王才能決斷。”


    龔端心說這個條件確實不太容易讓王慶同意,但是眼下這情況,能不得罪狄泉和狄泉全麵開戰,還是不能和他們全麵開戰的好。


    所以,他準備寫信勸說王慶先那合肥換取安定,然後再找機會把合肥收迴來。


    畢竟即便是狄泉取了徐州,兩家也得對半分,到時候狄泉與合肥的鏈接是鞭長莫及的,想要收迴合肥,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之狄家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玄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玄嶽並收藏水滸之狄家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