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那“鎮三山”黃信雖然武藝不行,但是運氣好,百戰餘生最後活下來了,要不說這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賢侄,武藝上我與你宗伯父都會指點你,但是你需知,這俗話說,單絲不成線,孤木難成林啊,你爹武藝何等厲害,當年也是名震江湖,也被奸臣所害,那蔡京我太過熟悉了,黨羽何止千萬,其中不乏能人異士,你即便是練得如你爹一般高強,怕也是無濟於事啊!”
周侗雖然知曉他“鎮三山”黃信報仇心切,但這也是一句實話,當年蔡京還沒有得勢的時候,就曾經在征西夏之時間接害死了周侗的兒子,又搶了周侗的功勞,後來蔡京更是霸占了老“平南王”金台的平南王府,要說有仇,周侗和他之間的仇可真是不小,但是周侗一身本領,為什麽不報仇呢?
因為報不了,他就算是天天年年的跟著那蔡京,找到了機會殺死了那蔡京,也是會惹上一身官司的。
俗話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小人報仇,從早到晚” ,那蔡京在朝中的勢力又是那麽大,說是權傾朝野,絲毫不為過,倘若周侗刺殺他失手,最後造成的後果就難以估量了,蔡京非得天涯海角的追殺他不可,就算是與他相關的人,也不可能置身事外,隻怕也會被連累。
而這“鎮三山”黃信,甚至終其一生都很難達到他師父“霹靂火”秦明的水平,又怎麽可能和周侗相比呢?
周侗是什麽樣的人物,武學宗師,天朝教師,那是閱人無數啊,什麽人在武學上的資質如何,他是一下就能看出來,這個“鎮三山”黃信並不是什麽天賦異稟的人才,想讓他學得厲害,那也不太可能。
人是需要資質來習武的,要是資質不夠,你就算是勤學苦練一輩子,成就也是有所極限的,最好的例子就要屬“玉麒麟”盧俊義和史文恭了。
“玉麒麟”盧俊義的資質就要比史文恭高,所以兩個人哪怕是用功程度一樣,“玉麒麟”盧俊義也是始終要壓他史文恭一頭。
“你最好的選擇是入我梁山與那些奸臣鬥爭到底,我早晚要殺奔東京,推倒趙家江山,把那些亂國奸臣一個個全都砍死,你若隨我成就大事,也算是告慰你父親的在天之靈了。”
此時的狄泉突然開口,而那“鎮三山”黃信仔細一想,狄泉說的沒錯。
他要是真的想辦法替父報仇,那就勢必要找一處靠山,借助其力滅宋,才有可能殺了蔡京,而現在這個情況之下,有這種能力的人並不多。
首先,就是在北邊的大遼,宋遼之間的戰爭已經百年有餘了,雙方之間的戰鬥基本上宋朝都是處於不利地位的,於是乎遼國要想滅掉宋朝,並不是沒有機會的,而且機會很大,哪怕是現在這個已經日暮西山的宋朝。
曆史上,宋金“海上之盟”約定的是,雙方共同滅遼,兵分兩路,女真兵自平州鬆林趨古北口,南朝兵自雄州趨白溝夾攻;北兵不得過鬆亭、古北榆關之南;宋取遼之南京,金取遼之中京,幽燕原為中國漢地,應歸南朝;西京侯挐了阿適,待與南朝;金人助宋收複失地,宋須納前與遼之歲幣於金。
當時童貫是派遣了劉延慶統兵十萬北攻遼。
劉延慶是誰呢,就是後來那“中興四將”裏麵大名鼎鼎的“劉跑跑”劉光世的父親大人。
所謂“虎父無犬子”,而劉家這爺倆純屬是“犬子無虎父”,劉光世那戰績愧為“中興四將”之一,他爹也是不遑多讓的水平。
當時本來是宋軍北伐收複自後晉石敬瑭割讓而被遼國占據百年之久的燕雲十六州,按說這是收複失地,一路上百姓們還不得簞食壺漿,以迎接王師嗎,結果,這劉延慶的部隊在行軍中紀律渙散,部伍不整,以至於為禍百姓,直接失去了群眾基礎。
這還不是最為致命的情況,當時十萬大軍行至良鄉,遇遼軍南下阻擊,兩軍交戰,宋軍大敗,劉延慶這個廢物點心,遭遇了這一戰之後,不敢再戰,直接選擇關閉營壘,當起了縮頭烏龜。
當時從遼軍投降來的部將郭藥師建議,要劉延慶乘虛襲取燕城,劉延慶即派部將高世宣與郭藥師率部前往,命第三子劉光世率部為後援。
但是,劉光世畏敵如虎,直接撤退沒去增援,郭藥師等攻入燕城,與遼軍巷戰,因為劉光世不按時趕到,郭、高二將失援,郭藥師敗退,高世宣戰死,戰況直接急轉直下,再無迴旋餘地。
劉延慶隻得退軍屯於蘆溝河之南,遼軍以計虛張聲勢,劉延慶恐慌燒營南奔,士卒自相踐踏死者百餘裏,大敗而迴,使宋朝廷自神宗時所積蓄的軍資喪失殆盡。
就這兩父子幹的騷操作,真是殺十次都有富裕。
其實當時遼國已經近乎分崩離析,在軍事上,遼國被金國節節敗退,皇帝天祚帝遠遁,群龍無首;而宋朝大軍打的其實是占據燕京的北遼,北遼皇帝耶律淳名不正言不順,還重病在床。
你想想,這樣的敵人都打不過,宋軍得多菜?宋朝丟人都丟到家了!
但是“鎮三山”黃信不能投奔遼國,因為那就代表著要當漢奸,自從後晉石敬瑭割讓了燕雲十六州給遼國當兒皇帝開始,丹書青史之上他就算是永遠被當做最恥辱的人記錄在案了,“鎮三山”黃信不想,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這樣幹。
從民族感情上來說,他是個漢人,也不可能這麽幹。
另外有可能滅掉宋朝的勢力,現在還有個田虎,雖然田虎是漢人一個,但是他依舊是一個漢奸,因為在後麵支持他的是遼國。
況且,他本身都是一個遼國的傀儡,怎麽可能有什麽打的成就呢,也是不可取的選項。
再者,還有個王慶,但是王慶現在雖然攻州克府,但是他目前的進展和能夠展現的實力還不是那麽強,讓人並不相信他有能夠覆滅宋朝的實力。
其餘的,西邊有個西夏,雖然西夏曆史上還真有過差點把宋朝折騰亡國了的時候,但是其畢竟是個小國,國力尤其極限,自繼遷以來,西夏與北宋交戰二十餘載,宋夏人民飽嚐了顛沛流離之苦,德明繼位後,采取與宋修好的策略,但是李元昊繼位後宋夏戰事頻仍,宋軍屢遭失敗,朝野震驚,軍費開支浩大,百姓負擔日益加重,起義反抗日增。西夏也在戰爭中損耗慘重,雙方因停止互市造成西夏國內物資嚴重匱乏,在此情況下,宋神宗采納俞充、種諤的建議,詔王中正募禁兵,熙河李憲、種諤、高遵裕、劉昌祚等以秉常見囚,率陝西、河東五路兵馬,大舉進攻西夏,宋朝的屢屢用兵也是讓其老實了不少。
雖然現在西夏又在蠢蠢欲動,但是其能夠給宋朝造成的傷害已經不是當年那麽大了,所以他們也不具備讓宋朝直接滅亡的能力,頂多是傷筋動骨。
至於剩下的,現在多了一個安南李朝,但那隻是一個化外小國,剩下的國家,吐蕃,遠在青藏高原,和宋朝接壤的地方並不多,他們也不至於來千裏迢迢的和宋朝拚命。
大理,雖然大理段氏並不屈服於宋朝,但是大理是一個小國,總的來說,宋朝與大理國的關係是一種和諧而複雜的關係,一直都很和睦,基本沒有戰事,當年宋太祖用玉斧劃定大渡河為大理同宋朝的邊界,和諧至今,大理段氏也知道輕重,知道自己是南邊的小國,並不敢招惹宋朝的這種大國。
這樣看來,剩下的就隻有狄泉了。
以“鎮三山”黃信對狄泉的了解,首先,梁山的戰鬥力極其高強,這是他親自與梁山軍隊打了多少次的仗所得到的切膚之痛。
其次,狄泉的宗旨就是反宋,替天行道,殺奸臣貪官,和黃信的報仇心思大體上是差不多的。
再有,就是現在能夠幫助“鎮三山”黃信的,也就隻有狄泉一個了。
思慮片刻後,“鎮三山”黃信一拍大腿道,“身為人子,不為父報仇,天理不容!狄泉,我跟你幹了!”
這家夥突然有了這麽大的反應,把狄泉都給嚇了一跳。
“答應就答應,你喊什麽,開門,放出來吧!”
狄泉一揮手,示意獄卒把“鎮三山”黃信放了出來,看得出來,就是狄泉不要他,他也得和奸臣打到底了,何況還有周侗和宗澤在這裏,他也掀不起多大風浪。
而在“鎮三山”黃信的牢房對麵,關押的正是那“沒羽箭”張清。
他的兩個副將“花項虎”龔旺,還有“中箭虎”丁得孫,都已經投降了梁山泊,而他還沒有投降,現在看到了自己的新獄友“鎮三山”黃信也都投降了梁山,麵無表情,好像是魂遊天外一樣,傻呆呆的看著對麵。
狄泉看著這一幕,有點好奇,這邊周侗和宗澤把黃信領走,狄泉湊到張清身邊,詢問道,“張虎騎,作何感想?”
張清半天才迴過神來,迴了句,“狄寨主可會解夢?”
“解夢?那倒是說說,你做了什麽夢?”
這張清一說,狄泉也好奇了起來。
“我夢見一仙人引我到了一處地方,見到了一絕美少女,叫我傳授她飛石之術,並告訴我,這人是我的宿世因緣……”
張清就在那裏呆愣愣的說著,帥哥一個活活的像一個癡漢……
狄泉立馬就明白了,他這是夢裏傳授自己老婆飛石了。
在原著裏麵,“沒羽箭”張清的妻子是仇瓊英,外號“瓊矢鏃”,生於汾陽府介休縣,十歲時父被田虎殺害,母宋氏被擄去做壓寨夫人,不從,投崖而死,化為奇石,不久她亦被田虎部將鄔梨擄去,鄔愛其美貌,認為義女。
管家葉清於石室山采石中得知仇申宋氏冤情,訴諸瓊英,她知後思報仇,夜夢神人傳授武藝,後又夢神人引一少年將軍教她飛石異術,且告之是其宿世姻緣,此後她即以飛石為絕技,人皆稱之為“瓊矢鏃”。
而那個夢裏傳授她飛石打人的少年將軍就是天捷星“沒羽箭”張清。
這兩個人是上天注定的姻緣,後來宋江奉命征討田虎,田虎封仇瓊英為郡主,命她與鄔往昭德迎擊宋江。
學了飛石之術的瓊英出陣先將王英打傷,後又用飛石將扈三娘、顧大嫂打退戰場上她打傷李逵、林衝等多人,擒獲了解寶、解珍,但因為鄔梨被宋兵射傷,葉清借尋醫生來宋營,訴出冤仇,宋江派安道全、張清化名全靈、全羽至鄔營為之治傷。
當時仇瓊英她認出張清即夢中之人,芳心暗許,鄔梨傷好後,由葉清攛掇,招贅張為婿。二人情投意合,一起鴆殺鄔梨,放出被俘宋將,並模仿鄔筆跡,報知田虎招贅事,田虎封張清為郡馬,仇瓊英與張清裏應外合,活捉了田虎,徽宗封她為貞孝宜人。
可以說,仇瓊英在梁山女將之中也是力壓“一丈青”扈三娘的存在,征討淮西王慶時,瓊英與張清等並為前部先鋒,於陣前用飛石配合秦明殺死敵將陳贇,攻打荊南時,殺死敵將滕戣,攻打南豐時殺死敵將李雄、活捉王慶妃子段在娘,屢立戰功。
後來征討江南方臘時,瓊英因懷孕染病留在東京,而後生下一子取名張節,張清獨鬆關被厲天潤所殺後,瓊英將張清遷迴故鄉安葬,獨自撫養張節,後來張節長大後隨宋軍破了大金,也算是不辱沒其父親了。
狄泉心說這下子有辦法勸降張清了,於是故弄玄虛道,“我這個周公給你解一解你這個怪夢,既然說是你的宿世因緣,你今生必然要娶這個女子為妻,隻不過你需要知道這女子身在何方,姓甚名誰才行。”
張清白了狄泉一眼,心說我要是知道早去找了,用你多嘴?
“賢侄,武藝上我與你宗伯父都會指點你,但是你需知,這俗話說,單絲不成線,孤木難成林啊,你爹武藝何等厲害,當年也是名震江湖,也被奸臣所害,那蔡京我太過熟悉了,黨羽何止千萬,其中不乏能人異士,你即便是練得如你爹一般高強,怕也是無濟於事啊!”
周侗雖然知曉他“鎮三山”黃信報仇心切,但這也是一句實話,當年蔡京還沒有得勢的時候,就曾經在征西夏之時間接害死了周侗的兒子,又搶了周侗的功勞,後來蔡京更是霸占了老“平南王”金台的平南王府,要說有仇,周侗和他之間的仇可真是不小,但是周侗一身本領,為什麽不報仇呢?
因為報不了,他就算是天天年年的跟著那蔡京,找到了機會殺死了那蔡京,也是會惹上一身官司的。
俗話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小人報仇,從早到晚” ,那蔡京在朝中的勢力又是那麽大,說是權傾朝野,絲毫不為過,倘若周侗刺殺他失手,最後造成的後果就難以估量了,蔡京非得天涯海角的追殺他不可,就算是與他相關的人,也不可能置身事外,隻怕也會被連累。
而這“鎮三山”黃信,甚至終其一生都很難達到他師父“霹靂火”秦明的水平,又怎麽可能和周侗相比呢?
周侗是什麽樣的人物,武學宗師,天朝教師,那是閱人無數啊,什麽人在武學上的資質如何,他是一下就能看出來,這個“鎮三山”黃信並不是什麽天賦異稟的人才,想讓他學得厲害,那也不太可能。
人是需要資質來習武的,要是資質不夠,你就算是勤學苦練一輩子,成就也是有所極限的,最好的例子就要屬“玉麒麟”盧俊義和史文恭了。
“玉麒麟”盧俊義的資質就要比史文恭高,所以兩個人哪怕是用功程度一樣,“玉麒麟”盧俊義也是始終要壓他史文恭一頭。
“你最好的選擇是入我梁山與那些奸臣鬥爭到底,我早晚要殺奔東京,推倒趙家江山,把那些亂國奸臣一個個全都砍死,你若隨我成就大事,也算是告慰你父親的在天之靈了。”
此時的狄泉突然開口,而那“鎮三山”黃信仔細一想,狄泉說的沒錯。
他要是真的想辦法替父報仇,那就勢必要找一處靠山,借助其力滅宋,才有可能殺了蔡京,而現在這個情況之下,有這種能力的人並不多。
首先,就是在北邊的大遼,宋遼之間的戰爭已經百年有餘了,雙方之間的戰鬥基本上宋朝都是處於不利地位的,於是乎遼國要想滅掉宋朝,並不是沒有機會的,而且機會很大,哪怕是現在這個已經日暮西山的宋朝。
曆史上,宋金“海上之盟”約定的是,雙方共同滅遼,兵分兩路,女真兵自平州鬆林趨古北口,南朝兵自雄州趨白溝夾攻;北兵不得過鬆亭、古北榆關之南;宋取遼之南京,金取遼之中京,幽燕原為中國漢地,應歸南朝;西京侯挐了阿適,待與南朝;金人助宋收複失地,宋須納前與遼之歲幣於金。
當時童貫是派遣了劉延慶統兵十萬北攻遼。
劉延慶是誰呢,就是後來那“中興四將”裏麵大名鼎鼎的“劉跑跑”劉光世的父親大人。
所謂“虎父無犬子”,而劉家這爺倆純屬是“犬子無虎父”,劉光世那戰績愧為“中興四將”之一,他爹也是不遑多讓的水平。
當時本來是宋軍北伐收複自後晉石敬瑭割讓而被遼國占據百年之久的燕雲十六州,按說這是收複失地,一路上百姓們還不得簞食壺漿,以迎接王師嗎,結果,這劉延慶的部隊在行軍中紀律渙散,部伍不整,以至於為禍百姓,直接失去了群眾基礎。
這還不是最為致命的情況,當時十萬大軍行至良鄉,遇遼軍南下阻擊,兩軍交戰,宋軍大敗,劉延慶這個廢物點心,遭遇了這一戰之後,不敢再戰,直接選擇關閉營壘,當起了縮頭烏龜。
當時從遼軍投降來的部將郭藥師建議,要劉延慶乘虛襲取燕城,劉延慶即派部將高世宣與郭藥師率部前往,命第三子劉光世率部為後援。
但是,劉光世畏敵如虎,直接撤退沒去增援,郭藥師等攻入燕城,與遼軍巷戰,因為劉光世不按時趕到,郭、高二將失援,郭藥師敗退,高世宣戰死,戰況直接急轉直下,再無迴旋餘地。
劉延慶隻得退軍屯於蘆溝河之南,遼軍以計虛張聲勢,劉延慶恐慌燒營南奔,士卒自相踐踏死者百餘裏,大敗而迴,使宋朝廷自神宗時所積蓄的軍資喪失殆盡。
就這兩父子幹的騷操作,真是殺十次都有富裕。
其實當時遼國已經近乎分崩離析,在軍事上,遼國被金國節節敗退,皇帝天祚帝遠遁,群龍無首;而宋朝大軍打的其實是占據燕京的北遼,北遼皇帝耶律淳名不正言不順,還重病在床。
你想想,這樣的敵人都打不過,宋軍得多菜?宋朝丟人都丟到家了!
但是“鎮三山”黃信不能投奔遼國,因為那就代表著要當漢奸,自從後晉石敬瑭割讓了燕雲十六州給遼國當兒皇帝開始,丹書青史之上他就算是永遠被當做最恥辱的人記錄在案了,“鎮三山”黃信不想,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這樣幹。
從民族感情上來說,他是個漢人,也不可能這麽幹。
另外有可能滅掉宋朝的勢力,現在還有個田虎,雖然田虎是漢人一個,但是他依舊是一個漢奸,因為在後麵支持他的是遼國。
況且,他本身都是一個遼國的傀儡,怎麽可能有什麽打的成就呢,也是不可取的選項。
再者,還有個王慶,但是王慶現在雖然攻州克府,但是他目前的進展和能夠展現的實力還不是那麽強,讓人並不相信他有能夠覆滅宋朝的實力。
其餘的,西邊有個西夏,雖然西夏曆史上還真有過差點把宋朝折騰亡國了的時候,但是其畢竟是個小國,國力尤其極限,自繼遷以來,西夏與北宋交戰二十餘載,宋夏人民飽嚐了顛沛流離之苦,德明繼位後,采取與宋修好的策略,但是李元昊繼位後宋夏戰事頻仍,宋軍屢遭失敗,朝野震驚,軍費開支浩大,百姓負擔日益加重,起義反抗日增。西夏也在戰爭中損耗慘重,雙方因停止互市造成西夏國內物資嚴重匱乏,在此情況下,宋神宗采納俞充、種諤的建議,詔王中正募禁兵,熙河李憲、種諤、高遵裕、劉昌祚等以秉常見囚,率陝西、河東五路兵馬,大舉進攻西夏,宋朝的屢屢用兵也是讓其老實了不少。
雖然現在西夏又在蠢蠢欲動,但是其能夠給宋朝造成的傷害已經不是當年那麽大了,所以他們也不具備讓宋朝直接滅亡的能力,頂多是傷筋動骨。
至於剩下的,現在多了一個安南李朝,但那隻是一個化外小國,剩下的國家,吐蕃,遠在青藏高原,和宋朝接壤的地方並不多,他們也不至於來千裏迢迢的和宋朝拚命。
大理,雖然大理段氏並不屈服於宋朝,但是大理是一個小國,總的來說,宋朝與大理國的關係是一種和諧而複雜的關係,一直都很和睦,基本沒有戰事,當年宋太祖用玉斧劃定大渡河為大理同宋朝的邊界,和諧至今,大理段氏也知道輕重,知道自己是南邊的小國,並不敢招惹宋朝的這種大國。
這樣看來,剩下的就隻有狄泉了。
以“鎮三山”黃信對狄泉的了解,首先,梁山的戰鬥力極其高強,這是他親自與梁山軍隊打了多少次的仗所得到的切膚之痛。
其次,狄泉的宗旨就是反宋,替天行道,殺奸臣貪官,和黃信的報仇心思大體上是差不多的。
再有,就是現在能夠幫助“鎮三山”黃信的,也就隻有狄泉一個了。
思慮片刻後,“鎮三山”黃信一拍大腿道,“身為人子,不為父報仇,天理不容!狄泉,我跟你幹了!”
這家夥突然有了這麽大的反應,把狄泉都給嚇了一跳。
“答應就答應,你喊什麽,開門,放出來吧!”
狄泉一揮手,示意獄卒把“鎮三山”黃信放了出來,看得出來,就是狄泉不要他,他也得和奸臣打到底了,何況還有周侗和宗澤在這裏,他也掀不起多大風浪。
而在“鎮三山”黃信的牢房對麵,關押的正是那“沒羽箭”張清。
他的兩個副將“花項虎”龔旺,還有“中箭虎”丁得孫,都已經投降了梁山泊,而他還沒有投降,現在看到了自己的新獄友“鎮三山”黃信也都投降了梁山,麵無表情,好像是魂遊天外一樣,傻呆呆的看著對麵。
狄泉看著這一幕,有點好奇,這邊周侗和宗澤把黃信領走,狄泉湊到張清身邊,詢問道,“張虎騎,作何感想?”
張清半天才迴過神來,迴了句,“狄寨主可會解夢?”
“解夢?那倒是說說,你做了什麽夢?”
這張清一說,狄泉也好奇了起來。
“我夢見一仙人引我到了一處地方,見到了一絕美少女,叫我傳授她飛石之術,並告訴我,這人是我的宿世因緣……”
張清就在那裏呆愣愣的說著,帥哥一個活活的像一個癡漢……
狄泉立馬就明白了,他這是夢裏傳授自己老婆飛石了。
在原著裏麵,“沒羽箭”張清的妻子是仇瓊英,外號“瓊矢鏃”,生於汾陽府介休縣,十歲時父被田虎殺害,母宋氏被擄去做壓寨夫人,不從,投崖而死,化為奇石,不久她亦被田虎部將鄔梨擄去,鄔愛其美貌,認為義女。
管家葉清於石室山采石中得知仇申宋氏冤情,訴諸瓊英,她知後思報仇,夜夢神人傳授武藝,後又夢神人引一少年將軍教她飛石異術,且告之是其宿世姻緣,此後她即以飛石為絕技,人皆稱之為“瓊矢鏃”。
而那個夢裏傳授她飛石打人的少年將軍就是天捷星“沒羽箭”張清。
這兩個人是上天注定的姻緣,後來宋江奉命征討田虎,田虎封仇瓊英為郡主,命她與鄔往昭德迎擊宋江。
學了飛石之術的瓊英出陣先將王英打傷,後又用飛石將扈三娘、顧大嫂打退戰場上她打傷李逵、林衝等多人,擒獲了解寶、解珍,但因為鄔梨被宋兵射傷,葉清借尋醫生來宋營,訴出冤仇,宋江派安道全、張清化名全靈、全羽至鄔營為之治傷。
當時仇瓊英她認出張清即夢中之人,芳心暗許,鄔梨傷好後,由葉清攛掇,招贅張為婿。二人情投意合,一起鴆殺鄔梨,放出被俘宋將,並模仿鄔筆跡,報知田虎招贅事,田虎封張清為郡馬,仇瓊英與張清裏應外合,活捉了田虎,徽宗封她為貞孝宜人。
可以說,仇瓊英在梁山女將之中也是力壓“一丈青”扈三娘的存在,征討淮西王慶時,瓊英與張清等並為前部先鋒,於陣前用飛石配合秦明殺死敵將陳贇,攻打荊南時,殺死敵將滕戣,攻打南豐時殺死敵將李雄、活捉王慶妃子段在娘,屢立戰功。
後來征討江南方臘時,瓊英因懷孕染病留在東京,而後生下一子取名張節,張清獨鬆關被厲天潤所殺後,瓊英將張清遷迴故鄉安葬,獨自撫養張節,後來張節長大後隨宋軍破了大金,也算是不辱沒其父親了。
狄泉心說這下子有辦法勸降張清了,於是故弄玄虛道,“我這個周公給你解一解你這個怪夢,既然說是你的宿世因緣,你今生必然要娶這個女子為妻,隻不過你需要知道這女子身在何方,姓甚名誰才行。”
張清白了狄泉一眼,心說我要是知道早去找了,用你多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