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無疑是肉身投虎,抱薪救火啊……”
那個參謀還在沒完沒了的勸說,但是那李富已經是聽不下去了,直接怒斥道,“聒噪,你這秀才見識,有何能為!叉出去!”
“大人,呢不聽良言,悔之晚矣!”
隨著參謀聲音的漸遠,李富又迴過頭來問燕達道,“那你看叫誰人去見皮子煬為好?”
燕達略加思索道,“那皮子煬遠在海島之上,一般人誰敢前去,還是我帶著銀錢親自走上一趟為好。”
“好!你肯去,最好不過!”
李富見燕達願意去,立刻叫人去各富戶家中搜刮銀兩,準備船隻,送燕達前去。
而這皮子煬所盤踞之地,在海上一處海島,這海島三麵都有暗礁,隻有一處可以作為港口上島,所以易守難攻,海上漁民因其地險惡,又因其有海盜盤踞,稱其為“沉船灣”。
實際上,北宋末年,政治腐敗,賦稅沉重,在江南地區,因為宋徽宗花石綱鬧得民不聊生,老百姓活不下去的不可勝計。
所以,在北宋末年,東南沿海鋌而走險,當起了海盜的人也是數不勝數,這皮子煬便是其中一個。
他本是浙江崇明人,在運河兩岸上做纖夫,當船遇到險灘惡水或擱淺時,就必須靠很多人合力拉船,這種人就叫做纖夫,那是極其低賤辛苦的一項活計。
那皮子煬做纖夫遇上了收花石綱的官員乘坐大型官船下江南,正趕上了枯水期河流水位下降,故而雇傭了許多纖夫來拉船,其中就有他皮子煬一個。
但是,這些貪官汙吏不但一個銅錢沒給這些纖夫,甚至連糧食都克扣,按說他們這屬於是朝廷官派的徭役,是由朝廷撥給糧米的,結果一粒米,一文錢都沒有。
這些纖夫不堪壓榨,再加上這個皮子煬領頭,於是就一起造反了,便在一個夜晚,火燒官船,將官吏與官兵殺害,把船上錢財一並擄走,自此,這一夥纖夫也就亡命海上,販賣私鹽,做起了劫掠的勾當。
這皮子煬本來就是在海邊長大,水性過人,熟悉海上風浪,舟船都能駕駛,再加上多年做纖夫,在江河上賣力氣,練得是生得虎背熊腰,膂力過人,自此販賣私鹽以來,帶著這些纖夫也是橫行海濱。
有一次,此人販賣私鹽到吳淞江換米,遇到官軍,他拚死殺出重圍,後來投了福建海盜,嘯聚海上,反抗官兵,漸成勢力,娶了福建大海盜林德之女為妻,林德死後,接手了他那支有五百艘大船、上千人的海盜武裝。
宋朝是因為陸地上前往中亞、西亞、歐洲等地的陸絲綢之路先後為遼、西夏、金等政權所阻,所以對外的溝通和交流都要從海上來,全國經濟重心也逐漸南移,所以海運日漸發達。
但是,海運發達了以後,貪官汙吏就把這個當成了新大陸,政府也通過保伍連坐、強征差役、限期出海、引導信仰等方式加緊了對沿海社會的管控和壓榨力度,所以破產的漁民百姓不計其數,去海上當海盜的人也是層出不窮。
這個皮子煬往來與東海、南海,甚至遠至渤海,走到哪裏搶到哪裏,再加上勢力龐大,而朝廷的主要精力在北邊防範遼國和西北的西夏,根本沒有管他的心思,才造成了他的猖獗。
要不然,登州為什麽要每年給他上供幾萬兩銀子,因為沒了孫立之後,海盜肆虐朝廷也不管,所以就導致了當地官員為了過太平日子我,不得不主動去找海盜做出妥協。
那邊燕達乘船去找那“海閻王”皮子煬去,而卞祥則沒有著急進兵,而是先和眾人商量該怎麽打。
卞祥擔心的是他們在陸地上攻城,而那皮子煬從海上來趁火打劫,到時候梁山軍就是腹背受敵,非常危險。
“這有何難?分我一千兵馬,我在登州海邊部下埋伏,阻擋住了那些海匪就是了。”
“九頭蛟”楊虎聞言,十分不屑的說道。
“一千人?那鄒家叔侄不是說這海匪有萬餘人嗎?”
卞祥並不懂得水戰,但是他絕對這些海盜要是前來,不可能攜帶人數太少,很有可能是傾巢出動,就憑借一千人,擋得住嗎?
“九頭蛟”楊虎解釋道,“這術業有專攻,他們想要攻打我等,需船入登州港口方可,我們提前到達登州,在港灣之中沉船堵塞港口,他們的船隻開不進港口,就隻得以小船上岸。”
“水匪在海上厲害,上了陸地能有何為?再加上我們事先準備好強弩硬弓,必然叫他們上不了岸。”
“九頭蛟”楊虎是胸有成竹,他們家世代都是水軍的軍官,對付海盜可以說是家學淵源了。
至於那耿家兄弟和太湖四傑,他們雖然不是官軍出身,但是在太湖裏麵對水匪海寇的手段也是非常清楚的。
“有你們幾位守住港口,我無憂慮了!隻是陸上之戰,二位兄弟是本地人,有何建議?”
卞祥轉頭問向了那“出林龍”鄒淵與“獨角龍”鄒潤。
鄒淵鄒潤兩叔侄沉吟片刻後,那“獨角龍”鄒潤說道,“登州城是要地,城池堅固,雖然已經沒了能征慣戰之將守衛,但想要強攻也屬不易,若能裏應外合,最好不過。”
“如何裏應外合?”
“我原本有一同門師兄弟,名叫‘鐵角兕’寧章的,現在登州城內恆通賭坊做夥家,我莫不如去尋他幫忙,賺開城門,殺入城去?”
那“獨角龍”鄒潤原本師從登州“鐵頭門”,專門練習鐵頭功的,他天生禿頂,腦瓜子上麵長了一顆肉瘤,因而被稱為“獨角龍”,當出與人爭鬥,把山上一顆鬆樹都給撞倒了。
而這位“鐵角兕”寧章也是他的同門師兄弟,也擅長鐵頭功,這“兕”原本就是犀牛的意思,犀牛頭生尖角,善於頂撞傷人,足見其也是善於鐵頭功的行家。
“雖然你與他相識,可是就他一個人,如何能打得開城門?”
那“錦袍將”嶽真明白,這一州的城門可不是那家家戶戶的木門,一推就開,那厚重城門可是要用鎖盤鉸鏈來開關的,沒有三五個人是推不動的。
而且,有的城還不隻是一道城門,而是好幾道城門,裏麵甚至有可能有千斤閘的存在,那幾乎就不是人類憑借人力能夠打開的了。
那個“鐵角兕”寧章不知武藝如何,就算是他能夠殺死守門官軍,又如何打得開城門呢?
“這個卻不難,我這位同門師兄弟也識得幾個我們城內舊日的師兄弟,叫他們一齊前來便是了,此前還可以叫咱們的兄弟隨我們叔侄喬裝打扮一番進城,事先做內應。”
要說這“獨角龍”鄒潤,雖然大本事沒有,但是在原著裏麵登州幫最終沒有戰死沙場的,就有他一個,當年在登雲山占山為王,他也算是有點頭腦。
“既然如此,趁著大軍尚未到登州城下,城門還開之際,不如提前叫二位兄弟帶人潛入登州城做內應吧。”
“赤須龍”費保說道。
“此言甚善,二位兄弟,此次入城,叫何人跟隨?”
“錦袍將”嶽真問道。
“出林龍”鄒淵抱拳道,“我們叔侄二人武藝與你們比不得,雖然聯手起來也叫三五十人近身不得,但終歸不是高手,若能叫兩位高手隨行,想來勝算更大。”
要說這叔侄二人聯手,也能擋得住那“病尉遲”孫立,但是在原著裏麵,戰績缺比較打醬油。
破太乙混天象陣時,鄒淵、鄒潤是正將唿延灼的副將,左右撞破紅旗軍七門。
征田虎時,鄒淵、鄒潤皆被馬靈金磚所傷;威勝之戰,鄒淵、鄒潤領步軍,大刀闊斧,從王宮前麵砍殺入去。
征王慶時,鄒淵、鄒潤和鮑旭、項充等頭領,並千餘步兵,藏在糧船內,奔搶上岸,砍殺賊人。
盧俊義教解珍、解寶、鄒淵、鄒潤,各領一千人馬,分四路區尋找失散的楊誌、孫安、卞祥等一千軍馬,最終,合兵一處,殺散賊兵,搬開木石,鄒淵、鄒潤等領兵進穀,帶楊誌等人馬出穀。
征方臘時,潤州之戰,鄒淵、鄒潤等作為十員偏將,在第一撥船上,隨正將穆弘、李俊管領,渡過江去,攻打上岸,占了城池。
鄒淵、鄒潤隨正將副先鋒盧俊義攻打宣州、湖州,杭州艮山門,收取歙州並昱嶺關。
隨即,就來了他們兩個人最為亮眼的戰績,那就是鄒淵、鄒潤、孫立、黃信四將,截住了南國的王尚書王寅廝殺。
但是,很丟臉的問題在於,那王寅奮勇力敵四將,並無懼怯,那“病尉遲”孫立盡管在後世被吹噓成了能匹敵盧俊義的高手,此時此刻卻四打一打不下來王寅一個,要多丟人有多丟人。
最後,要不是刺斜裏又撞出來了個“豹子頭”林衝,原著裏的旁白寫的,“這個又是個會廝殺的”,也就是說林衝比那四個都是厲害的太多了,那四個根本沒法比。
最後那王寅便有三頭六臂,也敵不過五將,眾人齊上,亂戳殺王寅,緊接著清溪之戰時,鄒淵和杜遷馬軍中踏殺,隻剩下了“獨角龍”鄒潤。
可以說,這叔侄二人有戲份但是沒有什麽重要的戲份,本事也一般,醬油工具人。
“好,那孟二爺隨你們走一遭!”
“雙斧將”孟邦傑聞聽到鄒淵所說,當即舉手要去。
“二哥要去,我自當跟隨。”
那焦德亮見孟邦傑要去,直接站起身來,把帳篷險些給頂翻了。
“坐下!你可去不得!”
“錦袍將”嶽真嗬斥道。
“東京城我都去得,登州為何去不得?”
那“鐵塔”焦德亮滿是不服的表情,兩個牛大的鼻孔往外唿哧唿哧的喘著粗氣。
嶽真指了指焦德亮的身材,“兄弟,你生的如此長大,太惹眼了,如何喬裝進城?”
“二哥去我也去,我們是焦不離孟,孟不離焦!”
焦德亮愣是不為所動。
“嘿……真倔!”
卞祥被焦德亮給弄得頗為無奈。
“既然如此,你二人誰也不要去,我隨他們去!”
“錦袍將”嶽真也叫氣得不行。
“兄弟,你不能去啊!”
卞祥一聽可就慌張了,著狄泉在他們出兵的時候就說了,這“雙斧將”孟邦傑和“鐵塔”焦德亮可是著名的“混世魔王”,狄泉不在,也就隻有這“錦袍將”嶽真能夠壓得住他們倆了,要是連嶽真都走了,他可是完全壓不住這兩個“混世魔王”。
這卞祥本來就是初來乍到,狄泉賞識他,知道他的本事,但是這些比他先上梁山的人可未必會這麽覺得,尤其是這兩個家夥,更是未必聽他的調遣。
“錦袍將”嶽真聞言,便走到了那“雙斧將”孟邦傑與“鐵塔”焦德亮的神情說道,“你們二人在我走後,務必要去聽卞祥將軍的號令,不得有絲毫的違背,否則叫我知曉,看我如何收拾你們!”
想當初,“錦袍將”嶽真,“雙斧將”孟邦傑,“鐵塔”焦德亮與“賽存孝”蕭聖衣他們傘蓋山四傑在傘蓋山扯旗造反的時候,“錦袍將”嶽真就是他們的老大,所以他說話,這兩尊大魔王還是聽的。
“好好好,哥哥,你安心的去,依你還不成!”
“雙斧將”孟邦傑雖然是嘴裏麵這麽說了,但是悄悄的給了那“鐵塔”焦德亮一個眼色,“鐵塔”焦德亮一看,立刻就是心領神會,明白到底是怎麽一迴事了。
讓他們兩個能聽話,那母豬都能上樹了!
不過,好在他們兩個這種人,也堪稱是評書話本裏麵的那種“福將”,雖然不按常理行事,不按套路出牌,但是往往都能得到一些好結果,運氣爆棚。
不過,他們兩個人的這種運氣,別人自然是不知道的,所以他們兩個胡作非為是痛快了,也沒有什麽不好的後果,卻連累的別人替他們兩個當驚受怕,讓人恨,可是又恨不起來。
那個參謀還在沒完沒了的勸說,但是那李富已經是聽不下去了,直接怒斥道,“聒噪,你這秀才見識,有何能為!叉出去!”
“大人,呢不聽良言,悔之晚矣!”
隨著參謀聲音的漸遠,李富又迴過頭來問燕達道,“那你看叫誰人去見皮子煬為好?”
燕達略加思索道,“那皮子煬遠在海島之上,一般人誰敢前去,還是我帶著銀錢親自走上一趟為好。”
“好!你肯去,最好不過!”
李富見燕達願意去,立刻叫人去各富戶家中搜刮銀兩,準備船隻,送燕達前去。
而這皮子煬所盤踞之地,在海上一處海島,這海島三麵都有暗礁,隻有一處可以作為港口上島,所以易守難攻,海上漁民因其地險惡,又因其有海盜盤踞,稱其為“沉船灣”。
實際上,北宋末年,政治腐敗,賦稅沉重,在江南地區,因為宋徽宗花石綱鬧得民不聊生,老百姓活不下去的不可勝計。
所以,在北宋末年,東南沿海鋌而走險,當起了海盜的人也是數不勝數,這皮子煬便是其中一個。
他本是浙江崇明人,在運河兩岸上做纖夫,當船遇到險灘惡水或擱淺時,就必須靠很多人合力拉船,這種人就叫做纖夫,那是極其低賤辛苦的一項活計。
那皮子煬做纖夫遇上了收花石綱的官員乘坐大型官船下江南,正趕上了枯水期河流水位下降,故而雇傭了許多纖夫來拉船,其中就有他皮子煬一個。
但是,這些貪官汙吏不但一個銅錢沒給這些纖夫,甚至連糧食都克扣,按說他們這屬於是朝廷官派的徭役,是由朝廷撥給糧米的,結果一粒米,一文錢都沒有。
這些纖夫不堪壓榨,再加上這個皮子煬領頭,於是就一起造反了,便在一個夜晚,火燒官船,將官吏與官兵殺害,把船上錢財一並擄走,自此,這一夥纖夫也就亡命海上,販賣私鹽,做起了劫掠的勾當。
這皮子煬本來就是在海邊長大,水性過人,熟悉海上風浪,舟船都能駕駛,再加上多年做纖夫,在江河上賣力氣,練得是生得虎背熊腰,膂力過人,自此販賣私鹽以來,帶著這些纖夫也是橫行海濱。
有一次,此人販賣私鹽到吳淞江換米,遇到官軍,他拚死殺出重圍,後來投了福建海盜,嘯聚海上,反抗官兵,漸成勢力,娶了福建大海盜林德之女為妻,林德死後,接手了他那支有五百艘大船、上千人的海盜武裝。
宋朝是因為陸地上前往中亞、西亞、歐洲等地的陸絲綢之路先後為遼、西夏、金等政權所阻,所以對外的溝通和交流都要從海上來,全國經濟重心也逐漸南移,所以海運日漸發達。
但是,海運發達了以後,貪官汙吏就把這個當成了新大陸,政府也通過保伍連坐、強征差役、限期出海、引導信仰等方式加緊了對沿海社會的管控和壓榨力度,所以破產的漁民百姓不計其數,去海上當海盜的人也是層出不窮。
這個皮子煬往來與東海、南海,甚至遠至渤海,走到哪裏搶到哪裏,再加上勢力龐大,而朝廷的主要精力在北邊防範遼國和西北的西夏,根本沒有管他的心思,才造成了他的猖獗。
要不然,登州為什麽要每年給他上供幾萬兩銀子,因為沒了孫立之後,海盜肆虐朝廷也不管,所以就導致了當地官員為了過太平日子我,不得不主動去找海盜做出妥協。
那邊燕達乘船去找那“海閻王”皮子煬去,而卞祥則沒有著急進兵,而是先和眾人商量該怎麽打。
卞祥擔心的是他們在陸地上攻城,而那皮子煬從海上來趁火打劫,到時候梁山軍就是腹背受敵,非常危險。
“這有何難?分我一千兵馬,我在登州海邊部下埋伏,阻擋住了那些海匪就是了。”
“九頭蛟”楊虎聞言,十分不屑的說道。
“一千人?那鄒家叔侄不是說這海匪有萬餘人嗎?”
卞祥並不懂得水戰,但是他絕對這些海盜要是前來,不可能攜帶人數太少,很有可能是傾巢出動,就憑借一千人,擋得住嗎?
“九頭蛟”楊虎解釋道,“這術業有專攻,他們想要攻打我等,需船入登州港口方可,我們提前到達登州,在港灣之中沉船堵塞港口,他們的船隻開不進港口,就隻得以小船上岸。”
“水匪在海上厲害,上了陸地能有何為?再加上我們事先準備好強弩硬弓,必然叫他們上不了岸。”
“九頭蛟”楊虎是胸有成竹,他們家世代都是水軍的軍官,對付海盜可以說是家學淵源了。
至於那耿家兄弟和太湖四傑,他們雖然不是官軍出身,但是在太湖裏麵對水匪海寇的手段也是非常清楚的。
“有你們幾位守住港口,我無憂慮了!隻是陸上之戰,二位兄弟是本地人,有何建議?”
卞祥轉頭問向了那“出林龍”鄒淵與“獨角龍”鄒潤。
鄒淵鄒潤兩叔侄沉吟片刻後,那“獨角龍”鄒潤說道,“登州城是要地,城池堅固,雖然已經沒了能征慣戰之將守衛,但想要強攻也屬不易,若能裏應外合,最好不過。”
“如何裏應外合?”
“我原本有一同門師兄弟,名叫‘鐵角兕’寧章的,現在登州城內恆通賭坊做夥家,我莫不如去尋他幫忙,賺開城門,殺入城去?”
那“獨角龍”鄒潤原本師從登州“鐵頭門”,專門練習鐵頭功的,他天生禿頂,腦瓜子上麵長了一顆肉瘤,因而被稱為“獨角龍”,當出與人爭鬥,把山上一顆鬆樹都給撞倒了。
而這位“鐵角兕”寧章也是他的同門師兄弟,也擅長鐵頭功,這“兕”原本就是犀牛的意思,犀牛頭生尖角,善於頂撞傷人,足見其也是善於鐵頭功的行家。
“雖然你與他相識,可是就他一個人,如何能打得開城門?”
那“錦袍將”嶽真明白,這一州的城門可不是那家家戶戶的木門,一推就開,那厚重城門可是要用鎖盤鉸鏈來開關的,沒有三五個人是推不動的。
而且,有的城還不隻是一道城門,而是好幾道城門,裏麵甚至有可能有千斤閘的存在,那幾乎就不是人類憑借人力能夠打開的了。
那個“鐵角兕”寧章不知武藝如何,就算是他能夠殺死守門官軍,又如何打得開城門呢?
“這個卻不難,我這位同門師兄弟也識得幾個我們城內舊日的師兄弟,叫他們一齊前來便是了,此前還可以叫咱們的兄弟隨我們叔侄喬裝打扮一番進城,事先做內應。”
要說這“獨角龍”鄒潤,雖然大本事沒有,但是在原著裏麵登州幫最終沒有戰死沙場的,就有他一個,當年在登雲山占山為王,他也算是有點頭腦。
“既然如此,趁著大軍尚未到登州城下,城門還開之際,不如提前叫二位兄弟帶人潛入登州城做內應吧。”
“赤須龍”費保說道。
“此言甚善,二位兄弟,此次入城,叫何人跟隨?”
“錦袍將”嶽真問道。
“出林龍”鄒淵抱拳道,“我們叔侄二人武藝與你們比不得,雖然聯手起來也叫三五十人近身不得,但終歸不是高手,若能叫兩位高手隨行,想來勝算更大。”
要說這叔侄二人聯手,也能擋得住那“病尉遲”孫立,但是在原著裏麵,戰績缺比較打醬油。
破太乙混天象陣時,鄒淵、鄒潤是正將唿延灼的副將,左右撞破紅旗軍七門。
征田虎時,鄒淵、鄒潤皆被馬靈金磚所傷;威勝之戰,鄒淵、鄒潤領步軍,大刀闊斧,從王宮前麵砍殺入去。
征王慶時,鄒淵、鄒潤和鮑旭、項充等頭領,並千餘步兵,藏在糧船內,奔搶上岸,砍殺賊人。
盧俊義教解珍、解寶、鄒淵、鄒潤,各領一千人馬,分四路區尋找失散的楊誌、孫安、卞祥等一千軍馬,最終,合兵一處,殺散賊兵,搬開木石,鄒淵、鄒潤等領兵進穀,帶楊誌等人馬出穀。
征方臘時,潤州之戰,鄒淵、鄒潤等作為十員偏將,在第一撥船上,隨正將穆弘、李俊管領,渡過江去,攻打上岸,占了城池。
鄒淵、鄒潤隨正將副先鋒盧俊義攻打宣州、湖州,杭州艮山門,收取歙州並昱嶺關。
隨即,就來了他們兩個人最為亮眼的戰績,那就是鄒淵、鄒潤、孫立、黃信四將,截住了南國的王尚書王寅廝殺。
但是,很丟臉的問題在於,那王寅奮勇力敵四將,並無懼怯,那“病尉遲”孫立盡管在後世被吹噓成了能匹敵盧俊義的高手,此時此刻卻四打一打不下來王寅一個,要多丟人有多丟人。
最後,要不是刺斜裏又撞出來了個“豹子頭”林衝,原著裏的旁白寫的,“這個又是個會廝殺的”,也就是說林衝比那四個都是厲害的太多了,那四個根本沒法比。
最後那王寅便有三頭六臂,也敵不過五將,眾人齊上,亂戳殺王寅,緊接著清溪之戰時,鄒淵和杜遷馬軍中踏殺,隻剩下了“獨角龍”鄒潤。
可以說,這叔侄二人有戲份但是沒有什麽重要的戲份,本事也一般,醬油工具人。
“好,那孟二爺隨你們走一遭!”
“雙斧將”孟邦傑聞聽到鄒淵所說,當即舉手要去。
“二哥要去,我自當跟隨。”
那焦德亮見孟邦傑要去,直接站起身來,把帳篷險些給頂翻了。
“坐下!你可去不得!”
“錦袍將”嶽真嗬斥道。
“東京城我都去得,登州為何去不得?”
那“鐵塔”焦德亮滿是不服的表情,兩個牛大的鼻孔往外唿哧唿哧的喘著粗氣。
嶽真指了指焦德亮的身材,“兄弟,你生的如此長大,太惹眼了,如何喬裝進城?”
“二哥去我也去,我們是焦不離孟,孟不離焦!”
焦德亮愣是不為所動。
“嘿……真倔!”
卞祥被焦德亮給弄得頗為無奈。
“既然如此,你二人誰也不要去,我隨他們去!”
“錦袍將”嶽真也叫氣得不行。
“兄弟,你不能去啊!”
卞祥一聽可就慌張了,著狄泉在他們出兵的時候就說了,這“雙斧將”孟邦傑和“鐵塔”焦德亮可是著名的“混世魔王”,狄泉不在,也就隻有這“錦袍將”嶽真能夠壓得住他們倆了,要是連嶽真都走了,他可是完全壓不住這兩個“混世魔王”。
這卞祥本來就是初來乍到,狄泉賞識他,知道他的本事,但是這些比他先上梁山的人可未必會這麽覺得,尤其是這兩個家夥,更是未必聽他的調遣。
“錦袍將”嶽真聞言,便走到了那“雙斧將”孟邦傑與“鐵塔”焦德亮的神情說道,“你們二人在我走後,務必要去聽卞祥將軍的號令,不得有絲毫的違背,否則叫我知曉,看我如何收拾你們!”
想當初,“錦袍將”嶽真,“雙斧將”孟邦傑,“鐵塔”焦德亮與“賽存孝”蕭聖衣他們傘蓋山四傑在傘蓋山扯旗造反的時候,“錦袍將”嶽真就是他們的老大,所以他說話,這兩尊大魔王還是聽的。
“好好好,哥哥,你安心的去,依你還不成!”
“雙斧將”孟邦傑雖然是嘴裏麵這麽說了,但是悄悄的給了那“鐵塔”焦德亮一個眼色,“鐵塔”焦德亮一看,立刻就是心領神會,明白到底是怎麽一迴事了。
讓他們兩個能聽話,那母豬都能上樹了!
不過,好在他們兩個這種人,也堪稱是評書話本裏麵的那種“福將”,雖然不按常理行事,不按套路出牌,但是往往都能得到一些好結果,運氣爆棚。
不過,他們兩個人的這種運氣,別人自然是不知道的,所以他們兩個胡作非為是痛快了,也沒有什麽不好的後果,卻連累的別人替他們兩個當驚受怕,讓人恨,可是又恨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