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如此賢才,必要招攬來!”


    狄泉對這些唐朝的將門,招攬的越多越好。


    狄泉明白他們的心思,因為他們這些將門在唐朝的時候,還是很受重用,待遇不低的。


    特別後期的唐朝,幾乎是武人掌權,各鎮節度使手握重兵,看著是唐朝治下,實際上是藩鎮割據,無異於是國中之國,而這種兵權所帶來的力量,更是把武將的權力推到了頂峰。


    五代的曆史就是一部武人隨意傾覆王朝的曆史。


    因趙匡胤也是這些武人裏麵的其中之一,他黃袍加身時,也知道這方麵的弊端。


    他為了自己的王朝不被別的武人傾覆,哪怕矯枉過正,也要徹底廢了武人。


    換句話說,宋朝就是因為開國大佬自己得位不正,搶了人家孤兒寡母的富貴,所以生怕自己麾下也有樣學樣,所以死活不肯提高武人的身分。


    自此以後,重文輕武到了狄青當了樞密使還隨便被文官集團欺負,武人的地位已經下降到了極點,他們這些舊日的將門也是看不到能夠通過參軍和軍功重新使家族輝煌再現。


    所以,他們就會另辟蹊徑,比如羅家將的這一代,直接就棄武從文,妄圖通過科舉再興羅家,可惜最後隻是一個秀才。


    或者就像是郭錦一樣,對宋朝極度失望之後,想要換一條路。


    狄泉看得出來,郭錦是明白的,這個宋朝的管製之下,武人沒有任何出頭的機會,武人的尊嚴在狄青含恨而終的那一刻,就徹底被碾碎了。


    而他明白,想讓武人重拾尊嚴,也許就隻有再造乾坤這一條路了。


    而且,這很可能並不隻是他一家的想法,狄泉猜測,很可能其他的關中將門也有如此想法,但是真正付諸行動的,隻有郭錦一個。


    而他付諸行動,也會早晚把其他的幾家給拖下水。


    他們既然有這個目的,那就一定要靠著狄泉去實現,因為狄泉是目前反抗宋朝的勢力裏麵,唯一對武將有號召力的,因為狄泉先祖是狄青,在北宋軍中的影響力簡直如同神仙。


    再者,狄青是不得善終,死於重文輕武政策之下的人,作為狄青的後人,他們也不會相信狄泉會像趙大趙二那樣去打壓武人。


    第三,郭錦應該也很清楚,他如果能夠把關中將門給狄泉都招攬來,他自己的地位也就會水漲船高。


    當然,狄泉雖然看破,但是絕不會說穿這一層。


    “寨主,出事了,有萬餘大軍向濟州進發!”


    狄泉正在和郭錦序談,那“行者”武鬆飛跑了進來。


    “何處軍馬?”


    狄泉猜測可能是登州、萊州、青州、徐州這些地方的兵馬,隻有這些地方還又能出兵萬餘的實力。


    “是青州慕容彥達的軍馬,打的是青州秦明的旗號。”


    原來,那宋江與吳用逃走,最後還是去了青州找慕容彥達去了。


    但是,他們並沒有說是他們丟了濟州,連帶著丟了東平府和東昌府。


    因為吳用半路上聽見了東昌府太守黃曆開城投降的情況,於是他就把情況給說成了宋江相約程萬裏和黃曆三家一起討伐梁山泊,結果黃曆暗通梁山賊寇,害的他們丟了城池,把罪過全部都推到了黃曆的頭上,這栽贓的手段可謂是高名得很!


    反正現在黃曆投敵叛變了,死無對證,慕容彥達也沒法求證真假。


    吳用在這方麵的聰明才智,一向是非常超絕。


    而作為青州知府,山東當地的皇親國戚,最為兵強馬壯之人,那該死的慕容彥達也是立刻調集人馬,派遣“霹靂火”秦明和“鎮三山”黃信,又找來了“小李廣”花榮。


    按說“小李廣”花榮和宋江、吳用已經沒什麽好交情了,畢竟坑人家妹妹,到現在,花寶燕好在江湖上飄著,當她的女飛賊呢。


    而宋江深知,想要奪迴濟州,沒有“小李廣”花榮的神箭銀槍相助,根本不可能,於是就和吳用唱了一個雙簧,來了個“負荊請罪”。


    宋江和吳用把自己扒光了上衣,背著荊條親自去請花榮,哭的聲淚俱下,把自己罵的體無完膚,一個勁的磕頭道歉,請求花榮原諒。


    除此之外,還不忘道德綁架花榮,說此時不去相助,就枉為朝廷官員。


    那“小李廣”花榮本來就隻是生宋江的氣,此時見宋江和吳用來了一出假模假樣的“負荊請罪”,當時就心軟了。


    甚至,那“小李廣”花榮還以為是自己太小心眼了,你說這人還有救沒有。


    而且,那“智多星”吳用也是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在山東其他地方通過這慕容彥達的力量,網羅了一批人馬。


    其中,就包括沂水縣的都頭,“青眼虎”李雲,這家夥之前應過宋江的邀請去傘蓋山圍攻過傘蓋山四傑,在失敗之後仍然迴了沂水縣當了他的都頭,這迴依舊是給了宋江麵子,前來相助宋江他們了。


    宋江自己手下現在人丁凋零,戰鬥力最高的現在是“浪裏白條”張順,但是他一個水戰高手在陸地上當步兵,戰鬥力有所下降,剩下的就是“毛頭星”孔明,“獨火星”孔亮,“錦豹子”楊林,“險道神”鬱保四幾個人。


    這些家夥搓一簸箕都不夠狄泉一個人打的。


    而這次宋江在青州得到了一個慕名而來投奔他的漢子,柳元。


    柳元是《水滸傳》書中四大寇之一淮西王慶麾下將領,官拜安德統軍。


    按說這隻是征四寇裏麵出現的一個小人物,但是這位安德統軍柳元曾與林衝大戰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雖然落敗,但是能和林衝打足五十迴合,足以證明柳元是個高手。


    按說現在王慶起事了之後,他按照原本的劇情走向應該是和王慶一塊兒幹,但是這小子是幹什麽的出身呢?他是船家出身,有一條畫舫,在瓜州渡口和老婆做“船菜”的。


    “船菜”其實就是坐在船上吃的菜,也稱為“水上筵席”,有濃鬱的江南水鄉特色,柳元老婆有一手酒釀湖鴨做的好,不愁生意。


    但是王慶進攻瓜州的時候,聽人說這裏柳元婆娘船菜有名,前來品嚐,結果王慶把柳元媳婦看上了。


    王慶是四大寇裏麵出了名的淫賊,連童貫族裏的女眷都敢搞,當時就強搶了柳元老婆入了自己後宮。


    那柳元雖然有一身武藝,但是當時跟著王慶來的是寇烕,這句話江湖人稱“毒焰鬼王”,柳元早有耳聞,他知道自己雙拳難敵四手,於是到還真有點臥薪嚐膽的狠勁,先沒有發作,保住一條命,然後再想著救人。


    他尋思自己救人,那是勢單力孤,而王慶已經成了勢力,想要對付王慶,那就要借助官服的力量。


    於是乎,他前往山東,到了青州境內,他聽說青州知府慕容彥達兵強馬壯,想來投奔,正趕上宋江和吳用招人,他又聽說過宋江“山東及時雨,鄆城唿保義,孝義黑三郎”的名號,直接就來投奔了。


    他的武藝,雖然不頂尖,但是能和林衝打五十迴合,起碼有梁山上“醜郡馬”宣讚的本事,擅使一杆燕尾槍,也算是個人才。


    除了柳元之外,還有一人投奔宋江與吳用,此人乃是河北人士,值得一提的是,此人乃是曹家將後人,名叫曹榮。


    沒錯,就是那個小說《說嶽全傳》的人物,曾任宋朝黃河節度使,與劉豫是兒女親家,劉豫投降金國後,曹榮也看到了親家降金的甜頭,於是也獻黃河投降,受封為趙王。


    他兒子曹寧也是一員不可多得的猛將。


    而曹家將是北宋開國老將曹彬家族,其中的名將有曹彬、曹偉、曹明遠、曹天勝、曹克讓等人。


    當年金刀將曹彬,那是宋朝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一員猛將,在幽州城死在了蘇天龍的刀下。


    有關曹家將的故事主要是在評書《曹家將》,寫的是曹克讓,發生在宋英宗時期。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曹克讓很牛掰!


    這個曹克讓牛掰到什麽程度呢?


    《曹家將》裏麵說他有三龍二虎九牛之力。


    對比一下就知道他有多離譜,薛家將的老祖宗薛禮薛仁貴,吃過九天玄女給他準備的二虎九牛,所以才力大無窮,這也才是“九牛二虎之力”。


    可曹克讓比薛仁貴還多“兩龍”的力氣。


    李元霸才是“四象不過之力”,這曹克讓直接可以和西楚霸王項羽去較量一下了,看看自己距離拔山舉鼎之力有多遠。


    曹克讓有兩門絕學傳世,飛槍絕技與神箭之功。


    這些曹榮都會,但是此人注定是一個賣國求榮的小人,拿著宋江來當進身門檻罷了。


    但是他的武藝著實不錯,絲毫不弱於“小李廣”花榮。


    這也不怪,老子英雄兒好漢,雖然他不是什麽英雄,但是他能生出來那武藝堪比陸文龍的兒子曹寧,他的武力值就低不了。


    隻可惜,這一身的武藝沒有用到正地方。


    “速速點兵去戰,郭先生可願露一手?”


    狄泉並不緊張,青州雖然有幾個高級戰力,但是他這邊有了新增的郭錦和狄雷,都是高手,不怕他們。


    狄泉率領兵馬立刻輕騎趕赴官道,但見那邊已經交上手了。


    那“霹靂火”秦明與“賽存孝”蕭聖衣再度交手,這兩個人都是老對頭了,秦明還在“賽存孝”蕭聖衣的手上吃過虧。


    “喝!”


    秦明狼牙棒與蕭聖衣禹王槊相碰,那簡直是和打鐵一樣,秦明的狼牙棒通體是銅的,也屬於重兵器 這種兵器的打擊效果,不僅靠它的重量,棒頭上的諸多尖銳的釘,產生殺傷力很高,效果也很奇特。


    就是對身披鎧甲的敵人,狼牙棒根本不怕,隨意破甲,然後連皮帶肉地把皮肉從敵人身上鉤出來。


    此刻他狼牙棒上的銅釘就和禹王槊上的鐵筆糾纏在了一起,兩個人又是直截了當的拚上了力氣。


    而那邊是“井木犴”郝思文在大戰那柳元,兩人對槍,實力都不俗,那柳元隱約還高出郝思文一些,此時也是打得熱火朝天,不容半點放鬆。


    而那邊有個狄泉沒有見過的人,拿著一條烏油十字三叉條紋槍,正在一人挑戰“病尉遲”孫立和“鐵棒”欒廷玉師兄弟兩個。


    狄泉有些驚訝,這兩人加起來的實力一般的天罡星也是不敵的,此人以一敵二,還穩占上風,看他那槍杆,碗口粗細,當真是厲害!


    而“小李廣”花榮沒有出陣,在後麵提著弓箭壓陣,因為狄泉這邊知道花榮弓箭厲害,所以“轟天雷”淩振安排了幾個火銃手對準了花榮,防止他放冷箭。


    那“鎮三山”黃信等人深知他們實力不行,所以也就沒有上去送死。


    “此乃何人,武藝如此高啊!”


    狄泉看著曹榮的槍法,當真厲害,不是綠林手段,更像是哪家久經沙場才磨練出來的絕學。


    “這好像是曹家將的槍法!”


    狄雷在旁邊說道。


    “表弟,你怎麽認得?”


    “小時候爹和舅舅說過曹家槍法,力慣千鈞,不同於其他槍法前手如管,後手如鉗,而是兩手握死槍杆,馬上全靠雙臂之力搖擺,必須要極其強烈的臂力去操縱長槍,乃是猛槍的路子,是曹家將曹克讓改進過的,現在一看,正好對應。”


    狄雷分析起來。


    “原來是個曹家將,表弟,你有把握贏他嗎?”


    狄泉問道。


    “不敢說,可以試試。”


    狄雷雖然年輕,但是見到曹榮如此了得,也不敢造次。


    此時曹榮年近四十,他兒子曹寧也已經出世,隻是還不大。


    要是日後狄雷遇上曹寧,恐怕是難以取勝。


    “我來也!”


    狄雷揮舞雙錘前去接替那孫立和欒廷玉與曹榮廝殺。


    “什麽人!”


    曹榮見狄雷殺來,手裏還有兩個大鐵錘,真不敢小看。


    “狄家將傳人狄雷!”


    曹榮點了點頭,“那看看是你狄家將厲害,還是我曹家將厲害!”


    說罷,一槍刺來。


    狄雷雙錘一擺,也是把長槍震開,又是一場惡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之狄家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玄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玄嶽並收藏水滸之狄家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