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在這期間,自己招攬了一些人,同時還有兩個好漢來投奔他。


    前些日子,打江州地麵上來了生在潯陽江邊,長在小孤山下的兄弟二人。


    這倆人,原本都是江州的漁戶,也做一些私商買賣,混的不好,又早聽聞了“及時雨”宋江的名聲,便不遠萬裏來投。


    畢竟,宋江原本在江湖裏麵就要“山東及時雨,鄆城唿保義,孝義黑三郎”的鼎鼎大名,現在他又真的做了朝廷的官員,名氣比起之前來說,是有增無減。


    這兩個兄弟,一個喚作“船火兒”張橫,是哥哥,一個喚作“浪裏白條”張順,是弟弟。


    這兄弟兩人都是江州人氏,長於小孤山下,在潯陽江做撐船艄公。


    張橫和弟弟張順同霸潯陽江,常在擺渡到江心時殺人劫財,與揭陽嶺李俊、揭陽鎮穆弘兄弟合稱揭陽三霸。


    在原著裏,後來張順到江州做賣魚牙子,張橫便獨自在江邊擺渡做私商。


    這兩人的水下功夫,可不比阮氏三雄要差,那張順號稱“浪裏白條”,水戰功夫堪稱梁山第一!


    原著裏說,他能“沒得四五十裏水麵,水底下伏得七日七夜,捉來的魚也都生吃了。”


    這樣一個堪稱人形水肺的家夥,你說正常人誰能在水裏麵是他的對手?


    至於張橫,雖然感覺沒有張順那麽厲害,那也是水戰高手。


    梁山排座次時,張橫排第二十八位,星號天竟星三敗高俅時,梁山水軍大顯神威,張橫先後生擒統製官黨世雄、步軍校尉牛邦喜,並與李俊一同生擒京北弘農節度使王文德。


    就按照這個生擒人數來說,他的實力就已經很強了。


    征討田虎時,張橫隨李俊水灌太原城,協助張順斬殺守將張雄,並奪取太原北門,征討方臘時,張橫斬殺潤州統製官潘文得,後與石秀、張順一同收複嘉定,之後又被兄弟張順附體,魂捉方天定。


    總的來說,張橫雖然在水戰實力和光環上並沒有自己兄弟張順那麽厲害,但也絕對不差。


    而這兩兄弟也是由於最近在江州混的不好,所以準備來投奔宋江。


    投奔宋江這個心思,可以說不光是他們兩個,包括《水滸傳》原著裏麵的很多人在內,都是有這個心思的,隻不過,這迴他們兄弟兩個先付諸行動了。


    原因是他們在爭奪底盤的爭鬥之中,沒贏!


    原本這江州城外有三霸,其中勢力最大,實力最強,占據地點最好的,是揭陽鎮上的“沒遮攔”穆弘和“小遮攔”穆春一霸。


    然後就是揭陽嶺上的“混江龍”李俊和“催命判官”李立一霸。


    最後是潯陽江上,是“船火兒”張橫和“浪裏白條”張順一霸。


    但是這揭陽嶺上的一霸,雖說是李俊和李立,實際上不光是他們兩個。


    李俊的團夥裏麵還有兩個人,“出洞蛟”童威和“翻江蜃”童猛。


    也就是說,其他兩霸其實都是兩兄弟,兩個人,但是李俊這裏就有四個人。


    但是,這實力其實也算不得差距很大,因為李俊手下的“催命判官”李立沒什麽大本事,“出洞蛟”童威和“翻江蜃”童猛,雖然也是水軍將領,但是本領也一般。


    綜合實力最強的,莫過於揭陽鎮上的“沒遮攔”穆弘,他一個人馬戰、步戰都可以,論馬戰,他是原著裏麵梁山泊馬軍八驃騎先鋒使之一,雖然實力飽受詬病吧,但是也比這些水軍頭領要厲害。


    論步戰,這哥們在原著裏麵盧俊義上山的時候,被宋江派出去和盧俊義打過,要是個廢物,宋江也不會派他出去。


    而李俊和二張這些水軍頭領,在水裏厲害,上了岸可就沒了水裏麵的威風,也許穆弘的水下功夫不如他們,但是上了岸他們絕對打不過穆弘,所以穆弘能夠占據揭陽鎮這個大據點。


    而之前張橫和張順兄弟二人之間和李俊爆發了一場爭鬥。


    李俊的財務來源,有兩處,一處是揭陽嶺上“催命判官”李立的黑店,殺人越貨的勾當。


    第二則是他自己在潯陽江上販賣私鹽。


    但是,這潯陽江上是張橫和張順兄弟的地盤,他們兩個人眼饞,於是劫了“混江龍”李俊運送私鹽的船隻,這就算是徹底撕破臉了。


    結果,李俊那邊人多不說,而且還不知道用了什麽手段,竟然連“沒遮攔”穆弘和“小遮攔”穆春兄弟兩個都給找了過來。


    這下子,張橫和張順可是打不過了,直接混不下去了,逃出江州,沒地方去。


    兩兄弟一合計,想起來了宋江這個他們心目中的好人,於是一路從南到北,去投奔了宋江。


    宋江自然是奔著來者不拒的原則收留了這兄弟兩個,而吳用則是了解到了這兩兄弟的經曆之後,讓宋江殷勤相待。


    因為吳用發現,這兩兄弟的水戰實力,可不比梁山泊的阮氏三雄太差,甚至張順的實力比阮氏三雄有過之而無不及。


    既然宋江和吳用和狄泉有仇,想要剿滅梁山泊,就得想辦法越過這八百裏的水泊。


    但宋江手下的人,一個善於水戰的都沒有,甚至連會水的都沒有幾個。


    “錦毛虎”燕順,那是一個有西域血統的人,根本不會水。


    “矮腳虎”王英,身高的限製讓他下水就會被淹死。


    “白麵郎君”鄭天壽,這是目前已知在宋江手下唯一一個會水的,但是他那點水性想在水裏和阮氏三雄一爭長短,那無疑是癡人說夢。


    “毛頭星”孔明和“獨火星”孔亮這兩個人都是一路貨色,都不會水,原著裏麵那“獨火星”孔亮甚至是在征方臘的時候落水淹死的……


    至於“石將軍”石勇,他那兩下子,在陸地上也不是阮氏三雄的對手……


    所以,“船火兒”張橫和“浪裏白條”張順這兩個人對宋江的重要性不辯自明。


    而宋江也是聽從了吳用的話,對他們兩兄弟殷勤相待,好酒好肉的招待著,讓他們負責訓練水軍。


    也是因此,現在宋江手裏麵也有了能夠渡過梁山八百裏水泊的力量。


    而真正要用來衝鋒陷陣的將領,現在宋江手底下也多出來了幾個,隻是在實力上麵,有些良莠不齊。


    第一個來投奔宋江的,是“錦豹子”楊林。


    此人乃是彰德府人氏,流落綠林,也是原著一百單八將之一,原著裏是因結識公孫勝、戴宗,而到梁山入夥。


    梁山大聚義時,成為一百零八將之一,排第五十一位,上應地暗星,擔任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征方臘後授武奕郎,後前往飲馬川,受職求閑。


    要說這個人,你很難評價他,好像沒什麽戲份,但是總能時不時的冒出來一點亮眼表現,就是那“歇了虎子掀門簾,時不時的露一小手”。


    要論功勞,他與白勝射傷過高廉,這倒是沒什麽實力體現,畢竟他的同伴已經封死了上限。


    但是在三敗高俅時,楊林隨水軍作戰,並在亂軍中將八十萬禁軍都教頭丘嶽一刀砍死。


    雖然有取巧成分,但這哥們的戰績也能讓人看出,有點東西。


    征遼時,他隨林衝攻破太乙混天象陣中的木星陣,並與陳達一同生擒心月狐裴直,征討田虎時,殺死北將房學度,征討方臘時,楊林與魯智深、武鬆等人殺入揚州城外定浦村,協助燕青剿除勾結叛軍的陳觀父子。


    到哪兒都立功,而且非常幸運,到最後都沒死。


    甚至是他在杭州感染瘟疫,別人都死光了,甚至是留下了照顧病人的都染病死了,他竟然奇跡般地活下來了。


    這個運氣也是沒誰了!


    這小子也是在江湖裏麵聽說了濟州府竟然有“及時雨”宋江招賢納士,於是欣然前往。


    之後,又來了一個,是“險道神”鬱保四。


    這小子,身長一丈,腰闊數圍,原是青州強盜,曾劫奪梁山馬匹,投奔曾頭市,後又暗投梁山,到曾頭市臥底,為掃平曾頭市立下功勞。


    梁山大聚義時,一百零八將之一,排第一百零五位,上應地健星,負責把捧帥字旗。


    這小子在青州當強盜,但是規模不大,原本想去投奔曾頭市,但是他估計了一下,就自己這幾個人,投奔人家感覺曾頭市也不能要他。


    他就想起來了之前在青州地麵上,收服了清風山,圍剿了傘蓋山的宋江一夥,趕上了宋江招賢納士,他也聽聞了消息,於是就帶著自己的幾十個小弟去投奔宋江了。


    宋江和吳用一看這小子身長一丈,都以為是個高手,實際上這小子本事也不大,隻是白長了一個大個子罷了。


    之後來的兩個人,其中有一個,就算是個厲害人物了。


    這兩個人,一個名叫竺敬,一個名叫史定。


    這兩個人在《水滸傳》原著裏麵,名聲不響,不是一百單八將序列,是田虎的部將。


    隻是現在田虎還沒起義,所以這兩個人還屬於沒主的“無業遊民”,沒想到就讓宋江給撿漏了。


    這兩個人,在原著裏麵是田虎壺關的守將,在林衝和山士奇戰得難解難分時,出來助戰,其中竺敬二十多個迴合打敗張清,追殺逃跑的張清時被飛蝗石擊中落馬,幸好被同事救迴。


    後來壺關陷落時,被叛徒唐斌殺死,而史定則被“金槍手”徐寧給殺了。


    雖說這個史定沒有什麽過人之處,但是這個竺敬的實力,還是很可觀的。


    畢竟,在槍對槍硬碰硬的情況下,直接擊敗了“沒羽箭”張清,這硬實力也是相當夠看了。


    眾所周知,“沒羽箭”張清是梁山馬軍八驃騎先鋒使裏麵的一員,其一手飛石功夫厲害得很,被他這一招擊敗的人不計其數。


    但是,論近身實力,“沒羽箭”張清就不太行了,他的槍法比較慢,在麵對朝廷將領張開的時候,就落了下風。


    之後又是輸給了竺敬,包括在他最後一戰麵對方臘手下“鎮國元帥”厲天閏的時候,他的槍法就非常拖後腿。


    不過,別以為他是個廢物,因而像是“錦毛虎”燕順這樣的,和張清兵刃相鬥,也是沒有幾個迴合就被打跑了。


    如此觀之,張清的近戰武藝起碼碾壓“錦毛虎”燕順這樣的地煞星,但是沒有達到頂級水準。


    而那竺敬短短二十迴合之內就把“沒羽箭”張清給打跑了,說他的實力大概是一流水準,應該是沒有問題。


    起碼,和梁山八驃騎裏麵的其他幾個人硬碰硬,他多少能夠打個旗鼓相當。


    這兩個人,原本都是大戶人家的護院武師,在山西代州附近的富戶家裏看家護院的。


    但是,由於最近邊境上不太平,老種經略相公去抗遼,雖然在河北一路擋住了遼軍,但是大遼禦敵耶律得重來了個繞後襲擊,派遣其長子耶律宗雲帶了一路兵繞道雁門關,從代州進攻。


    宋軍雖然守住了雁門關,但是顧不得代州了,契丹柄過境,燒殺搶掠“打草穀”,這兩個人所在的那個大戶家被洗劫一空,這倆人要不是有一身武藝,也都是休的。


    這倆人見識到了遼兵兇惡,就往中原內部跑,到了山東萊州,聽說濟州太守招賢納士,而且還招募兵馬,這兩個人就想去試一試。


    但是,他們兩個有沒有個響亮的名號,所以沒被派來招兵的“毛頭星”孔明賞識。


    而且,還被“毛頭星”孔明奚落了一頓。


    結果竺敬就忍不了了,當場和那“毛頭星”孔明放對,不但差點把孔明打殘廢了,還連帶著把衝上來幫忙的“石將軍”給揍了。


    而宋江和吳用看到了這一幕,不怪罪他竺敬,反而給他擺酒,替孔明謝罪。


    為什麽?因為這就是人才啊!


    宋江和吳用可是看得出來,這個竺敬的武藝可不俗,就算是比不上“霹靂火”秦明,那也是個不錯的高手。


    就這樣,現在宋江手底下也多了一批“精兵強將”,雖然說其中屬於強將的人比較有限,但也好歹有了高級戰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之狄家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玄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玄嶽並收藏水滸之狄家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