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那“太湖四傑”上山後,許貫忠做戲做全套,自己找了些朱砂,裝模作樣擺了一場法事,便告知那“太湖四傑”,已然是沒事了。
那“太湖四傑”聞聽,雖是千恩萬謝,但也深信不疑。
按說,他們既然相信了有鬼這種東西在纏著他們,自然也就會害怕,害怕,他們也就會懷疑,這東西到底還會不會“害”他們了。
但是,這四個家夥卻明顯相信了,深信不疑,這就是因為許貫忠用了點“手段”!
當然了,許貫忠並沒有真是直接用一些法術來強有力的說服他們,畢竟這法術又不是什麽隨隨便便就可以用的東西,那也是要耗費精力的。
而他所謂的“法術”,則是露了一手所謂“劍斬妖魔”的把戲。
其實,這個把戲狄泉以前就見過,還知道原理,不是什麽高深莫測的東西。
以前農村地區封建迷信的色彩比較重,反正家裏人隻要生病了,打針吃藥的治不好,那就會被家裏人以為是沾染了什麽不幹淨的東西,就是鬧鬼了。
這種情況,一般都會請個和尚、道士什麽的做法,狄泉上輩子還聽說關外還有出馬仙什麽的,總之是一個套路。
不過,這裏頭有一種,是那些道士用一種黃色的符紙,上麵畫著東西的黃紙,直接拿它剪個小人的形狀。
然後,拿把道士標配的那種桃木劍,就開始滿口哼哼唧唧,念念有詞了,這一念完了咒語以後,就開始是“做法”了。
這個時候,一般都是可以看到那位所謂的道士,含口什麽所謂的“仙水”往桃木劍上一噴,然後用桃木劍直接去砍那些黃紙裁剪成的小人。
這個時候,奇跡就出現了,那些黃紙所畫的小人上麵,被桃木劍所看到的瞬間,在黃紙小人的上麵就立即出現一道紅色印記,一般來說,都是拿桃木劍直接來刺穿那些黃紙小人,然後那黃紙小人上麵就是殷紅一片了。
這也就是所謂的“劍斬妖魔”了,隻要那些黃色符紙上麵的紅色一出來,一般情況下 ,道士就宣稱小鬼被砍死了,而古代民眾愚昧迷信,生產力低下,多半對於這些神鬼之說,都是比較相信的,所以,這個法子竟然流傳了千百年,直到後世還有出現。
實際上,這其中的奧秘並不高深,甚至極其淺顯片麵。
誰能以為那真的是道士法力高強,真的把小鬼砍死了。
要是在後世,大家都知道這是個把戲,但是在現在,人們的認知是:這世界上真存在鬼。
而這些道士法力高強,桃木劍下去,就把這些小鬼真的給砍死了,而那些黃紙人上的紅色印記就是小鬼的血。
而實際上,這些道士在整個過程中,都是騙人的,既沒有小鬼,也沒有砍出來的血。
至於什麽念咒語啊,貼符咒啊,噴聖水啊,統統胡說八道,那都是裝給別人看的,屁用沒有。
桃木劍也隻是個工具,隨便找個東西,哪怕是筷子也行。
既然工具都沒有什麽要求了,那這些黃紙的符咒,到底要不要剪不剪成小鬼的,形狀那也是無所謂了。
關鍵在於,要先用堿水在黃紙上塗抹均勻,然後口裏噴的也不是仙水,而是薑黃水。
薑黃水和堿水一接觸,就會變紅,在古代,這可能是人們偶然發現的,至於裏麵是什麽原理,他們不知道,也不關心。
但是,他們知道用這方法,能騙到錢。
所以,這個不怎麽高明的把戲,一般行走江湖的那些假道士都是會用到的。
狄泉沒想到這許貫忠也會這一手,在他“做法”完畢了之後,則是直接把那許貫忠拉過來,說笑了起來。
“沒想到先生會真法術,也會這假道學啊!”
狄泉笑道。
“這陽春白雪,下裏巴人,曲高和寡,概莫如是!”
這,果然非常許貫忠式的迴答!
“寨主,如今這四位兄弟叫你用計騙上梁山了,我看朱武兄弟那邊的人,不日也要上得梁山來了,不知你對於水軍有何看法?”
許貫忠和狄泉的想法一樣,對於梁山的水軍都是極其重視的,梁山的水係不小,方圓八百裏的水泊那是梁山禦敵的第一天然屏障。
如果能夠守衛得好,敵人甚至無法進入梁山腹地。
“我心中之想法,是我梁山水軍,必要能做到攻守兼備這四個字,雖然眼下水軍隻能夠做守山隻用,可他日你我兄弟真的起事,用得著水軍的地方還比比皆是啊!”
狄泉的想法,許貫忠表示讚同,但他說梁山水域雖然不小,但是隻能練習防禦戰,卻比較難以練習攻擊。
畢竟,梁山的水軍如果不來敵人攻打,平時裏是沒有目標的。
而就算是來了敵人,也是基本打被動防禦戰。
“那我等也不能叫水軍主動權攻擊誰吧?”
狄泉心說,一來,水軍應該沒有在附近的水域有什麽打擊目標,二來則是這水軍也不能上岸,就算是要去進攻,人家也可以跑。
“寨主,這正是要與你稟報的事情,日前得報,這濟州太守宋江已經整頓了兵馬,征調船隻,有大動作。”
許貫忠說罷,狄泉心中思量,難不成,這宋江又不死心,想來攻打梁山了?
宋江和狄泉,那已經算是“老相識”了,從梁山初建到現在,宋江在狄泉手裏失敗了好幾次了,哪怕是有“霹靂火”秦明和“小李廣”花榮這樣的高手加盟,也沒有用,該輸還是輸啊。
“難不成,那宋江又想來征剿我們?真是\\u0027賊心不死!”
狄泉說道。
“非也,非也,我叫‘白日鼠’白勝兄弟率人去了那濟州府城中打探,此次宋江並非是要攻打,而是要圍困。”
“圍困?!”
狄泉聽到這兩個字很是吃驚!
因為這一招厲害,算是打在了梁山的要害上麵。
宋江的想法大概是圍住水泊梁山,讓狄泉他們出不去,這樣,出不去買糧食,就隻能坐吃山空,而他消耗掉梁山的糧食儲備之後,就可以看情況選擇是戰是圍了,到時候,梁山就是不攻自破了!
這一招,就和清朝曾國藩的湘軍在對付太平天國時用的那種圍城戰術差不多。
而實際上,宋江的“好秘書”,那個陰險毒辣的“智多星”吳用想的辦法更絕,在曆史上,要說拿一條策略與其比較相似,那就要屬康熙年間為了收複台灣,對於清朝東南沿海地區所製定的“遷界禁海”政策有所相似。
對於沿海遷界,現今很多曆史書是不談的,即便談到也多是輕描淡寫的一筆帶過。
然而,遷界禁海的重大性是被嚴重低估的了,其殘暴程度駭人聽聞。
其目的,大概是因康熙皇帝為了避免占據台灣的鄭氏海軍通過襲擾沿海來攫取給養的措施。
當時的清朝水戰乏力,而明鄭水師非常厲害,清朝隻能采取遷界禁海的方式,長痛不如短痛。
大陸痛則痛一隅,台灣痛則痛全身,為求以東南沿海遷界禁海的這種最小代價來削弱鄭氏海軍從而達到收複台灣。
其具體,也就是滿清政府劃定一個瀕海範圍,大概是從瀕海三十裏左右開始計算範圍,到瀕海四十裏、五十裏、乃至到二三百裏不等。
在這些地方設立界碑,乃至修建界牆,強製處在這個範圍內的沿海居民遷移,這些地方隻駐紮兵營而不駐紮百姓,百姓有敢不遷移和越界的,殺無赦。
正因如此,清初幾十年中,東南沿海不斷有華人結夥私造海船逃亡,流入越南、新加坡、雅加達、緬甸和菲律賓等地。
而對於台灣,無法從大陸獲得兵員和給養之後,其實力也是有些不行了,最終對於攻克台灣,遷界禁海也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
而吳用的目的也很明確,他要修築兵營包圍梁山泊,使其困在水泊裏麵,然後強行牽走水泊梁山輻射範圍之內的全部民眾村落,使其無法資敵,更讓梁山沒有給養來源,慢慢的也就能夠耗死梁山好漢了!
這一招不可謂不狠毒,也不可謂不漂亮,所謂“功高莫過於舊主,計毒莫過於絕糧”,對於梁山泊這個不產糧食的地方,吳用一定認為他的所作所為是上佳妙計。
而實際上,梁山不缺糧食,是一點也不缺!
先不說那祝家莊、李家莊、扈家莊的存糧得吃上個三五年才能吃完,還有八百裏水泊裏麵的水產,單說種植,現在狄泉的那些作物在梁山內部也已經大規模種植。
剛種第一年,產量自然而然的是要受一定的限製了,但是今年收獲的種子種到地裏麵,那就可以滿足糧食需求了。
到時間,梁山有了自產自銷的能力,這一招也就沒有什麽大用了!
吳用就錯就錯在想當然的認為梁山沒有自主生產糧食的能力,所以會想用這個辦法來圍困死梁山
可實際上,這招已經是不管用了,而且他也是異想天開,就他們手底下那點人馬,要是拉到梁山邊上來圍困,那不就等於是送菜嗎?
所謂“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宋江和吳用手底下也沒有什麽良將,之前在青州還能借人家“霹靂火”秦明用一用,現在也用不到了。
而“小李廣”花榮,雖然不知道宋江和吳用算計他妹妹的那件事,但是他也覺得蹊蹺,再者他身在青州,也不會再來助拳了。
而“托塔天王”晁蓋,自從看到了宋江和吳用想要坑害花榮妹子之後,心裏一直都是悶悶不樂,左後直接辭官迴東溪村繼續當保正去了。
現在,宋江和吳用手底下,就剩下了“錦毛虎”燕順,“矮腳虎”王英,“白麵郎君”鄭天壽,“毛頭星”孔明,“獨火星”孔亮,“石將軍”石勇這幾個了。
還不誇張的說,狄泉隨便派出一個高級戰力,一個就能單挑這一群。
而宋江和吳用能夠想到包圍梁山,這自然也是得到了強援相助,暫且不提。
且說這宋江下達了遷界移民的命令,濟州府地麵上的州府縣衙,那些靠近梁山泊的地方就都得實行。
到了鄆城縣衙門這裏,知縣時文斌在他鄆城縣治下距離水泊梁山比較近的村落做多,他也是第一時間派人去催促搬遷了。
其餘的村子,到還好說,要是死活賴著不走的,上點暴力手段也就好使見笑了。
唯獨有一個地方,比較特殊,當地村民堪稱鹽醬不進!
這裏,就是靠近梁山最近的——石碣村。
畢竟,阮氏三雄上了梁山,這石碣村又是他們的老家,親戚多在石碣村,所以梁山與石碣村之間的關係一向很好。
而且,這石碣村因為靠近梁山,官府中人不敢來,所以什麽徭役和苛捐雜稅什麽的,也就落不到他們頭上了,而且狄泉還開了禁,不像王倫時期那樣,而是開放梁山泊水域,允許石碣村漁民進入梁山水域打漁。
這樣好的事情,那石碣村的村民肯定是心裏麵一萬個不同意了!
而時文斌也心煩,畢竟吳用辦事那是滴水不漏,你要是限期內完不成他要求的指標,後麵必然有懲罰在等著你!
時文斌也是沒轍了,召喚來了馬兵都頭趙能和步兵都頭趙得,讓他們引著三四十人的兵馬到了石碣村,強行進行搬遷。
如果有死活不走的,就全部都按照通匪論處,全部都要就地殺死。
這兩個家夥是接替朱仝、雷橫,補鄆城縣兩個都頭的位置的。
但是,論本事,這兩個人可是稀鬆平常的,可遠遠的不如朱仝和雷橫。
他們到了石碣村,而在此時,那“神機軍師”朱武所帶著的“赤發鬼”劉唐並耿明初、耿明達兄弟,與那“九頭蛟”楊虎、花普方的人馬,也都到了石碣村附近。
因為他們是打太湖而來的,所以走的方向就不大一樣,是不會經過李家道口處朱貴酒肆的,反而是會經過西邊“小尉遲”孫新和“母大蟲”顧大嫂開的酒店。
那“太湖四傑”聞聽,雖是千恩萬謝,但也深信不疑。
按說,他們既然相信了有鬼這種東西在纏著他們,自然也就會害怕,害怕,他們也就會懷疑,這東西到底還會不會“害”他們了。
但是,這四個家夥卻明顯相信了,深信不疑,這就是因為許貫忠用了點“手段”!
當然了,許貫忠並沒有真是直接用一些法術來強有力的說服他們,畢竟這法術又不是什麽隨隨便便就可以用的東西,那也是要耗費精力的。
而他所謂的“法術”,則是露了一手所謂“劍斬妖魔”的把戲。
其實,這個把戲狄泉以前就見過,還知道原理,不是什麽高深莫測的東西。
以前農村地區封建迷信的色彩比較重,反正家裏人隻要生病了,打針吃藥的治不好,那就會被家裏人以為是沾染了什麽不幹淨的東西,就是鬧鬼了。
這種情況,一般都會請個和尚、道士什麽的做法,狄泉上輩子還聽說關外還有出馬仙什麽的,總之是一個套路。
不過,這裏頭有一種,是那些道士用一種黃色的符紙,上麵畫著東西的黃紙,直接拿它剪個小人的形狀。
然後,拿把道士標配的那種桃木劍,就開始滿口哼哼唧唧,念念有詞了,這一念完了咒語以後,就開始是“做法”了。
這個時候,一般都是可以看到那位所謂的道士,含口什麽所謂的“仙水”往桃木劍上一噴,然後用桃木劍直接去砍那些黃紙裁剪成的小人。
這個時候,奇跡就出現了,那些黃紙所畫的小人上麵,被桃木劍所看到的瞬間,在黃紙小人的上麵就立即出現一道紅色印記,一般來說,都是拿桃木劍直接來刺穿那些黃紙小人,然後那黃紙小人上麵就是殷紅一片了。
這也就是所謂的“劍斬妖魔”了,隻要那些黃色符紙上麵的紅色一出來,一般情況下 ,道士就宣稱小鬼被砍死了,而古代民眾愚昧迷信,生產力低下,多半對於這些神鬼之說,都是比較相信的,所以,這個法子竟然流傳了千百年,直到後世還有出現。
實際上,這其中的奧秘並不高深,甚至極其淺顯片麵。
誰能以為那真的是道士法力高強,真的把小鬼砍死了。
要是在後世,大家都知道這是個把戲,但是在現在,人們的認知是:這世界上真存在鬼。
而這些道士法力高強,桃木劍下去,就把這些小鬼真的給砍死了,而那些黃紙人上的紅色印記就是小鬼的血。
而實際上,這些道士在整個過程中,都是騙人的,既沒有小鬼,也沒有砍出來的血。
至於什麽念咒語啊,貼符咒啊,噴聖水啊,統統胡說八道,那都是裝給別人看的,屁用沒有。
桃木劍也隻是個工具,隨便找個東西,哪怕是筷子也行。
既然工具都沒有什麽要求了,那這些黃紙的符咒,到底要不要剪不剪成小鬼的,形狀那也是無所謂了。
關鍵在於,要先用堿水在黃紙上塗抹均勻,然後口裏噴的也不是仙水,而是薑黃水。
薑黃水和堿水一接觸,就會變紅,在古代,這可能是人們偶然發現的,至於裏麵是什麽原理,他們不知道,也不關心。
但是,他們知道用這方法,能騙到錢。
所以,這個不怎麽高明的把戲,一般行走江湖的那些假道士都是會用到的。
狄泉沒想到這許貫忠也會這一手,在他“做法”完畢了之後,則是直接把那許貫忠拉過來,說笑了起來。
“沒想到先生會真法術,也會這假道學啊!”
狄泉笑道。
“這陽春白雪,下裏巴人,曲高和寡,概莫如是!”
這,果然非常許貫忠式的迴答!
“寨主,如今這四位兄弟叫你用計騙上梁山了,我看朱武兄弟那邊的人,不日也要上得梁山來了,不知你對於水軍有何看法?”
許貫忠和狄泉的想法一樣,對於梁山的水軍都是極其重視的,梁山的水係不小,方圓八百裏的水泊那是梁山禦敵的第一天然屏障。
如果能夠守衛得好,敵人甚至無法進入梁山腹地。
“我心中之想法,是我梁山水軍,必要能做到攻守兼備這四個字,雖然眼下水軍隻能夠做守山隻用,可他日你我兄弟真的起事,用得著水軍的地方還比比皆是啊!”
狄泉的想法,許貫忠表示讚同,但他說梁山水域雖然不小,但是隻能練習防禦戰,卻比較難以練習攻擊。
畢竟,梁山的水軍如果不來敵人攻打,平時裏是沒有目標的。
而就算是來了敵人,也是基本打被動防禦戰。
“那我等也不能叫水軍主動權攻擊誰吧?”
狄泉心說,一來,水軍應該沒有在附近的水域有什麽打擊目標,二來則是這水軍也不能上岸,就算是要去進攻,人家也可以跑。
“寨主,這正是要與你稟報的事情,日前得報,這濟州太守宋江已經整頓了兵馬,征調船隻,有大動作。”
許貫忠說罷,狄泉心中思量,難不成,這宋江又不死心,想來攻打梁山了?
宋江和狄泉,那已經算是“老相識”了,從梁山初建到現在,宋江在狄泉手裏失敗了好幾次了,哪怕是有“霹靂火”秦明和“小李廣”花榮這樣的高手加盟,也沒有用,該輸還是輸啊。
“難不成,那宋江又想來征剿我們?真是\\u0027賊心不死!”
狄泉說道。
“非也,非也,我叫‘白日鼠’白勝兄弟率人去了那濟州府城中打探,此次宋江並非是要攻打,而是要圍困。”
“圍困?!”
狄泉聽到這兩個字很是吃驚!
因為這一招厲害,算是打在了梁山的要害上麵。
宋江的想法大概是圍住水泊梁山,讓狄泉他們出不去,這樣,出不去買糧食,就隻能坐吃山空,而他消耗掉梁山的糧食儲備之後,就可以看情況選擇是戰是圍了,到時候,梁山就是不攻自破了!
這一招,就和清朝曾國藩的湘軍在對付太平天國時用的那種圍城戰術差不多。
而實際上,宋江的“好秘書”,那個陰險毒辣的“智多星”吳用想的辦法更絕,在曆史上,要說拿一條策略與其比較相似,那就要屬康熙年間為了收複台灣,對於清朝東南沿海地區所製定的“遷界禁海”政策有所相似。
對於沿海遷界,現今很多曆史書是不談的,即便談到也多是輕描淡寫的一筆帶過。
然而,遷界禁海的重大性是被嚴重低估的了,其殘暴程度駭人聽聞。
其目的,大概是因康熙皇帝為了避免占據台灣的鄭氏海軍通過襲擾沿海來攫取給養的措施。
當時的清朝水戰乏力,而明鄭水師非常厲害,清朝隻能采取遷界禁海的方式,長痛不如短痛。
大陸痛則痛一隅,台灣痛則痛全身,為求以東南沿海遷界禁海的這種最小代價來削弱鄭氏海軍從而達到收複台灣。
其具體,也就是滿清政府劃定一個瀕海範圍,大概是從瀕海三十裏左右開始計算範圍,到瀕海四十裏、五十裏、乃至到二三百裏不等。
在這些地方設立界碑,乃至修建界牆,強製處在這個範圍內的沿海居民遷移,這些地方隻駐紮兵營而不駐紮百姓,百姓有敢不遷移和越界的,殺無赦。
正因如此,清初幾十年中,東南沿海不斷有華人結夥私造海船逃亡,流入越南、新加坡、雅加達、緬甸和菲律賓等地。
而對於台灣,無法從大陸獲得兵員和給養之後,其實力也是有些不行了,最終對於攻克台灣,遷界禁海也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
而吳用的目的也很明確,他要修築兵營包圍梁山泊,使其困在水泊裏麵,然後強行牽走水泊梁山輻射範圍之內的全部民眾村落,使其無法資敵,更讓梁山沒有給養來源,慢慢的也就能夠耗死梁山好漢了!
這一招不可謂不狠毒,也不可謂不漂亮,所謂“功高莫過於舊主,計毒莫過於絕糧”,對於梁山泊這個不產糧食的地方,吳用一定認為他的所作所為是上佳妙計。
而實際上,梁山不缺糧食,是一點也不缺!
先不說那祝家莊、李家莊、扈家莊的存糧得吃上個三五年才能吃完,還有八百裏水泊裏麵的水產,單說種植,現在狄泉的那些作物在梁山內部也已經大規模種植。
剛種第一年,產量自然而然的是要受一定的限製了,但是今年收獲的種子種到地裏麵,那就可以滿足糧食需求了。
到時間,梁山有了自產自銷的能力,這一招也就沒有什麽大用了!
吳用就錯就錯在想當然的認為梁山沒有自主生產糧食的能力,所以會想用這個辦法來圍困死梁山
可實際上,這招已經是不管用了,而且他也是異想天開,就他們手底下那點人馬,要是拉到梁山邊上來圍困,那不就等於是送菜嗎?
所謂“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宋江和吳用手底下也沒有什麽良將,之前在青州還能借人家“霹靂火”秦明用一用,現在也用不到了。
而“小李廣”花榮,雖然不知道宋江和吳用算計他妹妹的那件事,但是他也覺得蹊蹺,再者他身在青州,也不會再來助拳了。
而“托塔天王”晁蓋,自從看到了宋江和吳用想要坑害花榮妹子之後,心裏一直都是悶悶不樂,左後直接辭官迴東溪村繼續當保正去了。
現在,宋江和吳用手底下,就剩下了“錦毛虎”燕順,“矮腳虎”王英,“白麵郎君”鄭天壽,“毛頭星”孔明,“獨火星”孔亮,“石將軍”石勇這幾個了。
還不誇張的說,狄泉隨便派出一個高級戰力,一個就能單挑這一群。
而宋江和吳用能夠想到包圍梁山,這自然也是得到了強援相助,暫且不提。
且說這宋江下達了遷界移民的命令,濟州府地麵上的州府縣衙,那些靠近梁山泊的地方就都得實行。
到了鄆城縣衙門這裏,知縣時文斌在他鄆城縣治下距離水泊梁山比較近的村落做多,他也是第一時間派人去催促搬遷了。
其餘的村子,到還好說,要是死活賴著不走的,上點暴力手段也就好使見笑了。
唯獨有一個地方,比較特殊,當地村民堪稱鹽醬不進!
這裏,就是靠近梁山最近的——石碣村。
畢竟,阮氏三雄上了梁山,這石碣村又是他們的老家,親戚多在石碣村,所以梁山與石碣村之間的關係一向很好。
而且,這石碣村因為靠近梁山,官府中人不敢來,所以什麽徭役和苛捐雜稅什麽的,也就落不到他們頭上了,而且狄泉還開了禁,不像王倫時期那樣,而是開放梁山泊水域,允許石碣村漁民進入梁山水域打漁。
這樣好的事情,那石碣村的村民肯定是心裏麵一萬個不同意了!
而時文斌也心煩,畢竟吳用辦事那是滴水不漏,你要是限期內完不成他要求的指標,後麵必然有懲罰在等著你!
時文斌也是沒轍了,召喚來了馬兵都頭趙能和步兵都頭趙得,讓他們引著三四十人的兵馬到了石碣村,強行進行搬遷。
如果有死活不走的,就全部都按照通匪論處,全部都要就地殺死。
這兩個家夥是接替朱仝、雷橫,補鄆城縣兩個都頭的位置的。
但是,論本事,這兩個人可是稀鬆平常的,可遠遠的不如朱仝和雷橫。
他們到了石碣村,而在此時,那“神機軍師”朱武所帶著的“赤發鬼”劉唐並耿明初、耿明達兄弟,與那“九頭蛟”楊虎、花普方的人馬,也都到了石碣村附近。
因為他們是打太湖而來的,所以走的方向就不大一樣,是不會經過李家道口處朱貴酒肆的,反而是會經過西邊“小尉遲”孫新和“母大蟲”顧大嫂開的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