鏢局雖然在各類武俠小說裏麵都比較多的出現,但鏢局的地位其實是不高的。


    鏢局是專門為人保護財物或人身安全的機構,又稱鏢行。


    古代鏢局涉及的行業主要分為“信鏢、票鏢、銀鏢 、糧鏢、物鏢、人身鏢”這六大派係,運送的東西也是各有不同的。


    如果大家不知道鏢局究竟是幹什麽的,那麽按照後世的職業劃分,我們可以把鏢局以現代行業的概念進行解釋,那麽大概就是古代的物流行業,與保鏢行業的組合。


    鏢局主要是運送貨物的,主要分水路和陸路兩種。


    鏢師上路,不但要會武功,還必須懂得江湖上的唇典,即各省黑道裏麵的行話,你得人頭熟,以便同劫鏢的綠林人物打交道,要不然你武功高強也是雙拳難敵四手。


    走鏢時,如果發現路間擺著荊棘條子,必須做好準備和劫路人見麵,如果攀上交情淵源,彼此認同一家,有什麽三親六故的,這裏便可順利通過,否則隻好憑武藝高低見分曉。


    而餘寰就是那種憑借自己武功打出招牌來的,他在黑道上不像是他師弟周侗那樣人頭熟,而是向來都靠著這一把九環刀和一手隨心鏢說事,愣是把黑道打怕了,聽見了他振威鏢局的名聲,沒人敢劫掠鏢車。


    而這靠著武藝所闖出來的名聲,很大程度上是不能和達官貴人相比的,因為人家手上有權利,所謂“縣官不如現管”,就是餘寰這樣的老武林名宿,見到了韓存保也不敢炸刺,偏偏他餘化龍就非得要去找野火吃。


    “要我的命,小爺先要你的命!”


    餘化龍一晃這手中虎頭槍,“刷刷刷”就直取韓存保麵門,一紮眉心二紮心,第三槍斜挑咽喉。


    韓存保手裏麵隻拿著一把佩劍,長度和其重量上都比較吃虧。


    這兵器相鬥,無關乎雙方力氣大小,隻要是你有一方手裏麵的武器不夠重,那就擋不住對方的武器。


    因為這兵器的承受力是有限的,就像是後世經常有人討論魯智深和武鬆誰厲害,實際上魯智深那六十二斤的禪杖隻要砸在武鬆的戒刀上,那戒刀就得崩口卷刃,那還有個打嗎?


    韓存保久經沙場,明白這個道理,不能和他餘化龍的槍硬碰硬,他這把佩劍受不了,於是使出了馬明王的“閃電法”劍術,用步法配合長劍,出手快如閃電。


    就是那明代何良臣寫的《陣紀》,所記載的“卞莊子之紛擊法,王聚之起落法,劉先主之顧應法,馬明王之閃電法,馬超之出手法,五家之劍有傳。”


    而這位“馬明王”的身份其實有很多人懷疑,因為廣義上的馬明王值的是一位女性神明,大名鼎鼎的蠶神,和劍術也是不沾邊的。


    而還有人說“馬明王”指的是明朝將領馬芳,這也不太可能,因為這劍術肯定不是明朝才流傳下來的,應該是更早。


    而實際上,這位“馬明王”就是我們常說的“馬王爺三隻眼”裏麵的那位馬王爺,又稱華光大帝。


    因為馬王爺還有一個“水草馬明王”的稱唿。


    馬王爺即馬神,他的來曆說法比較多:一說其原身為如來身邊的至妙吉祥,因燒死獨火鬼,違反佛家慈悲為懷的教義,被貶入馬耳山娘娘腹中投胎,生下後有三眼,天賦異秉,三眼挪門,可見三界。


    這位華光大帝馬王爺可是個不亞於齊天大聖孫悟空的人物,《四遊記》裏麵《西遊記》寫的是唐僧取經,《北遊記》寫的是真武大帝,《東遊記》寫的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而《南遊記》裏麵寫的就是他馬王爺為報父仇,大鬧龍宮殺了龍王,偷紫微大帝的金槍受困而死。


    第二次投胎至炎玄天王家,大鬧瓊花會後,自稱為“華光天王”,為救母,大鬧天宮、人間和地獄,終皈依佛教,修成正果。


    但見那韓存保手中寶劍頻繁變化方位,頻繁刺出,在那餘化龍身邊起起落落,倒也是不丟威風。


    但是,餘化龍的虎頭槍還是長兵器,其能力與長度要比佩劍要長,兩個人鬥了個旗鼓相當。


    但是,聞煥章與曹正在樓上來觀看,聞煥章是不懂得武藝,曹正還能看出點。


    以曹正來看,這韓存保兵刃上不占便宜,要是再打上一陣子,恐怕要不敵落敗。


    曹正現在心裏麵可是極其矛盾的,矛盾的就是自己也不應該想辦法製止這場爭鬥!


    要是化解爭鬥,那餘化龍就兇多吉少了,他得罪了韓存保,振威鏢局也跟著吃掛落!


    畢竟這餘寰是曹正師祖爺陝西鐵臂膀大俠周侗的師兄,這都算是一家人,要是讓他出了事情,到時候他沒臉去見師父“豹子頭”林衝啊!


    可要不阻止,萬一這餘化龍一槍把韓存保挑出來個好歹,自己這酩酊居剛開業也就歇業了!


    這餘化龍這小子可是真的能幹出來這事兒的!


    曹正這邊急得冒汗,而那聞煥章也在這邊急得不行,他不想讓韓存保死在餘化龍槍下,可是他眼看著餘化龍少年英雄,也不忍他身死,便想了個辦法。


    “韓節度!聖上駕臨!”


    聞煥章心說這個節骨眼上,隻能夠詐稱是皇帝到了,他們才有可能停手。


    那邊韓存保一聽皇帝來了,嚇了一跳,立刻跳出了圈子,跪在地上準備接駕了。


    按說這韓存保跳出戰圈,是餘化龍偷襲於他的一個絕好機會,但是餘化龍卻沒有這麽幹。


    這並不是餘化龍光明磊落,要是往常,餘化龍的兇狠性子,早就一金鏢打出去跟上來了。


    而他餘化龍現在聽說是皇帝駕臨了,也是慌了神了!


    封建時代,那是要講究一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那皇帝來了,餘化龍是再沒有膽子造次了!


    餘化龍這小子倒也不笨,心說自己的手裏拿著長槍,要是禦駕來了,那還不驚了聖駕,再給禦林軍當成了刺客怎麽辦?


    於是,這小子一躍而起,跳上馬背,直接就催馬一溜煙跑了。


    這餘化龍一口氣跑出了東京汴梁,直奔山東,去水泊梁山了。


    而那韓存保隻道是皇帝駕臨,跪在地上也不敢抬頭,耳聽得四周亂哄哄,也不知道情況。


    見餘化龍走了,那聞煥章才下來攙扶韓存保,千萬個賠不是。


    可那韓存保卻不依不饒,非要手下備馬提戟,非要追上去不可。


    正此時,但見遠處街上遠傳來踏歌聲入耳。


    “黃庭起祥煙繚繞空懸飛,香芬馥噴龍涎,寶錄翱翔躍鳳篇,散景雲間……”


    歌聲灑脫不羈,卻又清淨自然,歌聲之中,又隱約傳來些笛聲,其聲音穿雲裂石,叫人忍不住側耳傾聽。


    “此為天花引!”


    聞煥章博聞強識,當場辨認了曲目出來。


    天花引,又名“黃庭讚”,由於辭語空靈玄奧,相傳為韓湘子所作。


    但見不遠處有一手持長笛的蹁躚公子,踏歌而來,時而吹笛,時而吟誦。


    “此人仙風道骨,必然不是尋常人物!”


    聞煥章隻覺得此人氣度不俗,而那韓存保在聽聞了這笛聲之後,隻覺得自己那滿胸襟的怒氣都叫人給掏空了,一時之間,竟然不再生氣了。


    就像是有人把他胸膛之中的氣息給導水歸流,百川入海一般散去了。


    “聞先生,且走吧!”


    韓存保消了氣,細一思量,自己與個半大孩子一般見識,也是丟人,於是便率眾離去。


    而那蹁躚公子迤邐行至那酩酊居前,曹正見他氣度不俗,不知是哪一家的王孫公子,便下去相迎。


    “敢問是哪家公子,請樓上序談!”


    曹正話音剛落,隻見那人哈哈大笑,“在下雲遊四海,浪蕩天涯,偶經此地,討碗酒喝喝!”


    曹正看他那個樣子,怎麽也不像是個閑散浪人,但想來新店開張,總不能攆客人吧,何況東京城藏龍臥虎,萬一這人有什麽大來頭呢?幹脆結個善緣嗎!


    於是,便把這位年輕人請到了內裏去,挑了張清淨之處款待,上了好酒,並幾般果品。


    那人端起酒來,呷了一口,隻說道:“好酒,好酒!”頃刻之間將那一壺好酒都給飲得一幹二淨。


    “一瓢藏世界,三尺斬妖邪。解造逡巡酒,能開頃刻花!”


    那人邊說,一邊把手中酒杯往地上一扔,隨即便吹起笛子來。


    說來也怪,小小一支笛子,卻有如此仙樂般動聽,在場眾人,無不為之傾倒,引百鳥落於簷上。


    就連未曾露麵的李師師,也被這笛聲吸引,在樓上賬房之中側耳傾聽。


    一曲罷,滿堂彩,曹正見他笛聲悠揚,正欲再添酒,那人卻直接起身,徑直走到了外麵去了。


    等到曹正反應過來之時,那人已經走了,隻看見那人所座的桌上留下一副彈弓。


    旁邊還有一張字條,上寫著,“路行雲蒙山,得東方韞所托,故送寶而來,此乃金弓銀彈,轉交狄子永華。”


    這彈弓,內嵌金條,通體描金,旁邊一個繡白鶴的袋子,裏麵都是圓滾滾的銀彈。


    這可不是“丫”形狀的彈弓,而是弓形彈弓。


    中國古代的很多傳說、小說、曆史文獻中都記載了使用彈弓術的人物。


    最知名的要數二郎神,他挾彈弓,攜獵犬的形象成為古代彈弓術的最佳代言人,有詩雲,“腰挎彈弓新月樣,手執三尖兩刃槍。斧劈桃山曾救母,彈打鋋羅雙鳳凰。”


    而這把金弓銀彈,乃是八兩金道士東方韞從雲蒙山王敖老祖出尋來,欲交給狄泉,奈何他身在遠方,便托了一位友人將此寶帶給狄泉。


    不過,他這位朋友,那是天性浪蕩不羈的,今天到了這東京汴梁酩酊居,掐指一算,算出來了這酩酊居與狄泉之間的關係,故而到此,借討酒喝,留下此寶。


    曹正吃了一驚,用衣袍遮了這寶物,然後便將其抱到了二樓去了,與李師師訴說此事。


    李師師也是個滿腹經綸的才女,聽得是手持橫笛,姿態蹁躚的公子,又仔細聽了他吟誦的詩句,已經知曉他是哪路神仙,便叫曹正在後院排擺香案叩謝。


    (不要以為我在寫修仙噢,這些出場的神仙有一個算一個,都是有用的,你們猜猜這是誰,最後這些神仙將會披露主角來到這個世界的真相噢。)


    (《水滸傳》裏麵本來就有神仙鬼怪,這是演義小說裏麵非常精彩的一環,我並不想要舍棄,包括108將是天罡地煞的這個設定也是一樣的,沒有所謂的純粹的好人與壞人的分別,每個人都是複雜的個體。)


    而那金弓銀彈乃是雲蒙山王敖老祖所摶煉的仙寶,能夠誅殺妖邪的。


    那八兩金道士東方韞行走江湖,聽得狄泉破了高廉妖法,知道狄泉有金縷鬼臉,但是卻無一件誅邪法器,故而迴雲蒙山王敖老祖處為他求來。


    一來是這東方韞與狄泉對脾氣,頗為喜愛,二來昔日東方韞與一眾師兄弟之中,隻和狄青最好,既然遇見了他的後人,自然要照顧一下。


    這邊酩酊居內眾人,也是見到了那位神仙,隻是這些人肉眼凡胎,不識得真仙到來,隻道是哪一家的浪蕩公子混酒喝來了,聽了他一曲笛子,隻覺得渾身上下舒爽罷了。


    而這件事情在東京城內不脛而走,雖然那些販夫走卒,富商大賈們看不出其中的玄妙之處,但當日客人裏麵,有文人墨客,覺得那人不同尋常,便到外麵宣此時,被那和尚道士告知,那人該是一位先人。


    這三人成虎,眾口鑠金,這種事情本就玄乎其玄,神乎其神,再加上老百姓大肆宣揚酩酊居遇仙一事,各種版本應運而出,有的說是先人下凡,有的人說是聖人顯聖,眾說紛紜,但是所有人裏麵沒有說酩酊居半個不好的,都說這裏能欲仙,也是快好地方,無形之間,倒是給酩酊居做了一個大宣傳。


    卻不曾想,這一番風波,竟然引來了一位身份了不起人物到了酩酊居之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之狄家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玄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玄嶽並收藏水滸之狄家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