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小心!”


    但見高廉軍中還有一個統製官薛元輝,手持雙刀,眼見著狄泉單槍匹馬殺向了高廉,恐高廉有失,把他左手中那口刀往狄泉飛去。


    狄泉早聽見那口刀的風聲,當即調轉刀柄,在半空中“啪!”的一下子打落那口刀。


    就晚了這麽一點的功夫,那薛元輝就舞動手中單刀飛馬過來截住了狄泉廝殺,那高廉倒是得了救了!


    而此刻,“大刀”關勝與“豹子頭”林衝率領馬軍,直從兩邊繞向了高廉的後軍。


    而“花和尚”魯智深與“行者”武鬆等人則帶著步軍,迎上了高廉的那三百個“飛天神兵”。


    這些“飛天神兵”,頭披亂發,腦後撒一把煙雲;身掛葫蘆,黃抹額,內穿豹皮甲,頭戴熟銅麵具,拿镔鐵滾刀,前後豎兩麵青銅旌旗,一個個雖然都是步戰,但是勇猛非常,速度飛快,確實不可小看。


    “花和尚”魯智深手持鐵禪杖,迎著那飛奔而來的兩個“飛天神兵”就是一禪杖“橫擔玉蟒”,把兩個“飛天神兵”給打得倒飛而出,沒了性命。


    那邊“行者”武鬆舉起雙戒刀,與兩個“飛天神兵”手中的滾刀相拚,但見四口刀上下翻飛,刀光聚而不散,血光耀眼處,武鬆腳下使了“玉環步”出來,閃身從兩個“飛天神兵”中間擦身而過,兩刀破開了兩個“飛天神兵”的肚腹,將其砍倒在地。


    在兩宋時期,由於受到宋手刀的影響,其破甲性能要求其重量較重,因而此時的中國雙刀比其他時期的較重,武鬆的雙戒刀就是如此,和重兵器沒法比,在短刀裏麵算是重的。


    所以,這兩把戒刀破開“飛天神兵”的盔甲,那就和玩一樣。


    雙刀一直以慣性輪劈為要,防禦力不足,輕刀雖然舞得快,實戰中砍殺力不足,遇上重武器,容易被打斷打變形甚至打飛。


    所謂雙刀砍走,就是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走法是因為要協同雙刀輪劈慣性,實際上是很有規律的,順的步伐可以提高刀速,表演起來好看,但練刀時的走法實際不太容易用於實戰。


    由於雙刀短,且短防禦力差,對方長槍或其他長兵器快速打來時很難進行有效攔阻。


    這時就要發揮雙刀的長處,快速強行突破,不是走刀而是實際是跑刀,就是用甩手刀跑起來左右砍,滑步加踏步,虛實結合,左右都可突破。


    武鬆用的就是這個套路,雙刀看走,左手先出刀逗引,敵人出手攔截,則該方開始突破,然後對稱方向開始突破。


    短兵器隻要近身,那就算是就贏了一半,真正的砍殺非常快,絕大多數人還沒看清就結,不象電影裏叮叮當當打半天。


    武鬆還有周侗傳授的“玉環步,鴛鴦腳”步法身法,此刻瞬殺兩個“飛天神兵”,足見水平!


    而那“兩頭蛇”解珍,“雙尾蠍”解寶兩兄弟,則是緊緊用鋼叉攔住了意欲上前的“一丈青”扈三娘。


    “迴去!”


    兩把鋼叉叉柄一推,愣是把扈三娘坐下胭脂馬都推得倒退一步。


    解珍、解寶各自手持鋼叉守護在“一丈青”扈三娘身前,就她這點本事,對付不了這“飛天神兵”!


    “你們……”


    “一丈青”扈三娘顯然是不服,憑什麽不讓她上去對敵啊!


    “兄弟,這些妖兵確實厲害,若衝入嘍囉中,難免死傷!”


    “花和尚”魯智深輪開禪杖施展那千斤扛鼎的力氣,把那些“飛天神兵”從身子四周逼退,向武鬆說道。


    “哥哥,那就引他們到陷坑去!弟兄們,撤!”


    武鬆舉起戒刀,招唿嘍囉向那事先挖掘好的陷坑處撤退,自與“花和尚”魯智深斷後。


    那些嘍囉一發往後跑去,解氏兄弟二人也是拉著“一丈青”扈三娘的韁繩就跑,把那三百“飛天神兵”引入陷坑之中。


    這梁山的兵馬,都知道陷坑的位置,那中間一條硬路,都是實打實的土地,做了記號。


    而那兩邊的都是陷坑,上麵灑了一圈的浮土,下麵是陷坑,裏麵放的盡是些苦竹簽,鐵蒺藜,木樁子,如若是掉下去,那就必然沒了性命!


    那些“飛天神兵”不知是計,全都如飛馬一般飛奔而來,三百人你追我趕,猶如飛馬群一般,後麵掀起一道煙塵。


    卻不想,這些人最前端的就落入了那陷坑之中,然後,便是後隊擠前隊,一個個都掉進陷坑裏麵來。


    即便是有身手好的,跳過了這第一個陷坑,後麵則還是有第二個,第三個,早晚掉下去沒命!


    梁山軍挖的陷坑大且密集,霎時間就有一百多的“飛天神兵”掉進了這些陷坑裏麵,頓時死傷無數。


    “殺啊!”


    眼看著這些“飛天神兵”掉進陷坑裏麵不少,士氣已經大亂,“花和尚”魯智深則高舉禪杖,再向後殺了迴來。


    這些“飛天神兵”見狀,吃了一驚,此時走也不是,不走也不不是,都叫梁山眾人給衝散在了陷坑裏麵。


    那邊高廉大隊人馬,並不知道這三百“飛天神兵”幾乎全軍覆沒,狄泉被那薛元輝攔住交戰。


    那薛元輝的武藝也隻是尋常,而且現在雙刀隻剩下了一刀,威力大打折扣。


    而且,在這馬背上本來就不適合使用雙刀。


    雙刀是兩口短刀,本來攻擊距離就短,雙刀看走,你坐在馬背上,也沒有靈活的步法配合,隻要敵人的兵器稍微長一點,你都夠不著人家!


    雙刀為什麽不看手?


    因為誰都有兩隻手,你看不過來,同樣,對手也有兩根胳膊,你說你要是看手,那你到底看敵人的手還是自己的手?


    你無論想怎麽打,你都得靠的足夠的近。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無論對方手耍的多快,想要打中人,得先進入到攻擊距離內。


    所以甭管你自己的雙刀舞的多麽賽過瓊花玉雪,想砍到你,那得先靠近敵人才行,你得讓敵人進入你的攻擊範圍,該拉進距離的時候拉近距離,該拉開距離的時候拉開距離,把握住了雙方距離,進退自如,你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所以,手揮的再快腳底下跟不上就沒有任何作用,更何況薛元輝現在坐下騎的是馬。


    狄泉的神機萬勝水龍刀是長刀,攻擊距離長,薛元輝想要碰都不可能碰到他。


    雖然,你像是在馬上用雙手短兵器的也不少,比如“雙鞭”唿延灼的雙鞭,“雙槍將”董平的雙槍,還有“屠龍手”孫安的雙劍。


    但是,也都要比薛元輝的雙刀長,還要比他的刀重。


    唿延灼的雙鞭就不說了,那是重兵器,董平的兩條槍長度不短,而孫安的雙劍長度也有三尺,不算段短,而且完全不遜色於背厚刃薄的大砍刀。


    薛元輝手裏的鐵片刀,那能比得了嗎?


    薛元輝還沒等衝到狄泉的麵前,狄泉就靠著兵刃的長度優勢,一刀把薛元輝刺於馬下。


    沒辦法,誰讓狄泉的兵器長呢?他碰的著薛元輝,薛元輝碰不到他啊!


    以前看那《三國誌》的時候,經常看到,《關張馬黃趙傳第六》中記載:“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


    這說的就是關雲長於河北萬馬軍中如入無人之境,斬殺袁紹大將顏良的描寫。


    後世就因此而扯皮,說關羽用的不是青龍偃月刀,是矛戟,因為刀不能刺。


    狄泉真的佩服,誰告訴他們刀不能刺的?不能刺要刀尖幹什麽?


    他一個練武的,大刀法裏麵戳刺的動作太多了,就是《水滸傳》裏麵的好漢就拿樸刀“搠”,“戳”死了多少人啊!


    而且,馬上作戰,你就是拿一根木棍衝鋒,捅到敵人身上都能刺穿,馬有衝擊力的。


    而且,三國時期雖然沒有青龍偃月刀,又不是沒有長柄大刀。


    進入到戰漢鋼鐵時代後,馬上長兵器中的槊和戟的位置比較重要,因馬具不完善,騎兵腳下缺乏支點,長杆刀並不能滿足一般戰士的需要,但是仍然出現了一些猛將可以在馬上使用的七尺大刀。


    文字記述中有《隴上歌》中所稱頌的西晉至十六國陳安就是同時使用長刀和槊兩種兵器乘馬作戰。


    在《晉書》中記載:“陳安左手奮七尺大刀,右手執丈八蛇矛。”


    這說明在晉朝時期蛇矛就已經出現了,而且那個時候馬背上可以用七尺大刀。


    西晉是離三國最近的一個朝代,這大刀也不是西晉的首創,憑什麽關羽當時不能是拿這種大刀呢?


    而且,前世狄泉親眼見過東晉弟長柄大刀頭,全長46.5厘米,在江蘇鎮江東晉墓出土的,博物館裏麵見過。


    他今天就偏要看看這大刀能不能“刺”敵將於馬下!


    而這邊薛元輝殞命,高廉騰出手來,急去馬鞍鞽前,取下那麵聚獸銅牌,把劍去擊。


    那裏敲得三下,隻見眾軍士隊裏卷起一陣黃砂來,罩的天昏地暗,日色無光。


    喊聲起處,但見煙霧之中生出來了許多豺狼虎豹,怪獸毒蟲,就這黃砂內卷將出來。


    “又是妖術!”


    狄泉沒想到高廉還不死心,於是手中神機萬勝水龍刀甩掉了薛元輝的屍首,徑直殺了過去。


    此時,那“金縷鬼臉”上爆發出,一道金光射去,那夥撲向了狄泉的怪獸毒蟲,都被金光擊中,狄泉手中神機萬勝水龍刀空中亂砍,那些毒蟲猛獸就黃砂中亂紛紛墜於陣前。


    眾軍人看時,卻都是白紙剪的,都被狄泉用神機萬勝水龍刀劈得斷裂!


    那高廉大驚失色,忙問道:“小子!你如何破了我的法術!”


    “旁門左道的東西,如何抵得過天地正氣!”


    狄泉一邊說,一邊揮刀出去,一刀正砍在了高廉手中那塊“聚獸銅牌”之上,直接把那“聚獸銅牌”給劈成兩半!


    高廉被震得虎口流血,隻得以那柄太阿寶劍還擊。


    狄泉哪能怕他?他要是使用妖法,倒是有三分怕他,論真刀真槍,這家夥能打得贏誰?


    狄泉一刀把高廉手中的太阿劍給打落在地,一刀背砸在了高廉的背上,把他砸的口吐鮮血,趴在馬背上,身上掩心鏡也被砸碎了。


    “苦也!”


    高廉吐了口血,如今身邊於直、溫文寶、薛元輝都戰死了,他高廉是在劫難逃了!


    狄泉倒是沒有直接殺了高廉,而是輕舒猿臂,把高廉的袍子扯住,想要把他拽下馬來。


    結果,狄泉一下子用力過大,把那勒袍帶給拽斷了,之拽得了一個袍子在手,卻沒把高廉給拽下馬背。


    高廉見狀,立刻拍馬逃竄,恨不得這坐下的馬生出七八條腿才好!


    “混蛋!”


    狄泉把那袍子一扔,便要去追,卻被兵卒攔路,林衝氣得咬牙切齒,一心要追,丈八蛇矛連殺數十人,隻可惜追不上了。


    三百“飛天神兵”被滅,高廉法術被破,兵馬十損七八,那些斷後兵馬叫“醜郡馬”宣讚與“井木犴”郝思文帶兵圍住,都投降了。


    狄泉見放跑了高廉,心中不快,畢竟沒捉住他,給林衝出氣。


    不過,轉念一想,也算是好事,畢竟這高廉可是高俅的直係親屬啊!


    要是真把他給殺死在了梁山泊,那非得立刻遭受到高俅的報複不可。


    現在,梁山的軍力對抗朝廷大軍,還是有些困難的,淩振的火器還沒有開發,要是像原著裏麵高俅派來“唿延灼”的鐵甲連環馬,狄泉還不好對付。


    “金槍手”徐寧還沒上山,他沒練過鉤鐮槍這種冷門兵器,著實不會用。


    而嶽家軍用麻紮刀和大斧克製鐵浮屠的辦法,對鐵甲連環馬來說還不太適合。


    所以,現在不適合和朝廷大規模開戰,既然如此,那放跑了高廉,也不至於遭受到高俅老賊的瘋狂報複。


    這也算是陰差陽錯的,也算是有點積極影響。


    “寨主,這些敗軍如何處置!”


    “大刀”關勝前來請示狄泉。


    “我們不是土匪,乃是義軍,他們中願意留下來的,當即勸降,不願意留下來的,準許他們各自迴鄉去!”


    寬大對待降卒,是最容易獲取名聲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之狄家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玄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玄嶽並收藏水滸之狄家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