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不相配,恐不相配!”
花榮當場是臉色就差到了極點,這是宋江和吳用如此說,若是換了別人花榮還不掀桌子了?
這哪有沒事勸良家女子去當妾做小的?
古代女子隻要是做妾的,那就是地位低下,可不要被後世的電影電視劇給洗腦。
舉個例子說,嫡妻,入宗族牌位,其所生子女為嫡出,嫡子可襲爵。
古代娶妻即為正室,不僅要講究門當戶對,而且必須要經過三媒六聘,明媒正娶。
而買妾則不同,買賣妾室等同於買賣貨物,無論娶妻還是買妾,都需要付出一定的財力,不同之處在於,娶妻時送出的被稱為聘禮,而納妾時送出的則被稱為買妾之資。
說白了,你做妾,連基本的人權都沒有。
同時妾室的婚禮要比正妻簡單,更有甚者,直接一頂小轎抬進家門就完事了。
所以,根本可不是在那些電視劇裏麵看到的那種隻要男人和女人情誼深,小妾也能八抬大轎娶迴家的,那就是胡扯。
唐宋時期曾一度流行換妾贈妾的風氣,晚清時期,贈送美妾更是被當成官員攀附,結交上司的常用手段;明清時期甚至出現了專門培養訓練、買賣妾室的產業鏈。
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揚州瘦馬”。
其次,從社會地位上看,妾室基本不受法律保護,地位相當低。
妾室作為家庭的私有財產,其幾乎是半自由人的地位,完全可以被隨意處置,不僅可以被任意打罵、驅逐。就算是被殺,按照唐律和宋律的規定,也隻會被判處流放的刑罰。
妾死後不列入宗族牌位,所生子女為\\\"庶出\\\"不可襲爵,但是可分得家族財產,若無嫡子,則可襲爵。
也就是說,花榮要是把她妹妹送去給慕容彥達做了小妾,他們家祖宗八輩都得托夢罵他來。
雖然花榮對於宋江那是當親哥哥一般的尊敬,但是這種提議,他也實在是難以接受。
一邊的“托塔天王”晁蓋也聽得皺起了眉頭。
他已經在這清風寨裏麵待了一陣子了 ,對於那青州知府慕容彥達的為人情況也比較了解了。
這個人就是個色中餓鬼,那花榮的妹子年紀輕輕就給他娶了,做不知道是第十幾個小妾還是第二十幾個姨太太,這也虧的他們想的出來!
“賢弟,這怎能如此說話,叫人家姑娘去當妾做小?”
晁蓋說道。
“天王哥哥,這又如何?這花家妹子可是文武雙全,更兼青春年少,我看若是嫁給了那慕容知府,必然獨領群芳,我看到時候便可叫慕容知府戀愛,扶為正室,到時候花榮賢弟你便是國舅的大舅,皇親國戚!”
吳用這邊說得哈哈大笑,晁蓋這邊都快氣炸了,這說的是人話嗎?這不是要把人家良家女子往火坑裏推嗎?
“天王哥哥,這女子嫁人,需嫁才德兼備,這慕容知府雖說不是才子,但也是州郡長官,也不算是委屈了花家妹子。”
宋江也在一邊扇陰風點鬼火。
晁蓋是個心思直挺挺的人,若是認為不可,心中就是不悅,當下借口不勝酒力,迴房間裏去生悶氣去了。
他不明白,自己的這個賢弟,堂堂的山東“及時雨”,鄆城“唿保義”,“孝義黑三郎”,怎麽能說出這種話來?
這還是他的那個義薄雲天的宋江賢弟嗎?
這邊晁蓋離席走了,花榮也借口推脫傷口疼痛,飲不得酒,推脫走了,他不想讓宋江難做。
而整個酒席之上就隻剩下了宋江和吳用這兩個狼狽為奸的家夥。
宋江見這花榮不同意,便去問那吳用道:“吳學究,花榮賢弟不依,可如何是好?”
吳用聞言,輕搖羽扇,“既然花榮賢弟不肯,那隻得等慕容知府來時,見機行事罷!”
宋江聽了個一頭霧水,連忙追問起來,“怎麽個‘見機行事’法?”
“哥哥,這花榮賢弟不依,那也有辦法,若是生米煮成了熟飯,隻怕花榮賢弟也不好說些什麽,隻得將錯就錯了……”
吳用言下之意,宋江還是沒聽明白。
吳用也隻得再深入一步給宋江講一講,“哥哥,待到那慕容知府來時,我等便把花榮賢弟妹子麻翻了,送入慕容知府臥房,待其成全好事,花榮賢弟便是不肯,也無可奈何了!”
宋江聽完了吳用所說,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看著吳用。
“吳學究,我宋江豈能為如此下作行徑?”
宋江一副大義凜然的模樣,“花榮賢弟乃是我的手足兄弟,他的妹子也自然是我宋江的妹子,叫我如此辱沒了妹子清白,豈是大丈夫的所為?”
“哥哥,這我等所為,也是給那花姑娘找了一個好靠山,以花家妹子容貌,還青春年少,必然討得慕容知府歡心,到時候花家仗上皇親國戚之力,豈不飛黃騰達,此乃好事情啊!”
說道這裏,吳用又是話鋒一轉,“屆時,這慕容知府也得感謝哥哥撮合,哥哥那宏圖大誌,必然得以伸展。”
要說之前宋江還有那麽幾分的大義凜然,那麽在吳用把這句話說完了之後,那宋江就是徹底同意了。
宋江低下頭來,細細思索,“那此時段不可叫花榮賢弟兄妹知曉。”
“哥哥放心,隻待那慕容知府到來,小弟自有章程……”
這吳用幫助宋江的計策,算得上是個餿招,也許能管用,但是絕對是損人利己啊,是拿人家花榮的妹子花寶燕去換取他宋江的前程。
要是宋江真是靠著女人的身子有了前程,也不知道他於心何安!
而吳用似乎也就沒給晁蓋和宋江在這段時間之內出過什麽靠譜一點的計策。
吳用的實際定位是個帷幄中的謀士,類似陳平、賈詡類型的陰謀家,不過是被這幾個大佬給降維打擊的那種版本。
他成功的策劃,都是智取生辰綱、用間打祝家莊、賺金鈴吊掛、賺盧俊義、偷襲大名府這一類戰例,用間的能力是不錯的,但到了決機於兩陣之間的時候,他基本沒什麽表現,如果不是後期梁山正規戰能力靠著唿延灼、關勝投降帶來的禁軍的傳幫帶作用以及朱武在兵法方麵的能力有較大幅度的提升,梁山根本沒法支撐。
當然,吳用在《水滸傳》原著裏麵的梁山泊之中,不是“無用”,而是擔任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和作用。
但是,這並不能抹殺他最近沒出過一個好主意的事實。
這邊宋江與吳用算計著花榮妹子,且話分兩頭,且說那邊“拚命三郎”石秀與“鐵叫子”樂和要救“小旋風”柴進,給柴進服下狄泉的西藥,倒是緩和了一些,能喝下一些粥水去,隻是仍然神誌不清。
石秀隻得將這柴進綁在後背上背負著,與樂和不分昏黑,連夜趲行。
時值春末,路上雨雪紛飛,若無黃驃馬與赤兔馬,行路便要好生艱難,再加上他們幾個不曾帶得雨具,隻拿一領皮氈子裹住了柴進,石秀、樂和都是風裏來雨裏去,行了四五日,已經到了那揚子江邊。
“樂和兄弟,如今到了揚子江邊,你我需尋船隻過江去!”
石秀乃是金陵建康府人,自識得道路,便與那樂和順著江邊尋找渡船,隻見敗葦折蘆裏麵,有些煙起,應該是有人在船上生火。
見了火,那樂和便亮起好嗓子來叫道:“蘆葦蕩中可有船否?且出來來渡我等,多謝銀子!”
但見蘆葦裏簌簌地響,劃出一條船來,上麵站著兩人,皆是頭戴箬笠,身披蓑衣,一個高些,一個矮些。
且在此處言道,這二人便是原著裏麵的“截江鬼”張旺與那“油裏鰍”孫五,在揚子江是做的是河盜,原著裏麵“浪裏白條”張順就險些犯在他們手裏。
“敢問客人要那裏去?”
那張旺站在船頭唱了個大喏,問詢起來。
“我三人要渡江去建康府尋醫問藥,一刻耽誤不得,且渡我們過江,多與你些船錢。”
樂和說罷邊從懷裏掏出兩塊銀子來。
那“截江鬼”張旺與“油裏鰍”孫五一見了銀子,心說此三人油水不小,這二人本就不是什麽良善之人,便起了那不良心思。
這倒不是那“鐵叫子”樂和不下心思防範,而是他們兩人都在此,一身的本領,便是他們存心不良,也不怕他!
“且叫我們兄弟兩個商量則個!”說罷,那張旺便將孫三拖入艙中商議。
“兄弟,看這二人包裹沉重,定是有些油水,隻是他們兩條大漢,雖帶著個病人,隻怕你我不好料理。”
那“截江鬼”張旺隻怕對付不了這二人,而那“油裏鰍”孫五則說,“可載著他們去對岸,且在王六哥店裏住下,且求他相助,尋些藥麻翻了他們下手不遲。”
此二人口中那位“王六哥”,便是那“活閃婆”王定六。
那王定六因平生隻好赴水使棒,走跳得快,綽號“活閃婆”,乃是建康府人氏,在揚子江邊開酒店為生。
他非常傾慕梁山,後因結識張順,便投梁山入夥,梁山大聚義時,一百零八將之一,排第一百零四位,上應地劣星,擔任北山酒店掌店頭領。
這二人便想要求王定六相助,來對付石秀三人。
兩人打定主意後,便出船艙與二人說道:“客人,載你渡江不妨,隻是今日晚了,便過江去,也沒歇處,我們渡你們過去,再找一家店鋪給你們棲身,你們且多出些船錢與我二人如何。”
“最好!”
那“拚命三郎”石秀剛剛見他們兩個人進船艙裏麵商量了半晌,料定了這兩人居心不良,心中暗想起來,“適才這兩個賊男女到船艙裏麵商議半天,雖聽不得說了些什麽,但多半不是好話,需小心提防才是!”
上船以後,石秀自然機警,看那“截江鬼”張旺站在船頭撐篙,“油裏鰍”孫五在船後搖櫓,便叫那“鐵叫子”樂和在船艙裏麵照料著柴進,自己按住鋼刀,站立在那“截江鬼”張旺身後,但有不對,便手起一刀砍下水去。
那“截江鬼”張旺見石秀這條大漢站在身後,手中有口鋼刀,嚇得後脊背上通梁透背從頭到腳涼得出了冷汗,不敢輕舉妄動。
隻待半夜,劃船到了江對岸去,這兩人便引著那石秀、樂和、柴進三人去尋那“活閃婆”王定六家的酒肆。
這張旺、孫五在前頭引路之時,但見“拚命三郎”石秀在夜色之中觀望,前頭卻是一個村酒店,一個老翁半夜裏起來榨酒,破壁縫透出燈光來。
“王老爹,一向少見,六哥可在店中?”
那“截江鬼”張旺與“油裏鰍”孫五明顯是與這老者相識,上前見了麵便詢問起來。
“呀,是你們兩個,今日怎的過江來了?六郎就在屋中,你自喚他!”
那老者略微應付兩句,繼而便繼續榨起了酒來。
那“截江鬼”張旺便高聲道:“六哥,六哥,有客人到了!”
但見那“截江鬼”張旺喊完,便見得屋內跳出一個瘦長身材,白靜麵皮的漢子,大踏步走來,正是那“活閃婆”王定六。
“這不是張旺大哥與孫五兄弟,一向少見,今日何來?”
那“活閃婆”王定六與這兩個人顯然是認識的,當下便攀談起來。
“有這三位客人做我們的船過江要去建康府城內尋醫問藥,天色已晚,且叫他們在你家中店內安歇一晚,明日再走也不遲,我二人也在你六哥處討碗酒吃。”
這“截江鬼”張旺與“油裏鰍”孫五說完,那“活閃婆”王定六的臉色就是一變。
畢竟,都是在這條揚子江邊上混的,誰不知道誰啊?
這“截江鬼”張旺和“油裏鰍”孫五,就是在這揚子江之上假扮渡船殺死來往客人,搶劫財物的,他王定六如何能不知道?
眼下這兩個人竟然將人領到了王定六家的酒店,絕不是領著他們投宿這麽簡單的事情。
再加上了那張旺一直朝王定六擠眉弄眼,王定六就明白事情不簡單了。
花榮當場是臉色就差到了極點,這是宋江和吳用如此說,若是換了別人花榮還不掀桌子了?
這哪有沒事勸良家女子去當妾做小的?
古代女子隻要是做妾的,那就是地位低下,可不要被後世的電影電視劇給洗腦。
舉個例子說,嫡妻,入宗族牌位,其所生子女為嫡出,嫡子可襲爵。
古代娶妻即為正室,不僅要講究門當戶對,而且必須要經過三媒六聘,明媒正娶。
而買妾則不同,買賣妾室等同於買賣貨物,無論娶妻還是買妾,都需要付出一定的財力,不同之處在於,娶妻時送出的被稱為聘禮,而納妾時送出的則被稱為買妾之資。
說白了,你做妾,連基本的人權都沒有。
同時妾室的婚禮要比正妻簡單,更有甚者,直接一頂小轎抬進家門就完事了。
所以,根本可不是在那些電視劇裏麵看到的那種隻要男人和女人情誼深,小妾也能八抬大轎娶迴家的,那就是胡扯。
唐宋時期曾一度流行換妾贈妾的風氣,晚清時期,贈送美妾更是被當成官員攀附,結交上司的常用手段;明清時期甚至出現了專門培養訓練、買賣妾室的產業鏈。
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揚州瘦馬”。
其次,從社會地位上看,妾室基本不受法律保護,地位相當低。
妾室作為家庭的私有財產,其幾乎是半自由人的地位,完全可以被隨意處置,不僅可以被任意打罵、驅逐。就算是被殺,按照唐律和宋律的規定,也隻會被判處流放的刑罰。
妾死後不列入宗族牌位,所生子女為\\\"庶出\\\"不可襲爵,但是可分得家族財產,若無嫡子,則可襲爵。
也就是說,花榮要是把她妹妹送去給慕容彥達做了小妾,他們家祖宗八輩都得托夢罵他來。
雖然花榮對於宋江那是當親哥哥一般的尊敬,但是這種提議,他也實在是難以接受。
一邊的“托塔天王”晁蓋也聽得皺起了眉頭。
他已經在這清風寨裏麵待了一陣子了 ,對於那青州知府慕容彥達的為人情況也比較了解了。
這個人就是個色中餓鬼,那花榮的妹子年紀輕輕就給他娶了,做不知道是第十幾個小妾還是第二十幾個姨太太,這也虧的他們想的出來!
“賢弟,這怎能如此說話,叫人家姑娘去當妾做小?”
晁蓋說道。
“天王哥哥,這又如何?這花家妹子可是文武雙全,更兼青春年少,我看若是嫁給了那慕容知府,必然獨領群芳,我看到時候便可叫慕容知府戀愛,扶為正室,到時候花榮賢弟你便是國舅的大舅,皇親國戚!”
吳用這邊說得哈哈大笑,晁蓋這邊都快氣炸了,這說的是人話嗎?這不是要把人家良家女子往火坑裏推嗎?
“天王哥哥,這女子嫁人,需嫁才德兼備,這慕容知府雖說不是才子,但也是州郡長官,也不算是委屈了花家妹子。”
宋江也在一邊扇陰風點鬼火。
晁蓋是個心思直挺挺的人,若是認為不可,心中就是不悅,當下借口不勝酒力,迴房間裏去生悶氣去了。
他不明白,自己的這個賢弟,堂堂的山東“及時雨”,鄆城“唿保義”,“孝義黑三郎”,怎麽能說出這種話來?
這還是他的那個義薄雲天的宋江賢弟嗎?
這邊晁蓋離席走了,花榮也借口推脫傷口疼痛,飲不得酒,推脫走了,他不想讓宋江難做。
而整個酒席之上就隻剩下了宋江和吳用這兩個狼狽為奸的家夥。
宋江見這花榮不同意,便去問那吳用道:“吳學究,花榮賢弟不依,可如何是好?”
吳用聞言,輕搖羽扇,“既然花榮賢弟不肯,那隻得等慕容知府來時,見機行事罷!”
宋江聽了個一頭霧水,連忙追問起來,“怎麽個‘見機行事’法?”
“哥哥,這花榮賢弟不依,那也有辦法,若是生米煮成了熟飯,隻怕花榮賢弟也不好說些什麽,隻得將錯就錯了……”
吳用言下之意,宋江還是沒聽明白。
吳用也隻得再深入一步給宋江講一講,“哥哥,待到那慕容知府來時,我等便把花榮賢弟妹子麻翻了,送入慕容知府臥房,待其成全好事,花榮賢弟便是不肯,也無可奈何了!”
宋江聽完了吳用所說,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看著吳用。
“吳學究,我宋江豈能為如此下作行徑?”
宋江一副大義凜然的模樣,“花榮賢弟乃是我的手足兄弟,他的妹子也自然是我宋江的妹子,叫我如此辱沒了妹子清白,豈是大丈夫的所為?”
“哥哥,這我等所為,也是給那花姑娘找了一個好靠山,以花家妹子容貌,還青春年少,必然討得慕容知府歡心,到時候花家仗上皇親國戚之力,豈不飛黃騰達,此乃好事情啊!”
說道這裏,吳用又是話鋒一轉,“屆時,這慕容知府也得感謝哥哥撮合,哥哥那宏圖大誌,必然得以伸展。”
要說之前宋江還有那麽幾分的大義凜然,那麽在吳用把這句話說完了之後,那宋江就是徹底同意了。
宋江低下頭來,細細思索,“那此時段不可叫花榮賢弟兄妹知曉。”
“哥哥放心,隻待那慕容知府到來,小弟自有章程……”
這吳用幫助宋江的計策,算得上是個餿招,也許能管用,但是絕對是損人利己啊,是拿人家花榮的妹子花寶燕去換取他宋江的前程。
要是宋江真是靠著女人的身子有了前程,也不知道他於心何安!
而吳用似乎也就沒給晁蓋和宋江在這段時間之內出過什麽靠譜一點的計策。
吳用的實際定位是個帷幄中的謀士,類似陳平、賈詡類型的陰謀家,不過是被這幾個大佬給降維打擊的那種版本。
他成功的策劃,都是智取生辰綱、用間打祝家莊、賺金鈴吊掛、賺盧俊義、偷襲大名府這一類戰例,用間的能力是不錯的,但到了決機於兩陣之間的時候,他基本沒什麽表現,如果不是後期梁山正規戰能力靠著唿延灼、關勝投降帶來的禁軍的傳幫帶作用以及朱武在兵法方麵的能力有較大幅度的提升,梁山根本沒法支撐。
當然,吳用在《水滸傳》原著裏麵的梁山泊之中,不是“無用”,而是擔任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和作用。
但是,這並不能抹殺他最近沒出過一個好主意的事實。
這邊宋江與吳用算計著花榮妹子,且話分兩頭,且說那邊“拚命三郎”石秀與“鐵叫子”樂和要救“小旋風”柴進,給柴進服下狄泉的西藥,倒是緩和了一些,能喝下一些粥水去,隻是仍然神誌不清。
石秀隻得將這柴進綁在後背上背負著,與樂和不分昏黑,連夜趲行。
時值春末,路上雨雪紛飛,若無黃驃馬與赤兔馬,行路便要好生艱難,再加上他們幾個不曾帶得雨具,隻拿一領皮氈子裹住了柴進,石秀、樂和都是風裏來雨裏去,行了四五日,已經到了那揚子江邊。
“樂和兄弟,如今到了揚子江邊,你我需尋船隻過江去!”
石秀乃是金陵建康府人,自識得道路,便與那樂和順著江邊尋找渡船,隻見敗葦折蘆裏麵,有些煙起,應該是有人在船上生火。
見了火,那樂和便亮起好嗓子來叫道:“蘆葦蕩中可有船否?且出來來渡我等,多謝銀子!”
但見蘆葦裏簌簌地響,劃出一條船來,上麵站著兩人,皆是頭戴箬笠,身披蓑衣,一個高些,一個矮些。
且在此處言道,這二人便是原著裏麵的“截江鬼”張旺與那“油裏鰍”孫五,在揚子江是做的是河盜,原著裏麵“浪裏白條”張順就險些犯在他們手裏。
“敢問客人要那裏去?”
那張旺站在船頭唱了個大喏,問詢起來。
“我三人要渡江去建康府尋醫問藥,一刻耽誤不得,且渡我們過江,多與你些船錢。”
樂和說罷邊從懷裏掏出兩塊銀子來。
那“截江鬼”張旺與“油裏鰍”孫五一見了銀子,心說此三人油水不小,這二人本就不是什麽良善之人,便起了那不良心思。
這倒不是那“鐵叫子”樂和不下心思防範,而是他們兩人都在此,一身的本領,便是他們存心不良,也不怕他!
“且叫我們兄弟兩個商量則個!”說罷,那張旺便將孫三拖入艙中商議。
“兄弟,看這二人包裹沉重,定是有些油水,隻是他們兩條大漢,雖帶著個病人,隻怕你我不好料理。”
那“截江鬼”張旺隻怕對付不了這二人,而那“油裏鰍”孫五則說,“可載著他們去對岸,且在王六哥店裏住下,且求他相助,尋些藥麻翻了他們下手不遲。”
此二人口中那位“王六哥”,便是那“活閃婆”王定六。
那王定六因平生隻好赴水使棒,走跳得快,綽號“活閃婆”,乃是建康府人氏,在揚子江邊開酒店為生。
他非常傾慕梁山,後因結識張順,便投梁山入夥,梁山大聚義時,一百零八將之一,排第一百零四位,上應地劣星,擔任北山酒店掌店頭領。
這二人便想要求王定六相助,來對付石秀三人。
兩人打定主意後,便出船艙與二人說道:“客人,載你渡江不妨,隻是今日晚了,便過江去,也沒歇處,我們渡你們過去,再找一家店鋪給你們棲身,你們且多出些船錢與我二人如何。”
“最好!”
那“拚命三郎”石秀剛剛見他們兩個人進船艙裏麵商量了半晌,料定了這兩人居心不良,心中暗想起來,“適才這兩個賊男女到船艙裏麵商議半天,雖聽不得說了些什麽,但多半不是好話,需小心提防才是!”
上船以後,石秀自然機警,看那“截江鬼”張旺站在船頭撐篙,“油裏鰍”孫五在船後搖櫓,便叫那“鐵叫子”樂和在船艙裏麵照料著柴進,自己按住鋼刀,站立在那“截江鬼”張旺身後,但有不對,便手起一刀砍下水去。
那“截江鬼”張旺見石秀這條大漢站在身後,手中有口鋼刀,嚇得後脊背上通梁透背從頭到腳涼得出了冷汗,不敢輕舉妄動。
隻待半夜,劃船到了江對岸去,這兩人便引著那石秀、樂和、柴進三人去尋那“活閃婆”王定六家的酒肆。
這張旺、孫五在前頭引路之時,但見“拚命三郎”石秀在夜色之中觀望,前頭卻是一個村酒店,一個老翁半夜裏起來榨酒,破壁縫透出燈光來。
“王老爹,一向少見,六哥可在店中?”
那“截江鬼”張旺與“油裏鰍”孫五明顯是與這老者相識,上前見了麵便詢問起來。
“呀,是你們兩個,今日怎的過江來了?六郎就在屋中,你自喚他!”
那老者略微應付兩句,繼而便繼續榨起了酒來。
那“截江鬼”張旺便高聲道:“六哥,六哥,有客人到了!”
但見那“截江鬼”張旺喊完,便見得屋內跳出一個瘦長身材,白靜麵皮的漢子,大踏步走來,正是那“活閃婆”王定六。
“這不是張旺大哥與孫五兄弟,一向少見,今日何來?”
那“活閃婆”王定六與這兩個人顯然是認識的,當下便攀談起來。
“有這三位客人做我們的船過江要去建康府城內尋醫問藥,天色已晚,且叫他們在你家中店內安歇一晚,明日再走也不遲,我二人也在你六哥處討碗酒吃。”
這“截江鬼”張旺與“油裏鰍”孫五說完,那“活閃婆”王定六的臉色就是一變。
畢竟,都是在這條揚子江邊上混的,誰不知道誰啊?
這“截江鬼”張旺和“油裏鰍”孫五,就是在這揚子江之上假扮渡船殺死來往客人,搶劫財物的,他王定六如何能不知道?
眼下這兩個人竟然將人領到了王定六家的酒店,絕不是領著他們投宿這麽簡單的事情。
再加上了那張旺一直朝王定六擠眉弄眼,王定六就明白事情不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