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可不是什麽好人啊,在江湖上沒少為錢殺害好人,若是單單如此也罷了,他當年還曾被西夏買通,裏通外國,留不得!”
狄泉不了解這個“林中豹”柏青,於是就詢問了一下“醜郡馬”宣讚。
聽了宣讚對這個“林中豹”柏青的評價,大為惱火。
當個賞金殺手,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幹的就是刀尖舔血的活兒,他不分善惡的殺,就已經很過分了。
竟然還裏通外國,簡直禽獸不如!
“此等鳥人,一刀砍了才好!”
“拚命三郎”石秀說道。
“正是如此,今日用楊家寶刀殺了這個奸賊!”
狄泉抽刀出鞘,那“林中豹”柏青嚇得立刻跪地求饒,“英雄,英雄,小人知錯了,小人願意改過,英雄寶山在何處?小人願意為英雄持鞭墜鐙——”
“呸!你以為我水泊梁山是藏汙納垢之所在嗎?多說無益,看刀!”
狄泉這迴是殺定了他“林中豹”柏青,手中寶刀一揮,血光腥顙,一顆人頭便落到了積水之中,腔子裏噴出的鮮血足足噴了三四尺高。
“殺的好!”
關勝也在一邊叫起了好來。
如果單純是善惡不分,那可以給他個機會。
但是,這是賣國,就留不得了!
狄泉殺完了人,定睛一看,楊家寶刀之上,果然是滴血不粘,正是楊誌說的那第三個好處“殺人不見血”。
這邊殺了“林中豹”柏青,眾人再向前走,約莫走了半個時辰,便走到了護城河邊上,這條水道直通進東京城外護城河。
狄泉帶領眾人,從河岸邊繞行,順便在河邊洗幹淨了鞋襪汙穢,便往郊外林中暫避一時,尋找朱勔所說的那個駱駝圈。
不是他們磨蹭,實在是走了這麽半天,那水道裏麵的味道是太過上頭了,大家被熏的都有點受不了了,在外麵得先換換氣再說。
狄泉還打開了兩個麻袋看了看,怕這兩個俘虜因為被綁在麻袋裏麵,再給憋死了。
打開了之後發現,這兩個人還是生龍活虎的。
狄泉一手握了個“鎖喉扣”,搭在了朱勔的喉嚨上,一手把堵住他嘴的裹腳布給拿了下來。
狄泉不怕這小子敢突然大喊救命,一來這附近沒人,根本就聽不見,二來就是他一張口,狄泉手上一發力,他喉骨一碎,人當場就沒了。
朱勔是聰明人,他肯定不敢隨便開口。
“我且問你,那駱駝圈在哪邊?”
朱勔嚇得不行,“就是城南五裏,隻那一處,你但去便可見得……唔……”
“多謝你!”
狄泉又是一下子把裹腳布塞住了朱勔的嘴巴,然後直接再套上麻袋,準備去城南看那駱駝圈去了。
眾人再前去城南尋找,這東京城城南五裏之處,別無他物,還真有一個駱駝圈在。
這個駱駝圈規模不小,足有一個足球場大小,狄泉遠遠看去,卻隻有七八個人在裏麵,或是割草料,或是鏟糞,駱駝圈裏麵有高高矮矮幾十匹駱駝。
“還真有!幾位兄弟且先在此等候,師兄,石秀兄弟隨我去看看!”
狄泉說完,就帶著武鬆與石秀動身,往那駱駝圈處靠近。
狄泉離近了一看,那駱駝圈裏麵幹活的幾個人,年齡基本上都是六十歲往上的老人了,而且頭發顏色不是褐色就是紅色,還有金色的,沒有一個像是漢人的。
而在駱駝圈裏麵,狄泉則發現了一隻龐然大物。
這別的駱駝,那都是在一個圈裏麵關著,唯獨這個,它是單獨一個圈關著。
為什麽?因為這個駱駝太大了!
這個駱駝,狄泉目測能有三米多高,眼睛裏往外就發金光,渾身上下的毛色淡金,尤其是兩個駝峰,上麵各有一撮紅毛,而身體長度恐怕在四米左右。
這家夥,提醒快能趕上一輛小麵包車了,這哪是駱駝啊,這就是龐然大物啊,小一點的牛都沒它大!
就這麽說吧,要是把這匹駱駝也關進那個駱駝圈裏麵,這駱駝要是一打架,它一口下去就能把其他的那駱駝腦袋咬碎了。
狄泉心說這是個什麽品種的駱駝啊,怎麽這麽大啊!
上輩子他可沒見過有這麽大的駱駝,隻是曾經聽說在內蒙古有一種駱駝,它非常的巨大,最高身高可以達到三米多,體型和一輛小貨車差不多大,隻不過早就滅絕了。
難不成是這種駱駝在宋朝還沒有滅絕?
這駱駝,人和它比起來都是小不點,誰敢騎啊!
“媽呀!這是金睛駱駝啊!”
“拚命三郎”石秀突然開口了。
“怎麽?石秀兄弟,你認得這東西?”
狄泉沒想到石秀竟然能認出這個駱駝的品種。
“我自小販賣牲口,吃的屠家飯,也識得牲口,這乃是西方大漠之中的金睛駱駝,乃是萬裏挑一的異種,渾身毛色與雙眼顏色為金色,唯獨兩個駝峰之上有紅毛,相傳此駱駝乃是天生異種,不但能日行千裏,力負千斤,而且還能食肉吃葷,千百年來,,倒也有幾員猛將降伏過這東西當成坐騎,也是鳳毛麟角!”
也是,就這駱駝的體型,正常人被他一腳能踢死,誰敢去冒著生命危險馴服它?
在傳統的曆史演義小說,縱橫沙場的名將,除了自己一身勇武之外,好的裝備和坐騎都是必不可少的,這是都有配套的,比如關雲長的青龍偃月刀和赤兔馬。
然而,名將的坐騎絕大多數都是戰馬,隻不過馬匹的名目和種類不一樣,像是赤兔,烏騅,唿雷豹,癩麒麟這些小說中出現的經典寶馬良駒,他們的主人都是書中頂級的猛將。
然而,除了戰馬外,還有一些角色會騎乘一些特殊的動物,相對比較常見的就是牛或者鹿,比如這《封神演義》裏麵薑太公騎乘“四不像”麋鹿,南蠻王孟獲騎赤犛牛。
而能夠騎象獅虎豹的,除了《三國演義》裏的木鹿大王一族外,餘者基本都來自神話小說。
但是,這種奇獸金睛駱駝可不是一般人可以駕馭的。
因為駱駝比普通的戰馬更加高大,你想要把駱駝降伏了聽你的話,那就非常危險,金睛駱駝還個頭大,想降伏那就得冒著生命危險。
其次,這金睛駱駝雖然個頭大,力氣大,但是行動卻沒戰馬靈活。
所以能騎駱駝的武將,一定具備兩個特點:第一,身材高大威猛,在駱駝背上才更顯震懾力,同時才能坐得穩;第二,力氣必須要大,能夠一力降十會,否則的話,駱駝動作幅度大,轉身慢等問題,會限製武將的發揮,隻有靠著強大的壓迫力,才能給自己騰出一迴合錯蹬的空間。
像是《說唐》中出現的虹霓關總兵新文禮,就是騎金睛駱駝,他在天下十八條好漢中排名第十位上下,有著橫推八馬倒,倒拽九牛迴的神力,所以被稱為八馬大將。
他手拿一杆二百斤的鐵方槊,高大威猛,一般的戰馬馱不動他,隻能選擇金睛駱駝。
還有在《說嶽》中的金國大將粘得力,騎著金睛駱駝對抗嶽家軍,可是給一眾英雄名將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大刀關鈴、金錘將嚴成方、銅錘將狄雷、猛將樊成以及最厲害的雙槍陸文龍,這五位身經百戰的名將圍攻他一個,粘得力都麵無懼色。
所以,這金睛駱駝在猛將手裏,還是能發揮出極大作用。
石秀還說了,雖然這金睛駱駝難以馴服,但是有一個好處,就是這金睛駱駝的叫聲和身上散發出來的氣味可以讓其他戰馬懼怕。
狄泉一聽,樂了,這不和隋唐裏麵的“四寶將軍”尚師徒那坐騎“唿雷豹”有相似之處嗎?
“四寶將軍”尚師徒愛馬“唿雷豹”,其叫聲若虎吼,此馬平時不叫,頷下有一肉瘤,肉瘤上有三根毛,主人一抓肉瘤馬即輕叫,若一拉肉瘤上的毛,唿雷豹叫聲若虎,能使敵人的馬癱倒在地。
“那如此說,這金睛駱駝若是能夠有個降伏它的主人,也算是挺有用處!”
狄泉仔細一想,這梁山上別的人都製服不了這金睛駱駝,隻有一個人有可能將其製服。
就是“鐵塔”焦德亮。
因為這家夥的個頭要比那駱駝還要大,駱駝八成會怕他,而且焦德亮天生神力,能製服得了這駱駝。
再加上焦德亮這提醒,正常的戰馬他要是騎上去,那估計都得變成駱駝了,而這金睛駱駝耐力非凡,負重能力超群,應該可以承載焦德亮。
那就直接把這隻金睛駱駝也給弄迴去,給焦德亮當個坐騎,就是給它蓋個駱駝圈要蓋高點,每天喂它吃的東西還不能少了,和焦德亮一個樣……
狄泉三人打定了主意,於是都跳進駱駝圈裏麵,各自拔出刀劍,把那幾個人嚇得癱倒在地。
走到近前方才發現,這些人都是西域的“色目人”。
這“色目人”的範圍就很廣了,迴迴人、汪古人西夏人,畏兀兒人,哈剌魯人,康裏人,欽察人等很多民族都是“色目人”,關鍵是狄泉分不出來,更不知道他們會不會說漢語。
總不能讓狄泉用英語來和他們溝通吧!
“你們的,聽不聽得懂的,漢人的,漢人的話!”
狄泉嚐試著連說帶比劃的帶著羊肉串和葡萄幹味說起了自己都別扭的話。
“爺爺,我們都聽得懂,您饒命啊,我們都是西域人,被擄到此地的!”
狄泉本以為他們聽不懂,要不就得一嘴羊肉串味,沒想到河南官話說的比自己還利索。
狄泉又仔細一問,原來這些家夥都是西夏人,是帶著這匹金睛駱駝到中原來販賣的,結果到了東京被朱勔看上了這匹駱駝不說,強搶了駱駝,還把他們幾個都強製留在這裏做苦力照顧駱駝。
“此處有個監工,終日打罵我等。”
幾個西夏老頭鼻涕一把淚一把的哭訴著,讓狄泉一次又一次的覺得這朱勔是真該死啊。
武鬆則是直接衝進了一邊的木屋裏麵,把那監工給拖了出來,當著眾人的麵一刀剁了。
幾個西夏老頭心說這迴沒人看管了,可算是能跑了,於是千恩萬謝狄泉。
“先別急著謝我,我且問你們幾個,可知道此處有一個水牢?”
狄泉問道。
“有,卻有一個,前些日子還往裏麵放進去個人。”
狄泉一聽到這句話,立刻來了精神,忙詢問道:“什麽人?什麽樣的人?”
“看著像個官宦子弟,富家公子一般。”
“快引我們去!”
狄泉聽了這話,生怕柴進已經死在了水牢裏麵。
到了那木屋裏麵,木床之下便是水牢入口,已經被一把銅鎖鎖住,那監工被武鬆一刀給殺了,鑰匙不知道在何處。
不過,狄泉絲毫不擔心,他這裏有“大鑰匙”。
狄泉拔出楊家寶刀,一刀把鎖頭劈開,把那塊鐵門掀開。
剛一掀開,就聞到了下麵一股惡臭撲鼻而來。
這種水牢原本是流行於安南等地的一種酷刑,也指舊時把犯人浸在水中的牢房。
它一般建築在地底下,周圍都是堅厚的石牆,分為兩層,上層是個蓄水池,下層是牢房,一開機關就可以將牢房淹沒。
而這個朱勔明顯是更狠,這裏麵那是水啊,這裏麵分明是在水裏麵還加了別的東西,味道非常刺鼻。
下麵水牢裏麵根本就沒有一點光亮,真心看不清楚,就算是用火把去照,能見度也很低。
“柴大官人,柴大官人!”
狄泉向下喊了幾嗓子,也沒有獲得什麽迴應。
“情況危機,不知道柴大官人死活如何,我下去!”
狄泉自己就要往下跳,被既然攔住。
這下麵是什麽情況,誰都不知道,貿然往下跳,狄泉要是出事了怎麽辦?
“我會水,我下看看!”
“拚命三郎”石秀挽起衣襟,拿了鋼刀火把,跳下了那水牢,那水牢裏麵的水淹到了石秀的胸口,倒是不淺。
石秀隻得高舉著火把,舉過頭頂照明,以防其沾水熄滅了。
這水牢下麵空間不大,石秀找了一圈,便發現了被吊在水牢牆上的柴進。
狄泉不了解這個“林中豹”柏青,於是就詢問了一下“醜郡馬”宣讚。
聽了宣讚對這個“林中豹”柏青的評價,大為惱火。
當個賞金殺手,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幹的就是刀尖舔血的活兒,他不分善惡的殺,就已經很過分了。
竟然還裏通外國,簡直禽獸不如!
“此等鳥人,一刀砍了才好!”
“拚命三郎”石秀說道。
“正是如此,今日用楊家寶刀殺了這個奸賊!”
狄泉抽刀出鞘,那“林中豹”柏青嚇得立刻跪地求饒,“英雄,英雄,小人知錯了,小人願意改過,英雄寶山在何處?小人願意為英雄持鞭墜鐙——”
“呸!你以為我水泊梁山是藏汙納垢之所在嗎?多說無益,看刀!”
狄泉這迴是殺定了他“林中豹”柏青,手中寶刀一揮,血光腥顙,一顆人頭便落到了積水之中,腔子裏噴出的鮮血足足噴了三四尺高。
“殺的好!”
關勝也在一邊叫起了好來。
如果單純是善惡不分,那可以給他個機會。
但是,這是賣國,就留不得了!
狄泉殺完了人,定睛一看,楊家寶刀之上,果然是滴血不粘,正是楊誌說的那第三個好處“殺人不見血”。
這邊殺了“林中豹”柏青,眾人再向前走,約莫走了半個時辰,便走到了護城河邊上,這條水道直通進東京城外護城河。
狄泉帶領眾人,從河岸邊繞行,順便在河邊洗幹淨了鞋襪汙穢,便往郊外林中暫避一時,尋找朱勔所說的那個駱駝圈。
不是他們磨蹭,實在是走了這麽半天,那水道裏麵的味道是太過上頭了,大家被熏的都有點受不了了,在外麵得先換換氣再說。
狄泉還打開了兩個麻袋看了看,怕這兩個俘虜因為被綁在麻袋裏麵,再給憋死了。
打開了之後發現,這兩個人還是生龍活虎的。
狄泉一手握了個“鎖喉扣”,搭在了朱勔的喉嚨上,一手把堵住他嘴的裹腳布給拿了下來。
狄泉不怕這小子敢突然大喊救命,一來這附近沒人,根本就聽不見,二來就是他一張口,狄泉手上一發力,他喉骨一碎,人當場就沒了。
朱勔是聰明人,他肯定不敢隨便開口。
“我且問你,那駱駝圈在哪邊?”
朱勔嚇得不行,“就是城南五裏,隻那一處,你但去便可見得……唔……”
“多謝你!”
狄泉又是一下子把裹腳布塞住了朱勔的嘴巴,然後直接再套上麻袋,準備去城南看那駱駝圈去了。
眾人再前去城南尋找,這東京城城南五裏之處,別無他物,還真有一個駱駝圈在。
這個駱駝圈規模不小,足有一個足球場大小,狄泉遠遠看去,卻隻有七八個人在裏麵,或是割草料,或是鏟糞,駱駝圈裏麵有高高矮矮幾十匹駱駝。
“還真有!幾位兄弟且先在此等候,師兄,石秀兄弟隨我去看看!”
狄泉說完,就帶著武鬆與石秀動身,往那駱駝圈處靠近。
狄泉離近了一看,那駱駝圈裏麵幹活的幾個人,年齡基本上都是六十歲往上的老人了,而且頭發顏色不是褐色就是紅色,還有金色的,沒有一個像是漢人的。
而在駱駝圈裏麵,狄泉則發現了一隻龐然大物。
這別的駱駝,那都是在一個圈裏麵關著,唯獨這個,它是單獨一個圈關著。
為什麽?因為這個駱駝太大了!
這個駱駝,狄泉目測能有三米多高,眼睛裏往外就發金光,渾身上下的毛色淡金,尤其是兩個駝峰,上麵各有一撮紅毛,而身體長度恐怕在四米左右。
這家夥,提醒快能趕上一輛小麵包車了,這哪是駱駝啊,這就是龐然大物啊,小一點的牛都沒它大!
就這麽說吧,要是把這匹駱駝也關進那個駱駝圈裏麵,這駱駝要是一打架,它一口下去就能把其他的那駱駝腦袋咬碎了。
狄泉心說這是個什麽品種的駱駝啊,怎麽這麽大啊!
上輩子他可沒見過有這麽大的駱駝,隻是曾經聽說在內蒙古有一種駱駝,它非常的巨大,最高身高可以達到三米多,體型和一輛小貨車差不多大,隻不過早就滅絕了。
難不成是這種駱駝在宋朝還沒有滅絕?
這駱駝,人和它比起來都是小不點,誰敢騎啊!
“媽呀!這是金睛駱駝啊!”
“拚命三郎”石秀突然開口了。
“怎麽?石秀兄弟,你認得這東西?”
狄泉沒想到石秀竟然能認出這個駱駝的品種。
“我自小販賣牲口,吃的屠家飯,也識得牲口,這乃是西方大漠之中的金睛駱駝,乃是萬裏挑一的異種,渾身毛色與雙眼顏色為金色,唯獨兩個駝峰之上有紅毛,相傳此駱駝乃是天生異種,不但能日行千裏,力負千斤,而且還能食肉吃葷,千百年來,,倒也有幾員猛將降伏過這東西當成坐騎,也是鳳毛麟角!”
也是,就這駱駝的體型,正常人被他一腳能踢死,誰敢去冒著生命危險馴服它?
在傳統的曆史演義小說,縱橫沙場的名將,除了自己一身勇武之外,好的裝備和坐騎都是必不可少的,這是都有配套的,比如關雲長的青龍偃月刀和赤兔馬。
然而,名將的坐騎絕大多數都是戰馬,隻不過馬匹的名目和種類不一樣,像是赤兔,烏騅,唿雷豹,癩麒麟這些小說中出現的經典寶馬良駒,他們的主人都是書中頂級的猛將。
然而,除了戰馬外,還有一些角色會騎乘一些特殊的動物,相對比較常見的就是牛或者鹿,比如這《封神演義》裏麵薑太公騎乘“四不像”麋鹿,南蠻王孟獲騎赤犛牛。
而能夠騎象獅虎豹的,除了《三國演義》裏的木鹿大王一族外,餘者基本都來自神話小說。
但是,這種奇獸金睛駱駝可不是一般人可以駕馭的。
因為駱駝比普通的戰馬更加高大,你想要把駱駝降伏了聽你的話,那就非常危險,金睛駱駝還個頭大,想降伏那就得冒著生命危險。
其次,這金睛駱駝雖然個頭大,力氣大,但是行動卻沒戰馬靈活。
所以能騎駱駝的武將,一定具備兩個特點:第一,身材高大威猛,在駱駝背上才更顯震懾力,同時才能坐得穩;第二,力氣必須要大,能夠一力降十會,否則的話,駱駝動作幅度大,轉身慢等問題,會限製武將的發揮,隻有靠著強大的壓迫力,才能給自己騰出一迴合錯蹬的空間。
像是《說唐》中出現的虹霓關總兵新文禮,就是騎金睛駱駝,他在天下十八條好漢中排名第十位上下,有著橫推八馬倒,倒拽九牛迴的神力,所以被稱為八馬大將。
他手拿一杆二百斤的鐵方槊,高大威猛,一般的戰馬馱不動他,隻能選擇金睛駱駝。
還有在《說嶽》中的金國大將粘得力,騎著金睛駱駝對抗嶽家軍,可是給一眾英雄名將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大刀關鈴、金錘將嚴成方、銅錘將狄雷、猛將樊成以及最厲害的雙槍陸文龍,這五位身經百戰的名將圍攻他一個,粘得力都麵無懼色。
所以,這金睛駱駝在猛將手裏,還是能發揮出極大作用。
石秀還說了,雖然這金睛駱駝難以馴服,但是有一個好處,就是這金睛駱駝的叫聲和身上散發出來的氣味可以讓其他戰馬懼怕。
狄泉一聽,樂了,這不和隋唐裏麵的“四寶將軍”尚師徒那坐騎“唿雷豹”有相似之處嗎?
“四寶將軍”尚師徒愛馬“唿雷豹”,其叫聲若虎吼,此馬平時不叫,頷下有一肉瘤,肉瘤上有三根毛,主人一抓肉瘤馬即輕叫,若一拉肉瘤上的毛,唿雷豹叫聲若虎,能使敵人的馬癱倒在地。
“那如此說,這金睛駱駝若是能夠有個降伏它的主人,也算是挺有用處!”
狄泉仔細一想,這梁山上別的人都製服不了這金睛駱駝,隻有一個人有可能將其製服。
就是“鐵塔”焦德亮。
因為這家夥的個頭要比那駱駝還要大,駱駝八成會怕他,而且焦德亮天生神力,能製服得了這駱駝。
再加上焦德亮這提醒,正常的戰馬他要是騎上去,那估計都得變成駱駝了,而這金睛駱駝耐力非凡,負重能力超群,應該可以承載焦德亮。
那就直接把這隻金睛駱駝也給弄迴去,給焦德亮當個坐騎,就是給它蓋個駱駝圈要蓋高點,每天喂它吃的東西還不能少了,和焦德亮一個樣……
狄泉三人打定了主意,於是都跳進駱駝圈裏麵,各自拔出刀劍,把那幾個人嚇得癱倒在地。
走到近前方才發現,這些人都是西域的“色目人”。
這“色目人”的範圍就很廣了,迴迴人、汪古人西夏人,畏兀兒人,哈剌魯人,康裏人,欽察人等很多民族都是“色目人”,關鍵是狄泉分不出來,更不知道他們會不會說漢語。
總不能讓狄泉用英語來和他們溝通吧!
“你們的,聽不聽得懂的,漢人的,漢人的話!”
狄泉嚐試著連說帶比劃的帶著羊肉串和葡萄幹味說起了自己都別扭的話。
“爺爺,我們都聽得懂,您饒命啊,我們都是西域人,被擄到此地的!”
狄泉本以為他們聽不懂,要不就得一嘴羊肉串味,沒想到河南官話說的比自己還利索。
狄泉又仔細一問,原來這些家夥都是西夏人,是帶著這匹金睛駱駝到中原來販賣的,結果到了東京被朱勔看上了這匹駱駝不說,強搶了駱駝,還把他們幾個都強製留在這裏做苦力照顧駱駝。
“此處有個監工,終日打罵我等。”
幾個西夏老頭鼻涕一把淚一把的哭訴著,讓狄泉一次又一次的覺得這朱勔是真該死啊。
武鬆則是直接衝進了一邊的木屋裏麵,把那監工給拖了出來,當著眾人的麵一刀剁了。
幾個西夏老頭心說這迴沒人看管了,可算是能跑了,於是千恩萬謝狄泉。
“先別急著謝我,我且問你們幾個,可知道此處有一個水牢?”
狄泉問道。
“有,卻有一個,前些日子還往裏麵放進去個人。”
狄泉一聽到這句話,立刻來了精神,忙詢問道:“什麽人?什麽樣的人?”
“看著像個官宦子弟,富家公子一般。”
“快引我們去!”
狄泉聽了這話,生怕柴進已經死在了水牢裏麵。
到了那木屋裏麵,木床之下便是水牢入口,已經被一把銅鎖鎖住,那監工被武鬆一刀給殺了,鑰匙不知道在何處。
不過,狄泉絲毫不擔心,他這裏有“大鑰匙”。
狄泉拔出楊家寶刀,一刀把鎖頭劈開,把那塊鐵門掀開。
剛一掀開,就聞到了下麵一股惡臭撲鼻而來。
這種水牢原本是流行於安南等地的一種酷刑,也指舊時把犯人浸在水中的牢房。
它一般建築在地底下,周圍都是堅厚的石牆,分為兩層,上層是個蓄水池,下層是牢房,一開機關就可以將牢房淹沒。
而這個朱勔明顯是更狠,這裏麵那是水啊,這裏麵分明是在水裏麵還加了別的東西,味道非常刺鼻。
下麵水牢裏麵根本就沒有一點光亮,真心看不清楚,就算是用火把去照,能見度也很低。
“柴大官人,柴大官人!”
狄泉向下喊了幾嗓子,也沒有獲得什麽迴應。
“情況危機,不知道柴大官人死活如何,我下去!”
狄泉自己就要往下跳,被既然攔住。
這下麵是什麽情況,誰都不知道,貿然往下跳,狄泉要是出事了怎麽辦?
“我會水,我下看看!”
“拚命三郎”石秀挽起衣襟,拿了鋼刀火把,跳下了那水牢,那水牢裏麵的水淹到了石秀的胸口,倒是不淺。
石秀隻得高舉著火把,舉過頭頂照明,以防其沾水熄滅了。
這水牢下麵空間不大,石秀找了一圈,便發現了被吊在水牢牆上的柴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