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敖老祖那是當世的活神仙一個,狄青、薛丁山、唿延慶、楊懷玉都是他的徒弟,其中除了薛丁山以外的三個人也都是宋朝人,現在還有了第四個徒弟蕭聖衣。


    劉唐、袁朗、阮小七都聽說過王敖老祖的大名,此時對蕭聖衣也敬重了起來。


    “劉唐兄弟,你說這寨主的祖宗狄青狄爺爺是王敖老祖的弟子,這位蕭兄弟也是王敖老祖的弟子,那論起輩分來,那豈不是……”


    阮小七突然想起來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那就是要是這麽算,那狄泉是不是該叫蕭聖衣師叔祖啊?


    畢竟,要是按照他們師門裏麵的輩分來排列,這蕭聖衣雖然晚了狄青幾代人才出世,可卻確確實實是狄青的正牌師弟啊!


    而實際上,他們兩家還是姻親,在家裏的輩分他們兩個可能是表兄弟。


    劉唐一聽,這爛沒關係!


    就像是那封神演義裏麵的“托塔天王”李靖和哪吒一樣,論起血緣關係,那是父子沒錯,可是李靖的師父度厄真人與哪吒的師父太乙真人也是師兄弟。


    而度厄真人又和太乙真人是同門師兄弟,元始天尊的座下弟子。


    那這麽算起來,那哪吒和李靖豈不是同門師兄弟。


    “不,不談此事。”


    劉唐示意阮小七噤聲。


    不多時,隻見船到了金沙灘,狄泉與孫安、楊誌,手持兵刃,站立在此。


    他們不知道是敵是友,也隻能先先做好戰備準備。


    畢竟,萬一是敵人呢?


    “寨主,我來給你引薦,這位是傘蓋山上四位頭領之中的‘賽存孝’蕭聖衣,蕭兄弟,這位是我們寨主狄泉,這位是‘屠龍手’孫安與‘青麵獸’楊誌。”


    劉唐當起了中間人,給蕭聖衣介紹了起來。


    “久聞大名!”


    狄泉不知道眼前的蕭聖衣是當年的蕭天鳳之後,更不知道是本家親戚,隻是客套了一下。


    “敢問狄寨主年序幾何?”


    蕭聖衣卻是有著認親的目的,於是便如此發問。


    “嗯?這……在下年已經雙十。”


    狄泉心說這小子問自己多大歲數幹什麽?


    誰想到,這蕭聖衣竟然當場“噗通”一下,跪在狄泉前麵,說了句,“表兄在上,請受我一拜!”


    原來,這蕭聖衣今年剛好一十九歲,比起狄泉還要小上一歲,故而狄泉是兄,他是弟。


    這一拜,把狄泉給拜的懵了。


    “這……這……蕭兄弟,我是你哪門子的表兄啊?”


    狄泉心說這怎麽還認上親戚了?


    “寨主,你尚且不知,蕭兄弟乃是當年三關大帥蕭天鳳之後啊!”


    劉唐見狄泉一臉蒙圈,馬上解釋起來。


    狄泉聽了劉唐的提醒,想起以前在《狄家將》評書裏麵聽說過蕭天鳳這個人,當初是狄青將妹妹銀鸞許配與他,還生一子蕭繼平。


    那這麽算下來,自己應該和眼前的蕭聖衣算親戚了!


    “原來如此,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得一家人,賢弟,快快請起!”


    狄泉這輩子的直係親屬現在一個都找不到了,爹娘全死了,另一個表弟被拍花子拐跑了,死活都不知道。


    而如今在梁山遇上了蕭聖衣,隻能說是老天爺讓他們表兄弟見麵。


    “快,兄弟快快上山,我要給你接風洗塵!”


    說到底都是親戚,狄泉自然是要盡力招待。


    “且慢,表兄,小弟此一來不僅是為了暢序親情,還有要事相商啊!”


    蕭聖衣心說那邊我傘蓋山上還有三個兄弟見天被宋江一夥圍堵著在山頭上苟延殘喘呢,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哪還有心思喝酒啊?


    “賢弟有事?但說無妨!”


    狄泉立刻就表明了態度。


    “表兄高義,我與三個結義兄弟,原本是在青州傘蓋山扯旗造反,近來清風寨知寨‘小李廣’花榮聯合青州知府處兵馬,派了兵馬統製‘霹靂火’秦明來與花榮攻同攻打我傘蓋山。”


    狄泉點了點頭,“久聞有一夥好漢在青州傘蓋山上對抗官府,未曾想就是賢弟幾位英雄啊!那與之交戰,勝負如何?”


    “說來慚愧,第一戰,我結義大哥‘錦袍將’嶽真殺敗了那‘霹靂火’秦明的徒弟,青州的兵馬督監,喚作‘鎮三山’黃信的,第二陣,那‘霹靂火’秦明便親自下場來戰,小弟的結義兄弟,‘雙斧將’孟邦傑便下場比試。”


    狄泉心說這個“錦袍將”嶽真能夠輕鬆打敗“鎮三山”黃信,武藝絕對是天罡星的水平。


    別看“鎮三山”黃信在天罡星看來不算什麽,但是在梁山的七十二地煞星裏麵,他已經算是高級戰力了,南征北戰,也立下過不少功勞呢。


    “我那拜兄‘雙斧將’孟邦傑,乃是昔日洪羊洞盜骨的孟良之後,家傳斧法,也是江湖中的好手,奈何那‘霹靂火’秦明端的是厲害,二來我拜兄孟邦傑用的是一對短斧,秦明占了兵器便宜,此陣敗了!”


    蕭聖衣說道孟邦傑敗陣,在場眾人心裏麵不禁都為那孟邦傑提了一口氣。


    “好在我那拜兄孟邦傑手中有家傳的寶物火葫蘆,噴出焰火來,燒了秦明髭須,雖敗而未傷了性命!”


    蕭聖衣說到這孟邦傑巧用火葫蘆燒了秦明,眾人都齊聲叫好,其中以“青麵獸”楊誌叫的聲音最高


    畢竟,他祖上的楊六郎楊景楊延昭自八乍山收降了嶽勝、孟良、焦讚、楊興四將之後,幾代人都是有交情的。


    雖說如今楊家將已經沒落,楊誌也不識得那嶽勝、孟良、焦讚的後人,但聽到此處,還是不由得喝彩。


    “之後,便是小弟出陣去戰那‘霹靂火’秦明了,當日小弟重病未愈,雖與那秦明相鬥,卻占不了上分,後來使出全力,方才打了個平手,此人的狼牙棒法端的驚奇厲害!”


    這在場眾人聽說這蕭聖衣生著病還能和青州鼎鼎大名的“霹靂火”秦明打個平手,無不佩服!


    這“霹靂火”秦明,他們自然是了解的,畢竟,青州距離梁山泊所在的濟州府也沒有太遠的距離。


    當然,也有人發出了質疑的聲音。


    “這位蕭兄弟若是能在病中把‘霹靂火’秦明打退,那豈會是‘賽存孝’?便是西楚霸王項羽重生,恐也不過如此吧?”


    這說話的,乃是“九紋龍”史進。


    按說史進此人,在《水滸傳》原著裏麵,也算得上是俠肝義膽,少年英雄。


    但他畢竟是年少輕狂,性格上有些焦躁,他久聞“霹靂火”秦明在官軍之中乃是一等一的高手,而眼前的蕭聖衣呢?


    蕭聖衣身材不滿八尺,不高不矮,身材不胖不瘦,但是臉上眼色發青,雙頰深陷,一副癆病鬼的樣子。


    這“九紋龍”史進,端的是不信這樣的人能打得過“霹靂火”秦明啊!


    “若是這位兄弟不信,大可以一試!”


    蕭聖衣初上梁山,雖然那“赤發鬼”劉唐,“赤麵虎”袁朗,“活閻羅”阮小七與那“旱地忽律”朱貴都見過了他的本事,可其他人尚未見識過他的本事。


    也因此,其他人的心裏麵多少也有點懷疑。


    所以,也沒有人出言製止。


    就連狄泉,也想看看自己這位被江湖人稱作“賽存孝”的表弟蕭聖衣,是否名副其實。


    這天下間盛傳著“王不過項、將不過李、拳不過金、力不過霸”。


    其中,“將不過李”之中的這個“李”,指的就是十三太保李存孝。


    可見李存孝的武力值地位之高。


    所以,能被人送了個“賽存孝”的外號,蕭聖衣要是沒有過人的本事,可是說不過去啊!


    而史進武藝也不弱,梁山泊上的正經八驃騎水準,師父是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那十八般武藝,矛錘弓駑銃、鞭簡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扒,他是無一不精。


    要是兩人打一場,那也能看出了實力。


    史進是少年心性,因為他的歲數說實話,也沒有比狄泉大出來多少。


    他就是不服氣,隻覺得這蕭聖衣初次上梁山便吹牛,實在是太過不實在。


    “好,你二人便比試一次,以武會友,莫傷了和氣。”


    狄泉有心日後招攬這傘蓋山四傑,就從今天剛剛相認的這個表弟開始。


    畢竟,傘蓋山都叫宋江和吳用一把火都給燒成白地了,他們還能留在那裏嗎?


    “好,蕭兄弟沒帶坐騎上山,我們便步鬥,這英雄不在馬上鬥,馬上不顯真功夫!”


    史進雖然不服他蕭聖衣,卻也是俠肝義膽的少年,見他沒有帶馬匹上山,心中也不想占蕭聖衣的便宜,比便要舍馬步戰。


    “不必,牽我的馬來,你二人還是馬戰為好!”


    狄泉把自己的黃驃馬借給了那“賽存孝”蕭聖衣一用,狄泉倒是要看看,寶馬良駒在手,他蕭聖衣到底能有什麽樣的實力!


    “兄弟,接刀!”


    這邊“賽存孝”蕭聖衣的兵刃就在手裏,而那邊“跳澗虎”陳達聞聽得史進要與蕭聖衣比武,便將史進的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拿來了。


    這三尖兩刃刀,相傳是二郎神的兵器,刀中的另類,主要功能為挑和刺,槍頭有三個尖,攻擊範圍大,戰鬥時非常有用。


    二郎刀是長柄安上像劍一樣的雙刃尖刀的兵器,雖然稱之“刀”,實際是帶長柄的劍。


    尖兩刃刀是刀中比較奇怪的一種。此刀起源於大劍,雖名之為刀,實際上是帶長柄的劍,刀柄長約兩米左右,為增大劈殺能力,刀刃部分做的較長,劍厚重,而把刀尖做的又尖又直。


    為了增大劈殺能力,刀刃部分要比普通劍寬得多,而且把刀身前端做得又尖又寬。由於雙刃的刀身前端呈三叉狀,所以又有“三尖兩刃刀”之稱。


    具體用法有:劈、攪、衝、紮、撩、點、崩、摔、纏、繞、撥、攔等。


    這種兵器,宋朝也是很風靡的,像是楊家將裏麵的英雄楊懷玉就用過此般兵器。


    楊懷玉的三尖兩刃刀是用镔鐵加精鋼鍛造,刀鋒銳利且堅固無比,這柄刀周身還鍍上了十多層銀水,在陽光照耀下有著奪目光彩,臨陣殺敵之時能夠晃到對手的雙目,可謂是冷兵器中的“科技與狠活”。


    而現在史進用的這種刀沒有這種科技與狠活,叫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重四十多斤,還和傳統的三尖刀不一樣。


    在兩側刃的底部各有兩孔,而孔中掛著兩個鐵環,同樣在護手之處也有四孔八環,而掛上鐵環的原因也是為了在一定程度上來幹擾對手。


    此外,這麽多的鐵環,也可以用來磕敵人的兵刃,或者是鎖住敵人的兵器,也是有用處的。


    “蕭兄弟,來者是客,請!”


    雙方各自手持兵刃上馬,觀戰眾人讓出一大片空地來,以免誤傷。


    史進倒是客氣,他是梁山頭領,屬於坐地戶,不能先出手,得有所謂“待客之道”。


    “那就不客氣了!”


    既然史進客氣,那蕭聖衣可就不客氣啦,手中的禹王神槊來了個“前鑽風”,接著馬力,就往史進胸口搗去。


    這一下,力道非同小可,史進也有意賣弄手段,來了一招“風擺荷葉”式,手中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劃了一個刀圈,刀刃磕上那禹王神槊的槊杆,就要發力,把那禹王神槊帶得偏了。


    而蕭聖衣豈能看不出史進的手段,便雙臂一發力,那根槊杆就向橫空巨柱一般,紋絲不動。


    史進用力,攪不動那禹王槊,便立刻變招,一招“鼉尾剪”,立刻把三尖刀順著槊杆往上劃去。


    這一招 乃是模仿那水中鼉龍以尾巴傷人的招數創出的,若是叫這三尖刀刀尖劃了上去,這蕭聖衣的十個指頭和兩條胳膊,隻怕是保不住了!


    “好刀法!”


    蕭聖衣見史進變招巧妙,當時喝彩出聲來,立刻收起禹王槊封住三尖兩刃刀去路,緊接著來了一個“羅漢撞鍾”,一禹王槊蕩開了那三尖兩刃刀。


    論力氣,史進雖然青春年少,但是比起蕭聖衣還是差了一些,三尖兩刃刀叫禹王槊磕開,刀尖直顫。


    “這小子力氣太大,需取巧!”


    史進想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之狄家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玄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玄嶽並收藏水滸之狄家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