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且說是誰追殺你?”


    狄泉有心收留這個猛將在山上,但是也得弄清楚到底是誰在追殺他,梁山能不能護得住他。


    “小人在淮西老家與一人生了口角,誤將其打死,誰知他家叔找上門來,好生厲害,此人劍術超群,喚作‘金劍先生’李助,飛劍出手,金光萬道,把我打得一身傷損。”


    聽完袁朗的話,狄泉有點沉默。


    \\u0027這小子是惹了多大的一個麻煩!


    這“金劍先生”李助是好惹的嗎?


    李助,小說《水滸傳》中王慶麾下頭領。人稱金劍先生,劍術高超,金劍先生擊刺劍術當世無雙,把劍舞動起來如掣電般迅捷,連“玉麒麟”盧俊義短時間內都抵擋不住。


    李助書裏原文用劍有舞將來這個動詞,之後用劍術劍如掣電的速度讓盧俊義抵擋不住,後來公孫勝做法,偷襲打掉了李助的劍,讓劍托地離了手,這才導致李助被盧俊義生擒的事件發生。


    書裏李助用劍有動詞描繪,有掉劍的細節,因此可以說沒一處表示李助會法術,而且劍術並不等於法術,書裏明確法術的公孫勝是五雷天心正法,戴宗是神行法,而非李助的劍術。


    實則是這李助得一位早先以武入道的高人傳授了一路劍法看似雖然是劍術,實則是法術,需凝神靜氣,不是瞬發技能。


    “這……你可惹了個大麻煩!”


    狄泉看著袁朗,現在他都後悔了,早知道是他惹了“金劍先生”李助,狄泉打死都不會讓他入夥。


    “金劍先生”李助的金劍耍起來了,那連“玉麒麟”盧俊義都被打跑了,梁山上誰能擋得住啊?


    按說,要是會道法、道術的人對付那“金劍先生”李助,倒是簡單,隻要能讓他手中是金劍脫手,那他的戰鬥力還不如士兵高。


    可恰巧現在梁山上還沒有一個這種精於道術的英雄。


    這可怎麽對付?現在讓袁朗走嗎?晚了點!


    狄泉先把袁朗留在山上,仔細的想了一下。


    既然法術能夠讓“金劍先生”李助的金劍脫手,那通過一些物理方法,也是可以打落他手裏的金劍吧。


    比如,用暗器來襲擊他持劍的那隻手。


    比如說是“撲天雕”李應他的飛刀,也許就可以打落他手裏的金劍。


    關鍵是,現在除了袁朗,誰也沒見過這“金劍先生”李助的真實實力,狄泉等人就沒聽說過這麽玄乎其玄的劍法。


    萬一這一招的威力實在是太大,隻怕是誰也無法抵擋得住,從而被李助打得狼狽不堪。


    “現在那金劍先生李助在哪裏?”


    狄泉先詢問一下這個“金劍先生”李助有沒有跟著袁朗,要是就在不遠處,狄泉現在沒有準備,怎麽能對付的了?


    “小人快馬加鞭從淮西逃到梁山,他一時應該尚不知小人去向。”


    袁朗迴答道。


    那就好,至少好有準備的時間。


    狄泉立刻叫人把“神機軍師”朱武給叫來了,趕緊商量商量對策。


    “寨主,依袁朗所言,此人劍術超群,需要用劍在手,方能展示出高超的實力,我說的可對?”


    朱武詢問道。


    “是,此人若是手中沒有了那把金劍,隻怕是連朱武先生你也打不過。”


    狄泉半開玩笑的說道。


    “那便好辦了,隻是還需要弄些東西來克他的劍術!”


    朱武這一臉必勝的樣子讓狄泉非常好奇他究竟有什麽辦法能對付這“金劍先生”李助。


    “寨主,我們需尋得一大塊磁石鐵來!”


    朱武說出了他心中之所想。


    狄泉恍然大悟,“你是說……”


    朱武點了點頭,“這是如此,拿磁鐵打造一麵盾牌,我看他這位‘金劍先生’還有何能為!”


    畢竟,凡是鐵質的刀槍棍棒,那都是會被磁鐵所吸引的。


    “且慢,這李助號稱‘金劍先生’,若是他那寶劍不是鋼鐵,而是金、銅一類打造,磁鐵不能吸引,該如何是好?”


    一邊聽了半天的“撲天雕”李應發現了問題,提出了質疑的聲音。


    是啊,磁鐵可以吸起來的金屬有鐵、鈷、鎳及其合金和鐵氧體,但是你要是用不能被磁鐵吸引的材質做了一把劍,這就不能被吸引了。


    “袁朗,他李助拿的是一把什麽劍?”


    狄泉詢問道。


    “一柄鍍金的鐵劍,約莫兩尺五寸長短。”


    袁朗迴答道。


    “那就沒事了!”


    狄泉這迴算是放心了,鬧了半天,這個是鍍金的鐵劍啊!


    那用朱武這招就正合用。


    接下來就是找一塊大小合適的磁鐵了,磁鐵小了沒什麽用,磁鐵大了你拿不動。


    最後,狄泉在買上山的磁鐵裏麵淘換了一塊兒有馬桶蓋大小的磁鐵,派人拿不能被磁鐵吸住的銅質斧鑿把這塊東西打磨的勉強像個盾。


    這一麵盾的分量至少要有三十多斤,正常人是拿不動的,不過在梁山上找一個能拿的動這盾牌的人還是大有人在的。


    狄泉實驗了一下這個磁鐵盾牌的效果,這個磁鐵盾牌的效果倒是還很顯著,基本上用鐵器靠近五米以內就有明顯的吸引力了,到了三米以內,那種輕型的鐵器就能直接被吸走。


    不過,這也會導致一個問題。


    用磁鐵盾你就隻能用銅兵器穿皮甲,攻擊防禦全部掉檔。


    你用了磁鐵盾你就不能有其他持盾隊友和鐵甲鐵兵隊友,團隊掉檔。


    狄泉思考了一下,似乎這也不是什麽大問題,首先就是在使用磁鐵盾牌的人身邊不能有使用鐵質兵器和盔甲的人。


    那拿銅的不就行了嗎打造幾條熟銅棍,上去把“金劍先生”李助的劍吸走,然後直接亂棍打死老師傅。


    不對,這個人可不能打死,他一手劍法那算得上是絕活啊,得活捉,想辦法讓他加入梁山。


    不過,按照袁朗的說法,就是李助在追他,估計一時半會也到不了梁山,那正好就趁這個機會來打造一點銅製的兵器和磁鐵盾牌。


    至於袁朗,由於此人上山的動機和目的不純,是為了避難,所以暫時不能給他安排什麽座次和具體職位,先得考驗一下他的人品再說。


    之前想到招降李助,狄泉倒是想起了梁山上目前還被關押的幾個俘虜。


    “鐵棒”欒廷玉,張叔夜的公子張立、張用,還有張叔夜濟州府的團練黃安和緝捕盜何濤。


    在裏麵,“鐵棒”欒廷玉是狄泉必須要招降的,至於張立和張用,他們兩個都是這濟州太守張叔夜的兒子,自然是勸降不得了,而且留著他們,多半是為了讓張叔夜投鼠忌器。


    至於那個黃安和何濤兩個人,倒是早就有投降的意思了,估計是已經被關的受不了了。


    但是,狄泉並不打算收下他們,何濤在濟州府還有家人,他是不會死心塌地的終於梁山的,把梁山給賣掉的可能性很大。


    他們想要加入梁山的請求,那隻僅僅是因為他們被關的太久了而已。


    所以,這樣像雞肋一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有沒有一技之長的人,狄泉心說就繼續關著吧。


    狄泉不是不會用人,而是這種人內心不會是真的服你,你對他們做什麽都是沒有用的。


    但是,欒廷玉是必須要招降的了。


    欒廷玉的監牢是個單間,那是狄泉特意吩咐過的,對他的待遇不錯。


    這個單間是在山坡上關押張用、張立兩兄弟旁邊新蓋的,這三名俘虜沒事還能聊聊天。


    這期間,孫立幾次去探望孫立,都被欒廷玉各種辱罵給罵走了。


    而今天,狄泉親自拎著酒菜來見欒廷玉了。


    “欒廷玉教師,一向安好?”


    狄泉向欒廷玉打了個招唿,誰知欒廷玉抄起枕頭就砸向了狄泉。


    “賊人!你和孫立那狗賊休想勸降於我!”


    欒廷玉怒罵起來。


    “欒教師,這可就是你的不對了,孫立他並無對不起你的地方,同門師兄弟的情誼,何必說話如此難聽呢?”


    狄泉坐在了木屋裏,絲毫不懼欒廷玉。


    “當初孫立等人前來投奔梁山,也是遭到了小人的陷害,不得已而為之,那時我已經有了攻打祝家莊的念頭,便想要勸說孫立,以同門師兄弟的身份潛入祝家莊,與我裏應外合,拿下祝家莊。”


    聽狄泉說到了這裏,欒廷玉不僅大罵孫立,“我就說是他出賣了我!”


    狄泉冷笑三聲,“欒教師,若是真的和孫立裏應外合,為何你直到突圍才看到了孫立?你這腦子好不靈光!”


    欒廷玉細想一下,對啊,確實是這樣,如果孫立和狄泉裏應外合,那需要孫立也在祝家莊裏麵。


    “難不成,他未曾答應?”


    欒廷玉有點不太相信,畢竟孫立按照狄泉的說法,那是拖家帶口十分無奈的才到了梁山落草的,初來乍到又沒有半點功勳,他狄泉給他一個立功拿自己同門師兄弟當投名狀的機會,他孫立會不同意?


    “欒教師啊,你太不了解你的師兄了,我當時剛一提出此法,就被孫提轄一口否決,他雖然落草,但是與你畢竟是同師學藝,師兄弟情感還在,不肯加害與你,隻是隨隊出征,隻是要等我破了祝家莊之後勸降你,而非要騙你。”


    狄泉言之鑿鑿,欒廷玉一聽,這不像是假的。


    自己這個師兄,這……到底算是對得起自己,還算是對不起自己?


    隻怕他也是有些身不由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就算是他沒有加害與我,他也不該反叛朝廷,落草為寇!”


    欒廷玉又開始挑起了孫立的不是。


    “那我問你,陳勝、吳廣有沒有落草為寇?劉邦芒碭山斬蛇有沒有落草為寇?”


    欒廷玉不理解,“你說這些古人是何道理!”


    “我隻是想告訴你欒教師,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紂王無道,武王起而伐之,胡亥暴虐,漢高祖提三尺劍斬蛇起義,平秦滅楚,傳立基業,世上沒有什麽永遠存在的王朝,周秦漢唐不是,他趙家的大宋更不是,憑什麽不能造他大宋的反呢?”


    “這……大丈夫忠君愛國,你這是歪理邪說!”


    欒廷玉的反駁已經很是蒼白無力。


    “忠君愛國,也要看是什麽君王,若是昔日的賢王,如古之唐堯虞舜,秦皇漢武,今之太祖武德皇帝,可如現在的八帝道君皇帝,他沉迷修道丹青,至使狼心狗行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卑膝之徒紛紛秉政,草菅人命,民不聊生,至使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塗炭之苦,難道這樣的朝廷還不該反嗎?”


    狄泉句句在理,欒廷玉幾乎找不出話來反駁。


    突然,他想起狄泉是平西王狄青之後,便反唇相譏道:“狄泉,你也是忠良之後,昔日狄王爺伐西夏何等的忠臣良將,你如此做,豈不辱沒祖宗!”


    “哈哈哈,我若是再保宋朝才是辱沒祖宗,我先祖狄公漢臣,為大宋立下不世之功,又得了一個什麽下場,遭文官猜忌陷害,鬱鬱而終,我狄家世代為將,如今到了我這一輩,家徒四壁,一貧如洗,忠君愛國又有何好下場?”


    “這……”


    欒廷玉自然知道狄青當初是因為什麽死的,自然也是知道宋朝那重文輕武的毛病。


    “還有楊家,自金刀老令公起效忠大宋,堪稱大宋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結果代代保宋氏江山,代代男丁死絕,金沙灘,雙龍會,七郎八虎死沙場,令公撞死李陵碑,十二寡婦去西征,每一代沒個皇帝寵信的奸臣和他們作對?潘仁美,王欽若,龐太師數不勝數!要不是八賢王趙德芳與寇準、包龍圖這些忠臣世代與之相抗,楊家將早被害死光了!最後也落得個天波府楊家離開汴梁的下場,請問,難道這樣的朝廷還能算是開明嗎!這樣的君王還算得上是明君嗎?”


    狄泉本來都想說趙匡胤和趙光義燭影斧聲的事情了,後來想了一下,還是算了吧。


    欒廷玉頓時感覺自己有點世界觀崩塌,這狄泉所說,無一不是實話,可是卻與欒廷玉以往所學的忠君愛國的思想大相徑庭!


    這……究竟是誰對誰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之狄家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玄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玄嶽並收藏水滸之狄家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