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契丹騎兵帶了昏迷的阿裏奇與李金吾李集,離開梁山水泊,公主不走,他們也沒膽子強行帶走公主。


    就是想要強行,他們也打不過,更何況後麵一堆土匪虎視眈眈的。


    答裏孛就在那裏哭泣,後麵一群大老爺們就看著她哭,場麵一度很是尷尬。


    “給!”


    狄泉也隻能拿了條幹淨的手巾遞給了她,此刻的答裏孛倆眼睛已經腫成桃了。


    答裏孛抬頭去看狄泉,委屈巴巴的說道:“狄大哥,我能否留在此處?”


    “這個……”


    狄泉一時有點不知所措,這可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的。


    要是答裏孛是個漢人,沒說的,願意留在山上就留吧,梁山不缺那一口糧食。


    但是,答裏孛是個契丹人。


    大宋和大遼打了百年了,雙方可以說是有世仇的,現在的宋朝人在民族觀念上是很看重的,狄泉是無法保證山寨上的所有頭領都能認可答裏孛這個契丹人留在山上。


    就比如說楊誌吧,他是楊家將的後人,他祖宗八代人都和契丹人打仗,死傷無數,堪稱是有血海深仇的。


    這樣的世仇也導致楊誌對契丹人的怨念很深,要不然一向行為低調的他怎麽會主動出手去打阿裏奇呢?


    要不是考慮到狄泉吩咐了不能和他們起直麵衝突,楊誌都行把眼前這兩個契丹人將領給宰了。


    要是把答裏孛留在山上,楊誌肯定是不會給好臉色的。


    畢竟,他臉上有青胎記,本來就好看不到哪裏去。


    還有一些比較性格直的梁山兄弟,比如阮氏三雄,還有劉唐這些人,他們對於契丹人也沒什麽好感。


    當然,如果狄泉執意讓答裏孛留在山上,估計梁山兄弟們也不會說什麽,但是肯定會內心裏麵有不滿。


    狄泉可不想自己的團隊因此而產生不和睦,或者是說,因為一個女人讓山上的兄弟們產生嫌隙。


    所以,他還真不知道該不該答應答裏孛。


    “你且先起來,從長計議。”


    狄泉叫答裏孛起來,叫林衝並阮氏三雄迴去,自己叫楊誌率兵布陣在水泊邊上先等一會兒,防止那兩人再殺個迴馬槍。


    狄泉明白,有了這一遭,自己估計和大遼就算是有了仇了,自己的身上就又多了一條“誘拐遼國公主”的罪名,隻怕是遼主耶律輝恨不得把自己給吃了。


    不過,狄泉也不是太擔心,畢竟遼國的勢力目前還不足以把手伸的那麽長到山東來。


    而且,反正早晚也是要和遼國兵戎相見的,早點晚點的都是那一迴事。


    狄泉先把答裏孛叫到了朱貴的酒肆裏麵去,他得先問問她答裏孛到底是怎麽想的。


    “你這不迴大遼,是不想去嫁那兀顏光之子?”


    答裏孛白了狄泉一眼,那眼神似乎就是再說,你明知故問。


    狄泉也知道自己問這句多餘,於是便又問:“你說你要留在我梁山上,可你在梁山上又能做些什麽?”


    狄泉明白,就算是要把她留下,那也得找個正當理由啊。


    “這……”


    答裏孛也有些不知道該如何迴答了,她想要留在梁山上,隻是因為狄泉,可她到底能幹些什麽,她也不知道。


    她從小就在遼國皇宮裏麵長大,稱得上是養尊處優的,力氣活還有粗活基本上就沒幹過。


    至於什麽女紅、烹飪這些,也都有專人替她料理,甚至穿衣服都不需要自己動手,你說她能會些什麽呢?


    要是非說她會點什麽,那她會點武功,達不到一流高手的地步,但是在《水滸傳》原著裏麵,能和扈三娘打得不分勝負,在女將裏麵恐怕也隻有“瓊矢鏃”仇瓊英的飛石能夠穩壓她一頭了。


    另外,就是精通音律了,她的漢人師父也教她中華文字,琴棋書畫,這些她都很拿手。


    隻可惜,在現階段的梁山上,這些還真都是最沒有用的東西。


    現在梁山上需要的人才,要麽能打,要麽能殺,要麽腦子好使,要麽有特殊技能,什麽打鐵、造船個、建房、裁縫這些都算。


    可你說答裏孛似乎都不太在行。


    狄泉想了半天,做出來了一個決定。


    “既然你說要留在我梁山上,那我就在後山給你安排一間小屋居住,隻是……”


    狄泉說到這裏,不禁猶豫了。


    “狄大哥,隻是什麽?”


    “隻是,你要替我辦一件事。”


    “何事?”


    答裏孛看著狄泉,有些猜不透。


    狄泉想的是,讓她去教王瑕琴棋書畫,識字明理。


    王瑕都十歲了,不小了,在狄泉上輩子像王瑕這麽大的時候,狄泉都快小學畢業了。


    狄泉才不信奉舊社會那套“女子無才便是德”的鬼話,他想要給王瑕找個人,教她讀書寫字。


    林衝夫婦雖然是王瑕的義父義母,但是林衝是武官,文化程度一般,更不太會教孩子。


    至於林娘子,隻是能識字,會寫,但是會的也不多。


    畢竟,在古代的女人裏麵,會讀書寫字的還是少數。


    而梁山上現在也沒什麽文化人,一部分的好漢像是楊誌、朱仝這種的還能識字,懂點文書兵法,剩下的大部分人不是文盲就是半文盲,就認識幾個字。


    所以,還真沒什麽人能教王瑕的。


    但是,答裏孛不一樣,作為遼國公主,她不僅係統的學習過遼國文化,漢人老師也係統的教了她漢人的文化,她都會。


    那麽,她來教王瑕的話,也算是正好。


    答裏孛一聽,讓自己給一個小姑娘當老師,她思考了一下,她想要留在山上,那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想和狄泉朝夕相處。


    而且,她就是真的留在了梁山上,也沒事情幹,教教小姑娘也挺好。


    “狄大哥,我願意。”


    答裏孛既然答應了,那狄泉就先帶她上山,而早在狄泉還沒帶答裏孛上山的時候,山上就已經討論開了。


    朱仝、雷橫、劉唐等一幹頭領都在討論著狄泉帶迴來一個契丹公主的事情。


    “這,寨主為何要個契丹女人迴來?”


    劉唐覺得狄泉就是要娶壓寨夫人好歹也得找個漢人吧。


    “娶妻是為了生子,沒必要在乎是不是漢人。”


    雷橫的說法就有點太大男子主義,不太尊重女性了。


    “據說當年狄寨主祖先狄襄武妻子也是外族胡人,也無人說三道四。”


    朱仝說的,就是狄青娶雙陽公主的事情。


    “我看來,寨主能娶個契丹公主,倒也是為我等漢人爭光,這些年遼國屢犯邊關,咱們寨主娶他個公主為妻,又能怎的?”


    武鬆的話,那更是直白了,憑什麽狄泉不能娶個契丹公主呢?


    隻有魯智深看出了狄泉的心思,“各位兄弟,我看寨主隻怕是還在猶豫啊……”


    狄泉將答裏孛安置在了梁山後山極其僻靜的一處院落,這裏的院子不小,也清淨,沒什麽人來。


    “你先暫且住下,一應日用之物,我會叫人送來,你且歇息幾日,我日後再叫瑕兒來見你,稍後我派兩個女人來與照顧你的起居飲食。”


    之前在桃花山上救下來的那些女人還在山上,一直都在做一些雜活,答裏孛畢竟是個遼國公主出身,十指不沾陽春水,還是得找兩個人來給她使喚。


    安排完了之後,狄泉便去找林衝說明此事。


    林衝得知狄泉讓答裏孛來給王瑕教習課業,倒也沒有不同意,隻是說此女乃是契丹人公主,隻怕在山上會招惹來遼國人馬。


    狄泉說梁山既然替天行道,那遼國人如果趕來侵犯梁山,那他們就別想輕易走。


    狄泉也和林衝說了,日後梁山發展壯大,不僅僅要反抗宋朝,也要對遼國、金國、西夏這些少數民族政權進行打擊。


    畢竟,這些少數民族時刻都想侵占中原的花花世界。


    林衝夫婦同意了狄泉的安排,至於其餘頭領那裏,狄泉還沒去,楊誌一直跟在狄泉身邊,狄泉便先問了問他的感覺。


    “楊製使,這位天壽公主留在山上,想必楊製使心中不悅?”


    狄泉試探性的問道。


    誰想到楊誌卻笑了。


    “我們楊家幾代人抗擊契丹,他們殺了我們不少人,我們也殺了他們不少人,雖然見了遼人心中不喜,但我也不會容不下一個女子。”


    狄泉豎起大拇指,誇獎楊誌好氣魄。


    楊誌搖了搖頭,“豈敢,寨主,你可知灑家是楊家將中七郎八虎哪一位的後人?”


    這個問題狄泉以前就想過,楊家將裏麵,第二代的七郎八虎是最巔峰的時候,但是金沙灘雙龍會一戰,七郎八虎基本上全死了,大郎替了宋王死;二郎替了八王趙德芳;三郎馬踏如泥漿;四郎八郎流落在番邦;五郎一怒出家五台山;七郎被潘賊亂箭射死高杆上,射了一百單三箭,七十二箭透心穿;老令公楊繼業碰死在李陵碑前;隻剩六郎穩坐中軍帳。


    經過幽州之戰後,楊家將再也不複興盛的局麵。


    此後,楊六郎挑起了楊家的大梁,擔任三關大帥,與邊關二十四將共抗遼國。


    在楊六郎去世後,楊家將進入了下一代,雖然七郎八虎的兒子很多,但楊宗英、楊宗勉在天門陣時已經去世了,這一代最優秀的就是楊宗保了,他繼承父位繼續鎮守邊關。


    所以,狄泉猜測楊誌可能是楊六郎的後人。


    楊誌聽聞,搖了搖頭說,“我其實是四郎之後。”


    這倒是狄泉始料未及的,對啊,楊五郎出家為僧沒有後人,楊八郎實際上是楊令公義子,算不得純楊家人,但是楊四郎流落番邦多年,他還有三個兒子。


    想當年四郎探母,帶著妻子鐵鏡公主與三個兒子來到了天波府之中,佘太君將當年金刀老令公楊繼業的寶刀拿出來,代表著楊家忠烈家風的寶刀送給了楊四郎,熱淚盈眶的楊四郎從此一直謹守著忠烈之風,他的後人一直傳承著楊令公的忠烈。


    楊四郎的三個兒子也在征西夏之戰中,憑著英勇的戰績中留下了悲壯的故事。


    他們三兄弟都是帶著父親的遺願來征戰沙場,晚年的楊四郎守護在母親身邊多年,他一心想著報國立功,不過投遼又歸宋的他並沒有受到重用,隱忍多年的他在悲憤中鬱鬱而終了,母親交給他的那一柄寶刀一直傳承下來。


    當天波府舉家隱退西寧府之時,楊四郎的後人卻留在了京城,這把楊令公的寶刀最後傳到了後人“青麵獸”楊誌的手中,他也是一心想成就一翻楊繼業的那種成就。


    而現在的楊家將後人其實也還有一部分在老家,隻是這一輩的成年男性也隻有楊誌。


    “四郎當年也娶妻蕭太後之女,也是娶妻契丹人,楊製使,原來你是因此而釋懷的。”


    狄泉可算是明白了楊誌的心路曆程。


    “寨主,你年紀輕輕,雄才大略,雖然暫時在梁山上,但你若有機會,必然是龍鳳之才,而那天壽公主也是遼國公主灑家看也配得上你。”


    狄泉震驚的看著楊誌,心說好個“青麵獸”,怎麽還幹起了保媒拉纖的事情來了!


    實際上,這滿山的頭領嗎都希望狄泉娶個媳婦。


    因為,在他們的概念裏麵,寨主是必須要有個壓寨夫人的。


    狄泉可是忠良之後,還是一脈單傳,需要傳承狄家香火的。


    就連老張旗也覺得狄泉完全可以娶答裏孛,當年他可是見過狄泉娶妻的,雖然那個時候他是年紀還小,但是他覺得狄泉取了答裏孛,這叫借皇氣,畢竟大遼國也是一家王朝,娶了人家的公主,這個是可以增加運氣的。


    老張旗認為,狄家將的沒落就是因為這狄家將自從狄難撫死後,不出人才。


    這是第一,至於第二呢,則是因為狄家將流年不利,走背字。


    所以,老張旗就認為狄泉應該娶個貴人,給自己積攢一點貴氣和喜氣。


    而答裏孛,也正好是遼國國主耶律輝是女兒,正牌的皇族。


    至於宋朝的皇族,狄泉是肯定娶不到的了。


    對於狄泉來說,娶答裏孛的好處還是很多很多的,這是他現在還不想這麽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之狄家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玄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玄嶽並收藏水滸之狄家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