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說梁山廣招賢才,自然是人越多越好,隻是狄泉現在心中在想,梁山是否有點發展過快了?
這倒不是說狄泉認為梁山已經發展壯大,恰恰相反他認為現在梁山鬧出的動靜太大,而梁山的真正實力卻不夠應付了。
因為劫取了生辰綱,所以連續遭到了張叔夜的幾次圍剿,這迴來大名府兵馬都來了。
那下迴再來的,會不會是高太尉的兵馬啊?
要是真的鬧得大了,過早的招來了朝廷大軍,那現在的梁山如何應付呢?
狄泉的意思是,祝家莊暫時就別打了,先消停幾個月,專心練兵搞生產!
至於鮑旭,就讓焦挺試著去招募,能來就來,不能也不強求。
有幾個月,土豆就能熟了,梁山的糧食問題就好解決了,有種子有地,種就行了。
而有了糧食,經濟方麵也就沒問題了,紅薯和玉米收獲了之後,有了釀造高度白酒的原料,還愁沒銀子?
至於生辰綱,這幾個月的開銷就可以用生辰綱來支撐。
事態的發展也給了狄泉低調的機會,朱貴打聽到了這迴索超兵敗後迴到濟州府,直接就被梁中書調迴去了。
原因就是遼國又派兵意圖南下了,大名府作為河北重鎮,立馬就進入了一級戰備狀態,梁中書也顧不得什麽生辰綱了,直接叫索超迴去,積極整軍備戰了!
既然索超離開了濟州府,而且梁中書暫時也顧不上生辰綱這事兒,張叔夜現在已經被打怕了,手上沒兵沒將的,估計不敢隨便來梁山討罪受。
也不知道他清不清楚他兩個兒子已經被抓上梁山了!
至於張用和張立兩個家夥,一直被狄泉分開關押,就是想在關鍵時刻作為製衡張叔夜的一道砝碼。
古人雲,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孩子都這麽大了,那麽張叔夜得多大歲數了,如果這兩個孩子有個三長兩短,他老張家立時絕後。
狄泉派段景住把張用和張立的銅棍和他的書信趁夜扔到了濟州府城門外。
第二天,這些東西就被人發現,然後送到了張叔夜的太守府。
張叔夜自然是認識兒子的兵器,他這倆兒子都失蹤了七八天了,他都快急瘋了。
結果打開信件一讀,直接抽過去了。
幸虧宋江噴水把張叔夜救醒,張叔夜醒來後,開口第一句話就是,“我的兒啊!”
狄泉在信件裏麵寫了,張用、張立就在他手上,自己一不要錢,二不要糧,讓張叔夜自己掂量該怎麽辦。
張叔夜也明白狄泉的意思,不就是叫他不去圍剿梁山嗎?
張叔夜敢去,他兩個兒子就會沒命。
張叔夜就算是現在想取也去不得,沒兵沒將的,自己去親征嗎?
而晁蓋和吳用得知此情形,卻是心中暗暗叫苦。
本來想要投靠張叔夜以向狄泉複仇,現在好了,張叔夜兒子在人家手裏,張叔夜投鼠忌器,哪裏敢輕舉妄動!
又過了兩天,狄泉已將把鴛鴦陣陣法全部教給了林衝和楊誌,又把山寨上的活計都安排了一下,就準備下山一趟。
至於去哪裏呢,是去滄州橫海郡柴進莊上。
狄泉心說,自己的高度白酒,是他賺錢的法寶,現在最好往北販運,也許能夠得到利益最大化。
因為狄泉考慮燕雲之地,包括西北之地,這些地方都是邊塞,邊塞苦寒,軍民都喜歡喝酒,比較有市場。
而再往北,則是遼國燕雲十六州和金國地界。
越往北,氣溫越低,也就越冷,他們那裏的人也有喝酒禦寒的習慣。
那麽如果能把酒販運到那邊,也是能收獲不少利潤的。
遼金雖然是異族,但好在高度白酒不像是鹽、鐵、茶這些戰略物資,和他們交易也沒什麽問題。
而想在北方販運,光靠狄泉自己可不行,必須找個地頭蛇當合夥人。
柴進無疑是個很好的選擇。
第一,雙方知根知底,關係還算過得去。
第二,柴進在河北勢力不小,好有白道身份,大周皇帝柴榮的嫡係子孫,在地方上一般沒人敢惹。
讓他出麵去販賣,負責銷路,應該不會有問題。
第三,則是柴進家財萬貫,錢多,讓他入股,他也能承受得了。
實際上,如果向南方販運,把這些高度白酒販賣到目前宋朝的國都汴梁去,更能夠賺取暴利。
可是東京這個地方,是奸臣的控製範圍裏麵,危險。
而且想在東京做買賣,隻怕要打通的關節也不少,狄泉在東京城也沒有什麽熟人,不好辦事。
狄泉的設想是給高度白酒開設南北兩條銷路,和柴進合作那條就作為北方的銷路,而南方的銷路,還需要深思熟慮,去找人合夥才行,暫時急不來。
林衝等人在得知了狄泉想法之後,都不太讚成。
林衝他們是覺得狄泉作為山寨之主,不應該隨便下山,要是萬一遇上點危險,可就了不得了!
還有一部分以劉唐和阮氏三雄為首,他們固執的認為,現在的主要任務應該是給朱富報仇,去找祝家莊的麻煩。
雖然大家意見不一,但是狄泉最後力排眾議,還是決定動身前往。
這次上路,不需要帶太多人,帶上各種高度白酒,然後再帶上兩個頭領應該就足夠了。
畢竟是去和柴進談合作,一來派其他人去,他們未必說的明白,二來是狄泉前往,更能夠提現狄泉的重視。
上次短暫的接觸,狄泉已經看了出來柴進是個好麵子的人。
所以,要想生意成功談成,狄泉還得給足他麵子。
從生辰綱裏麵挑出一些少見的寶物,一並帶上,這能顯示出狄泉滿滿的“誠意”。
上迴狄泉送了柴進一個玻璃料酒瓶子,就被柴進當做上賓招待,這迴送他這些珍寶,不知道他會是如何反應。
也許還真的沒有上次激動,因為這些珍寶他在這個時代多少還能見到,那玻璃瓶子這個時代是真的見不到!
“兄弟,你既然執意要下山,那我們也不攔你了,山上的事,我等自會盡心盡力,你便不用擔心了。”
林衝說道。
“有哥哥在,小弟自然放心!”
狄泉知道自己現在和林衝已經是好得穿一條褲子的交情了,林衝無論如何都會幫自己守好梁山的。
“兄弟,那這次下山,你帶哪兩個頭領跟隨?”
林衝這話也是狄泉正在思考的。
有任務在身的頭領不能跟隨,這樣範圍就一下子小了很多。
隻有剛入夥的頭領現在還沒有事情,比如魯智深、劉唐和朱仝、雷橫。
劉唐這家夥長著一頭紅頭發,一看就不像個好人,不能帶著他。
至於朱仝和雷橫,這兩個人沒什麽明顯的優勢,也沒什麽明顯的缺點,暫時待定。
至於魯智深,狄泉是有心帶著他的。
因為他知道魯智深在陝西少華山上,還有一位朋友呢。
這次好不容易下山一次,如果能說動魯智深去史進那裏轉轉,沒準又能把少華山人馬拉進梁山來!
至於另一個人選嗎,狄泉想了想,還是孫安和自己出去最默契,幹脆就讓朱仝、雷橫和劉唐頂了孫安的活,讓他跟著自己下山。
一切準備就緒,第二天就準下山了,狄泉沒有讓大夥擺宴給自己送行,因為林衝說林娘子知道了這事,已經擺了酒宴,晚上給狄泉踐行。
“叔叔,義母今天做了不少飯菜,就等你去了!”
狄泉剛到了林衝家門口,就看見王瑕一邊喂兔子,一邊和自己打招唿。
“來,瑕兒,看看叔叔給你做了什麽吃食!”
狄泉手裏麵拿著幾串裹了糖衣,以竹簽穿起來的山楂。
後世稱其為糖葫蘆,狄泉剛剛做好的。
至於糖葫蘆的起源,狄泉不知道。
有民間傳說提到糖葫蘆起源於宋朝,南宋光宗皇帝為給他的寵妃治病張貼皇榜向民間征集驗方,一個江湖郎中揭榜進宮,開出了冰糖水煮山裏紅的方子,後來驗方流傳民間形成了現在的糖葫蘆。
反正在山東地麵上,到現在狄泉還沒見過。
“哇,好漂亮!”
狄泉教她吃了起來,王瑕咬碎的糖衣都沾在了臉上,吃得香甜。
這孩子,吃東西不挑食,還很愛吃,能吃,挺好養活的。
“兄弟,快進來!”
林衝招唿著狄泉進來,王瑕也舉著糖葫蘆向林娘子和林衝展示狄泉給她帶來的禮物。
“義母,你看,叔叔給我的好果子吃!”
林娘子和林衝也沒見過這東西,都問狄泉這是什麽東西。
“是山楂做的蜜餞果子!”
狄泉這麽說,他們聽得明白。
“這東西倒是有趣,瑕兒愛吃,改日兄弟把這方子給我一份,我給瑕兒做些。”
林娘子一邊說,一邊擦掉王瑕臉上的糖漬。
“還是少吃些甜食的好,免得爛牙!”
林衝雖然話說的硬,裏麵也透著關心。
“嫂嫂,今日做了如此多的菜,費心了!”
狄泉向林娘子施禮。
“你哥哥說你要下山,特意叫我做幾個好菜。”
正說時,女使錦兒已經溫好了酒,過來給林衝和狄泉斟酒。
林娘子是女流,因此滴酒不沾。
在給狄泉倒酒的時候,錦兒嘴角往下,一副不高興的樣子,顯然是對那他狄泉拒絕了林衝夫婦提議的事情耿耿於懷。
“哥哥,我走後,山寨交給你操持,多多費心。”
狄泉舉杯,林衝則說,山寨裏都是自己兄弟,豈會不盡心?
“哥哥,那日聽你說,你的授業恩師是陝西鐵臂膀大俠周侗周老前輩,你可知周老前輩現在何處?”
林衝歎了口氣,“自老師卸任了八十萬禁軍教頭,叫我接任,又辭去了自己禦拳館天字號教師的職位後,便帶兒子歸鄉,我也有近八九年未曾見過老師了。”
見林衝不知道周侗的蹤跡,狄泉未免有些失望。
因為,他不知道現在周侗身在何處,但是按照記載,他現在應該已經將要遇到了了少年嶽飛,然後收嶽飛為螟蛉之子,傳授他文韜武略,最終造就了個“武昌開國公太子少保總督兵糧統屬文武都督大元帥”,千古傳誦的嶽王爺出來!
如果可能,狄泉非常想拜訪一下周侗,更想能找到嶽飛!
“兄弟,你年少有為,一表人才,文武雙全,若是我老師見了你這般青年才俊,免不得心中歡喜,說不準還會收你做關門弟子!”
林衝這句話,倒叫狄泉汗顏無地了!
周侗若是收狄泉為徒,那狄泉不就是嶽飛的師兄弟了嗎?
乖乖,狄泉心說自己何德何能,敢做嶽武穆的師兄弟啊!
“我何德何能,敢受周老前輩青睞啊!”
狄泉心說大哥你可太抬舉我了!
“兄弟,你不知,師父此生收過三個徒弟,大師兄乃是河北盧俊義,人稱‘玉麒麟’,武功乃是我們師兄弟之中最好的,槍棒天下無雙,乃是河北三絕!隻是他家財萬貫,當年隨師父習武,有所成後也未曾報效國家,而是迴家繼承祖業去了,不中師父的心。”
“至於二師兄,名叫史文恭,單論馬上功夫,除我大師兄盧俊義外,無人能敵,隻是此人品行不端,當年被師父逐出師門,不提也罷!”
“師父隻盼找一個文武雙全的英才繼承滿身文韜武略,可惜,我們三人都未能讓師父稱心,因此未得到師父全部本領,若是師父見了你,必然傾囊相授!”
聽了林衝一番話,狄泉倒是明白了,周侗晚年收了嶽飛為徒,隻怕也是看中了嶽飛是鯤鵬之才,能繼承他的衣缽,報效國家吧!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狄泉便迴了住處,次日清晨,便收拾停當,準備與魯智深、孫安下山。
狄泉拿了萬勝水龍刀,牽了黃驃馬,到山門下,魯智深,孫安早就等候在此。
“寨主,此行是隻往滄州,還是也去他處?”
剛一見麵,魯智深就開口相問。
“此去河北,除柴大官人莊上,還準備去陽穀縣一趟,見一位朋友,怎麽,魯提轄有什麽事情?”
“無妨,隻是問一下寨主有無去關西一行的打算,灑家在那邊也有幾個故人,若去時,正好相見!”
這倒不是說狄泉認為梁山已經發展壯大,恰恰相反他認為現在梁山鬧出的動靜太大,而梁山的真正實力卻不夠應付了。
因為劫取了生辰綱,所以連續遭到了張叔夜的幾次圍剿,這迴來大名府兵馬都來了。
那下迴再來的,會不會是高太尉的兵馬啊?
要是真的鬧得大了,過早的招來了朝廷大軍,那現在的梁山如何應付呢?
狄泉的意思是,祝家莊暫時就別打了,先消停幾個月,專心練兵搞生產!
至於鮑旭,就讓焦挺試著去招募,能來就來,不能也不強求。
有幾個月,土豆就能熟了,梁山的糧食問題就好解決了,有種子有地,種就行了。
而有了糧食,經濟方麵也就沒問題了,紅薯和玉米收獲了之後,有了釀造高度白酒的原料,還愁沒銀子?
至於生辰綱,這幾個月的開銷就可以用生辰綱來支撐。
事態的發展也給了狄泉低調的機會,朱貴打聽到了這迴索超兵敗後迴到濟州府,直接就被梁中書調迴去了。
原因就是遼國又派兵意圖南下了,大名府作為河北重鎮,立馬就進入了一級戰備狀態,梁中書也顧不得什麽生辰綱了,直接叫索超迴去,積極整軍備戰了!
既然索超離開了濟州府,而且梁中書暫時也顧不上生辰綱這事兒,張叔夜現在已經被打怕了,手上沒兵沒將的,估計不敢隨便來梁山討罪受。
也不知道他清不清楚他兩個兒子已經被抓上梁山了!
至於張用和張立兩個家夥,一直被狄泉分開關押,就是想在關鍵時刻作為製衡張叔夜的一道砝碼。
古人雲,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孩子都這麽大了,那麽張叔夜得多大歲數了,如果這兩個孩子有個三長兩短,他老張家立時絕後。
狄泉派段景住把張用和張立的銅棍和他的書信趁夜扔到了濟州府城門外。
第二天,這些東西就被人發現,然後送到了張叔夜的太守府。
張叔夜自然是認識兒子的兵器,他這倆兒子都失蹤了七八天了,他都快急瘋了。
結果打開信件一讀,直接抽過去了。
幸虧宋江噴水把張叔夜救醒,張叔夜醒來後,開口第一句話就是,“我的兒啊!”
狄泉在信件裏麵寫了,張用、張立就在他手上,自己一不要錢,二不要糧,讓張叔夜自己掂量該怎麽辦。
張叔夜也明白狄泉的意思,不就是叫他不去圍剿梁山嗎?
張叔夜敢去,他兩個兒子就會沒命。
張叔夜就算是現在想取也去不得,沒兵沒將的,自己去親征嗎?
而晁蓋和吳用得知此情形,卻是心中暗暗叫苦。
本來想要投靠張叔夜以向狄泉複仇,現在好了,張叔夜兒子在人家手裏,張叔夜投鼠忌器,哪裏敢輕舉妄動!
又過了兩天,狄泉已將把鴛鴦陣陣法全部教給了林衝和楊誌,又把山寨上的活計都安排了一下,就準備下山一趟。
至於去哪裏呢,是去滄州橫海郡柴進莊上。
狄泉心說,自己的高度白酒,是他賺錢的法寶,現在最好往北販運,也許能夠得到利益最大化。
因為狄泉考慮燕雲之地,包括西北之地,這些地方都是邊塞,邊塞苦寒,軍民都喜歡喝酒,比較有市場。
而再往北,則是遼國燕雲十六州和金國地界。
越往北,氣溫越低,也就越冷,他們那裏的人也有喝酒禦寒的習慣。
那麽如果能把酒販運到那邊,也是能收獲不少利潤的。
遼金雖然是異族,但好在高度白酒不像是鹽、鐵、茶這些戰略物資,和他們交易也沒什麽問題。
而想在北方販運,光靠狄泉自己可不行,必須找個地頭蛇當合夥人。
柴進無疑是個很好的選擇。
第一,雙方知根知底,關係還算過得去。
第二,柴進在河北勢力不小,好有白道身份,大周皇帝柴榮的嫡係子孫,在地方上一般沒人敢惹。
讓他出麵去販賣,負責銷路,應該不會有問題。
第三,則是柴進家財萬貫,錢多,讓他入股,他也能承受得了。
實際上,如果向南方販運,把這些高度白酒販賣到目前宋朝的國都汴梁去,更能夠賺取暴利。
可是東京這個地方,是奸臣的控製範圍裏麵,危險。
而且想在東京做買賣,隻怕要打通的關節也不少,狄泉在東京城也沒有什麽熟人,不好辦事。
狄泉的設想是給高度白酒開設南北兩條銷路,和柴進合作那條就作為北方的銷路,而南方的銷路,還需要深思熟慮,去找人合夥才行,暫時急不來。
林衝等人在得知了狄泉想法之後,都不太讚成。
林衝他們是覺得狄泉作為山寨之主,不應該隨便下山,要是萬一遇上點危險,可就了不得了!
還有一部分以劉唐和阮氏三雄為首,他們固執的認為,現在的主要任務應該是給朱富報仇,去找祝家莊的麻煩。
雖然大家意見不一,但是狄泉最後力排眾議,還是決定動身前往。
這次上路,不需要帶太多人,帶上各種高度白酒,然後再帶上兩個頭領應該就足夠了。
畢竟是去和柴進談合作,一來派其他人去,他們未必說的明白,二來是狄泉前往,更能夠提現狄泉的重視。
上次短暫的接觸,狄泉已經看了出來柴進是個好麵子的人。
所以,要想生意成功談成,狄泉還得給足他麵子。
從生辰綱裏麵挑出一些少見的寶物,一並帶上,這能顯示出狄泉滿滿的“誠意”。
上迴狄泉送了柴進一個玻璃料酒瓶子,就被柴進當做上賓招待,這迴送他這些珍寶,不知道他會是如何反應。
也許還真的沒有上次激動,因為這些珍寶他在這個時代多少還能見到,那玻璃瓶子這個時代是真的見不到!
“兄弟,你既然執意要下山,那我們也不攔你了,山上的事,我等自會盡心盡力,你便不用擔心了。”
林衝說道。
“有哥哥在,小弟自然放心!”
狄泉知道自己現在和林衝已經是好得穿一條褲子的交情了,林衝無論如何都會幫自己守好梁山的。
“兄弟,那這次下山,你帶哪兩個頭領跟隨?”
林衝這話也是狄泉正在思考的。
有任務在身的頭領不能跟隨,這樣範圍就一下子小了很多。
隻有剛入夥的頭領現在還沒有事情,比如魯智深、劉唐和朱仝、雷橫。
劉唐這家夥長著一頭紅頭發,一看就不像個好人,不能帶著他。
至於朱仝和雷橫,這兩個人沒什麽明顯的優勢,也沒什麽明顯的缺點,暫時待定。
至於魯智深,狄泉是有心帶著他的。
因為他知道魯智深在陝西少華山上,還有一位朋友呢。
這次好不容易下山一次,如果能說動魯智深去史進那裏轉轉,沒準又能把少華山人馬拉進梁山來!
至於另一個人選嗎,狄泉想了想,還是孫安和自己出去最默契,幹脆就讓朱仝、雷橫和劉唐頂了孫安的活,讓他跟著自己下山。
一切準備就緒,第二天就準下山了,狄泉沒有讓大夥擺宴給自己送行,因為林衝說林娘子知道了這事,已經擺了酒宴,晚上給狄泉踐行。
“叔叔,義母今天做了不少飯菜,就等你去了!”
狄泉剛到了林衝家門口,就看見王瑕一邊喂兔子,一邊和自己打招唿。
“來,瑕兒,看看叔叔給你做了什麽吃食!”
狄泉手裏麵拿著幾串裹了糖衣,以竹簽穿起來的山楂。
後世稱其為糖葫蘆,狄泉剛剛做好的。
至於糖葫蘆的起源,狄泉不知道。
有民間傳說提到糖葫蘆起源於宋朝,南宋光宗皇帝為給他的寵妃治病張貼皇榜向民間征集驗方,一個江湖郎中揭榜進宮,開出了冰糖水煮山裏紅的方子,後來驗方流傳民間形成了現在的糖葫蘆。
反正在山東地麵上,到現在狄泉還沒見過。
“哇,好漂亮!”
狄泉教她吃了起來,王瑕咬碎的糖衣都沾在了臉上,吃得香甜。
這孩子,吃東西不挑食,還很愛吃,能吃,挺好養活的。
“兄弟,快進來!”
林衝招唿著狄泉進來,王瑕也舉著糖葫蘆向林娘子和林衝展示狄泉給她帶來的禮物。
“義母,你看,叔叔給我的好果子吃!”
林娘子和林衝也沒見過這東西,都問狄泉這是什麽東西。
“是山楂做的蜜餞果子!”
狄泉這麽說,他們聽得明白。
“這東西倒是有趣,瑕兒愛吃,改日兄弟把這方子給我一份,我給瑕兒做些。”
林娘子一邊說,一邊擦掉王瑕臉上的糖漬。
“還是少吃些甜食的好,免得爛牙!”
林衝雖然話說的硬,裏麵也透著關心。
“嫂嫂,今日做了如此多的菜,費心了!”
狄泉向林娘子施禮。
“你哥哥說你要下山,特意叫我做幾個好菜。”
正說時,女使錦兒已經溫好了酒,過來給林衝和狄泉斟酒。
林娘子是女流,因此滴酒不沾。
在給狄泉倒酒的時候,錦兒嘴角往下,一副不高興的樣子,顯然是對那他狄泉拒絕了林衝夫婦提議的事情耿耿於懷。
“哥哥,我走後,山寨交給你操持,多多費心。”
狄泉舉杯,林衝則說,山寨裏都是自己兄弟,豈會不盡心?
“哥哥,那日聽你說,你的授業恩師是陝西鐵臂膀大俠周侗周老前輩,你可知周老前輩現在何處?”
林衝歎了口氣,“自老師卸任了八十萬禁軍教頭,叫我接任,又辭去了自己禦拳館天字號教師的職位後,便帶兒子歸鄉,我也有近八九年未曾見過老師了。”
見林衝不知道周侗的蹤跡,狄泉未免有些失望。
因為,他不知道現在周侗身在何處,但是按照記載,他現在應該已經將要遇到了了少年嶽飛,然後收嶽飛為螟蛉之子,傳授他文韜武略,最終造就了個“武昌開國公太子少保總督兵糧統屬文武都督大元帥”,千古傳誦的嶽王爺出來!
如果可能,狄泉非常想拜訪一下周侗,更想能找到嶽飛!
“兄弟,你年少有為,一表人才,文武雙全,若是我老師見了你這般青年才俊,免不得心中歡喜,說不準還會收你做關門弟子!”
林衝這句話,倒叫狄泉汗顏無地了!
周侗若是收狄泉為徒,那狄泉不就是嶽飛的師兄弟了嗎?
乖乖,狄泉心說自己何德何能,敢做嶽武穆的師兄弟啊!
“我何德何能,敢受周老前輩青睞啊!”
狄泉心說大哥你可太抬舉我了!
“兄弟,你不知,師父此生收過三個徒弟,大師兄乃是河北盧俊義,人稱‘玉麒麟’,武功乃是我們師兄弟之中最好的,槍棒天下無雙,乃是河北三絕!隻是他家財萬貫,當年隨師父習武,有所成後也未曾報效國家,而是迴家繼承祖業去了,不中師父的心。”
“至於二師兄,名叫史文恭,單論馬上功夫,除我大師兄盧俊義外,無人能敵,隻是此人品行不端,當年被師父逐出師門,不提也罷!”
“師父隻盼找一個文武雙全的英才繼承滿身文韜武略,可惜,我們三人都未能讓師父稱心,因此未得到師父全部本領,若是師父見了你,必然傾囊相授!”
聽了林衝一番話,狄泉倒是明白了,周侗晚年收了嶽飛為徒,隻怕也是看中了嶽飛是鯤鵬之才,能繼承他的衣缽,報效國家吧!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狄泉便迴了住處,次日清晨,便收拾停當,準備與魯智深、孫安下山。
狄泉拿了萬勝水龍刀,牽了黃驃馬,到山門下,魯智深,孫安早就等候在此。
“寨主,此行是隻往滄州,還是也去他處?”
剛一見麵,魯智深就開口相問。
“此去河北,除柴大官人莊上,還準備去陽穀縣一趟,見一位朋友,怎麽,魯提轄有什麽事情?”
“無妨,隻是問一下寨主有無去關西一行的打算,灑家在那邊也有幾個故人,若去時,正好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