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卻說那晁蓋並那吳用、公孫勝,曉行夜宿,帶著張叔夜書信與那三萬貫財物直奔北京大名府。


    臨行之時,張叔夜要派兵護送,吳用不讓,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想”,要是路上真有強盜惦記上這些錢財,便是派個三五百人跟著同行,也絲毫沒有有。


    吳用機智,將隨行人員裝作送葬的模樣,全都是孝服麻衣,抬了四五口棺材,把財寶全放入進去,找幾輛車拉著棺材,便似是送葬歸鄉的隊伍。


    畢竟,這時節派如此多的錢財上路,若是叫人知道了,必會有強人來強取。


    這三萬貫財寶雖然比不上那生辰綱的十萬貫,但也不少,乃是濟州太守張叔夜半生積蓄,臨行之時張叔夜特意囑咐晁蓋幾人,萬萬不可出半點差錯。


    這一行,雖說打扮晦氣了些,但卻是相安無事,這一路上山頭劫匪不少,但是一見晁蓋一行人都是送葬的打扮,諒他們也沒什麽油水,要是見了死人,還多添晦氣,根本不正眼去瞧他們。


    晁蓋一行,到了大名府地界,就在城外扒了身上孝服麻衣,換上了尋常衣服,把那幾口棺材打開,取出財寶,棺木車馬都處理了,便帶著財寶去城內見梁中書。


    到了梁中書府上,已是入夜,晁蓋思量這梁中書掌管北京大名府留守司,上馬管軍,下馬管民,最有權勢,他們幾個人全是白身,若是夜間前去叨擾,免不了惹那梁中書生氣,便先帶人找了城內一家客棧住下,次日再做計較。


    次日天曉,正值風和日暖,眾人早飯已罷,便去梁中書府上拜訪,卻被家人告知,梁中書今日去校場演武閱兵,不在家中。


    於是,晁蓋、吳用帶財寶又趕往校場,留公孫勝在店內。


    而那北京城大校場之內,一把渾銀交椅上端坐梁中書,左右兩邊,齊臻臻地排著兩行官員,指揮使、團練使、正製使、統領使、牙將、校尉、正牌軍、副牌軍,前後周迴,威武雄壯。


    正將台上立著兩個都監:一個便是“李天王”李成,一個便是“聞大刀”聞達,二人皆有萬夫不當之勇,統領著許多軍馬,一齊都來朝著梁中書唿三聲喏。


    正在此時,有軍士飛奔來報,有濟州太守張叔夜差人前來拜見梁中書。


    梁中書心中思量,這生辰綱遭人劫取已經半月有餘,事情就出在他張叔夜濟州府地麵之上,他梁中書未曾去找他張叔夜討要生辰綱,他張叔夜倒是派人上門來了!


    “哼!我倒要看看這張叔夜,有何說辭!去,把那些人叫進來!”


    軍兵便把晁蓋、吳用帶進校場之中。


    “啊呀!”


    這兩人哪裏見過這等場麵?那大校場之中,大名府兵馬齊聲操練,喊聲如潮,人來時如山唿海嘯,人去時如江湖掘堤,十八般兵器樣樣不少,刀槍劍戟叢中,一排排壯士,真是叫人膽戰心驚!


    那晁蓋與吳用哪裏見過這般大的陣勢,,想那晁蓋自詡是好漢一條,此時也被唬住,大氣不敢出一聲。


    直走到那台前,軍兵通稟時候,二人跪在台下,齊聲道:“見過大人。”


    那梁中書吊梢眉一揚,金魚眼一瞪,八字胡一撇,吹胡子瞪眼,開口道:“你們此來所為何事?”


    “迴稟大人,張太守派我等前來,有書信一封在此!”


    吳用把張叔夜書信遞上,梁中書閱過信件,“生辰綱至今尚未取迴,張叔夜還敢托詞,叫我相助?真是豈有此理!”


    “大人,張太守來時叫我等帶來些孝敬,共有三萬貫財寶,現就在外麵!”


    吳用明白梁中書心思,便把這財物一事說出了,張叔夜在信中已有寫明,梁中書此言,不過是要錢而已。


    “嗯……”


    梁中書一聽,立刻“多雲轉晴”。


    其實,看了信後,他倒是不想責怪那張叔夜了。


    是宋江那句“屢敗屢戰”,起了作用。


    梁中書是蔡太師女婿,自然是朝中奸臣的一黨。


    他們可不在乎人命,隻在乎旁人對他們是否忠心,是否是一條心。


    這“屢敗屢戰”四個字,不正是張叔夜表忠心最好的方式嗎?


    梁中書一看,張叔夜這就是能力問題,不是態度問題,他還是對太師和自己的命令很是上心的,第一時刻就去剿賊。


    就是這個人能力有問題,打了那麽多次都沒打下來。


    不過,奸臣不害怕他們沒有能力,因為奸臣大多數也是不學無術,工於心計之輩。


    像是蔡太師兒子蔡九知府蔡德章,那家夥胸無點墨,卻在江州魚米之鄉當了知府。


    也不需要他有什麽文韜武略,隻要會一樣就行,那就是盤剝百姓,搜刮民脂民膏。


    而且,看得出來,人家不是做做樣子,因為做樣子,也就是裝模作樣的去打一次就完了。


    而張叔夜呢?是鍥而不舍的“屢敗屢戰”。


    態度非常端正。


    梁中書心說這張叔夜和自己當初是同榜進士,也會做人,更會站隊。


    像他這樣的人,可以留著用一用的。


    “既然如此,稍後我便迴書一封,蔡太師那裏,我自會替他開脫。”


    聽了梁中書這句話,吳用大喜。


    此行有兩個目的,其一就是給梁中書送禮,叫他替張叔夜在蔡太師麵前說些好話。


    現在梁中書已經這樣說,這件事是不用擔心了。


    而第二件事,則是要梁中書出兵相助,剿滅梁山上的狄泉等人。


    這件事,現在梁中書還沒提呢。


    “稟大人,此次張太守還希望大人派遣一員大將前往濟州府,領濟州官軍剿賊!”


    “大人不知,那些賊寇目無王法,兇狠異常,張太守幾次攻打,都被他們打退,損兵折將,如今濟州府已無可領兵之將,那些賊寇還揚言……揚言……”


    吳用要來個“欲揚先抑”以激將法來激那梁中書出兵。


    “賊寇說些什麽?”


    梁中書追問道。


    “大人,那賊寇揚言,早晚要殺到大名府來,生擒了大人一家,還要殺奔東京,生擒蔡太師、高太尉、楊太尉、童樞密,揚言要,要……”


    “要什麽!”


    梁中書此時已經氣得肺都要炸了。


    “要扒了他們幾人的皮,啃了他們骨頭,喝了他們的血,瞧瞧他們的心是個什麽顏色……”


    “住口!你大膽!”


    梁中書指著吳用,拍案而起。


    “大人,這不是小人所說,實在是那賊人的言語啊!”


    吳用拜服於地,不知不覺間,他一通胡編亂造,已經替梁山眾人把四大奸臣得罪了個遍!


    “這一番說辭雖引得梁中書發怒,可也太過狠毒了!”


    晁蓋心中暗想。


    畢竟,這是吳用自己的臨場發揮,這些話根本不是狄泉他們說的。


    吳用玩的這一手,雖說還能歸類於激將法,但實際上和栽贓陷害也沒什麽區別。


    當然,這想法在晁蓋腦中,也僅是一閃念而已,他轉念一想,他如今落到如斯田地,也全是狄泉害的,便再不覺得這一計有什麽狠毒之處。


    “氣煞我也,氣煞我也,小小蟊賊,竟敢如此狂妄,我誓要滅之!”


    梁中書氣得把麵前紅木大案拍得劈啪作響,吳用適時開口,“以大人手下軍馬之雄壯,遠勝濟州府兵馬,若是能遣一員將軍率軍前去,必能成功,將賊寇壓赴京城,淩遲處死!”


    梁中書此時已經氣得上頭了,話趕話就順著吳用的話茬往下說了下去。


    “不錯,李成、聞達,速速點兵!”


    “李天王”李成與“聞大刀”聞達一下就聽懵了,梁中書沒開玩笑吧!濟州府的事情為什麽要他們大名府來管?


    大名府是北方重鎮,兵馬哪裏能輕易調動?


    “恩相,我看不如派一員將軍前往助張叔夜太守破敵吧!”


    “李天王”李成站出來說道。


    梁中書點了點頭,問道:“誰人敢帶兵前往濟州府,剿滅梁山賊寇,奪迴生辰綱?”


    大名府諸將,以“李天王”李成與“聞大刀”聞達為首,此二人向下麵遞了個眼神,那大名府諸將,便已心領神會,知曉其意思了。


    他們兩個心說此事不該梁中書派兵馬出去,便以眼神傳信,不讓眾人應答。


    梁中書話音落下,下麵大名府眾將官,並無無一人敢出來。


    梁中書見了這情況,不禁大怒,堂堂的大名府,良將如此之多,竟然沒有一人敢去剿滅梁山賊寇!


    現在,晁蓋與吳用尚在這裏,沒人應答,這也太折損梁中書的麵子了!


    這簡直是太丟人了!


    “索超!”


    梁中書心說沒人主動,自己就點將吧!


    “末將在!”


    索超聞言,隻好出班應答。


    “怎麽,我大名府的‘急先鋒’,如今也不敢奮勇當先了嗎?”


    索超看了看李成與聞達,這兩人倒是沒什麽表示。


    當然沒什麽表示了,梁中書都已經開始點將了,那是攔也攔不住了!


    “末將願往!”


    “好,那日你與那楊誌大戰,足見你的武藝不弱於他,就叫你挑選一員副將通往!”


    索超現在任大名府留守司正牌軍,梁中書當場給他生為了提轄官,索超則是準備帶自己的土地周瑾一起去。


    “急先鋒”索超,梁山一百零八將 之一,排名第十九,為馬軍八驃騎兼先鋒使之一,上應天空星。慣使一把金蘸斧。


    因他性急,上陣時當先廝殺,人稱“ 急先鋒 ”。


    論武藝索超也算得上是梁山上的高級戰力。


    兩贏童貫時,索超一合斧劈童貫監軍王義 ,威震三軍。


    征遼時劈死咬兒惟康,征田虎時,索超斧劈 吳成 、 史定 。


    攻打昭德城時,索超一斧劈死戴美,征王慶時,索超、關勝內外夾擊殺死房學度。


    征方臘時,索超在宣州斧劈魯安, 在德清縣殺死米泉 。


    這輩子索超的兩次失敗是在關勝和石寶手裏。


    關勝那迴是因為手臂箭傷未愈,而和石寶那迴則是因為他魯莽而被石寶用流星錘暗算打死。


    吳用心說此人本事與楊誌差不多,應該能馬到成功。


    畢竟,大名府的兵馬那是正牌軍隊,還是經常在北方抵禦外敵的軍隊,其實力自然是毋庸置疑。


    朱仝、雷橫,雖然也是都頭出身,武藝不錯,不過那在吳用心裏麵,他們不是職業軍人,和大名府的軍隊沒法比。


    北宋軍隊由禁軍、廂兵、鄉兵和蕃兵組成,其中,主力部隊是禁軍,其他的,都可以稱之為地方守衛部隊,或是民兵


    而朱仝、雷橫他們,可能隻能算是民兵。


    其中,禁軍又分為三大部分,河北禁軍、西北禁軍以及中央禁軍。


    麵對異族的入侵,北宋的軍隊一敗再敗,恥辱之極,而唯一能夠拿得出手的,就隻有一個——西北禁軍。


    西北禁軍又稱西軍,因駐紮在民風彪悍的陝西,又常年與西夏作戰,得以保持強悍的戰鬥力。


    所謂的“老種經略相公”,正是西軍的頭目。


    而大名府的部隊就屬於河北禁軍,河北禁軍實力雖然不如西軍,但是大名府的兵馬是河北禁軍裏麵實力最強勁的。


    畢竟,梁中書是蔡太師的女婿,必須給他安排一個兵強馬壯的地方。


    要不然,麵對著北方的異族強敵,隻怕是會有極大的危險。


    需知,雖然現在北方契丹族所建立的大遼已經走向了衰敗,但是其對於大宋朝來說,依舊是勁敵,燕雲十六州到現在也沒有收迴來。


    梁中書最終派遣了索超、周瑾率領五百名大名府精銳騎兵跟隨晁蓋與吳用前往山東濟州府,去相助張叔夜進行剿賊。


    隻不過,梁中書派出去的隻有索超一個人,如何能打得過梁山上狄泉那一幫高級戰力啊!


    光是一個“青麵獸”楊誌就能和“急先鋒”索超打得旗鼓相當,更何況還有“豹子頭”林衝、“屠龍手”孫安、“花和尚”魯智深、“美髯公”朱仝等一眾高手在梁山上了!


    倘若他派遣大名府大批軍馬,與“李天王”李成並“聞大刀”聞達齊去征剿,也許才能打個旗鼓相當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之狄家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玄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玄嶽並收藏水滸之狄家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