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句話,朱潛此前以為是借口,是王楚為了自己的狠心所找的托詞,可現在一想,這其實是諷刺。
他坐辦公室確實太久了,每天有忙不完的工作,太多的事情需要他操心,沒有太多精力去思考其他的。
濟城現在雖然也很亂,但隻是小範圍的,整體還在可控範圍之內,而且特調局的管理井井有條,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高的保障。
可是那些失落地的居民呢?如果遇上比較隨和的宗門,日子可能過的不錯,若是遇上心狠手辣的,他們都沒功夫擔心生活,明天還能不能活著都沒底呢。
這些消息,他隻能從各地匯報到總局的情報中獲知,而且有些情報以他的權限還不足以掌握,單憑想象,確實沒法考慮到所有情況。
所以王楚的諷刺,其實是在諷刺他的天真,一切要合規合法,是一種理想狀態,但在沒有鎮壓所有反對聲音之前,這也是一種空想。
法規,是要以絕對的實力為底氣才能推行的,如果還沒有絕對的實力,反而提前為自己的行事設限,往往事倍功半。
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元氣複蘇前,現代社會的人已經習慣了生活在法律的框架內,若是特調局也放棄了這條底線,那跟隱世宗門又有什麽區別?
特調局之所以能吸納最多的人口,占據最多的地盤,是因為民心所向、群眾支持,大家都期待著能重迴特調局的懷抱,願意為之貢獻自己的力量,即使個人微不足道,但億萬人的力量匯聚起來,足以撼動一切。
倘若真的為了解決問題而放棄底線,到了那時候,換來的絕對不是民心,結果隻會相反,人口流失無可避免。
隨之而來的就是領地縮減,被各宗瓜分,特調局隻能龜縮一處,落到和各宗同一條起跑線上。
既然特調局和宗門沒什麽區別了,那在哪生活也都一樣了,人民會為了爭取更好的生活而將自己的支持轉移,宗門也會迎來一段高速發展時期,這才是特調局最不願看到的結果。
如果再換一種角度想,從王楚的觀點出發,特調局如今的舉措束手束腳,效率並不高,探子一茬一茬根本除不幹淨。
他們費盡心思抓出一批,各宗門、世家完全可以再送來一批,來來迴迴沒完沒了,敗壞的還是群眾的信任。
被煽動的群眾越多,特調局需要處理的也越多,得寸進尺的探子間諜則會搞出更多的破壞進一步打擊群眾信任,最後陷入惡性循環。
盡管這些暗探間諜很難活著迴到宗門,但各宗隻用最小的代價就牽製住了特調局中低層力量,也使得高端戰力輕易不敢出動,就是他們的勝利。
那在四方戰場上,軍部的壓力隻會越來越大,現在是一鼓作氣士氣正高漲的時候,可是隨著戰友的不斷犧牲,武器的不斷損耗,他們的信心也會越來越低。
這端的是一條非常惡心卻有效的計策,時間拖的越長,對特調局越不利。
平心而論,王楚的方法,其實非常適用於現在的情況,但他不能采用,特調局也不會采用。
這次相見,王楚確實變了許多,但說他心狠,的確不準確,他隻是解開了一些心理束縛罷了。
古來修士,當真冠絕一時的驚豔人物,從來就沒有被普通人的道德觀念約束的,他們看待普通人比較冷漠,但這並不是說他們會視人命如草芥,而是保持一種疏離。
當然,這隻是一種表現形式,追求大道者總要摒棄一些自認為不重要的東西,牽累太多,負擔太重,無法隨心而行,修行也就毀了。
朱潛深知其中利害,但他沒有追求大道的心思,在特調局的庇護下,做自己該做的事,實力需要提升時,就閉關突破一下,漸漸的,他對實力的概念好像也模糊了,覺得境界就等同於實力。
今天被王楚一朝嗬醒,他感覺非常慚愧,原來自己並沒有那麽強的意誌,也是沉淪了。
仔細想想,他跟王楚才是真的“道不同”,他追求隨遇而安,而王楚已經踏上了大道之路。
盡管王楚自身好像並未察覺,甚至覺得一切都是被迫的,被迫被特調局安排各種任務、被迫被許多無關瑣事纏上、為了能保護夥伴以及家人被迫不斷提升實力。
而且今日一見,王楚依舊重情重義,願意自背罪名來幫他解決麻煩,對辛富依舊十分熱情,好像又沒變。
猶記得初見時,他和熊蠻針對王楚的審問,王楚表示自己沒有太大的追求,隻要能顧好家人朋友即可。
這句話,一直讓他以為王楚跟自己是一類人,所以他才願意親近,給了他許多機會,但卻忽略了最根本的,他有特調局為依靠,而王楚隻能靠自己。
現在想想,當初王楚的一個簡單的願望,其實並不容易實現。
家人他已有足夠的實力護得住,可是朋友不行。
人這一生,會遇到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朋友,他不能限定朋友的路,也不能左右朋友的經曆,那在這條路上,他總得施以援手。
真說起來,王楚現在的夥伴,有很多都是因為他提供的機會才認識的,客觀的說,是他推動著王楚不斷變強,那今日之改變,他也隻能接受。
“處長,今天這件事,您看要不要隱瞞一些,不要講的太嚴重?”辛富突然說道,他看朱潛已經深思許久了。
“不行,就算不從立場出發,作為朋友,王楚的改變,我應該高興,也是時候讓總局重新評估一下了,未來的合作,必須要擺正態度。”朱潛義正言辭地說道。
這下辛富更懵了,這都要劃清界限了,怎麽還值得高興呢?
未來王楚不會是特調局的朋友,但依舊可以作為盟友,所以他必須如實匯報,甚至態度強硬。
這是為了讓總局的人能有一個更清醒的認識,文件匯報看久了,多半也都麻木了,認識不到事情的重要性,很可能做出錯誤的判斷,繼而將王楚以及武門越推越遠。
但匯報的時機,朱潛並不準備主動,等王楚接出了父母,總局質問他時,再解釋也未嚐不可。
這樣一來,也能避免某些小心思活躍的高層做出錯誤的選擇。
“對了,旺財說王楚這次帶迴了一批人,你去安排一下,另外再帶上一位醫生,去替他們檢查檢查身體,總不能真的疏遠了。”朱潛吩咐道。
辛富捉摸不透朱潛的想法,隻得領命離開,正好去探探口風。
他坐辦公室確實太久了,每天有忙不完的工作,太多的事情需要他操心,沒有太多精力去思考其他的。
濟城現在雖然也很亂,但隻是小範圍的,整體還在可控範圍之內,而且特調局的管理井井有條,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高的保障。
可是那些失落地的居民呢?如果遇上比較隨和的宗門,日子可能過的不錯,若是遇上心狠手辣的,他們都沒功夫擔心生活,明天還能不能活著都沒底呢。
這些消息,他隻能從各地匯報到總局的情報中獲知,而且有些情報以他的權限還不足以掌握,單憑想象,確實沒法考慮到所有情況。
所以王楚的諷刺,其實是在諷刺他的天真,一切要合規合法,是一種理想狀態,但在沒有鎮壓所有反對聲音之前,這也是一種空想。
法規,是要以絕對的實力為底氣才能推行的,如果還沒有絕對的實力,反而提前為自己的行事設限,往往事倍功半。
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元氣複蘇前,現代社會的人已經習慣了生活在法律的框架內,若是特調局也放棄了這條底線,那跟隱世宗門又有什麽區別?
特調局之所以能吸納最多的人口,占據最多的地盤,是因為民心所向、群眾支持,大家都期待著能重迴特調局的懷抱,願意為之貢獻自己的力量,即使個人微不足道,但億萬人的力量匯聚起來,足以撼動一切。
倘若真的為了解決問題而放棄底線,到了那時候,換來的絕對不是民心,結果隻會相反,人口流失無可避免。
隨之而來的就是領地縮減,被各宗瓜分,特調局隻能龜縮一處,落到和各宗同一條起跑線上。
既然特調局和宗門沒什麽區別了,那在哪生活也都一樣了,人民會為了爭取更好的生活而將自己的支持轉移,宗門也會迎來一段高速發展時期,這才是特調局最不願看到的結果。
如果再換一種角度想,從王楚的觀點出發,特調局如今的舉措束手束腳,效率並不高,探子一茬一茬根本除不幹淨。
他們費盡心思抓出一批,各宗門、世家完全可以再送來一批,來來迴迴沒完沒了,敗壞的還是群眾的信任。
被煽動的群眾越多,特調局需要處理的也越多,得寸進尺的探子間諜則會搞出更多的破壞進一步打擊群眾信任,最後陷入惡性循環。
盡管這些暗探間諜很難活著迴到宗門,但各宗隻用最小的代價就牽製住了特調局中低層力量,也使得高端戰力輕易不敢出動,就是他們的勝利。
那在四方戰場上,軍部的壓力隻會越來越大,現在是一鼓作氣士氣正高漲的時候,可是隨著戰友的不斷犧牲,武器的不斷損耗,他們的信心也會越來越低。
這端的是一條非常惡心卻有效的計策,時間拖的越長,對特調局越不利。
平心而論,王楚的方法,其實非常適用於現在的情況,但他不能采用,特調局也不會采用。
這次相見,王楚確實變了許多,但說他心狠,的確不準確,他隻是解開了一些心理束縛罷了。
古來修士,當真冠絕一時的驚豔人物,從來就沒有被普通人的道德觀念約束的,他們看待普通人比較冷漠,但這並不是說他們會視人命如草芥,而是保持一種疏離。
當然,這隻是一種表現形式,追求大道者總要摒棄一些自認為不重要的東西,牽累太多,負擔太重,無法隨心而行,修行也就毀了。
朱潛深知其中利害,但他沒有追求大道的心思,在特調局的庇護下,做自己該做的事,實力需要提升時,就閉關突破一下,漸漸的,他對實力的概念好像也模糊了,覺得境界就等同於實力。
今天被王楚一朝嗬醒,他感覺非常慚愧,原來自己並沒有那麽強的意誌,也是沉淪了。
仔細想想,他跟王楚才是真的“道不同”,他追求隨遇而安,而王楚已經踏上了大道之路。
盡管王楚自身好像並未察覺,甚至覺得一切都是被迫的,被迫被特調局安排各種任務、被迫被許多無關瑣事纏上、為了能保護夥伴以及家人被迫不斷提升實力。
而且今日一見,王楚依舊重情重義,願意自背罪名來幫他解決麻煩,對辛富依舊十分熱情,好像又沒變。
猶記得初見時,他和熊蠻針對王楚的審問,王楚表示自己沒有太大的追求,隻要能顧好家人朋友即可。
這句話,一直讓他以為王楚跟自己是一類人,所以他才願意親近,給了他許多機會,但卻忽略了最根本的,他有特調局為依靠,而王楚隻能靠自己。
現在想想,當初王楚的一個簡單的願望,其實並不容易實現。
家人他已有足夠的實力護得住,可是朋友不行。
人這一生,會遇到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朋友,他不能限定朋友的路,也不能左右朋友的經曆,那在這條路上,他總得施以援手。
真說起來,王楚現在的夥伴,有很多都是因為他提供的機會才認識的,客觀的說,是他推動著王楚不斷變強,那今日之改變,他也隻能接受。
“處長,今天這件事,您看要不要隱瞞一些,不要講的太嚴重?”辛富突然說道,他看朱潛已經深思許久了。
“不行,就算不從立場出發,作為朋友,王楚的改變,我應該高興,也是時候讓總局重新評估一下了,未來的合作,必須要擺正態度。”朱潛義正言辭地說道。
這下辛富更懵了,這都要劃清界限了,怎麽還值得高興呢?
未來王楚不會是特調局的朋友,但依舊可以作為盟友,所以他必須如實匯報,甚至態度強硬。
這是為了讓總局的人能有一個更清醒的認識,文件匯報看久了,多半也都麻木了,認識不到事情的重要性,很可能做出錯誤的判斷,繼而將王楚以及武門越推越遠。
但匯報的時機,朱潛並不準備主動,等王楚接出了父母,總局質問他時,再解釋也未嚐不可。
這樣一來,也能避免某些小心思活躍的高層做出錯誤的選擇。
“對了,旺財說王楚這次帶迴了一批人,你去安排一下,另外再帶上一位醫生,去替他們檢查檢查身體,總不能真的疏遠了。”朱潛吩咐道。
辛富捉摸不透朱潛的想法,隻得領命離開,正好去探探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