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個會算數的。


    “淼淼想不想到處走走?”


    方蘭看著水淼淼的肚子,起身過來。


    水淼淼自然是點頭的。


    她月份大了,坐久了真的坐不住。


    三個人出去走動。


    何大成、張桂萍、何貴在屋子裏陪著水向民。


    水向民笑,“不用都陪著我的,親家你們想幹嘛幹嘛?”


    正好,這麽多人看著,他還不好意思大吃特吃。


    張桂萍說外麵粽子好多沒包,和何貴出去了。


    何大成在堂屋裏抽煙。


    一邊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話。


    “這幾年,我那兒子沒少給親家您添麻煩吧?”


    “說的哪裏話。都是一家人。”


    何大成詫異抬頭,望著忙著吃粽子的水向民。


    咋,真的就吃人嘴短?


    不說差距啥的了?


    ……


    何東帶著何平看過廚房那邊的枇杷罐頭,又帶著何平去看自己還在建的工廠。


    何平幾年沒迴來了,自然想看看上河村的風光和變化。


    所以是走著去。


    到了工廠所在地,整個都沒想到。


    這些年他看過丹城那邊的大工廠。


    就是沒想到,上河村裏也會有。


    “等這個廠建起來,周邊的許多人都會有了工作機會,縣裏也是大力支持,所以,我一直在等著竣工呢。”


    說到縣裏支持,何平有些大跌眼鏡。


    他是知道這年頭,想要建工廠之類的,基本都是掛靠在國營下麵。


    而這偌大的罐頭工廠要建起來,更是少不得跟縣裏打交道。


    何東不但做到了,而且還建了大半了。


    可見這裏麵,有著怎樣的付出和努力。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說的就是我們兄弟吧。”


    他那時候聽張桂萍說,到底是沒親眼見過。


    何東好吹牛,也會哄人。


    他不是沒懷疑過,張桂萍就是被何東給哄住了,才幫著那麽說。


    可這一迴來,他就知道,那些話,都不是哄人的話。


    何東輕笑聲。


    “過去的我,的確不著調,我認,但是現在,二哥,你真得重新擦亮眼睛,重新認識我一下。”


    “等到工廠建成,我的想法是再建一棟大房子。像你們丹城那樣,漂亮的大洋房。我們一家子都住在裏麵,你和二嫂迴來也有好地方住。”


    “要叫人知道,我們家也是不差的。”


    “有理想,有抱負是好的。”


    何平不加掩飾的讚譽。


    “但是什麽事都要慢慢來,不能急。”


    何東以前很多事情都是太著急了,惹的。


    何東這次難得的沒有懟他。


    畢竟很多事情,真的,就是要慢慢來。


    不能急。


    中午,因為何平三人的到來。


    特別多加了三五個菜。


    何東親自掌勺。


    何貴燒的鍋。


    其他人,都在院子裏坐著說話。


    包著粽子。


    當然會包的包。


    水淼淼是不會的,所以方蘭和祝晴雅在教她。


    加上包粽子也不費力氣。


    水向民一個大男人也難得跟著學。


    不過是何大成在教他。


    而何大成其實也不會,都是看著對麵方蘭和祝晴雅包哩,跟著學。


    結果包了個四不像。


    張桂萍看著滿滿無奈。


    隻能是拆了重新來。


    “你這是要把親家公給帶歪了。這樣,這樣來…”


    張桂萍教他們。


    何大成學不成就停下了。


    水向民因著好奇,跟著學,最後不得不承認。


    這不是男人幹的活。


    溜了溜了。


    “走,親家公,我帶你到我們村轉轉?”


    何大成正好閑著沒事。


    也不能看著女人們包粽子。


    水向民沒拒絕。


    兩人走出去,轉悠了。


    說是農村的環境,很大程度上比不得城市裏的。


    但是勝在空曠,空氣清新。


    純粹。


    自然。


    入目之處,無不山清水秀。


    鳥語花香。


    水向民還蠻喜歡的。


    何大成一邊走一邊說著話。


    “這條路,村子裏說了,迴頭得換成水泥路,那樣車輛進來就容易走,不顛簸,還有那兒,我三兒子的工廠馬上建成了,親家公要不要去看看?”


    聽說上河村還要建工廠,水向民有過意外,點頭跟著過去。


    頂上的陽光熱辣辣的照射過來。


    何大成跟人要了一頂草帽。


    給了水向民。


    城裏人,到底不愛曬太陽。


    何大成就不同了。


    曬了一輩子,也不在乎多曬會兒了。


    就是年紀都不小了,到了工地上,何大成和喬老漢說了不少話。


    水向民一旁聽著,看著麵前偌大的廠地。


    剛才在何東那兒,他不單單吃了粽子,還喝了枇杷罐頭。


    也是那時候才知道,現在丹城熱賣的枇杷罐頭,原來源自何東。


    源自上河村。


    虧得他那時候,還以為何東和張桂萍是去家裏求關係,要方便的呢。


    結果,是被狠狠打臉。


    他這個親家,根本不跟萬航家那個似的。


    逮著他們這樣有點關係和錢財的,就使勁的往上沾光要錢。


    他們礙著麵子,一而再的幫忙,最後發現根本幫不過來。


    他這親家。


    不差錢。


    能在村子裏開工廠,就更不差關係。


    何平的弟弟看著年輕,內裏厲害著呢。


    偌大的上河村,到處都是說他好的。


    說何家好的。


    ……


    好菜上桌。


    何東和何貴在院子裏兩張小桌子拚成了一張大桌子。


    三嬸周氏扶著何大力來了。


    沈大翠和何建國也來了。


    到底是何平的爺奶。


    是何平和何大成去請過來的。


    本來想著不肯來的,可到了時間人就過來了。


    十三個人圍著桌子坐。


    不可謂熱鬧。


    沈大翠全程臉色難看。


    她是一早就聽人說,何大成家的二小子何平迴來了。


    就是作為長輩,沒好意思湊過來。


    直到何大成和何平去了家裏,才願意過來。


    而到了這裏,發現何平娶了城裏媳婦是真的。


    嶽父也來了是真的。


    何大成家一家和樂更是真的。


    一桌子的美味佳肴,他們在何大田那兒大半輩子都沒吃到過。


    何大成一家子,這是過的怎樣的好日子,今天可見一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經濟開放前,我偷摸摸賺了一個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蕭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蕭婉並收藏經濟開放前,我偷摸摸賺了一個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