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帶蓋的玻璃瓶。


    供銷社那點,到底是不夠用的。


    他要拿到多的,也要價格上占到更大的便宜。


    就要去找廠家。


    這天一早,何東趕牛車進了縣城,就交給鄭洋和曹三喜。


    他要趕車去盛市。


    作為水果罐頭場地的盛市。


    供銷社的玻璃瓶也是那邊供貨的。


    就是過了兩天,顧炳華沒來找他,有點失望啊。


    所以現在他隻能先去盛市找了原永明,然後去玻璃廠。


    這年代很多工廠都是國營的,就算不是也是掛在國營單位下麵。


    沒有點關係,工廠的大門都進不去。


    唯一的好處是,他覺得原永明會幫忙。


    “嘀嘀”


    車喇叭聲突然在後麵尖銳地響起。


    何東迴頭,看到了一輛波羅乃茲,裏麵開車的人還有點麵熟。


    “何東”


    後廂的車窗打下去。


    顧炳華探出頭來。


    “上車”


    何東可是覺得運氣來了。


    顧炳華這張臉,絕對到了玻璃廠管用的很。


    看著波羅乃茲停下來,繞過車頭上車裏。


    顧炳華今天是要去上河村找何東的。


    想要告訴何東,他的選擇。


    但去的路上,看到他熟悉的臉,就讓司機掉頭追過來的。


    沒想到,還真就是。


    “顧副廠長想好要跟我合作了對嗎?”


    顧炳華也不瞞他。


    “我想了兩天,覺得你的想法是可行的。”


    他沒說這兩天在廠內部的各種不讚同的聲音。


    但他決定了頂著壓力也要做這件事情。


    “你不會叫我失望的對吧?”


    “顧副廠長這話說的,不是我不會叫你失望,而是市場不會叫你失望的。”


    對枇杷罐頭的市場。


    顧炳華的確有信心。


    因為遠在通安縣城的一個水果罐頭而已。


    卻是不經意間,連盛市都知道了,並且津津樂道。


    否則他哪裏會大老遠的跑來?


    他到現在還記得,女兒顧曼曼天天都要喝一瓶枇杷罐頭的場景。


    跟上癮了似的。


    和她一般大的孩子,也是沒有任何的抵抗力。


    為了給她買夠足量的枇杷罐頭。


    司機從盛市到通安縣城已經好幾趟了。


    “我看你剛才是要去火車站,要出遠門?”


    何東點頭。


    “去盛市。”


    “盛市?找我嗎?”


    何東笑,“差不多。”


    顧炳華可是覺得緣分啊。


    他今天要找何東。


    結果何東也要去找他。


    心情好的不行。


    “是為的水果罐頭的事情?”


    何東沒否認,反正現在看著顧炳華,他是覺得事情更順利了。


    顧炳華笑了,“那現在是不是不用去了?”


    何東搖頭。


    “要去的。”


    既然決定了合作。


    何東覺得有些事情先做起來也沒什麽不可以。


    顧炳華愣住,他人到了,也同意合作,結果何東還要去盛市?


    為的啥?


    何東沒解釋的意思,跟司機說了一句去盛市玻璃廠。


    “既然要合作,又是針對不同的人群。那麽包裝和容量都得改變。”


    何東是從背著的布兜裏,拿出來了紙筆。


    他想過了,枇杷罐頭的容量翻倍。


    但是包裝也得換,不能像以前那種大肚子的帶蓋玻璃瓶。


    而是要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他想過塑料瓶。


    後世的很多飲料都是塑料瓶裝的。


    隻是這年代有他的局限性。


    塑料的生產還沒到食品級別,加上縫合線留下來也是難看,影響手感。


    所以玻璃瓶相對來說比較好。


    顧炳華看著他手上忙著畫一個瓶子樣的東西,愣是沒敢打擾。


    車子兩個小時後到達盛市玻璃廠門口。


    何東和顧炳華下的車。


    看門的看到何東一個陌生小夥。


    是不加理會的。


    但是看到隨後過來的顧炳華立刻就殷勤了起來。


    “顧廠長你咋來了,這邊請,這邊請”


    水果罐頭離不開玻璃廠這邊的供應。


    同樣的,玻璃廠也離不開水果罐頭這邊的采購。


    一來二去自然是熟悉了。


    負責接待的人員,把他們引進了一間辦公室裏。


    端茶倒水後離開。


    往常負責跟顧副廠長對接的玻璃廠人員。


    很快就過來了。


    姓林。


    林懷生。


    平日裏負責玻璃廠銷售方麵的事情。


    跟顧炳華是老熟人了。


    見了麵寒暄幾句才到了正題上。


    “據我所知,顧廠長才從我這裏買走了一批貨吧,怎麽這麽快又來了?”


    顧炳華是罐頭廠的副廠長,也是負責銷售和進貨的。


    “今天不是我找你,是這位小兄弟找你。”


    顧炳華看向何東,語氣十分的客氣。


    林懷生才注意何東這個年輕的小夥子的。


    臉白,幹淨。


    身上的衣服也幹淨。


    但顧炳華稱小兄弟,而不是別的,可見關係不錯。


    何東也不客氣。


    “林叔叔,是我找你。”


    林懷生覺得他還挺禮貌。


    何東拿出來自己的帶著的帶蓋玻璃瓶。


    也就是枇杷罐頭的玻璃瓶。


    “我想問問,這個,林叔叔廠裏的零售和批發價。”


    “兩分,一分七”


    林懷生老實迴答。


    沒的瞞騙。


    何東:“我想要一批這樣的玻璃瓶。一萬個。”


    “一萬?”


    林懷生不懷疑他需要玻璃瓶的事情。


    但這數量是真不多。


    “老顧,你跟他說過規矩沒?”


    他們的批發都是兩萬起步。


    顧炳華笑,“放心,還有你賺的。”


    林懷生真看不出來,何東會是長期客戶的感覺。


    但他又是相信顧炳華的。


    “行,老顧說行就行。我們現在打單?”


    林懷生叫了人過來。


    何東那邊交錢。


    顧炳華看著他們進行完畢,才看向何東的。


    何東拿出來自己布兜裏放著的那張紙。


    “林叔叔,這種玻璃瓶你們能夠生產嗎?”


    林懷生拿過去看了。


    何東畫的是塑料飲料瓶的樣子。


    就是材質上變成了玻璃瓶。


    這樣式的,後世的醬油瓶,白醋瓶子也是這樣的。


    但在這年代,還不怎麽見。


    但何東覺得應該也不難。


    “老林你得想想辦法,這種瓶子,我們急著用。”


    車裏,何東說過他的想法。


    同樣是生產枇杷罐頭,但是,有些地方得變。


    是枇杷,卻也是新東西。


    從廠裏到上市,就讓人耳目一新。


    記憶深刻。


    出奇製勝。


    顧炳華是支持這想法的。


    要不怎麽說,年輕人有想法?


    林懷生仔細的看了一遍又一遍的圖紙。


    何東畫的很詳細,很多地方還進行了數字標注。


    玻璃廠這些年生產的瓶種也是不少。


    就何東給的這種,隻要稍加調整就是了。


    要說難也不難。


    就是可能需要時間。


    “林叔叔行的,對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經濟開放前,我偷摸摸賺了一個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蕭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蕭婉並收藏經濟開放前,我偷摸摸賺了一個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