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林昊是想跟他們說說話的,可是看到這麽一堆石頭,也沒那個心思了,頓時安排道:“這樣,這些賭石一會兒我安排人來拉走,至於那些明清家具,先放在你們這兒,你們看著來,如果能湊成一套的更好,沒有的也不用按年代湊了,隻要是夠一套的就行。”
以前林昊還要求說搞年代,材料,來湊齊一整套的呢,可是家具這玩意容易壞,遇到不懂行的,甚至壞了都拆了燒火。
這麽久了,也就是老黃頭收的那套黃花梨的是一套的而已。
但想著放到後世,即使不同材料的,能湊齊一套價格都是翻了好幾倍的了,所以也就不奢求了。
林昊也沒再久留,正好現在小嬸還沒下班,把這裏的事情搞定了再說。
所以跟著他們先把收拾好的明清家具都搬到屋子裏放好,沒想到屋子裏還有一些瓷器,青銅器那些。
但這些大多數都是清朝的,如乾隆年間的最多,因為這一年所造的瓷器是最多的。
特別是乾隆最喜仿古人的瓷器加以改進,可以說是最多仿造的一位帝王了。
雖然到後世也很珍貴,可是現在才60年代,還沒起風,也沒毀壞掉這些所謂的四舊。
所以基本每位遺才遺少手裏都有不少的存貨。
除非看到特別驚豔的,不然林昊現在看到這些,也隻是一掃而過而已。
心裏不由的暗想,現在自己這是有點兒飄了啊,這心態可不好。
這些東西隨便一件到後世,那也是幾百萬打底的,即使自己用不著,或者到時候自己已不差這些了。
可是留給後世子孫傳家也可以啊。
嗯,又吩咐李老頭他們,把這些瓶瓶罐罐也一起打包,一會自己也帶走。
看來老李頭他們最近沒閑著啊,沒過多久就收了這麽多東西。
而且看了張爺爺給的幾本書後,現在可以說自己的鑒寶水平也不差了,這麽多裏麵竟然沒有一件是新的。
不過也是,雖然造假從民國就有,可是亂世黃金,盛世古董。
現在人都快餓死了,也沒心情玩這些,故此也沒什麽人費時費力去造假了。
林昊能他們幾人都很滿意,沒想到就是自己一步閑棋,隻是付出一些糧食和肉,就能找來三位專業人士幫自己收古玩,實在是掙大了啊。
林昊也沒幹看著,也幫他們一起打包,他們這裏長期有著長木箱,稻草也有。
所以都是稻草鋪的厚厚的,避免碰撞。
而這裏也收拾出來五大木箱,收拾的時候,林昊還看到一套紫砂壺。
這套紫砂壺保存的很是完好,而且看那落款竟然是嘉慶年間的。
林昊還不太懂這個,好奇的拿在手上把玩著。
李老頭看到林昊對這個感興趣,也是介紹道:“東家,這可是延年壺,存世也沒多少了啊,而且寓意也好啊。”
說著介紹道:延年壺是一款具有深厚文化內涵和精美工藝的紫砂壺,其設計寓意著康健和長壽?。
延年壺有多種款式,這一款是曼生十八式中的一員,由清代文人陳曼生設計,楊彭年製作。
這款壺壺型設計巧妙,廣口、溜肩、短流、環柄,腹部飽滿,闊平底,淺圈足,整體呈現出一種穩重而優雅的美感。
壺身一麵刻有隸書的“延年壺”,另一麵則是行書的“鴻漸於盤,飲食衎衎,是為桑苧翁之器,垂名不刊”,寓意深遠,寄托了對長壽的祝願。
蓋內刻有篆書的“彭年”陽文款,壺底凸刻展翅飛翔的鴻雁,頸部兩側分別刻有“延”和“年”二字,增添了壺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
聽到老李頭這介紹,林昊更加的喜愛了。
爺爺喜歡喝茶,一會給爺爺送過去正好,反正老人家就是用來孝敬的嘛。
而且這還有配套的杯子什麽的,還放在錦盒裏,看來他的舊主人對它也很是愛惜啊。
林昊把這壺單獨放一邊,接下來其它的也就沒有什麽引起林昊注意的了。
打包好後,林昊直接先搬到前院那兒,跟那些賭石放一塊。
接著說著,你們先在這裏等著,一會兒我叫車來還有把糧食也送來。
說著再次從挎包裏掏出來一千塊錢,想留給李老頭他們,讓他們留著再次收貨。
可是李老頭連忙擺手道:“東家,錢就不用再給了,蒙你信任,上次給的錢還沒花完呢,而且現在市麵上糧食比錢好用,像我們這些人手裏根本都不差錢,主要是差糧食。”
聽到這話,林昊也沒勉強,直接跟他們說先在這裏等著。
說完就騎著摩托車往外走去,當然,走的時候,帶上了那把紫砂壺和兩塊小點兒的賭石。
因為這兩塊達到了帝王綠級別,林昊也不準備把他留給空間吞噬,打算留著。
現在精品的都留著,反正要去滇省了,到時候根本不缺這玩意。
老樣子,三輪侉子開出冒兒胡同後,直接拐進一巷子,神識已經提前掃過了。
根本沒人,把車鬥裏的賭石還有錦盒收到空間裏。
再從空間裏裝出來三袋大米,兩袋白麵,每袋兩百斤。
這裏總共一千斤,直接碼好放到車鬥裏。
不得不說,現在這些三輪侉子的用料就是結實,一千斤糧食放裏麵也沒事。
就是有點兒翹,如果不是林昊坐在上麵壓著,很容易側翻啊。
連忙拿了兩袋放到後座上才保持住三輪侉子的平衡。
嗯,接著又裝了十袋子棒子麵,加上這兩千斤,應該夠老李頭他們收一陣子了。
直接把這十袋子棒子麵打包好,再次來到上次那廢棄的地方看了看。
發現這裏還是沒有人,正好,車子開出大路後,看到一板爺,也是跟他說了一下,先幫忙拉下東西。
然後再從冒兒胡同那裏拉些石頭過來,一塊錢搞定。
這麽短距離,那板爺也沒講價。
林昊也準備幫忙抬上車,而那板爺看到林昊有這麽多袋糧食,也是精光一閃的問道:“這位公安同誌,你這是從那裏搞來這麽多糧食啊,能不能告訴我啊,我也想去買一些。”
嗯,糟了,光顧著多拿點給老李頭他們,忘記了現在是啥行情了。
也是幸好林昊穿著公安服又開著摩托車,不然這板爺見到林昊這麽多糧食,肯定認為是投機倒把的人呢。
林昊轉念一下道:“哦,這裏麵裝的不是糧食,而是沙子,這不有位長輩家裏要搞一下裝修嘛,從院子裏挖了一些沒用的石頭,要弄掉,還有就是讓人裝了這十袋沙子,想著用水泥和一下院子。”
林昊邊跟他搭話,邊把麻袋裏的棒子麵都換成了沙子。
好在這都是一個意念一事,怕他不相信,還打開兩袋給他看了看。
以前林昊還要求說搞年代,材料,來湊齊一整套的呢,可是家具這玩意容易壞,遇到不懂行的,甚至壞了都拆了燒火。
這麽久了,也就是老黃頭收的那套黃花梨的是一套的而已。
但想著放到後世,即使不同材料的,能湊齊一套價格都是翻了好幾倍的了,所以也就不奢求了。
林昊也沒再久留,正好現在小嬸還沒下班,把這裏的事情搞定了再說。
所以跟著他們先把收拾好的明清家具都搬到屋子裏放好,沒想到屋子裏還有一些瓷器,青銅器那些。
但這些大多數都是清朝的,如乾隆年間的最多,因為這一年所造的瓷器是最多的。
特別是乾隆最喜仿古人的瓷器加以改進,可以說是最多仿造的一位帝王了。
雖然到後世也很珍貴,可是現在才60年代,還沒起風,也沒毀壞掉這些所謂的四舊。
所以基本每位遺才遺少手裏都有不少的存貨。
除非看到特別驚豔的,不然林昊現在看到這些,也隻是一掃而過而已。
心裏不由的暗想,現在自己這是有點兒飄了啊,這心態可不好。
這些東西隨便一件到後世,那也是幾百萬打底的,即使自己用不著,或者到時候自己已不差這些了。
可是留給後世子孫傳家也可以啊。
嗯,又吩咐李老頭他們,把這些瓶瓶罐罐也一起打包,一會自己也帶走。
看來老李頭他們最近沒閑著啊,沒過多久就收了這麽多東西。
而且看了張爺爺給的幾本書後,現在可以說自己的鑒寶水平也不差了,這麽多裏麵竟然沒有一件是新的。
不過也是,雖然造假從民國就有,可是亂世黃金,盛世古董。
現在人都快餓死了,也沒心情玩這些,故此也沒什麽人費時費力去造假了。
林昊能他們幾人都很滿意,沒想到就是自己一步閑棋,隻是付出一些糧食和肉,就能找來三位專業人士幫自己收古玩,實在是掙大了啊。
林昊也沒幹看著,也幫他們一起打包,他們這裏長期有著長木箱,稻草也有。
所以都是稻草鋪的厚厚的,避免碰撞。
而這裏也收拾出來五大木箱,收拾的時候,林昊還看到一套紫砂壺。
這套紫砂壺保存的很是完好,而且看那落款竟然是嘉慶年間的。
林昊還不太懂這個,好奇的拿在手上把玩著。
李老頭看到林昊對這個感興趣,也是介紹道:“東家,這可是延年壺,存世也沒多少了啊,而且寓意也好啊。”
說著介紹道:延年壺是一款具有深厚文化內涵和精美工藝的紫砂壺,其設計寓意著康健和長壽?。
延年壺有多種款式,這一款是曼生十八式中的一員,由清代文人陳曼生設計,楊彭年製作。
這款壺壺型設計巧妙,廣口、溜肩、短流、環柄,腹部飽滿,闊平底,淺圈足,整體呈現出一種穩重而優雅的美感。
壺身一麵刻有隸書的“延年壺”,另一麵則是行書的“鴻漸於盤,飲食衎衎,是為桑苧翁之器,垂名不刊”,寓意深遠,寄托了對長壽的祝願。
蓋內刻有篆書的“彭年”陽文款,壺底凸刻展翅飛翔的鴻雁,頸部兩側分別刻有“延”和“年”二字,增添了壺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
聽到老李頭這介紹,林昊更加的喜愛了。
爺爺喜歡喝茶,一會給爺爺送過去正好,反正老人家就是用來孝敬的嘛。
而且這還有配套的杯子什麽的,還放在錦盒裏,看來他的舊主人對它也很是愛惜啊。
林昊把這壺單獨放一邊,接下來其它的也就沒有什麽引起林昊注意的了。
打包好後,林昊直接先搬到前院那兒,跟那些賭石放一塊。
接著說著,你們先在這裏等著,一會兒我叫車來還有把糧食也送來。
說著再次從挎包裏掏出來一千塊錢,想留給李老頭他們,讓他們留著再次收貨。
可是李老頭連忙擺手道:“東家,錢就不用再給了,蒙你信任,上次給的錢還沒花完呢,而且現在市麵上糧食比錢好用,像我們這些人手裏根本都不差錢,主要是差糧食。”
聽到這話,林昊也沒勉強,直接跟他們說先在這裏等著。
說完就騎著摩托車往外走去,當然,走的時候,帶上了那把紫砂壺和兩塊小點兒的賭石。
因為這兩塊達到了帝王綠級別,林昊也不準備把他留給空間吞噬,打算留著。
現在精品的都留著,反正要去滇省了,到時候根本不缺這玩意。
老樣子,三輪侉子開出冒兒胡同後,直接拐進一巷子,神識已經提前掃過了。
根本沒人,把車鬥裏的賭石還有錦盒收到空間裏。
再從空間裏裝出來三袋大米,兩袋白麵,每袋兩百斤。
這裏總共一千斤,直接碼好放到車鬥裏。
不得不說,現在這些三輪侉子的用料就是結實,一千斤糧食放裏麵也沒事。
就是有點兒翹,如果不是林昊坐在上麵壓著,很容易側翻啊。
連忙拿了兩袋放到後座上才保持住三輪侉子的平衡。
嗯,接著又裝了十袋子棒子麵,加上這兩千斤,應該夠老李頭他們收一陣子了。
直接把這十袋子棒子麵打包好,再次來到上次那廢棄的地方看了看。
發現這裏還是沒有人,正好,車子開出大路後,看到一板爺,也是跟他說了一下,先幫忙拉下東西。
然後再從冒兒胡同那裏拉些石頭過來,一塊錢搞定。
這麽短距離,那板爺也沒講價。
林昊也準備幫忙抬上車,而那板爺看到林昊有這麽多袋糧食,也是精光一閃的問道:“這位公安同誌,你這是從那裏搞來這麽多糧食啊,能不能告訴我啊,我也想去買一些。”
嗯,糟了,光顧著多拿點給老李頭他們,忘記了現在是啥行情了。
也是幸好林昊穿著公安服又開著摩托車,不然這板爺見到林昊這麽多糧食,肯定認為是投機倒把的人呢。
林昊轉念一下道:“哦,這裏麵裝的不是糧食,而是沙子,這不有位長輩家裏要搞一下裝修嘛,從院子裏挖了一些沒用的石頭,要弄掉,還有就是讓人裝了這十袋沙子,想著用水泥和一下院子。”
林昊邊跟他搭話,邊把麻袋裏的棒子麵都換成了沙子。
好在這都是一個意念一事,怕他不相信,還打開兩袋給他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