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的第一艦隊匯合了補給的十三艘軍艦後,轉向西北,向仁川江華島而去。
這次,趙構直接調白虎軍團第一軍參戰,第一軍軍長,正是韓世忠長子韓彥直。
十三艘運兵船,就是運送第一軍的五萬大軍而備。
這支船隊,早在趙構蹬上濟州島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適應性的訓練,趙構要想一步布局成功,還是離不開軍事威懾,一千人的海軍陸戰隊,打仗可以,要說威懾,還得是上萬的精銳大軍,才能永久地在高麗國的君君臣臣心裏烙上深深的印記。
夏季風的吹送下,艦隊順著朝鮮海一路北上,當這些山一般的海上巨無霸出現在開城城頭士兵眼裏的時候,他們還不知道是敵還是友?但最為士兵最基本的警覺,還是讓他們第一時間發出了警訊。
高麗國王王楷也是剛剛接到吳延福大軍在楸子群島幾乎全軍覆滅的消息,畢竟,趙構沒有完全擊沉所有的船隻,也沒有必要。
還沒有等高麗國上下拿出對策的時候,又接到開京城外海出現不明艦隊的消息。什麽不明艦隊,不就是在楸子群島的那支艦隊嗎?
“什麽?宋國艦隊?”這下,高麗國王王楷不淡定了,如果隻是耽羅複國,高麗未必沒有一戰之力,怎麽仗打到現在,居然打出宋國的艦隊出來?難道耽羅國的那支艦隊,和宋國的艦隊,有這什麽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嗎?
事情複雜了,因為王楷不知道,為什麽宋國會插一杠子,這和宋國有什麽關係?宋國,可不是耽羅小國,那是剛剛把大金國暴揍一頓的煌煌天朝啊。
正當王楷和滿朝文武鬧不清這是哪一出的時候,小黃門進來稟報:“討逆大將軍、定國公吳延福、水師總領崔勳哲、驃騎衛大將軍尹絳求見”
“快快,宣。”
吳延福、崔勳哲、尹絳三人急匆匆踏進集賢殿,衝王楷行完君臣之禮後,不等吳延福幾個人開口,王楷急不可耐地問道:“吳公爺,這到底是怎麽迴事?怎麽還打出一個宋國來?不是耽羅國的護國將軍嗎?這大宋水師兵臨城下是怎麽迴事?”
“陛下,此事體大,臣請奏議單獨和陛下匯報此事,至於以後怎麽定奪,還請陛下決裁。”
集英殿,是王楷小朝會或大朝會提前休息的地方,也是高麗國兩府議會的召集地,在這裏,王楷詳細地聽完吳延福的匯報,以及崔勳哲、尹絳的補充,看了這三個人一眼,心裏萬分不是滋味。
話裏話外,這三個人,或者說代表著軍隊最高決策指揮的中樞,完全沒有了一戰之意,無外乎幾點,一是裝備的確不如宋國、耽羅國聯軍;二是,這次宋國為耽羅強出頭,就是因為濟州郡郡守強行出兵,目的竟然是為了通達商行的貨物,實乃兵行匪事,讓人家抓住了把柄;第三,宋國的要求,並沒有什麽過分之處,開設通商口岸,早就有,不過是增加而已,豁免權,也是為了保護通達商行的利益和僑民人身安全,預防再次發生濟州郡事件;這些,都好說。
需要您定奪的是,另外幾條,一是駐軍,宋國明確要在半島駐軍,一來保護自己的僑民,二來可以和高麗簽署一份戰略協作關係條約,一但高麗遭到他國侵略,宋國會根據條約,給予道義支持、物資援助、武裝幹涉等不同層次的友好幫助。關於這一點,宋國海軍司令韓世忠中將表示,海軍會全力支持高麗國重建海軍,守護高麗海內外安全。這一點,吳延福、崔勳哲,包括尹絳,都表示可以接受。
第二就是濟州島必須歸還耽羅國星主的三王子殿下,重新將濟州島,改名為耽羅國,恢複主權國家。至於這一點,為什麽宋國會插手,也是因為耽羅國星主和宋國簽署了戰略協作關係的條約,宋國是依照條約,派出了一定數量的“雇傭誌願營”,來兌現自己許下的諾言。如果高麗和宋國簽署了此協議,以後,宋國保證一定會比耽羅規模更大的“幫助”。
其餘附加條款,都是在這兩條簽署的前提下,一些具體保障性的東西,宋國海軍司令表示,在同一上述兩項條款的基礎上,都可以商量。
王楷從來沒有處理過類似事件,說不上有什麽不對,就是感覺不好。一個拿刀頂在自己胸口的人笑眯眯地說要和你友好地談談,這個畫麵,怎麽看也有些詭異的色彩。
“此事,需要召開兩府議會,我要聽聽大家有什麽意見?”
“可以,不過陛下,宋國海軍司令可是有時間要求的,最遲在午時,否則……”吳延福一時還真有點說不出口來。
“否則什麽?他還要攻打我開京城嗎?真拿我高麗無人乎!”王楷雙眉一豎,不客氣地說道。
“陛下,宋國海軍司令隻是說,如果午時還沒有和談使者出城,就請下令開京城牆上的士兵下來,以免遭不測。”
“哼,虛張聲勢而已,不去管它。來人,召集議政府總議政王碩、左右議政李純、崔進、前議興府總領政尹瓘、領政樸正金、賀超、還有你定國公三軍總製府總領政吳延福、算了,你倆情況熟悉,也參加,還有兵曹、戶曹主事崔寶久、王矩,馬上趕到這裏,要快。”
自有小黃門飛快地跑去傳旨,好在這些人,都還在集賢殿等候,不一會兒,在王碩帶領下,齊聚集英殿,這裏,早有內侍已經布置完畢,大家落座之後,才發現端坐在上座椅子上的王楷,臉色非常不好。
喝了一口高麗參湯,緩了緩,王楷的臉色有些好轉,這邊,吳延福已經把宋國和耽羅國的條件簡要匯總了一下,分發給諸位大臣,實際上,這已經是高麗國最頂尖的權貴們,都集中在這裏了。
王楷看看漏壺,已經接近巳時,他們的時間不多了。不等群臣說話,議政府總領政王碩拍案而起,怒吼道:“豈有此理!恥辱,我高麗奇恥大辱!爾等忝衛軍人,就該疆場殉國,現在卻為敵國做說,還有臉居於朝堂之上。”
吳延福不陰不陽地說道:“濟州海峽一戰,我十萬大軍,尚未出海,就已經損失了六七成,本公也想為國捐軀,卻不能眼睜睜看著剩下的高麗兒郎葬身魚腹,要說軍人骨氣,本公跟隨郡王爺曷懶甸一戰,曾以二千兒郎堅守英州,對抗大金國兩萬大軍,使金兵主將斡魯寸土未進,京王爺,話,不能一而概之。”
尹瓘咳嗽了一聲,接著話頭說道:“現在,我們不是爭論這個的時候,外麵大軍逼迫城下,需要盡快做出決定,戰,就抓緊做準備,和,也要確定和談人選和方案,這麽吵下去,別說午時,就是未時、戌時,也沒有結論。陛下,微臣愚見,這次最重要的問題是宋國已經插手,不論是什麽原因,宋國的水師兵臨城下,這是一個不爭的現實,我們需要通過談判,來爭取時間。”
“談判?敢問郡王爺,怎麽談?是全部接受?還是全盤否定?不戰而和,拿什麽和人家去談?”王碩好不容易逮住這個打壓軍隊係統的機會,豈會輕易讓步。
尹瓘反問道:“好啊,王爺,我一把老骨頭,怎麽也活得值了。請問王爺,宋國這次出動了多少兵馬?宋國水師實力如何?我方最快能調動的軍隊有多少?最快什麽時間能投入戰鬥?開京由和平轉入戰時,需要做什麽?多長時間完成?後續的方案有沒有?陛下是離開開京還是堅持戰鬥到底?這兩個方案都有相應的計劃嗎?完成這些,又需要多少時間?議政府總領高麗軍政,有沒有現成的方案可循?”
尹瓘還是老軍務,一下子就抓住了問題的根本,說一千道一萬沒有用,拿出實實在在的東西才最關鍵。這一下,就把王碩問住了,這不僅涉及到了軍事,也涉及到政務,正是他議政府總領政的職責所在,但王碩卻一句話也迴答不上來,為什麽,因為這些,他平時從來沒有考慮過,都是下屬做的,他作為總領政,隻是看到了其中的權利,並沒有真正去盡到自己的義務,所以,他迴答不上來,更何況,這裏麵更多的是涉及到軍事,他就更不敢隨意開口。
看到王碩吃癟,吳延福心裏無比暢快,心裏讚道,還是郡王爺,能把這個京王懟得啞口無言的,這個高麗王朝上上下下,就隻有郡王爺一個。
現在,高麗朝廷上出現一種詭異的現象,文臣擼袖子攥拳頭要戰,要幹,而武將,卻退在後麵,建議通過談判來爭取時間。
可是,誰也說服不了誰,王楷不想連一戰也不戰,就去談,那樣沒法談,可是,要想戰,必須有帶兵之將,可帶之兵,這個方麵,尹瓘、吳延福,最有發言權,他們說不行,可能就是不行。
王楷也是猶豫不決,也想再聽聽其他人的意見,可是,朝廷之上,本就是兩派,以王碩為首的文臣主戰派,和以尹瓘為首的武將主和派,老大出馬了下麵的小弟自然不能隻看熱鬧,於是,集英殿上的交集,遠比外麵的硝煙味兒要濃。
可是,他們在爭論中,都忘記了一件事,午時。
這次,趙構直接調白虎軍團第一軍參戰,第一軍軍長,正是韓世忠長子韓彥直。
十三艘運兵船,就是運送第一軍的五萬大軍而備。
這支船隊,早在趙構蹬上濟州島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適應性的訓練,趙構要想一步布局成功,還是離不開軍事威懾,一千人的海軍陸戰隊,打仗可以,要說威懾,還得是上萬的精銳大軍,才能永久地在高麗國的君君臣臣心裏烙上深深的印記。
夏季風的吹送下,艦隊順著朝鮮海一路北上,當這些山一般的海上巨無霸出現在開城城頭士兵眼裏的時候,他們還不知道是敵還是友?但最為士兵最基本的警覺,還是讓他們第一時間發出了警訊。
高麗國王王楷也是剛剛接到吳延福大軍在楸子群島幾乎全軍覆滅的消息,畢竟,趙構沒有完全擊沉所有的船隻,也沒有必要。
還沒有等高麗國上下拿出對策的時候,又接到開京城外海出現不明艦隊的消息。什麽不明艦隊,不就是在楸子群島的那支艦隊嗎?
“什麽?宋國艦隊?”這下,高麗國王王楷不淡定了,如果隻是耽羅複國,高麗未必沒有一戰之力,怎麽仗打到現在,居然打出宋國的艦隊出來?難道耽羅國的那支艦隊,和宋國的艦隊,有這什麽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嗎?
事情複雜了,因為王楷不知道,為什麽宋國會插一杠子,這和宋國有什麽關係?宋國,可不是耽羅小國,那是剛剛把大金國暴揍一頓的煌煌天朝啊。
正當王楷和滿朝文武鬧不清這是哪一出的時候,小黃門進來稟報:“討逆大將軍、定國公吳延福、水師總領崔勳哲、驃騎衛大將軍尹絳求見”
“快快,宣。”
吳延福、崔勳哲、尹絳三人急匆匆踏進集賢殿,衝王楷行完君臣之禮後,不等吳延福幾個人開口,王楷急不可耐地問道:“吳公爺,這到底是怎麽迴事?怎麽還打出一個宋國來?不是耽羅國的護國將軍嗎?這大宋水師兵臨城下是怎麽迴事?”
“陛下,此事體大,臣請奏議單獨和陛下匯報此事,至於以後怎麽定奪,還請陛下決裁。”
集英殿,是王楷小朝會或大朝會提前休息的地方,也是高麗國兩府議會的召集地,在這裏,王楷詳細地聽完吳延福的匯報,以及崔勳哲、尹絳的補充,看了這三個人一眼,心裏萬分不是滋味。
話裏話外,這三個人,或者說代表著軍隊最高決策指揮的中樞,完全沒有了一戰之意,無外乎幾點,一是裝備的確不如宋國、耽羅國聯軍;二是,這次宋國為耽羅強出頭,就是因為濟州郡郡守強行出兵,目的竟然是為了通達商行的貨物,實乃兵行匪事,讓人家抓住了把柄;第三,宋國的要求,並沒有什麽過分之處,開設通商口岸,早就有,不過是增加而已,豁免權,也是為了保護通達商行的利益和僑民人身安全,預防再次發生濟州郡事件;這些,都好說。
需要您定奪的是,另外幾條,一是駐軍,宋國明確要在半島駐軍,一來保護自己的僑民,二來可以和高麗簽署一份戰略協作關係條約,一但高麗遭到他國侵略,宋國會根據條約,給予道義支持、物資援助、武裝幹涉等不同層次的友好幫助。關於這一點,宋國海軍司令韓世忠中將表示,海軍會全力支持高麗國重建海軍,守護高麗海內外安全。這一點,吳延福、崔勳哲,包括尹絳,都表示可以接受。
第二就是濟州島必須歸還耽羅國星主的三王子殿下,重新將濟州島,改名為耽羅國,恢複主權國家。至於這一點,為什麽宋國會插手,也是因為耽羅國星主和宋國簽署了戰略協作關係的條約,宋國是依照條約,派出了一定數量的“雇傭誌願營”,來兌現自己許下的諾言。如果高麗和宋國簽署了此協議,以後,宋國保證一定會比耽羅規模更大的“幫助”。
其餘附加條款,都是在這兩條簽署的前提下,一些具體保障性的東西,宋國海軍司令表示,在同一上述兩項條款的基礎上,都可以商量。
王楷從來沒有處理過類似事件,說不上有什麽不對,就是感覺不好。一個拿刀頂在自己胸口的人笑眯眯地說要和你友好地談談,這個畫麵,怎麽看也有些詭異的色彩。
“此事,需要召開兩府議會,我要聽聽大家有什麽意見?”
“可以,不過陛下,宋國海軍司令可是有時間要求的,最遲在午時,否則……”吳延福一時還真有點說不出口來。
“否則什麽?他還要攻打我開京城嗎?真拿我高麗無人乎!”王楷雙眉一豎,不客氣地說道。
“陛下,宋國海軍司令隻是說,如果午時還沒有和談使者出城,就請下令開京城牆上的士兵下來,以免遭不測。”
“哼,虛張聲勢而已,不去管它。來人,召集議政府總議政王碩、左右議政李純、崔進、前議興府總領政尹瓘、領政樸正金、賀超、還有你定國公三軍總製府總領政吳延福、算了,你倆情況熟悉,也參加,還有兵曹、戶曹主事崔寶久、王矩,馬上趕到這裏,要快。”
自有小黃門飛快地跑去傳旨,好在這些人,都還在集賢殿等候,不一會兒,在王碩帶領下,齊聚集英殿,這裏,早有內侍已經布置完畢,大家落座之後,才發現端坐在上座椅子上的王楷,臉色非常不好。
喝了一口高麗參湯,緩了緩,王楷的臉色有些好轉,這邊,吳延福已經把宋國和耽羅國的條件簡要匯總了一下,分發給諸位大臣,實際上,這已經是高麗國最頂尖的權貴們,都集中在這裏了。
王楷看看漏壺,已經接近巳時,他們的時間不多了。不等群臣說話,議政府總領政王碩拍案而起,怒吼道:“豈有此理!恥辱,我高麗奇恥大辱!爾等忝衛軍人,就該疆場殉國,現在卻為敵國做說,還有臉居於朝堂之上。”
吳延福不陰不陽地說道:“濟州海峽一戰,我十萬大軍,尚未出海,就已經損失了六七成,本公也想為國捐軀,卻不能眼睜睜看著剩下的高麗兒郎葬身魚腹,要說軍人骨氣,本公跟隨郡王爺曷懶甸一戰,曾以二千兒郎堅守英州,對抗大金國兩萬大軍,使金兵主將斡魯寸土未進,京王爺,話,不能一而概之。”
尹瓘咳嗽了一聲,接著話頭說道:“現在,我們不是爭論這個的時候,外麵大軍逼迫城下,需要盡快做出決定,戰,就抓緊做準備,和,也要確定和談人選和方案,這麽吵下去,別說午時,就是未時、戌時,也沒有結論。陛下,微臣愚見,這次最重要的問題是宋國已經插手,不論是什麽原因,宋國的水師兵臨城下,這是一個不爭的現實,我們需要通過談判,來爭取時間。”
“談判?敢問郡王爺,怎麽談?是全部接受?還是全盤否定?不戰而和,拿什麽和人家去談?”王碩好不容易逮住這個打壓軍隊係統的機會,豈會輕易讓步。
尹瓘反問道:“好啊,王爺,我一把老骨頭,怎麽也活得值了。請問王爺,宋國這次出動了多少兵馬?宋國水師實力如何?我方最快能調動的軍隊有多少?最快什麽時間能投入戰鬥?開京由和平轉入戰時,需要做什麽?多長時間完成?後續的方案有沒有?陛下是離開開京還是堅持戰鬥到底?這兩個方案都有相應的計劃嗎?完成這些,又需要多少時間?議政府總領高麗軍政,有沒有現成的方案可循?”
尹瓘還是老軍務,一下子就抓住了問題的根本,說一千道一萬沒有用,拿出實實在在的東西才最關鍵。這一下,就把王碩問住了,這不僅涉及到了軍事,也涉及到政務,正是他議政府總領政的職責所在,但王碩卻一句話也迴答不上來,為什麽,因為這些,他平時從來沒有考慮過,都是下屬做的,他作為總領政,隻是看到了其中的權利,並沒有真正去盡到自己的義務,所以,他迴答不上來,更何況,這裏麵更多的是涉及到軍事,他就更不敢隨意開口。
看到王碩吃癟,吳延福心裏無比暢快,心裏讚道,還是郡王爺,能把這個京王懟得啞口無言的,這個高麗王朝上上下下,就隻有郡王爺一個。
現在,高麗朝廷上出現一種詭異的現象,文臣擼袖子攥拳頭要戰,要幹,而武將,卻退在後麵,建議通過談判來爭取時間。
可是,誰也說服不了誰,王楷不想連一戰也不戰,就去談,那樣沒法談,可是,要想戰,必須有帶兵之將,可帶之兵,這個方麵,尹瓘、吳延福,最有發言權,他們說不行,可能就是不行。
王楷也是猶豫不決,也想再聽聽其他人的意見,可是,朝廷之上,本就是兩派,以王碩為首的文臣主戰派,和以尹瓘為首的武將主和派,老大出馬了下麵的小弟自然不能隻看熱鬧,於是,集英殿上的交集,遠比外麵的硝煙味兒要濃。
可是,他們在爭論中,都忘記了一件事,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