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大營靜悄悄的,唯有撲簌簌的雪花抽打在臉上,越來越急,越來越密。
趙構迴過神來,看見所有的人都在注視著他,包括西軍潰兵。他緩緩起身,來到場地中央,對著站在場地裏的祝進說道:“你擾亂軍營在前,悔辱長官在後,哪一條,你都是死罪!”
祝進卻一反方才狂悖之氣,揖禮道:“祝進已知所犯死罪,罪在祝某一人,劉統製不易,大公子戰死了,看在領著弟兄們血戰多日的份上,太尉且饒過他們,祝某也是豪爽漢子,所有罪責,我一人擔當!”
趙構冷笑道:“現在慫了,早幹什麽了?看你還是一條漢子,別說我不給你機會,叫上你哪兄弟,你倆要是和我能過五招,自當別論,否則,軍法無情!”
祝進一愣,隨即狂笑不已,道:“我祝進一生縱橫秦晉兩地,殺人無數,秦風五路也算一號人物,人也算是狂妄了一點。可這麽看不起我祝某的,你小子是第一個。王兄弟,怎麽著,咱倆誰先上?”
不等王在答話,趙構“哼”地一聲,不屑的口氣道:“還是你倆一塊兒上吧,這樣利索。”
話已至此,就是啪啪打臉了。王在龍行虎步走上前來,並肩和祝進站在一起,大笑道:“祝大哥,你我可是許久沒有攜手一戰了,記得上次還是五年前平方臘一戰,你我二人聯手斬殺方臘手下四大天王,何其快哉。”
趙構緩步走到中間,看了二人一眼,說道:“二位,咱們是動拳腳,還是兵刃?”
祝進看了一眼四周,略一思忖,道:“刀槍無眼,咱們拳腳上見功夫。”
趙構明白他的小心思,笑道:“你們放心,無論怎麽比,都是咱們三個的事情,別人不得插手。”
王在雙掌一錯,叫道:“廢話少說,讓我王在先稱稱你的斤兩!”
說完,一個交錯步,急速上前,起手一招“高四平”,劈向趙構左肋,用的卻是最常見的“太祖長拳”。王在自幼習武,拜師學藝一十二載,從軍十年,一出手,趙構就看得出,不是直奔要害而來,是軍中切磋常用招數,走的是正統的功夫路子。西軍彪悍,多是因為像王在這樣的人習武成風,鄉間武社盛行。
出手一招,趙構先是對王在就有了一絲好感,做人還算規矩,畢竟和自己後世一個姓,沒準還真是一個家族也未可知。想歸想,手底下可不慢,在特種部隊集訓,沒少和真正的武術大家伸手過招,況且,自己的師傅出自少林一脈,是個武學大家,趙構也秉承了這個特點,所學甚雜。
但見趙構身形不動,同樣也是一招“高四平”對出,但出拳見勢,後發先至,拳帶疾風,猶如毒龍入懷,擋無可擋,避無可避。王在大吃一驚,腦子裏“轟的”一下,不及變招,虧得廝殺多年,反應極快,腰一發力,雙腳“蹬蹬蹬”,連退三步,堪堪避開趙構拳鋒,一個“懶紮衣”護住門戶,眼睛直勾勾盯著趙構,如見鬼魅。
祝進臉色一變,並肩廝殺多年,他還沒有見過,有誰能一拳擊退王在。大吼一聲,疾步上前,雙手相環,用的卻是撲跤跌打的功夫,一雙大手如同蒲扇,滲透著黑紅色,一招“懷中抱月”,勒向趙構頸肩。
趙構下盤穩如泰山,隻是身子急速一側,讓過祝進雙手,不等祝進變招,左手“如封似閉”封住來勢,刁住祝進左手,矮身上步,右手“蛟龍探海”轉守為攻,已是抓住了祝進腰帶絲絛,腰膀用力,“嘿”地一聲,已經把祝進一個一百七八十斤的大漢瞬間翻轉起來,如風車般在空中旋轉了幾圈,借勢發力扔了出去,“撲通”一聲,扔出去老遠,把祝進跌得是七葷八素,暈頭轉向,一時躺在地上不能起身。趙構此招,使出來快如霹靂,力大如山,正是地地道道的相撲成名絕技——“鵓鴿旋”。
“嗬”、“嗬”、“嗬”……三軍雷動,齊聲高唿,為趙構喝彩。
王在急忙上前扶起祝進,兄弟倆互相看了一眼,滿臉的匪夷之色。沒的說,他倆心裏跟明鏡兒似的。“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人家用你的武功路數,虐得你體無完膚,毫無還手之力,贏得堂堂正正,這份功夫和膽識,二人自忖遠遠不如。
西軍漢子願賭服輸,兩人跪在地上,低頭不語,準備聽從發落。
一雙大腳站在兩人麵前,趙構的聲音憑空響起:“王在,太祖長拳頗有些火候,無奈氣力不足,太祖拳法的威力隻有六七分,巧勁不錯,可惜功夫走了彎路,遇到高手,性命不保;祝進,撲跤之法,在於揚長避短,你兩膀力大,鮮有對手,可你有致命短處,下盤不穩,否則,怎會讓我輕輕鬆鬆舉了起來。你二人可服?”
祝進剛緩過神兒,懊惱萬分,自己從來沒有被別人一招降服。說服,不是十分情願,不服,無法解釋一招敗北,耷拉著腦袋不說話。
王在卻是恭恭敬敬地磕頭在地,口稱:“太尉教訓的是,師傅曾言,我在娘胎時元氣受損,自小無力,家中父母為了延續香火,拜師學藝,隻圖強身健體,沒有紮下硬功,您隻憑王在出手一招,就看得明明白白,一拳敗我,王在心服口服,願憑太尉發落,絕無怨言!”
祝進也想明白了,隨即磕頭俯首,道:“祝某也一樣心服口服,隻是,願意請教太尉大名,總不能,我們兄弟二人,連輸給誰也不知道吧!”
趙構看了一眼祝進,心裏長歎一聲,王在看似愚鈍,實際上是個聰明人,人家不問,便有一絲活命的機會,你這夯貨,有此一問,僅有的一點留生念想,便蕩然無存,我本留你,老天不留!
趙構轉身離去,一句話像雷一樣劈在祝進頭上:“我乃大宋天下兵馬大元帥、康王趙構!”
大雪越下越大,整個軍營,已是白茫茫的一片銀裝素裹。中軍大營牙門外,唿啦啦飄動的牙旗之下,祝進、王在被五花大綁,捆得結結實實地扔在雪地裏,所有軍卒在帳前列隊,包括劉延慶的潰兵。嚴整的隊列裏,軍卒身上已經落滿了雪花,可沒有人敢動一下。看看四下裏,趙構的近衛親軍,左手錐槍,右按手刀,跨立而站,像一個個雕塑一般,眼睛緊緊盯著大軍隊列,紋絲不動。
中軍大帳內,劉延慶跪在地上,低著頭,一動不動。趙構虎著臉坐在帥位上,手指一下一下敲擊著書案,沉思不語。他也在考慮劉延慶如何處理,從內心講,還是想留他一命,畢竟劉延慶功還是大於過,況且長子劉光國在突圍戰中戰死,為國捐軀;二子劉光世,怎麽說也是“中興四將”之一啊,雖然口碑不咋地,但多多少少,也得給曆史留一點麵子才是。
趙構身子前探,語氣平和地說道:“劉帥,你即出身軍伍世家,又執掌西軍,有功於我大宋社稷,東京血戰,也實屬不易。作為大宋皇室、官家禦弟,小王理應感謝將軍效命沙場,為國盡忠、為君分憂才是。可你馭下無方,縱容部下持刀威脅軍中手足,咆哮軍營,不從軍令,險些造成嘩變,按律死罪,可有話說?”
劉延慶不敢絲毫猶豫,俯首道:“大帥,劉某治軍不力,馭下不嚴,觸犯軍法,甘願領罪!”
“你能有這個態度,本帥很是欣慰。”
趙構站起身來,走到劉延慶身邊,繼續說道:“你既在軍中,自然知曉軍法無情。多年來,你率西軍,曾撐起我大宋半壁江山,抵禦外悔,鎮壓民變,是有功之臣。可功是功,過是過,功過自要分明。今日之事,嘩亂者不是你本人,你隻是負有馭下不嚴之罪,罪不至死。但祝進持刀咆哮在前,軍營無狀在後,不能豁免;王在是為同犯,理應同罪,但其深有悔過之心,為人也還仗義,可免死罪,杖責三十軍棍。這樣處置,你可信服?”
劉延慶本以為死罪難逃,尤其是祝進侮辱趙構,雖然不知情在前,但軍營之中當中咆哮上官,已是罪在不赦,讓他幹著急卻毫無辦法。現在逃過一劫,已是謝天謝地,祝進雖是自己的心腹死黨,但也是無能為力了。
劉延慶伏地說道:“延慶謝過王爺開恩!”
趙構點點頭,道:“如此甚好。高進,會同汪先生擬出軍告,通報全軍!”
是日,軍告貼出:祝進被判梟首示眾;王在責打三十軍棍,貶為普通小兵;劉延慶官職被奪,戴罪在參謀部參議;一千潰兵全部打散,編入嶽飛手下。
有一個小意外的是,祝進臨死前,意外平靜,叫過王在,囑咐了幾句,然後行刑之前,衝著趙構帥帳,高聲唿道:“大帥,祝某今生無緣,不能追隨大帥,如有來生,必誓死效忠!”
所有西軍舊部,無不動容。
趙構迴過神來,看見所有的人都在注視著他,包括西軍潰兵。他緩緩起身,來到場地中央,對著站在場地裏的祝進說道:“你擾亂軍營在前,悔辱長官在後,哪一條,你都是死罪!”
祝進卻一反方才狂悖之氣,揖禮道:“祝進已知所犯死罪,罪在祝某一人,劉統製不易,大公子戰死了,看在領著弟兄們血戰多日的份上,太尉且饒過他們,祝某也是豪爽漢子,所有罪責,我一人擔當!”
趙構冷笑道:“現在慫了,早幹什麽了?看你還是一條漢子,別說我不給你機會,叫上你哪兄弟,你倆要是和我能過五招,自當別論,否則,軍法無情!”
祝進一愣,隨即狂笑不已,道:“我祝進一生縱橫秦晉兩地,殺人無數,秦風五路也算一號人物,人也算是狂妄了一點。可這麽看不起我祝某的,你小子是第一個。王兄弟,怎麽著,咱倆誰先上?”
不等王在答話,趙構“哼”地一聲,不屑的口氣道:“還是你倆一塊兒上吧,這樣利索。”
話已至此,就是啪啪打臉了。王在龍行虎步走上前來,並肩和祝進站在一起,大笑道:“祝大哥,你我可是許久沒有攜手一戰了,記得上次還是五年前平方臘一戰,你我二人聯手斬殺方臘手下四大天王,何其快哉。”
趙構緩步走到中間,看了二人一眼,說道:“二位,咱們是動拳腳,還是兵刃?”
祝進看了一眼四周,略一思忖,道:“刀槍無眼,咱們拳腳上見功夫。”
趙構明白他的小心思,笑道:“你們放心,無論怎麽比,都是咱們三個的事情,別人不得插手。”
王在雙掌一錯,叫道:“廢話少說,讓我王在先稱稱你的斤兩!”
說完,一個交錯步,急速上前,起手一招“高四平”,劈向趙構左肋,用的卻是最常見的“太祖長拳”。王在自幼習武,拜師學藝一十二載,從軍十年,一出手,趙構就看得出,不是直奔要害而來,是軍中切磋常用招數,走的是正統的功夫路子。西軍彪悍,多是因為像王在這樣的人習武成風,鄉間武社盛行。
出手一招,趙構先是對王在就有了一絲好感,做人還算規矩,畢竟和自己後世一個姓,沒準還真是一個家族也未可知。想歸想,手底下可不慢,在特種部隊集訓,沒少和真正的武術大家伸手過招,況且,自己的師傅出自少林一脈,是個武學大家,趙構也秉承了這個特點,所學甚雜。
但見趙構身形不動,同樣也是一招“高四平”對出,但出拳見勢,後發先至,拳帶疾風,猶如毒龍入懷,擋無可擋,避無可避。王在大吃一驚,腦子裏“轟的”一下,不及變招,虧得廝殺多年,反應極快,腰一發力,雙腳“蹬蹬蹬”,連退三步,堪堪避開趙構拳鋒,一個“懶紮衣”護住門戶,眼睛直勾勾盯著趙構,如見鬼魅。
祝進臉色一變,並肩廝殺多年,他還沒有見過,有誰能一拳擊退王在。大吼一聲,疾步上前,雙手相環,用的卻是撲跤跌打的功夫,一雙大手如同蒲扇,滲透著黑紅色,一招“懷中抱月”,勒向趙構頸肩。
趙構下盤穩如泰山,隻是身子急速一側,讓過祝進雙手,不等祝進變招,左手“如封似閉”封住來勢,刁住祝進左手,矮身上步,右手“蛟龍探海”轉守為攻,已是抓住了祝進腰帶絲絛,腰膀用力,“嘿”地一聲,已經把祝進一個一百七八十斤的大漢瞬間翻轉起來,如風車般在空中旋轉了幾圈,借勢發力扔了出去,“撲通”一聲,扔出去老遠,把祝進跌得是七葷八素,暈頭轉向,一時躺在地上不能起身。趙構此招,使出來快如霹靂,力大如山,正是地地道道的相撲成名絕技——“鵓鴿旋”。
“嗬”、“嗬”、“嗬”……三軍雷動,齊聲高唿,為趙構喝彩。
王在急忙上前扶起祝進,兄弟倆互相看了一眼,滿臉的匪夷之色。沒的說,他倆心裏跟明鏡兒似的。“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人家用你的武功路數,虐得你體無完膚,毫無還手之力,贏得堂堂正正,這份功夫和膽識,二人自忖遠遠不如。
西軍漢子願賭服輸,兩人跪在地上,低頭不語,準備聽從發落。
一雙大腳站在兩人麵前,趙構的聲音憑空響起:“王在,太祖長拳頗有些火候,無奈氣力不足,太祖拳法的威力隻有六七分,巧勁不錯,可惜功夫走了彎路,遇到高手,性命不保;祝進,撲跤之法,在於揚長避短,你兩膀力大,鮮有對手,可你有致命短處,下盤不穩,否則,怎會讓我輕輕鬆鬆舉了起來。你二人可服?”
祝進剛緩過神兒,懊惱萬分,自己從來沒有被別人一招降服。說服,不是十分情願,不服,無法解釋一招敗北,耷拉著腦袋不說話。
王在卻是恭恭敬敬地磕頭在地,口稱:“太尉教訓的是,師傅曾言,我在娘胎時元氣受損,自小無力,家中父母為了延續香火,拜師學藝,隻圖強身健體,沒有紮下硬功,您隻憑王在出手一招,就看得明明白白,一拳敗我,王在心服口服,願憑太尉發落,絕無怨言!”
祝進也想明白了,隨即磕頭俯首,道:“祝某也一樣心服口服,隻是,願意請教太尉大名,總不能,我們兄弟二人,連輸給誰也不知道吧!”
趙構看了一眼祝進,心裏長歎一聲,王在看似愚鈍,實際上是個聰明人,人家不問,便有一絲活命的機會,你這夯貨,有此一問,僅有的一點留生念想,便蕩然無存,我本留你,老天不留!
趙構轉身離去,一句話像雷一樣劈在祝進頭上:“我乃大宋天下兵馬大元帥、康王趙構!”
大雪越下越大,整個軍營,已是白茫茫的一片銀裝素裹。中軍大營牙門外,唿啦啦飄動的牙旗之下,祝進、王在被五花大綁,捆得結結實實地扔在雪地裏,所有軍卒在帳前列隊,包括劉延慶的潰兵。嚴整的隊列裏,軍卒身上已經落滿了雪花,可沒有人敢動一下。看看四下裏,趙構的近衛親軍,左手錐槍,右按手刀,跨立而站,像一個個雕塑一般,眼睛緊緊盯著大軍隊列,紋絲不動。
中軍大帳內,劉延慶跪在地上,低著頭,一動不動。趙構虎著臉坐在帥位上,手指一下一下敲擊著書案,沉思不語。他也在考慮劉延慶如何處理,從內心講,還是想留他一命,畢竟劉延慶功還是大於過,況且長子劉光國在突圍戰中戰死,為國捐軀;二子劉光世,怎麽說也是“中興四將”之一啊,雖然口碑不咋地,但多多少少,也得給曆史留一點麵子才是。
趙構身子前探,語氣平和地說道:“劉帥,你即出身軍伍世家,又執掌西軍,有功於我大宋社稷,東京血戰,也實屬不易。作為大宋皇室、官家禦弟,小王理應感謝將軍效命沙場,為國盡忠、為君分憂才是。可你馭下無方,縱容部下持刀威脅軍中手足,咆哮軍營,不從軍令,險些造成嘩變,按律死罪,可有話說?”
劉延慶不敢絲毫猶豫,俯首道:“大帥,劉某治軍不力,馭下不嚴,觸犯軍法,甘願領罪!”
“你能有這個態度,本帥很是欣慰。”
趙構站起身來,走到劉延慶身邊,繼續說道:“你既在軍中,自然知曉軍法無情。多年來,你率西軍,曾撐起我大宋半壁江山,抵禦外悔,鎮壓民變,是有功之臣。可功是功,過是過,功過自要分明。今日之事,嘩亂者不是你本人,你隻是負有馭下不嚴之罪,罪不至死。但祝進持刀咆哮在前,軍營無狀在後,不能豁免;王在是為同犯,理應同罪,但其深有悔過之心,為人也還仗義,可免死罪,杖責三十軍棍。這樣處置,你可信服?”
劉延慶本以為死罪難逃,尤其是祝進侮辱趙構,雖然不知情在前,但軍營之中當中咆哮上官,已是罪在不赦,讓他幹著急卻毫無辦法。現在逃過一劫,已是謝天謝地,祝進雖是自己的心腹死黨,但也是無能為力了。
劉延慶伏地說道:“延慶謝過王爺開恩!”
趙構點點頭,道:“如此甚好。高進,會同汪先生擬出軍告,通報全軍!”
是日,軍告貼出:祝進被判梟首示眾;王在責打三十軍棍,貶為普通小兵;劉延慶官職被奪,戴罪在參謀部參議;一千潰兵全部打散,編入嶽飛手下。
有一個小意外的是,祝進臨死前,意外平靜,叫過王在,囑咐了幾句,然後行刑之前,衝著趙構帥帳,高聲唿道:“大帥,祝某今生無緣,不能追隨大帥,如有來生,必誓死效忠!”
所有西軍舊部,無不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