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拉上師父
重生後才發現我竟是京圈大少 作者:遙望碧空晴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鵬城的電子元件生產,在未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都處於國內領頭羊的地位。
這麽個賺錢的機會,孟海生一個人自然是吃不下的,他就想拉著周汶錡一起。
最好周汶錡能投資一個大點的電子元件廠,這樣以後他在生產電視機機的時候,也能省點成本。
孟海生把自己的計劃說給周汶錡聽。
“當前鵬城已經有一些電子元件廠,規模都還不大,我們這個時候殺入這個行業,剛剛好。”
周汶錡對電子元件非常熟悉,他是做二手電視機的祖宗,以前他都是找國內的工廠買電視機裏的配件,或者直接從電視機上拆。
不管是價格,還是裏麵的門道,周汶錡都是最熟悉的。
如果有他進入這個行業,孟海生和他聯手絕對無人能撼動其領頭羊的地位。
“海生,你就這麽看好鵬城特區?”
不是周汶錡懷疑孟海生所說的,畢竟國內也就這幾年才發展起來,周汶錡又對港島比較了解,說實話他更想去港島投資,而不是落後的鵬城。
一條海,隔開了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對,師父是不是還有點不確定鵬城能發展起來,畢竟前幾年你在港島炒房地產,應該賺了不少錢。”
周汶錡聽孟海生如此說,眉頭微微上挑,他在港島投資房地產的事,可沒跟幾個人提起過。
看來孟海生比他想象中要厲害很多,竟然連港島的事情都清楚。
他卻不知道,孟海生之所以知道周汶錡前幾年投資港島房地產,都是前世的記憶。
82年港島樓市崩盤,周汶錡83年抄底,直接把自己半副身家投進去,現在他手裏幾棟樓,已經比原先的價格漲了一倍,但他卻不著急出手,而是全部出租了。
周汶錡感覺港島的房地產行業,還會繼續衝一個新高。
周汶錡看起來普普通通的一個老頭,卻有著常人不曾有的魄力。
現在孟海生叫他投資鵬城的電子元件廠,他還是有點興趣的,不過這會他還惦記著港島的房地產。
他的這點心思孟海生自然也是知道的。
“師父,不如我們兩個一起炒一下港島的房地產。”
“現在?海生港島現在的房價可不便宜,你感覺還有漲的空間。”
“師父你信得過的眼光嗎?”
“當然。”
“港島房地產行業很快就會迎來一個暴漲期,如果我們現在在港島有一塊地,我們在上麵蓋幾棟樓,過個兩年出手掉,我想賺的錢不會少。”
周汶錡看向孟海生,心中滿是驚訝。
這個想法如果是其他人如此說,他周汶錡肯定要在心裏打個問號。
但是孟海生說,他就信了幾分,孟海生對未來的經濟發展,從來就沒有錯過。
“海生,港島寸土寸金,想要在港島炒房地產,可不是拿幾個億就可以玩轉的。”
“我們兩家可以湊20個億拿地,剩下的隻需要空手套白狼就行。”
“你想問銀行貸款?”
“對,我們也不需要貸款太長時間,隻兩年,利潤最少能做到200%,如果這兩年行情比較好,說不定還能大點。”
兩年時間,在房地產行業也算是短期投資了。
如果能把利潤做到這麽高,周汶錡自然也是願意。
“如果我把錢都投資到房地產行業,可就沒錢投資元件廠了。”
周汶錡笑眯眯的看向孟海生,投資房地產就這個壞處,占用資金太大。
“師父,投資元件廠也沒多少錢,但這個卻是最穩定,最長久的來錢方式,至於房地產,就是玩一把小遊戲是短期投資。”
到97年港島的房地產就崩盤了,後麵一直到03年,港島房地產會一直處於低迷狀態。
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算,一直到96年,這6年是投資港島房地產的黃金期。
而96年之後,電子元件賺的利潤,怕是也足夠讓周汶錡眼前一亮。
孟海生這個對經濟熟悉的老油條,把手裏的每一分錢都算的明明白白。
他絕對不會讓自己的錢,躺在銀行發黴。
“行,我一會就給阿傑打電話,讓他過來,我們在商量一下。”
“在港島拿地,去銀行貸款這些都可以交給我。”
“蓋房子,銷售交給我。”
兩人相視一笑,這種莫名的默契,讓周汶錡心中很是妥帖。
吃過午飯,孟海生一行人迴到下榻的酒店。
一進屋,騰澤就問起投資港島房地產的事來。
“海生哥,我可聽說了,港島房子都是論尺的,現在折合咱這邊一平都要2萬左右,地腳好的地方更是要3萬,甚至到10萬一平。”
“那如果是拿地的話,那不得是天文數字。”
騰澤現在接觸的生意都是幾百萬的,也就長生丸是個千萬的生意。
這才來鵬城投資電視機廠,是他第一次接觸到過億的生意。
今天聽著孟海生和周汶錡在飯桌上,一開口就是20億的生意,他都感覺很不真實。
20億啊,那簡直就是天文數字。
“我心裏有數,再說這個隻是前期投資,等房子蓋到一半,我們就可以賣一部分期房,收迴一些款項迴來。”
“海生哥,鵬城這邊你還要蓋廠房,港島那邊你也要蓋住宅,你總不會兩邊跑吧?”
“當然不會,我的大本營還是在京城,港島那邊有周師父盯著,我隻需要排一些人過去,然後我偶爾飛一下港島就行。”
“京城飛鵬城,在去港島還是非常方便的。”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孟海生不可能把全世界的錢全都給賺了,他現在先挑幾樣最賺錢的項目。
在做生意方麵,孟海生從來都不會急於求成。
就想他現在鋪這麽大個攤子,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都是不看好他的,他的錢都分散開,不如專注一樣買賣做精來錢多。
但事實並非如此。
孟海生不管設計那個行業,都不會用錢去把公司快速砸起來,如果那樣公司發展太快,管理跟不上,用不了幾年,公司內部就會出現各種問題。
與其這樣最後收拾爛攤子,還不如從一開始就大好基礎。
這麽個賺錢的機會,孟海生一個人自然是吃不下的,他就想拉著周汶錡一起。
最好周汶錡能投資一個大點的電子元件廠,這樣以後他在生產電視機機的時候,也能省點成本。
孟海生把自己的計劃說給周汶錡聽。
“當前鵬城已經有一些電子元件廠,規模都還不大,我們這個時候殺入這個行業,剛剛好。”
周汶錡對電子元件非常熟悉,他是做二手電視機的祖宗,以前他都是找國內的工廠買電視機裏的配件,或者直接從電視機上拆。
不管是價格,還是裏麵的門道,周汶錡都是最熟悉的。
如果有他進入這個行業,孟海生和他聯手絕對無人能撼動其領頭羊的地位。
“海生,你就這麽看好鵬城特區?”
不是周汶錡懷疑孟海生所說的,畢竟國內也就這幾年才發展起來,周汶錡又對港島比較了解,說實話他更想去港島投資,而不是落後的鵬城。
一條海,隔開了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對,師父是不是還有點不確定鵬城能發展起來,畢竟前幾年你在港島炒房地產,應該賺了不少錢。”
周汶錡聽孟海生如此說,眉頭微微上挑,他在港島投資房地產的事,可沒跟幾個人提起過。
看來孟海生比他想象中要厲害很多,竟然連港島的事情都清楚。
他卻不知道,孟海生之所以知道周汶錡前幾年投資港島房地產,都是前世的記憶。
82年港島樓市崩盤,周汶錡83年抄底,直接把自己半副身家投進去,現在他手裏幾棟樓,已經比原先的價格漲了一倍,但他卻不著急出手,而是全部出租了。
周汶錡感覺港島的房地產行業,還會繼續衝一個新高。
周汶錡看起來普普通通的一個老頭,卻有著常人不曾有的魄力。
現在孟海生叫他投資鵬城的電子元件廠,他還是有點興趣的,不過這會他還惦記著港島的房地產。
他的這點心思孟海生自然也是知道的。
“師父,不如我們兩個一起炒一下港島的房地產。”
“現在?海生港島現在的房價可不便宜,你感覺還有漲的空間。”
“師父你信得過的眼光嗎?”
“當然。”
“港島房地產行業很快就會迎來一個暴漲期,如果我們現在在港島有一塊地,我們在上麵蓋幾棟樓,過個兩年出手掉,我想賺的錢不會少。”
周汶錡看向孟海生,心中滿是驚訝。
這個想法如果是其他人如此說,他周汶錡肯定要在心裏打個問號。
但是孟海生說,他就信了幾分,孟海生對未來的經濟發展,從來就沒有錯過。
“海生,港島寸土寸金,想要在港島炒房地產,可不是拿幾個億就可以玩轉的。”
“我們兩家可以湊20個億拿地,剩下的隻需要空手套白狼就行。”
“你想問銀行貸款?”
“對,我們也不需要貸款太長時間,隻兩年,利潤最少能做到200%,如果這兩年行情比較好,說不定還能大點。”
兩年時間,在房地產行業也算是短期投資了。
如果能把利潤做到這麽高,周汶錡自然也是願意。
“如果我把錢都投資到房地產行業,可就沒錢投資元件廠了。”
周汶錡笑眯眯的看向孟海生,投資房地產就這個壞處,占用資金太大。
“師父,投資元件廠也沒多少錢,但這個卻是最穩定,最長久的來錢方式,至於房地產,就是玩一把小遊戲是短期投資。”
到97年港島的房地產就崩盤了,後麵一直到03年,港島房地產會一直處於低迷狀態。
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算,一直到96年,這6年是投資港島房地產的黃金期。
而96年之後,電子元件賺的利潤,怕是也足夠讓周汶錡眼前一亮。
孟海生這個對經濟熟悉的老油條,把手裏的每一分錢都算的明明白白。
他絕對不會讓自己的錢,躺在銀行發黴。
“行,我一會就給阿傑打電話,讓他過來,我們在商量一下。”
“在港島拿地,去銀行貸款這些都可以交給我。”
“蓋房子,銷售交給我。”
兩人相視一笑,這種莫名的默契,讓周汶錡心中很是妥帖。
吃過午飯,孟海生一行人迴到下榻的酒店。
一進屋,騰澤就問起投資港島房地產的事來。
“海生哥,我可聽說了,港島房子都是論尺的,現在折合咱這邊一平都要2萬左右,地腳好的地方更是要3萬,甚至到10萬一平。”
“那如果是拿地的話,那不得是天文數字。”
騰澤現在接觸的生意都是幾百萬的,也就長生丸是個千萬的生意。
這才來鵬城投資電視機廠,是他第一次接觸到過億的生意。
今天聽著孟海生和周汶錡在飯桌上,一開口就是20億的生意,他都感覺很不真實。
20億啊,那簡直就是天文數字。
“我心裏有數,再說這個隻是前期投資,等房子蓋到一半,我們就可以賣一部分期房,收迴一些款項迴來。”
“海生哥,鵬城這邊你還要蓋廠房,港島那邊你也要蓋住宅,你總不會兩邊跑吧?”
“當然不會,我的大本營還是在京城,港島那邊有周師父盯著,我隻需要排一些人過去,然後我偶爾飛一下港島就行。”
“京城飛鵬城,在去港島還是非常方便的。”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孟海生不可能把全世界的錢全都給賺了,他現在先挑幾樣最賺錢的項目。
在做生意方麵,孟海生從來都不會急於求成。
就想他現在鋪這麽大個攤子,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都是不看好他的,他的錢都分散開,不如專注一樣買賣做精來錢多。
但事實並非如此。
孟海生不管設計那個行業,都不會用錢去把公司快速砸起來,如果那樣公司發展太快,管理跟不上,用不了幾年,公司內部就會出現各種問題。
與其這樣最後收拾爛攤子,還不如從一開始就大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