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後起之秀(1)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巔峰 作者:歲月神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修新都北京,已從交趾高麗各征民夫三萬餘人....”
“現在一下又是差不多三十萬丁....還是修京杭大運河,那可是咱們大明腹心之地...一旦出點差錯,不堪設想呀!”
翌日,大年初二。
南書房中,無論是南書房大臣還是校書郎,都顯得有些憂心忡忡。
當初大元末年,朝廷強行征伐民夫修黃河,白蓮教劉福通等人的前車之鑒可還曆曆在目呢!
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如今皇帝要差不多三十萬交趾高麗的丁壯進來,這些人跟大明本就國仇家恨的,如今又被強行征伐而來。簡直就是一個大大的火藥桶,一點就炸!
這幾十萬人要是反了,還修什麽運河?怕是半壁江山都要動蕩不安....
“再說從這兩個地方征丁,他也不省錢呀!”
“這麽多人,沿途要吃飯,到地方還要給蓋窩棚,工具....”
“對呀...哪有征咱們大明百姓來的實惠。咱們的百姓服役,還自帶鐵鍬呢....”
南書房內外,到處都是竊竊私語議論之聲。
~~
“都嘰嘰喳喳的幹什麽?”
“如果都太閑了,老夫給你們換個地方!”
瞬間,南書房周圍鴉雀無聲。
連廊下,角落中,本來三五成堆說話的官員們,齊刷刷的低頭,低眉順眼的該幹嘛幹嘛去。
也有官員,迎接著聲音傳來的方向,鄭重的行禮。
“參見閣老...”
“李閣老早...”
“閣老您慢點...”
~
“哼...”
李至剛板著臉,邁著方步,掃了一眼對他來獻殷勤的人,繼續大聲道,“老夫在爾等這個年紀,要麽是整日埋首案牘處理公文,要麽是聆聽上官訓斥學習為政之道,哪像你們....大早上就在這竊竊私語,如鄉村農婦一般,妄議國事...”
“閣老教訓得是...”
有官員殷勤的笑著,上前欲攙扶。
豈料,李至剛卻猛的拂袖,“老夫還沒七老八十....”
忽的,周圍的氣氛變得有些惶恐起來。
其實很多人都認為李閣老完了,都私下認為,皇上是看在他這麽多年的功勞的份上,給他一個台階,讓他自己告老還鄉呢!
不殺他已經不錯了,他自己一把歲數了還不知趣,還要占著茅坑不拉屎。
但誰知,風向陡然一變....
明明再無翻身之日的李閣老,居然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他不但繼續擔任大明帝國的錢袋子,而且還把手,插進了莊親王分管的漕運之中....
~~
前邊就是自己的公事房了,李至剛走得很慢。
他的目光,重重的掃過每一扇窗戶每一個人每一張臉。
明明,他已過了那種喜怒隨心好惡寫在臉上的歲數。但是此時,他就是忍不住想看看,這些趨炎附勢的小人們的嘴臉....
忽的,他的目光落在了朱高熾房間的窗戶上。
裏麵正在跟南書房行走郭璡交代著什麽的首輔王大臣朱高熾,似乎也同時感受到了外邊的目光,看了過來。
“王爺...”李至剛率先開口。
“何事?”朱高熾再度低頭,提筆批閱公文。
“一會兒,老夫會派人去您那。”李至剛笑笑,“請把這幾年京杭大運河的各項賬簿,丁冊,票據....等準備好!”
屋內的朱高熾,筆鋒微微停頓,無聲點頭。
“嗬嗬,多謝了...”
李至剛在外輕聲細語,而後對前麵道,“來人...”
前方李至剛公事房中,戶部郎中郭敦走出門外,“閣老您吩咐...”
“選稽查司能員二十人,與老夫一起去山東。再下公文給沿途各州府,叫他們馬上寫一份運河利弊的策論給老夫觀看...”
“是....”
李至剛發號施令完畢,頗有些意猶未盡站在門前,再次環視。
目光,緩緩落在一人身上。
“剛才老夫遠遠的就聽你說,皇上下旨從交趾高麗征丁不妥?”李至剛問道。
那官員臉色一變,猶豫下開口道,“下官沒說不妥,下官是說,這二十多萬人畢竟非我族類,一旦包藏禍心我大明半壁江山...”
“荒謬!”李至剛大聲嗬斥道,“一派胡言!這二十多萬人難不成都放在一起不成?南北大運河貫穿數省,莫說二十萬民夫,就是二百萬人分散到各處,也鬧不起來!”
“爾等所說,什麽石人一隻眼之舊事,更是....更是故意歪曲事實抹黑我朝!我大明國泰民安,豈是前朝可比?朝廷是征了丁,可是給與口糧工錢,那便是皇恩浩蕩!”
“您說什麽就是什麽,下官是言官....”那官員爭辯道。
“爾何人?報上名來!”李至剛怒道。
那官員也來了火氣,硬邦邦的說道,“下官禮部給事中梁盛....”
“哼,六科給事中就能胡言亂語,老夫...”
說著,李至剛一頓。
他猛的想起,他不再是都察院的老大了,也早就不是禮部的老大了。
眼前這個官員,他還真沒辦法處理。而且六科給事中,有直接上奏皇帝的權限。
典型的官小,但是惹不起....
瞬間,剛才那股發號施令意猶未盡的情緒就因為他想起了自己失去了都察院,而變得蕩然無存了。
“我失去的一切,必須都要親手拿迴來...”
李至剛又暗中咬牙,看著周圍的官員們,“你們曾經對我的幸災樂禍,哼哼!我必百倍償還....”
~
“看他幸災樂禍那樣...”
另一邊,解縉站在窗口冷眼旁觀,喝口茶後對邊上的李景隆笑道,“真小人得誌!”
“看了這麽多年了,你還沒看膩...”李景隆小口的吃著點心,頭都沒抬。
“曹國公...”解縉轉頭正色道,“梁盛說的有道理,數十萬民夫....而且是外邦之人湧入我大明中原腹心之地.....一旦鬧出事來,那可是戰火延綿千裏....”
“知道陳瑄為什麽叫漕運總兵,不叫漕運督辦大臣嗎?”
李景隆直接開口,“他手裏的兵是吃素的....”說著,歎息一聲,“再者,正如李至剛所說,這些人都是分散到各處,給吃的給工錢又不是虐待...”
解縉看著李景隆的神色,沉吟片刻,“那.....皇上起居注上這一段....不記?”
“你是文官,你做主。”李景隆苦笑半聲。
解縉也沒說話,而是靜靜的看著手中的茶盞出神。
其實話說到這份上已經很清楚了。
民亂肯定是鬧不起來的...
但這些征發的民夫能有幾人迴到故鄉?
就要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
或許,一個都迴不去?
瞬間,解縉覺得口舌發苦,手有些抖。
給工錢給口糧,那是給大明自己的百姓....
李景隆在解縉肩膀上拍了拍,“別強行多愁了.......修運河總比修長城好..”
說著,他忽然一愣,看向外邊的目光頓住了。
然後猛的揉了揉眼睛。
“現在一下又是差不多三十萬丁....還是修京杭大運河,那可是咱們大明腹心之地...一旦出點差錯,不堪設想呀!”
翌日,大年初二。
南書房中,無論是南書房大臣還是校書郎,都顯得有些憂心忡忡。
當初大元末年,朝廷強行征伐民夫修黃河,白蓮教劉福通等人的前車之鑒可還曆曆在目呢!
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如今皇帝要差不多三十萬交趾高麗的丁壯進來,這些人跟大明本就國仇家恨的,如今又被強行征伐而來。簡直就是一個大大的火藥桶,一點就炸!
這幾十萬人要是反了,還修什麽運河?怕是半壁江山都要動蕩不安....
“再說從這兩個地方征丁,他也不省錢呀!”
“這麽多人,沿途要吃飯,到地方還要給蓋窩棚,工具....”
“對呀...哪有征咱們大明百姓來的實惠。咱們的百姓服役,還自帶鐵鍬呢....”
南書房內外,到處都是竊竊私語議論之聲。
~~
“都嘰嘰喳喳的幹什麽?”
“如果都太閑了,老夫給你們換個地方!”
瞬間,南書房周圍鴉雀無聲。
連廊下,角落中,本來三五成堆說話的官員們,齊刷刷的低頭,低眉順眼的該幹嘛幹嘛去。
也有官員,迎接著聲音傳來的方向,鄭重的行禮。
“參見閣老...”
“李閣老早...”
“閣老您慢點...”
~
“哼...”
李至剛板著臉,邁著方步,掃了一眼對他來獻殷勤的人,繼續大聲道,“老夫在爾等這個年紀,要麽是整日埋首案牘處理公文,要麽是聆聽上官訓斥學習為政之道,哪像你們....大早上就在這竊竊私語,如鄉村農婦一般,妄議國事...”
“閣老教訓得是...”
有官員殷勤的笑著,上前欲攙扶。
豈料,李至剛卻猛的拂袖,“老夫還沒七老八十....”
忽的,周圍的氣氛變得有些惶恐起來。
其實很多人都認為李閣老完了,都私下認為,皇上是看在他這麽多年的功勞的份上,給他一個台階,讓他自己告老還鄉呢!
不殺他已經不錯了,他自己一把歲數了還不知趣,還要占著茅坑不拉屎。
但誰知,風向陡然一變....
明明再無翻身之日的李閣老,居然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他不但繼續擔任大明帝國的錢袋子,而且還把手,插進了莊親王分管的漕運之中....
~~
前邊就是自己的公事房了,李至剛走得很慢。
他的目光,重重的掃過每一扇窗戶每一個人每一張臉。
明明,他已過了那種喜怒隨心好惡寫在臉上的歲數。但是此時,他就是忍不住想看看,這些趨炎附勢的小人們的嘴臉....
忽的,他的目光落在了朱高熾房間的窗戶上。
裏麵正在跟南書房行走郭璡交代著什麽的首輔王大臣朱高熾,似乎也同時感受到了外邊的目光,看了過來。
“王爺...”李至剛率先開口。
“何事?”朱高熾再度低頭,提筆批閱公文。
“一會兒,老夫會派人去您那。”李至剛笑笑,“請把這幾年京杭大運河的各項賬簿,丁冊,票據....等準備好!”
屋內的朱高熾,筆鋒微微停頓,無聲點頭。
“嗬嗬,多謝了...”
李至剛在外輕聲細語,而後對前麵道,“來人...”
前方李至剛公事房中,戶部郎中郭敦走出門外,“閣老您吩咐...”
“選稽查司能員二十人,與老夫一起去山東。再下公文給沿途各州府,叫他們馬上寫一份運河利弊的策論給老夫觀看...”
“是....”
李至剛發號施令完畢,頗有些意猶未盡站在門前,再次環視。
目光,緩緩落在一人身上。
“剛才老夫遠遠的就聽你說,皇上下旨從交趾高麗征丁不妥?”李至剛問道。
那官員臉色一變,猶豫下開口道,“下官沒說不妥,下官是說,這二十多萬人畢竟非我族類,一旦包藏禍心我大明半壁江山...”
“荒謬!”李至剛大聲嗬斥道,“一派胡言!這二十多萬人難不成都放在一起不成?南北大運河貫穿數省,莫說二十萬民夫,就是二百萬人分散到各處,也鬧不起來!”
“爾等所說,什麽石人一隻眼之舊事,更是....更是故意歪曲事實抹黑我朝!我大明國泰民安,豈是前朝可比?朝廷是征了丁,可是給與口糧工錢,那便是皇恩浩蕩!”
“您說什麽就是什麽,下官是言官....”那官員爭辯道。
“爾何人?報上名來!”李至剛怒道。
那官員也來了火氣,硬邦邦的說道,“下官禮部給事中梁盛....”
“哼,六科給事中就能胡言亂語,老夫...”
說著,李至剛一頓。
他猛的想起,他不再是都察院的老大了,也早就不是禮部的老大了。
眼前這個官員,他還真沒辦法處理。而且六科給事中,有直接上奏皇帝的權限。
典型的官小,但是惹不起....
瞬間,剛才那股發號施令意猶未盡的情緒就因為他想起了自己失去了都察院,而變得蕩然無存了。
“我失去的一切,必須都要親手拿迴來...”
李至剛又暗中咬牙,看著周圍的官員們,“你們曾經對我的幸災樂禍,哼哼!我必百倍償還....”
~
“看他幸災樂禍那樣...”
另一邊,解縉站在窗口冷眼旁觀,喝口茶後對邊上的李景隆笑道,“真小人得誌!”
“看了這麽多年了,你還沒看膩...”李景隆小口的吃著點心,頭都沒抬。
“曹國公...”解縉轉頭正色道,“梁盛說的有道理,數十萬民夫....而且是外邦之人湧入我大明中原腹心之地.....一旦鬧出事來,那可是戰火延綿千裏....”
“知道陳瑄為什麽叫漕運總兵,不叫漕運督辦大臣嗎?”
李景隆直接開口,“他手裏的兵是吃素的....”說著,歎息一聲,“再者,正如李至剛所說,這些人都是分散到各處,給吃的給工錢又不是虐待...”
解縉看著李景隆的神色,沉吟片刻,“那.....皇上起居注上這一段....不記?”
“你是文官,你做主。”李景隆苦笑半聲。
解縉也沒說話,而是靜靜的看著手中的茶盞出神。
其實話說到這份上已經很清楚了。
民亂肯定是鬧不起來的...
但這些征發的民夫能有幾人迴到故鄉?
就要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
或許,一個都迴不去?
瞬間,解縉覺得口舌發苦,手有些抖。
給工錢給口糧,那是給大明自己的百姓....
李景隆在解縉肩膀上拍了拍,“別強行多愁了.......修運河總比修長城好..”
說著,他忽然一愣,看向外邊的目光頓住了。
然後猛的揉了揉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