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仙路司檔案謎團
身邊仙子和妖女全都不對勁 作者:薄雲見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陸明想要找到自己在參戰第三年,寫的信為何沒有寄迴來,這裏就是最好的地方。
當然仙盟和王朝為防止參戰煉氣士被有心之人算計,任何人想要進入查閱,都需過層層上報,逐級審批。
不過陸明因為有師尊給的滄瀾令,進入仙錄司卷宗庫不成問題。
“不敢,不敢。”拓跋伊急忙挪開數步,讓到一邊,他可不敢受有滄瀾令之人的禮。
陸明不再堅持,頷首走了進去。
看著陸明消失的背影,拓跋伊反手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
“沒想到柳家偏脈養的外姓之人,竟然有滄瀾令,這可是仙盟內,也隻有極少人才有資格獲得。”
拓跋伊也隻在圖錄上見過,今天還是第一次見到實物。
而且這位陸公子說話間讓人如沐春風,讓拓跋伊覺得是位謙謙君子,心裏舒服。
拓跋伊羨慕道:“柳家真是好運,三位參加天啟大戰的弟子,盡皆歸來,實力大增,城中幾大家族的格局看來要變了,嘖嘖。”
感歎一句,拓跋伊悠哉悠哉的靠到椅子上。
“不過等今年考核評定完畢,我就能迴歸仙盟,暖風城的權勢劃分又和我有什麽關係?倒是陸明擁有滄瀾令,不簡單,一定要交好交好。”
唿——
卷宗庫內一排排木架,皆由上等鐵離木製作,堅硬無比,火燒不著,每座木架之間更是有法陣隔離,做足了防護。
陸明走過的地方,上方屋頂熒光晶石受法陣激活,自動亮起。
“這裏也采用了仙盟保護卷宗的方法嗎?”陸明左右看看,略做誇讚:“雖然是玄等法陣和材料,但也足夠了。”
“……乾元十八年,十九年……”陸明看著書架上的提示,終於眼睛一亮,向內走去:“這裏,乾元二十三年,也就是我寄出最後一封信的那一年。”
大約半盞茶後,陸明皺著眉頭放在卷宗。
“從戰場中心的信件會先轉至仙盟,再由仙盟遣人送往各個下屬國家,最後從各國王都分往各城。”
“首先信件往來關乎全體煉氣士的軍心,師尊嚴令之下,仙盟之內內人敢動手。”陸明思索著:“可在暖風城確實沒有我的那封信記錄,唯一出問題的地方,就是牡丹王都了。”
到底什麽原因,讓牡丹王都內有人敢冒險插手仙盟之事。
陸明走出這排書架,向另一處走去:“除了信件沒有寄到,當初安排,能讓家人過上好日子的功勳賞賜也未分發下來,不然遲枝姐怎麽可能還要每天起早貪黑,挑擔子賣饅頭,而且義父義母如果有上好的藥膳滋補,也許不會那麽快亡故。”
陸明眼睛微眯,走到一處書架前,找到其中關於柳家的記載,都在鄰頁上,閱讀了起來。
“………柳白,乾元二十年前往仙盟受訓……乾元二十三年,雷雨山一役乙等功勞……乾元二十八年返迴暖風城,仙盟賞賜未計,牡丹王朝賜勳……歸嶺男爵?現任暖風城玄冥司銀衣衛?”
“……柳清,……乾元二十四年落魂坡丙等功勞,乾元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誅殺邪煞若幹,核算功勞丙等,仙盟賞賜未計,牡丹王朝賜勳碭山男爵,未任職?自請外出遊曆?”
嘭。
陸明合上書籍,向卷宗庫外闊步走去,沿途熒光晶石層層熄滅。
“好好,柳白,你這麽玩是吧。”
門口,拓跋伊驚愕的發現,從屋子裏走出的陸明,竟然一反之前溫和謙謙君子模樣,眼神冷厲,怒意勃發,如同一支彎弓待發的利箭。
拓跋伊頓覺心驚肉跳,下意識的問道。
“陸明公子,您這是去哪兒?”
陸明可是滄瀾令的擁有者,在仙盟的身份絕對不簡單。
萬一出了點什麽事,到時候上麵一查,發現這位是在自己這裏查資料,最後怒氣衝衝的離開才導致的,到時候把嘴說破都扯不清。
“玄冥司。”
聲音留在原地,陸明人已大步走出仙錄司前院大門。
拓跋伊看著陸明的背影,一咬牙。
“我也跟去看看,這位爺可千萬別出事。”
他連忙命人看守好仙錄司,追了出去。
……
“一共十三文錢,給。”
吉安巷的坊門之下,柳遲枝從荷包裏掏出銅錢遞給農戶。
“這是您的兩斤黃鱔,請收好。”帶著鴨舌狀前簷草帽的莊戶,露出憨厚的笑容,先是將選好的兩條肥碩黃鱔,放進柳遲枝拿來的木桶裏,收好銅錢便挑著擔子離開。
柳遲枝拿起木盆看著街道盡頭的白雪茫茫,心頭微歎。
自家陸明身體抱恙,在外行走,真讓人擔心。
“不知道他什麽時候迴來。”
就在之前陸明離開後,又大約過了半個時辰,吉安巷子裏,傳來了了小販叫賣黃鱔的喊聲。
柳遲枝心中一動,黃鱔是大補,買來做給陸明補補身體,肯定很好。
不過數九寒冬的,也不知這些黃鱔從哪來的,更擔心入冬兩月,黃鱔餓的太瘦,不滋補。
幸好,叫停了小販後,柳遲枝發現賣的黃鱔個個肥碩,比夏秋之時的還要肥,實在讓人意外,也不知道這位農戶從哪裏抓到的。
柳遲枝拎著木桶走迴院子,本來打算直接把黃鱔殺了,洗洗幹淨,卻在掀開水缸蓋子一看,發現這兩天用水有點多,此時缸底隻剩下巴掌厚。
幹脆把黃鱔放到廚房裏,柳遲枝挑起水桶出門。
在吉安巷附近有一處水井,名喚冰靈古泉,水質透徹,幹淨清冽,就算冷成現在這個樣子,古泉也不結冰,所以附近的人大多都在那邊挑水。
柳遲枝小心翼翼的挑著水桶,走在街邊左邊,靠牆的地方。
她個子矮,挑水的擔子也和別人不一樣,兩端繩子格外短,要是再長點,水桶底部就要碰到地麵。
路上可以看到其他人挑水的痕跡,一處處水花濺到走道兩邊的雪上,打出一個個黑洞。
剛剛下雪的路上是不怎麽滑的,但行人已經把雪踩結實了,再加上灑下的一些水,路麵不少地方結了冰,很滑。
柳遲枝一步一步走的很小心,短短的路,足足走了有小半柱香。
前方青石壘起,繞成一個三丈寬的不規則環形,古香古色,從路邊有個青石階梯環繞而下,直到下方清冽的泉水處。
當然仙盟和王朝為防止參戰煉氣士被有心之人算計,任何人想要進入查閱,都需過層層上報,逐級審批。
不過陸明因為有師尊給的滄瀾令,進入仙錄司卷宗庫不成問題。
“不敢,不敢。”拓跋伊急忙挪開數步,讓到一邊,他可不敢受有滄瀾令之人的禮。
陸明不再堅持,頷首走了進去。
看著陸明消失的背影,拓跋伊反手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
“沒想到柳家偏脈養的外姓之人,竟然有滄瀾令,這可是仙盟內,也隻有極少人才有資格獲得。”
拓跋伊也隻在圖錄上見過,今天還是第一次見到實物。
而且這位陸公子說話間讓人如沐春風,讓拓跋伊覺得是位謙謙君子,心裏舒服。
拓跋伊羨慕道:“柳家真是好運,三位參加天啟大戰的弟子,盡皆歸來,實力大增,城中幾大家族的格局看來要變了,嘖嘖。”
感歎一句,拓跋伊悠哉悠哉的靠到椅子上。
“不過等今年考核評定完畢,我就能迴歸仙盟,暖風城的權勢劃分又和我有什麽關係?倒是陸明擁有滄瀾令,不簡單,一定要交好交好。”
唿——
卷宗庫內一排排木架,皆由上等鐵離木製作,堅硬無比,火燒不著,每座木架之間更是有法陣隔離,做足了防護。
陸明走過的地方,上方屋頂熒光晶石受法陣激活,自動亮起。
“這裏也采用了仙盟保護卷宗的方法嗎?”陸明左右看看,略做誇讚:“雖然是玄等法陣和材料,但也足夠了。”
“……乾元十八年,十九年……”陸明看著書架上的提示,終於眼睛一亮,向內走去:“這裏,乾元二十三年,也就是我寄出最後一封信的那一年。”
大約半盞茶後,陸明皺著眉頭放在卷宗。
“從戰場中心的信件會先轉至仙盟,再由仙盟遣人送往各個下屬國家,最後從各國王都分往各城。”
“首先信件往來關乎全體煉氣士的軍心,師尊嚴令之下,仙盟之內內人敢動手。”陸明思索著:“可在暖風城確實沒有我的那封信記錄,唯一出問題的地方,就是牡丹王都了。”
到底什麽原因,讓牡丹王都內有人敢冒險插手仙盟之事。
陸明走出這排書架,向另一處走去:“除了信件沒有寄到,當初安排,能讓家人過上好日子的功勳賞賜也未分發下來,不然遲枝姐怎麽可能還要每天起早貪黑,挑擔子賣饅頭,而且義父義母如果有上好的藥膳滋補,也許不會那麽快亡故。”
陸明眼睛微眯,走到一處書架前,找到其中關於柳家的記載,都在鄰頁上,閱讀了起來。
“………柳白,乾元二十年前往仙盟受訓……乾元二十三年,雷雨山一役乙等功勞……乾元二十八年返迴暖風城,仙盟賞賜未計,牡丹王朝賜勳……歸嶺男爵?現任暖風城玄冥司銀衣衛?”
“……柳清,……乾元二十四年落魂坡丙等功勞,乾元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誅殺邪煞若幹,核算功勞丙等,仙盟賞賜未計,牡丹王朝賜勳碭山男爵,未任職?自請外出遊曆?”
嘭。
陸明合上書籍,向卷宗庫外闊步走去,沿途熒光晶石層層熄滅。
“好好,柳白,你這麽玩是吧。”
門口,拓跋伊驚愕的發現,從屋子裏走出的陸明,竟然一反之前溫和謙謙君子模樣,眼神冷厲,怒意勃發,如同一支彎弓待發的利箭。
拓跋伊頓覺心驚肉跳,下意識的問道。
“陸明公子,您這是去哪兒?”
陸明可是滄瀾令的擁有者,在仙盟的身份絕對不簡單。
萬一出了點什麽事,到時候上麵一查,發現這位是在自己這裏查資料,最後怒氣衝衝的離開才導致的,到時候把嘴說破都扯不清。
“玄冥司。”
聲音留在原地,陸明人已大步走出仙錄司前院大門。
拓跋伊看著陸明的背影,一咬牙。
“我也跟去看看,這位爺可千萬別出事。”
他連忙命人看守好仙錄司,追了出去。
……
“一共十三文錢,給。”
吉安巷的坊門之下,柳遲枝從荷包裏掏出銅錢遞給農戶。
“這是您的兩斤黃鱔,請收好。”帶著鴨舌狀前簷草帽的莊戶,露出憨厚的笑容,先是將選好的兩條肥碩黃鱔,放進柳遲枝拿來的木桶裏,收好銅錢便挑著擔子離開。
柳遲枝拿起木盆看著街道盡頭的白雪茫茫,心頭微歎。
自家陸明身體抱恙,在外行走,真讓人擔心。
“不知道他什麽時候迴來。”
就在之前陸明離開後,又大約過了半個時辰,吉安巷子裏,傳來了了小販叫賣黃鱔的喊聲。
柳遲枝心中一動,黃鱔是大補,買來做給陸明補補身體,肯定很好。
不過數九寒冬的,也不知這些黃鱔從哪來的,更擔心入冬兩月,黃鱔餓的太瘦,不滋補。
幸好,叫停了小販後,柳遲枝發現賣的黃鱔個個肥碩,比夏秋之時的還要肥,實在讓人意外,也不知道這位農戶從哪裏抓到的。
柳遲枝拎著木桶走迴院子,本來打算直接把黃鱔殺了,洗洗幹淨,卻在掀開水缸蓋子一看,發現這兩天用水有點多,此時缸底隻剩下巴掌厚。
幹脆把黃鱔放到廚房裏,柳遲枝挑起水桶出門。
在吉安巷附近有一處水井,名喚冰靈古泉,水質透徹,幹淨清冽,就算冷成現在這個樣子,古泉也不結冰,所以附近的人大多都在那邊挑水。
柳遲枝小心翼翼的挑著水桶,走在街邊左邊,靠牆的地方。
她個子矮,挑水的擔子也和別人不一樣,兩端繩子格外短,要是再長點,水桶底部就要碰到地麵。
路上可以看到其他人挑水的痕跡,一處處水花濺到走道兩邊的雪上,打出一個個黑洞。
剛剛下雪的路上是不怎麽滑的,但行人已經把雪踩結實了,再加上灑下的一些水,路麵不少地方結了冰,很滑。
柳遲枝一步一步走的很小心,短短的路,足足走了有小半柱香。
前方青石壘起,繞成一個三丈寬的不規則環形,古香古色,從路邊有個青石階梯環繞而下,直到下方清冽的泉水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