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寧宮,馬皇後拉著安慶公主的手交代到夫家後該如何行事,這是一位母親對女兒最後的教導!
同時也是對親家負責,總不能因為自己女兒是皇室子弟就可以在夫家為所欲為吧。雖然是公主命,但是她不希望自己女兒有公主病!
馬皇後在教導子女這一塊確實很有原則,但是有些孩子也沒聽進去!
這時藍春從外麵走進來,抬手和安慶公主打了個招唿後,坐到馬皇後身旁說:
“姨娘,你叫我來有啥事?難道是我和安慶的事?”
邊說邊對安慶眨了眨眼,這一舉動讓安慶瞬間羞澀,低著頭不敢看藍春,隻能伸出小腳在桌子底下踩了藍春一下。
感受到腳上傳來的疼痛感,藍春表情眨眼間變得扭曲起來,不過他忍著沒發出聲,臉都憋紅了。
馬皇後把倆人的小動作盡收眼底,不過並沒有阻止。她是過來人,這沒啥大不了的。
她拍了下藍春,假裝責怪道:
“行了,你們小兩口先別鬧了,等我這個老人家不在時你們再鬧。今天叫你倆來是想問問你倆對於婚期還有意見沒?沒有的話就如期舉行。”
安慶公主頭也不抬迴答道:
“任憑母後做主!”
聞言馬皇後滿意點點頭,然後轉頭看向藍春。
見倆人都看著自己,他一時間有點尷尬,因為他有個想法,但是又怕說出來後會被倆人揍。
就在他猶豫要不要說時,安慶先急了,自己都已經表態了,這藍春什麽意思,難道是不想和自己成婚?
馬皇後和安慶想法不同,她覺得藍春不是那種不負責任的人,所以輕聲詢問:
“小春,你有什麽想說的就直接說,姨娘了解你的為人,不會怪你的。”
在馬皇後寬慰下,藍春終於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姨娘,安慶,首先我先跟你們說聲抱歉。”
這話一出,安慶就準備哭,因為一般先道歉,那後麵肯定就是壞消息。
馬皇後很淡定,等著藍春的下文。
眼見安慶馬上就要哭,藍春趕緊說:
“停,你先別哭,等我說完。我隻是想推遲下婚期,我想等打完倭國再成婚。”
說完不等倆人有反應,趕緊說理由:
“你們別誤會,打倭國我是一定要去的,而且還可能會親自上場,如果我有個三長兩短的話,這樣不會耽誤安慶。”
“雖然我有大明將士保護,不會有啥問題。但是我這麽做也是為了出現意外。如果我能安然無恙從倭國迴來,我以後就不會再親自上戰場了,這時候再和安慶成婚,兩全其美,你們說對不對?”
藍春剛開始說時,安慶眼淚都在眼眶裏打架了,馬皇後眉頭也皺了起來,直到他說完,倆人才恢複如初。
她們能聽出藍春話中意思,並不是想悔婚,而是怕自己在戰場上有個三長兩短,到時候把安慶耽誤了!
安慶剛想說自己不在乎,藍春就打斷她說:
“別說你不在乎,因為我在乎,你看,我如果死了,我倆最多隻是有個名義上的婚約,但是我們倆成婚後我再死,那意義就不一樣了。這樣的話,我就算去了下麵都不會安心。”
這一番話讓安慶把剛想說的話又給憋了迴去,還是馬皇後出來解圍:
“行了,你倆就別在這你情我願了。”
說完一臉嚴肅問藍春
“你為什麽非要親自去不可?我大明那麽多武將,哪一個不比你厲害,你要是對其他人不放心,我親自去請徐達出山,讓他親自帶兵出征!”
安慶在旁邊也用同樣不解的目光看著藍春,希望他能給一個理由。
這一下把藍春給難住了,安慶是不知道他身份的呀。
隨後給馬皇後使了個眼色,示意有其他人在,不方便。
馬皇後秒懂,然後對安慶說:
“你去廚房拿點糕點來,然後再泡壺新茶,小春都說累了,也不見上杯茶!”
安慶又不是傻子,她怎能不知道母後這是故意支開她,剛想撒嬌就被馬皇後打斷:
“趕緊去,不要廢話!”
見馬皇後表情嚴肅,安慶也不敢再說什麽,使勁跺了跺腳,然後瞪了眼藍春,哼了一聲就走了出去。
直到看見安慶走遠後,馬皇後才繼續問:
“行了,趕緊說吧,你要是不給我一個合理的理由,你推遲婚期的事想都別想!”
藍春沒打算隱瞞,因為隻有搞定馬皇後,他才能達到目的,於是他把後世倭國的所作所為通通講了一遍。
整個過程,馬皇後的表情從皺眉,到震驚,再到憤怒,最後忍不住說了句:
“這天下真是一代不如一代,那皇帝當的真是令人作嘔,幸好有人站出來挽救了華夏!”
說完平複了下心情,這才對藍春說:
“行了,這事我同意了,小安慶那邊我會和她說的,等你平安迴來你們再舉行婚禮,你就放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吧,讓你現在成婚,反而會成為你的約束!”
得到馬皇後認同,藍春才鬆了口氣,他心裏確實是這麽想的,成婚後,也就有了牽掛,會放不開手腳!
“謝謝姨娘理解,那就勞煩你和安慶說一下吧,我去說她肯定不會理我!”
“好,你父母那邊我會讓重八去說的,不過你要記住,別拿自己命開玩笑,我也不是怕自己閨女會成為寡婦才同意的,姨娘是不想讓你有負擔!”
“我懂,我不會這麽想的!”
“行了,你先迴去吧,我等會就和安慶說!”
有了馬皇後保證,他才放心先走,不過他沒敢去和安慶打招唿,因為他怕挨揍!
他剛走沒一會,安慶就走了進來,手裏什麽也沒拿,因為她剛才看見藍春走了。還不等坐下就問馬皇後:
“母後,他為什麽非要去呀,你們倆還瞞著我!”
“行了,別不高興了。不是故意瞞著你,因為這裏麵有很多事關朝政,等你和小春成婚後他自然會告訴你的。你隻要記住他不是不喜歡你就行了!”
聽到和朝政有關,安慶便不再追問,因為後宮不得幹政這是鐵律!
同時也是對親家負責,總不能因為自己女兒是皇室子弟就可以在夫家為所欲為吧。雖然是公主命,但是她不希望自己女兒有公主病!
馬皇後在教導子女這一塊確實很有原則,但是有些孩子也沒聽進去!
這時藍春從外麵走進來,抬手和安慶公主打了個招唿後,坐到馬皇後身旁說:
“姨娘,你叫我來有啥事?難道是我和安慶的事?”
邊說邊對安慶眨了眨眼,這一舉動讓安慶瞬間羞澀,低著頭不敢看藍春,隻能伸出小腳在桌子底下踩了藍春一下。
感受到腳上傳來的疼痛感,藍春表情眨眼間變得扭曲起來,不過他忍著沒發出聲,臉都憋紅了。
馬皇後把倆人的小動作盡收眼底,不過並沒有阻止。她是過來人,這沒啥大不了的。
她拍了下藍春,假裝責怪道:
“行了,你們小兩口先別鬧了,等我這個老人家不在時你們再鬧。今天叫你倆來是想問問你倆對於婚期還有意見沒?沒有的話就如期舉行。”
安慶公主頭也不抬迴答道:
“任憑母後做主!”
聞言馬皇後滿意點點頭,然後轉頭看向藍春。
見倆人都看著自己,他一時間有點尷尬,因為他有個想法,但是又怕說出來後會被倆人揍。
就在他猶豫要不要說時,安慶先急了,自己都已經表態了,這藍春什麽意思,難道是不想和自己成婚?
馬皇後和安慶想法不同,她覺得藍春不是那種不負責任的人,所以輕聲詢問:
“小春,你有什麽想說的就直接說,姨娘了解你的為人,不會怪你的。”
在馬皇後寬慰下,藍春終於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姨娘,安慶,首先我先跟你們說聲抱歉。”
這話一出,安慶就準備哭,因為一般先道歉,那後麵肯定就是壞消息。
馬皇後很淡定,等著藍春的下文。
眼見安慶馬上就要哭,藍春趕緊說:
“停,你先別哭,等我說完。我隻是想推遲下婚期,我想等打完倭國再成婚。”
說完不等倆人有反應,趕緊說理由:
“你們別誤會,打倭國我是一定要去的,而且還可能會親自上場,如果我有個三長兩短的話,這樣不會耽誤安慶。”
“雖然我有大明將士保護,不會有啥問題。但是我這麽做也是為了出現意外。如果我能安然無恙從倭國迴來,我以後就不會再親自上戰場了,這時候再和安慶成婚,兩全其美,你們說對不對?”
藍春剛開始說時,安慶眼淚都在眼眶裏打架了,馬皇後眉頭也皺了起來,直到他說完,倆人才恢複如初。
她們能聽出藍春話中意思,並不是想悔婚,而是怕自己在戰場上有個三長兩短,到時候把安慶耽誤了!
安慶剛想說自己不在乎,藍春就打斷她說:
“別說你不在乎,因為我在乎,你看,我如果死了,我倆最多隻是有個名義上的婚約,但是我們倆成婚後我再死,那意義就不一樣了。這樣的話,我就算去了下麵都不會安心。”
這一番話讓安慶把剛想說的話又給憋了迴去,還是馬皇後出來解圍:
“行了,你倆就別在這你情我願了。”
說完一臉嚴肅問藍春
“你為什麽非要親自去不可?我大明那麽多武將,哪一個不比你厲害,你要是對其他人不放心,我親自去請徐達出山,讓他親自帶兵出征!”
安慶在旁邊也用同樣不解的目光看著藍春,希望他能給一個理由。
這一下把藍春給難住了,安慶是不知道他身份的呀。
隨後給馬皇後使了個眼色,示意有其他人在,不方便。
馬皇後秒懂,然後對安慶說:
“你去廚房拿點糕點來,然後再泡壺新茶,小春都說累了,也不見上杯茶!”
安慶又不是傻子,她怎能不知道母後這是故意支開她,剛想撒嬌就被馬皇後打斷:
“趕緊去,不要廢話!”
見馬皇後表情嚴肅,安慶也不敢再說什麽,使勁跺了跺腳,然後瞪了眼藍春,哼了一聲就走了出去。
直到看見安慶走遠後,馬皇後才繼續問:
“行了,趕緊說吧,你要是不給我一個合理的理由,你推遲婚期的事想都別想!”
藍春沒打算隱瞞,因為隻有搞定馬皇後,他才能達到目的,於是他把後世倭國的所作所為通通講了一遍。
整個過程,馬皇後的表情從皺眉,到震驚,再到憤怒,最後忍不住說了句:
“這天下真是一代不如一代,那皇帝當的真是令人作嘔,幸好有人站出來挽救了華夏!”
說完平複了下心情,這才對藍春說:
“行了,這事我同意了,小安慶那邊我會和她說的,等你平安迴來你們再舉行婚禮,你就放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吧,讓你現在成婚,反而會成為你的約束!”
得到馬皇後認同,藍春才鬆了口氣,他心裏確實是這麽想的,成婚後,也就有了牽掛,會放不開手腳!
“謝謝姨娘理解,那就勞煩你和安慶說一下吧,我去說她肯定不會理我!”
“好,你父母那邊我會讓重八去說的,不過你要記住,別拿自己命開玩笑,我也不是怕自己閨女會成為寡婦才同意的,姨娘是不想讓你有負擔!”
“我懂,我不會這麽想的!”
“行了,你先迴去吧,我等會就和安慶說!”
有了馬皇後保證,他才放心先走,不過他沒敢去和安慶打招唿,因為他怕挨揍!
他剛走沒一會,安慶就走了進來,手裏什麽也沒拿,因為她剛才看見藍春走了。還不等坐下就問馬皇後:
“母後,他為什麽非要去呀,你們倆還瞞著我!”
“行了,別不高興了。不是故意瞞著你,因為這裏麵有很多事關朝政,等你和小春成婚後他自然會告訴你的。你隻要記住他不是不喜歡你就行了!”
聽到和朝政有關,安慶便不再追問,因為後宮不得幹政這是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