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春在工部忙活的這段時間裏,應天府發生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就是朱棣三人也迴到了應天府交差,並且都帶迴了不少的收獲。
第二件大事就是太子妃呂氏身染惡疾,經太醫全力醫治後無果,最終病逝。這件事引起了不小的風波,因為是以太子側妃的規格葬在了孝靈旁邊,所以這件事呂家和常家在朝堂上爭論了好幾天,呂家認為應該按照太子正妃的標準厚葬,但是常家說太子正妃隻能有一個,那就是常氏。最終在朱標和朱元璋的壓製下呂家不得不罷休。
第三件事就是各地的商稅也都陸陸續續匯總到了戶部,這段時間戶部尚書趙勉那是累並快樂著,因為他也沒想到收上來的商稅如此之多。於是他急急忙忙去向朱元璋報喜:
“皇上,這是三個月的商稅總計八百多萬兩銀子,都快頂的上往年稅收的一半了。那一年就是三千多萬兩銀子。以後朝廷將不會因為沒錢賑災而煩惱了,恭喜皇上,賀喜皇上。”
朱元璋聽完也是激動的不得了,以前朝廷一年的稅收也就二千萬兩左右,沒想到如今商稅的四分之一就有八百萬兩。這讓他如何不激動,他現在的第一想法就是要不要北伐,有錢了,朱元璋的底氣也硬了。前段時間江南那邊董家和鄭家還送來了一批錢財,不過都進了他的內庫。
“好好,趙愛卿這次辦的不錯,咱記你一功。”
趙勉立馬行禮謝恩:
“謝皇上,這隻是臣的本分,不敢貪此大功。”
“行了,你先迴去吧,盡快把稅銀移交國庫。”
而朱元璋則是帶著太子朱標來找馬皇後:
“妹子,咱有錢了,以後吃飯給咱多加兩個菜。”
說完嘿嘿的笑個不停,然後還是朱標把商稅的事告訴了馬皇後,後者聽完也是驚訝不已:
“這麽多?還有董家和鄭家給你的私房錢你打算怎麽用啊。是不是準備再納幾個嬪妃啊?”
朱元璋一聽尷尬的說:
“咋可能,咱是那種人麽?妹子這錢給你來管。”
“算你識相,你也一大把年紀了,還納妃,也不害臊。”
說完轉頭看向朱標:
“標兒,最近娘給你物色了幾個妾室,都是好姑娘,你看你是從新娶一個還是從你現在那些妾室裏選一個幫你打理東宮。”
朱標思索一下後說:
“還是再選一個沒有家世背景的女子吧,如果她對雄英和允熥好的話,到時候就讓雄英尊她為母,至於太子妃就不立了。要不然又是爭來爭去。”
聽到朱標這麽說馬皇後覺得也行,於是說:
“那娘到時候就給你物色一個平民家的姑娘,會持家的。”
說到這突然想起藍春也沒成家,於是馬皇後說:
“小春也沒成家,但是我問過他,他說不急。要不你倆去給說說?人家幫大明立了這麽多功勞,總不能沒點賞賜吧。小春人呢?怎麽最近不見他?”
說到這朱元璋和朱標倆人都是老臉一紅,好像這麽久了確實沒給過藍春什麽封賞,而且現在人還在工部忙活呢。
馬皇後白了他倆一眼,看他倆這表情就知道怎麽迴事:
“你們啊,算了,還是下次我來問問小春吧。”
朱元璋和朱標坐不住了連忙說還有事,像逃跑一樣跑出了坤寧宮,在路上朱元璋問朱標:
“藍春最近在工部都沒出來?”
朱標點點頭說:
“聽說老四去找他,他都沒見。”
“算了,讓他弄吧,等弄好了他自然就出來了。對了,標兒,藍玉是不是迴來了?明天把他叫到宮裏來,咱要打仗。還有老二他們三個一起叫來。”
朱標一琢磨就知道朱元璋想幹嘛,於是說:
“是,父皇。”
第二天藍玉還有三個藩王就一同被叫到了禦書房,朱元璋簡單明了說了一句話:
“咱要禦駕親征,藍玉你跟咱一起去,當咱的先鋒。這可是以前你姐夫的差事,你可別丟了你姐夫的人。”
藍玉心裏一陣心喜,連忙單膝跪地說:
“末將遵命!”
朱棣這時說:
“父皇,就算是親征北元也不用您禦駕親征啊。兒臣可以替父皇北上,必定大破北元。”
朱樉和朱棢也是說:
“父皇不可親征,兒臣願替父皇北征。”
於是接下來三個人就爭著都要出去打仗。
朱標這時出聲打斷了幾人:
“你們三個都別爭了,這次孤親自去,而且也不是北伐,而是東征遼東。”
說完看向朱元璋:
“父皇,之前不是說好了我親自去滅了他們麽?你咋又要親征呢。”
就在他們還在爭論不休的時候,藍春從外麵走了進來,不過他的造型有點奇葩,滿臉都是灰,而且懷裏抱著一個大石頭。進宮的時候侍衛都差點沒認出來,直到他開口才認出來。藍玉看見藍春這樣子也顧不上禮節啥的,跑過去拉著藍春問:
“臭小子你這是幹啥,一段時間不見咋就成乞丐了,還抱著個石頭。”
藍春一看是藍玉也高興了起來,因為臉太黑,笑起來顯得牙特別白:
“爹,你迴來了?沒受傷吧?我這可不是普通的石頭。”
說完把懷裏的石頭往地上一扔,然後就把地板砸出個裂縫來。朱元璋見狀:
“你這臭小子打算把咱的禦書房拆了麽?”
藍春不以為然的揮揮手說:
“一塊磚而已,皇上別那麽摳門。來,試試我弄出來的水泥夠不夠硬。”
聞言朱元璋走下來到水泥塊旁邊然後用力踹上一腳,這把他腳震得生疼,藍春看見後說:
“皇上,用刀,你腳不疼麽?”
朱元璋聽後瞪了他一眼,然後叫來侍衛抽出他身上的刀一刀下去自己虎口被震麻了,而石頭上麵隻有一個很淺的印子。試完朱元璋才問藍春:
“這東西造價高不?”
“不高,現在我已經讓工部量產了。”
朱元璋聽後開心的大笑:
“好,咱同意你修路的方案了。”
就在他正高興時,二虎進來稟報說:
“皇上,信國公派人傳信說船已經造好了,現在停在應天府碼頭等待皇上的檢閱。”
朱元璋朱標同時驚唿:“真的?”
一屋子人隻有三王不知道怎麽迴事,但是不等他們詢問,朱元璋就帶頭走了出去:
“標兒,藍小子,快走。陪咱去看看。”
藍春也顧不上身上的灰,連忙跟上。三王也一樣,雖然不知道怎麽迴事,但是跟著就對了。
一行人來到應天府碼頭,隻見五艘巨大的龍船停在碼頭,上麵飄著龍旗。上麵的人見到朱元璋後立馬跪地行禮:
“拜見皇上,皇上萬年,大明萬年。”
“平身,你們以後都會是大明的功臣。”
隨後朱元璋在湯和的引領下參觀了龍船,每艘龍船都裝了八門洪武大炮。朱棣他們三個在後麵小心翼翼的談論:
“朱樉問:父皇這是要出海麽?造這麽大的船幹嘛?朱棣說:不知道啊,你們都不知道我這做老四的怎麽會知道,三哥不是一向比我厲害麽,問他呀。朱棢瞪了朱棣一眼說:我也是剛從封地迴來,我哪裏會知道。”
朱標聽到他們三個人的談論出聲製止道:
“迴去再跟你們說,現在閉嘴。”
於是三個人很聽話的閉上了嘴。
湯和這時拉著鄭和給朱元璋介紹說:
“皇上,這位就是鄭和,藍小子推薦那個人,非常有航海經驗。”
朱元璋打量了鄭和一眼說:
“既然是藍春推薦你的,咱就相信你,你就跟著徐允恭和湯鼎倆人作為他們的副手,海上的事一切都由你說了算,他們兩個就是統兵的,迴來以後咱再論功行賞。”
鄭和立馬跪地謝恩,接著朱元璋看向朱標:
“給即將出海的士兵放三天假,然後一人給五十兩銀子,讓他們迴家跟親人道個別。這段時間朝廷務必準備好他們出海所需的一應物資。三天後咱親自來這裏給他們送行。”
“是,父皇,兒臣這就去準備。”
朱元璋大手一揮:
“好了,現在都各自迴去休息,三天後,咱親自帶領百官為他們送行。”
於是接下來的三天應天府忙碌了起來,士兵迴家跟親人告別,朝廷忙著準備一應物資,很快三天過去了。朱元璋帶領文武百官齊聚應天府碼頭,附近圍觀的百姓紛紛議論這是在幹什麽:
“這是發生什麽事了?連皇上和那些當官的全部都出來了。”
“不知道呀,聽說是要出海。而且還是洪武老爺親自為他們送行。”
“不是禁止出海麽,怎麽皇上還要派船隊出海?”
就在百姓還在議論的時候,朱元璋帶著藍春和朱標走向高台,輕輕抬起手示意安靜,接著朱元璋說:
“咱得到一個消息,在大海的另一邊有一片大陸,那裏有著畝產幾千斤的糧食,所以咱決定派大明的勇士出海去尋找糧種。咱大明作為天朝上國,這種糧食理應為大明所有。”
聽見這話百姓又是一陣騷動:
“什麽?畝產幾千斤?這怎麽可能?”
“你沒聽洪武大老爺說麽,那就肯定有。”
朱元璋也不管百姓的議論聲,朝著即將出海的人說:
“你們如果找到糧種那就是大明的功臣,是大明百姓的功臣。咱大明將不會再有餓死之人。咱敬你們!”
說完端起一碗酒一飲而盡,下麵的將士齊聲高唿:“敬皇上。”然後一飲而盡。
“登船!”
隨著朱元璋一聲令下,三千人集體登船。然後三千人集體單膝跪地:
“皇上萬年,大明萬年。”
隨後朱元璋大手一揮:
“出發!等你們凱旋歸來,咱親自給你們慶功。”
“楊帆啟航!”
在鄭和的命令下士兵各司其職,五艘大明龍船慢慢駛向遠方,他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他們帶著所有大明百姓的期望出發了。
第二件大事就是太子妃呂氏身染惡疾,經太醫全力醫治後無果,最終病逝。這件事引起了不小的風波,因為是以太子側妃的規格葬在了孝靈旁邊,所以這件事呂家和常家在朝堂上爭論了好幾天,呂家認為應該按照太子正妃的標準厚葬,但是常家說太子正妃隻能有一個,那就是常氏。最終在朱標和朱元璋的壓製下呂家不得不罷休。
第三件事就是各地的商稅也都陸陸續續匯總到了戶部,這段時間戶部尚書趙勉那是累並快樂著,因為他也沒想到收上來的商稅如此之多。於是他急急忙忙去向朱元璋報喜:
“皇上,這是三個月的商稅總計八百多萬兩銀子,都快頂的上往年稅收的一半了。那一年就是三千多萬兩銀子。以後朝廷將不會因為沒錢賑災而煩惱了,恭喜皇上,賀喜皇上。”
朱元璋聽完也是激動的不得了,以前朝廷一年的稅收也就二千萬兩左右,沒想到如今商稅的四分之一就有八百萬兩。這讓他如何不激動,他現在的第一想法就是要不要北伐,有錢了,朱元璋的底氣也硬了。前段時間江南那邊董家和鄭家還送來了一批錢財,不過都進了他的內庫。
“好好,趙愛卿這次辦的不錯,咱記你一功。”
趙勉立馬行禮謝恩:
“謝皇上,這隻是臣的本分,不敢貪此大功。”
“行了,你先迴去吧,盡快把稅銀移交國庫。”
而朱元璋則是帶著太子朱標來找馬皇後:
“妹子,咱有錢了,以後吃飯給咱多加兩個菜。”
說完嘿嘿的笑個不停,然後還是朱標把商稅的事告訴了馬皇後,後者聽完也是驚訝不已:
“這麽多?還有董家和鄭家給你的私房錢你打算怎麽用啊。是不是準備再納幾個嬪妃啊?”
朱元璋一聽尷尬的說:
“咋可能,咱是那種人麽?妹子這錢給你來管。”
“算你識相,你也一大把年紀了,還納妃,也不害臊。”
說完轉頭看向朱標:
“標兒,最近娘給你物色了幾個妾室,都是好姑娘,你看你是從新娶一個還是從你現在那些妾室裏選一個幫你打理東宮。”
朱標思索一下後說:
“還是再選一個沒有家世背景的女子吧,如果她對雄英和允熥好的話,到時候就讓雄英尊她為母,至於太子妃就不立了。要不然又是爭來爭去。”
聽到朱標這麽說馬皇後覺得也行,於是說:
“那娘到時候就給你物色一個平民家的姑娘,會持家的。”
說到這突然想起藍春也沒成家,於是馬皇後說:
“小春也沒成家,但是我問過他,他說不急。要不你倆去給說說?人家幫大明立了這麽多功勞,總不能沒點賞賜吧。小春人呢?怎麽最近不見他?”
說到這朱元璋和朱標倆人都是老臉一紅,好像這麽久了確實沒給過藍春什麽封賞,而且現在人還在工部忙活呢。
馬皇後白了他倆一眼,看他倆這表情就知道怎麽迴事:
“你們啊,算了,還是下次我來問問小春吧。”
朱元璋和朱標坐不住了連忙說還有事,像逃跑一樣跑出了坤寧宮,在路上朱元璋問朱標:
“藍春最近在工部都沒出來?”
朱標點點頭說:
“聽說老四去找他,他都沒見。”
“算了,讓他弄吧,等弄好了他自然就出來了。對了,標兒,藍玉是不是迴來了?明天把他叫到宮裏來,咱要打仗。還有老二他們三個一起叫來。”
朱標一琢磨就知道朱元璋想幹嘛,於是說:
“是,父皇。”
第二天藍玉還有三個藩王就一同被叫到了禦書房,朱元璋簡單明了說了一句話:
“咱要禦駕親征,藍玉你跟咱一起去,當咱的先鋒。這可是以前你姐夫的差事,你可別丟了你姐夫的人。”
藍玉心裏一陣心喜,連忙單膝跪地說:
“末將遵命!”
朱棣這時說:
“父皇,就算是親征北元也不用您禦駕親征啊。兒臣可以替父皇北上,必定大破北元。”
朱樉和朱棢也是說:
“父皇不可親征,兒臣願替父皇北征。”
於是接下來三個人就爭著都要出去打仗。
朱標這時出聲打斷了幾人:
“你們三個都別爭了,這次孤親自去,而且也不是北伐,而是東征遼東。”
說完看向朱元璋:
“父皇,之前不是說好了我親自去滅了他們麽?你咋又要親征呢。”
就在他們還在爭論不休的時候,藍春從外麵走了進來,不過他的造型有點奇葩,滿臉都是灰,而且懷裏抱著一個大石頭。進宮的時候侍衛都差點沒認出來,直到他開口才認出來。藍玉看見藍春這樣子也顧不上禮節啥的,跑過去拉著藍春問:
“臭小子你這是幹啥,一段時間不見咋就成乞丐了,還抱著個石頭。”
藍春一看是藍玉也高興了起來,因為臉太黑,笑起來顯得牙特別白:
“爹,你迴來了?沒受傷吧?我這可不是普通的石頭。”
說完把懷裏的石頭往地上一扔,然後就把地板砸出個裂縫來。朱元璋見狀:
“你這臭小子打算把咱的禦書房拆了麽?”
藍春不以為然的揮揮手說:
“一塊磚而已,皇上別那麽摳門。來,試試我弄出來的水泥夠不夠硬。”
聞言朱元璋走下來到水泥塊旁邊然後用力踹上一腳,這把他腳震得生疼,藍春看見後說:
“皇上,用刀,你腳不疼麽?”
朱元璋聽後瞪了他一眼,然後叫來侍衛抽出他身上的刀一刀下去自己虎口被震麻了,而石頭上麵隻有一個很淺的印子。試完朱元璋才問藍春:
“這東西造價高不?”
“不高,現在我已經讓工部量產了。”
朱元璋聽後開心的大笑:
“好,咱同意你修路的方案了。”
就在他正高興時,二虎進來稟報說:
“皇上,信國公派人傳信說船已經造好了,現在停在應天府碼頭等待皇上的檢閱。”
朱元璋朱標同時驚唿:“真的?”
一屋子人隻有三王不知道怎麽迴事,但是不等他們詢問,朱元璋就帶頭走了出去:
“標兒,藍小子,快走。陪咱去看看。”
藍春也顧不上身上的灰,連忙跟上。三王也一樣,雖然不知道怎麽迴事,但是跟著就對了。
一行人來到應天府碼頭,隻見五艘巨大的龍船停在碼頭,上麵飄著龍旗。上麵的人見到朱元璋後立馬跪地行禮:
“拜見皇上,皇上萬年,大明萬年。”
“平身,你們以後都會是大明的功臣。”
隨後朱元璋在湯和的引領下參觀了龍船,每艘龍船都裝了八門洪武大炮。朱棣他們三個在後麵小心翼翼的談論:
“朱樉問:父皇這是要出海麽?造這麽大的船幹嘛?朱棣說:不知道啊,你們都不知道我這做老四的怎麽會知道,三哥不是一向比我厲害麽,問他呀。朱棢瞪了朱棣一眼說:我也是剛從封地迴來,我哪裏會知道。”
朱標聽到他們三個人的談論出聲製止道:
“迴去再跟你們說,現在閉嘴。”
於是三個人很聽話的閉上了嘴。
湯和這時拉著鄭和給朱元璋介紹說:
“皇上,這位就是鄭和,藍小子推薦那個人,非常有航海經驗。”
朱元璋打量了鄭和一眼說:
“既然是藍春推薦你的,咱就相信你,你就跟著徐允恭和湯鼎倆人作為他們的副手,海上的事一切都由你說了算,他們兩個就是統兵的,迴來以後咱再論功行賞。”
鄭和立馬跪地謝恩,接著朱元璋看向朱標:
“給即將出海的士兵放三天假,然後一人給五十兩銀子,讓他們迴家跟親人道個別。這段時間朝廷務必準備好他們出海所需的一應物資。三天後咱親自來這裏給他們送行。”
“是,父皇,兒臣這就去準備。”
朱元璋大手一揮:
“好了,現在都各自迴去休息,三天後,咱親自帶領百官為他們送行。”
於是接下來的三天應天府忙碌了起來,士兵迴家跟親人告別,朝廷忙著準備一應物資,很快三天過去了。朱元璋帶領文武百官齊聚應天府碼頭,附近圍觀的百姓紛紛議論這是在幹什麽:
“這是發生什麽事了?連皇上和那些當官的全部都出來了。”
“不知道呀,聽說是要出海。而且還是洪武老爺親自為他們送行。”
“不是禁止出海麽,怎麽皇上還要派船隊出海?”
就在百姓還在議論的時候,朱元璋帶著藍春和朱標走向高台,輕輕抬起手示意安靜,接著朱元璋說:
“咱得到一個消息,在大海的另一邊有一片大陸,那裏有著畝產幾千斤的糧食,所以咱決定派大明的勇士出海去尋找糧種。咱大明作為天朝上國,這種糧食理應為大明所有。”
聽見這話百姓又是一陣騷動:
“什麽?畝產幾千斤?這怎麽可能?”
“你沒聽洪武大老爺說麽,那就肯定有。”
朱元璋也不管百姓的議論聲,朝著即將出海的人說:
“你們如果找到糧種那就是大明的功臣,是大明百姓的功臣。咱大明將不會再有餓死之人。咱敬你們!”
說完端起一碗酒一飲而盡,下麵的將士齊聲高唿:“敬皇上。”然後一飲而盡。
“登船!”
隨著朱元璋一聲令下,三千人集體登船。然後三千人集體單膝跪地:
“皇上萬年,大明萬年。”
隨後朱元璋大手一揮:
“出發!等你們凱旋歸來,咱親自給你們慶功。”
“楊帆啟航!”
在鄭和的命令下士兵各司其職,五艘大明龍船慢慢駛向遠方,他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他們帶著所有大明百姓的期望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