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矛盾激化
重迴七零開局奶奶留個空間怎麽了 作者:憨憨的狐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所有的前期規劃都已經落地,雲大隊長和王支書兩個人,歡天喜地地召集整個村子裏的人開會。
一時間,大隊部牆頭上都坐滿了人。
知青們坐在最前排,這是雲大隊長特地安排的。
確切的說,是王支書特地和雲大隊長提的。
他早就沒了想獨攬功勞的心思,在看到吳振華對知青們讚不絕口的時候,他就轉變了心思。
如果,這次項目真的幹起來了,其中還有知青的功勞,到時候縣裏和知青辦那邊肯定會點名表揚他們大隊。
這一下子就拿了兩份功勞,可不是眼前的蠅頭小利能夠比的。
雲大隊長看了一眼王支書,示意他上台講話。
王支書好好的把衣裳整理了一番,笑容滿麵的走上了台。
“鄉親們,今天領導已經來視察完畢,對於咱們前期的準備工作非常滿意。
這些都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前段時間開荒,從水庫那邊引水的時候,每家每戶都出了大力。
這一點非常值得表揚..........”
王支書的話音剛落,台下就響起了猛烈的掌聲。
有些人的手掌都拍紅了,頗為自豪地仰著頭。
王支書抬了抬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又接著說道:“其次就是知青們的付出。
前期的規劃預算,知青們給出了很好的意見,這一點非常值得咱們學習。”
這次的掌聲並沒有前麵響亮,有些人不以為然,覺得知青們就動動腦子,幹活啥的都不及他們,咋就值得他們學習了?
王支書臉上的笑意淡了下來,目光掃視了一圈,高聲說道:“你們不服氣,是不是?
覺得這些知青,就是動動腦子算算賬,憑啥值得你們學習?”
村民們麵麵相覷,沒想到王支書直接把他們的心思點了出來。
有一個村民直接喊道:“難道不對嗎?
前段時間開荒的時候,那天多冷呀,俺們去幹活的人手上,哪個不是長滿了凍瘡?
臉上被吹得都裂了口子,就這都咬牙堅持。
這些知青們呐,他們是去幫忙了,可幹的活,還沒有我們三分之一多。”
有了第一個人開腔,自然就有第二個人跟著咋唿:“就是呀,別說開荒,就是平時上工,俺們拿滿工分,他們能拿八個工分就不錯了。
難道這也需要俺向他們學習嗎?”
“誰說不是呢?還不能幹一點活呢,就頭疼,腿疼的,說實在的,在場的各位,誰不疼呀?
那不都是咬牙堅持下來的嗎?”
從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話中,可以聽出,他們平時對知青們怨言頗多。
又有一個人點明了大家的心思:“上工沒有俺們多就算了,來下鄉還要占俺一份人頭糧。
要是沒有他們,這些人頭糧食平分到各家,也能有不少呢。”
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趙成喜他們的麵色很不好看。
雖然這些人說的是事實,可下鄉是他們想的嗎?
誰想背井離鄉,遠離自己的父母,來這裏幹農活?
原本被誇的心花怒放的心思,此時也默默地熄了下去。
雲大隊長看到王支書站在台上不說話,就知道他不想張嘴得罪人。
無奈的歎了一口氣,大步走上前,拍了拍王支書的胳膊,示意他先下去。
“大家都靜一靜!”
場麵緩緩安靜下來,眾人都抬著頭看向雲大隊長。
雲大隊長平時在大隊裏麵扮冷臉扮慣了,此時,黝黑的臉上泛著冷意,讓人看一眼都覺得犯怯。
他加大了聲音,說道:“我知道大家對知青下鄉的事情頗有怨言。
他們確實幹活不如咱們,甚至連俺們家18歲的閨女都不如。
可你們有沒有想過,他們是響應了領導人的號召,選擇支援農村。
單憑這一點,就值得咱們敬佩。
憑心而論,你們要是年輕個二三十歲,願意跑到千裏之外的陌生地方來幹農活嗎?”
村民們被他問得啞口無言,訥訥的垂下了頭,不發一言。
“他們自從下鄉以後,是不是每天都在學習,學習怎麽下地,學習怎麽上工?
努力的融入到大集體當中去,要是你們,你們能做到嗎?”
人群當中的聲音徹底銷聲匿跡,有些感性的女知青,因為雲大隊長的話,直接紅了眼眶。
相對於男知青而言,女知青是詬病最多的。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她們不能幹活。
看到人群徹底安靜下來,雲大隊長把話題拐到了正道上麵:“現在咱們迴歸本源。
他們幹活是不如你們,但是識文斷字,你們不如他們。
這次合作社的發展,離不開知青。
大牛家的,假如說合作社建成以後,頭一批要和別人合作,讓你算賬,幾千幾萬的算,你能算明白嗎?”
大牛爹有些羞愧的垂下了頭,確實算不明白,字還認不了多少呢。
“假如說別人給你們一個單子,你們連上麵的字都認不全,能知道別人要多少貨嗎?”
一聲聲的問話,讓村民們啞口無言。
“前期成本的核算,包括每間房子需要多少塊磚,多少沙子石子,都是知青們一筆一筆算出來的。
這一點大家可以否認嗎?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人群中徹底沒了聲音,原本還有些人義憤填膺的呐喊,此時全都如同鵪鶉一樣,縮住了脖子。
“每個人做出的貢獻,我們幾個幹部都看在眼裏。
可大家各司其職,共同合作才能推進咱們大隊更好的發展。
而不是一味地拉高自己的貢獻,去否認別人的付出。
我最後說一點,知青們已經把戶口遷到了咱們大隊,那就是咱們大集體的一份子。
剛才的那些話,大家說說就罷了,以後我希望大家共同學習,共同進步,不要再讓我聽到這些不利於團結的話語。”
雲大隊長的話,確實是切身實地的站在知青們的角度。
趙成喜他們心潮澎湃,越來越肯定了自己的價值。
當即就站起來說道:“我們一定不辜負大隊長的希望。
更進一步地向村民們學習,響應領導人的號召,共同促進農村建設!”
“對,向村民們學習!”
一時間,大隊部牆頭上都坐滿了人。
知青們坐在最前排,這是雲大隊長特地安排的。
確切的說,是王支書特地和雲大隊長提的。
他早就沒了想獨攬功勞的心思,在看到吳振華對知青們讚不絕口的時候,他就轉變了心思。
如果,這次項目真的幹起來了,其中還有知青的功勞,到時候縣裏和知青辦那邊肯定會點名表揚他們大隊。
這一下子就拿了兩份功勞,可不是眼前的蠅頭小利能夠比的。
雲大隊長看了一眼王支書,示意他上台講話。
王支書好好的把衣裳整理了一番,笑容滿麵的走上了台。
“鄉親們,今天領導已經來視察完畢,對於咱們前期的準備工作非常滿意。
這些都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前段時間開荒,從水庫那邊引水的時候,每家每戶都出了大力。
這一點非常值得表揚..........”
王支書的話音剛落,台下就響起了猛烈的掌聲。
有些人的手掌都拍紅了,頗為自豪地仰著頭。
王支書抬了抬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又接著說道:“其次就是知青們的付出。
前期的規劃預算,知青們給出了很好的意見,這一點非常值得咱們學習。”
這次的掌聲並沒有前麵響亮,有些人不以為然,覺得知青們就動動腦子,幹活啥的都不及他們,咋就值得他們學習了?
王支書臉上的笑意淡了下來,目光掃視了一圈,高聲說道:“你們不服氣,是不是?
覺得這些知青,就是動動腦子算算賬,憑啥值得你們學習?”
村民們麵麵相覷,沒想到王支書直接把他們的心思點了出來。
有一個村民直接喊道:“難道不對嗎?
前段時間開荒的時候,那天多冷呀,俺們去幹活的人手上,哪個不是長滿了凍瘡?
臉上被吹得都裂了口子,就這都咬牙堅持。
這些知青們呐,他們是去幫忙了,可幹的活,還沒有我們三分之一多。”
有了第一個人開腔,自然就有第二個人跟著咋唿:“就是呀,別說開荒,就是平時上工,俺們拿滿工分,他們能拿八個工分就不錯了。
難道這也需要俺向他們學習嗎?”
“誰說不是呢?還不能幹一點活呢,就頭疼,腿疼的,說實在的,在場的各位,誰不疼呀?
那不都是咬牙堅持下來的嗎?”
從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話中,可以聽出,他們平時對知青們怨言頗多。
又有一個人點明了大家的心思:“上工沒有俺們多就算了,來下鄉還要占俺一份人頭糧。
要是沒有他們,這些人頭糧食平分到各家,也能有不少呢。”
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趙成喜他們的麵色很不好看。
雖然這些人說的是事實,可下鄉是他們想的嗎?
誰想背井離鄉,遠離自己的父母,來這裏幹農活?
原本被誇的心花怒放的心思,此時也默默地熄了下去。
雲大隊長看到王支書站在台上不說話,就知道他不想張嘴得罪人。
無奈的歎了一口氣,大步走上前,拍了拍王支書的胳膊,示意他先下去。
“大家都靜一靜!”
場麵緩緩安靜下來,眾人都抬著頭看向雲大隊長。
雲大隊長平時在大隊裏麵扮冷臉扮慣了,此時,黝黑的臉上泛著冷意,讓人看一眼都覺得犯怯。
他加大了聲音,說道:“我知道大家對知青下鄉的事情頗有怨言。
他們確實幹活不如咱們,甚至連俺們家18歲的閨女都不如。
可你們有沒有想過,他們是響應了領導人的號召,選擇支援農村。
單憑這一點,就值得咱們敬佩。
憑心而論,你們要是年輕個二三十歲,願意跑到千裏之外的陌生地方來幹農活嗎?”
村民們被他問得啞口無言,訥訥的垂下了頭,不發一言。
“他們自從下鄉以後,是不是每天都在學習,學習怎麽下地,學習怎麽上工?
努力的融入到大集體當中去,要是你們,你們能做到嗎?”
人群當中的聲音徹底銷聲匿跡,有些感性的女知青,因為雲大隊長的話,直接紅了眼眶。
相對於男知青而言,女知青是詬病最多的。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她們不能幹活。
看到人群徹底安靜下來,雲大隊長把話題拐到了正道上麵:“現在咱們迴歸本源。
他們幹活是不如你們,但是識文斷字,你們不如他們。
這次合作社的發展,離不開知青。
大牛家的,假如說合作社建成以後,頭一批要和別人合作,讓你算賬,幾千幾萬的算,你能算明白嗎?”
大牛爹有些羞愧的垂下了頭,確實算不明白,字還認不了多少呢。
“假如說別人給你們一個單子,你們連上麵的字都認不全,能知道別人要多少貨嗎?”
一聲聲的問話,讓村民們啞口無言。
“前期成本的核算,包括每間房子需要多少塊磚,多少沙子石子,都是知青們一筆一筆算出來的。
這一點大家可以否認嗎?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人群中徹底沒了聲音,原本還有些人義憤填膺的呐喊,此時全都如同鵪鶉一樣,縮住了脖子。
“每個人做出的貢獻,我們幾個幹部都看在眼裏。
可大家各司其職,共同合作才能推進咱們大隊更好的發展。
而不是一味地拉高自己的貢獻,去否認別人的付出。
我最後說一點,知青們已經把戶口遷到了咱們大隊,那就是咱們大集體的一份子。
剛才的那些話,大家說說就罷了,以後我希望大家共同學習,共同進步,不要再讓我聽到這些不利於團結的話語。”
雲大隊長的話,確實是切身實地的站在知青們的角度。
趙成喜他們心潮澎湃,越來越肯定了自己的價值。
當即就站起來說道:“我們一定不辜負大隊長的希望。
更進一步地向村民們學習,響應領導人的號召,共同促進農村建設!”
“對,向村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