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華貴妃
穿越宜修,開局秒變嫡福晉 作者:單機三萬不是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碧官女子不知道毓嬪的苦心,隻覺得長姐無情,將近一個月的冷遇和其他妃嬪的嘲笑化為對毓嬪的怨恨,從小到大的嫉妒蠶食離職,碧官女子是帶著滿腹嫉恨離開的碧桐書院,其中還有她不願意承認的委屈。
·
六月中旬,圓明園內瘋傳一個消息,皇上要晉華妃的位份了。
清朝祖製,一皇後一皇貴妃兩貴妃四妃六嬪,餘下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這妃位之上有貴妃,貴妃之上,還有皇貴妃呢。
大部分人都認為皇上會封華妃為貴妃,畢竟皇後還在呢,皇後為後從未出過差錯,膝下還有嫡長子成親王,皇上不會封個皇貴妃打皇後的臉。
但又有一小撮人認為,華妃的哥哥年大將軍戰功赫赫,華妃妹以兄貴,未必不能封為皇貴妃。而且,有人還說親眼看見宮裏送來的禮服明明就是皇貴妃的形製。
對於這些傳言,徐清野並未理會,她知道,年世蘭一個貴妃頂天了,皇上忌憚年羹堯忌憚得要死,怎麽敢封年世蘭為皇貴妃呢?
可是年世蘭不知道,她被那身行頭糊住了雙眼,一心以為皇上要封她為皇貴妃了。
不過好在,不管華妃如何得意,在那一絲難以告人的愧疚之下,華妃並未抖落到徐清野麵前來,隻在毓嬪等人麵前一頓炫耀。
皇上並沒有吊著華妃太久,一道封貴妃的聖旨打破了華妃的幻想。
其實華妃本也沒想皇上會封她為皇貴妃的,隻是那皇貴妃服製就擺在華妃眼前,華妃怎麽會不多想。
因著不在宮裏,所以封貴妃的儀式暫時還辦不了,隻是圓明園上下都已改口口稱華貴妃了。
·
雍正三年夏末,京城周邊大旱,已經有兩個月餘不曾下一滴雨了。
皇上憂心不已,決定和徐清野一起去天壇求雨。
京城大旱,皇上皇後都去天壇求雨了,後妃們自然也不能再在圓明園避暑享樂了。
徐清野和皇上先領著眾人一起迴紫禁城,安排去天壇求雨期間的事情後再出發去天壇。
此次祈雨要十天,後宮中華貴妃位分最高,徐清野便安排華貴妃統領後宮事,另外三妃從旁協助。
祈雨要先沐浴淨身,又要齋戒三日以示尊重,之後又是各種複雜的儀式不提,總之是件累人的事兒。
卻不想十天才將將過半,宮中就傳來消息。
毓嬪被華貴妃罰跪,小產了。
皇上又氣又急,可是祭祀乃國家大事,不可中斷對神明不敬,隻能強忍焦急,連發兩道口諭,一道禁足了華貴妃,等待祭祀結束後再做處理,另一道就是寬慰失子的毓嬪。
原想著是華貴妃跋扈,惹出毓嬪小產的事宜來,如今華貴妃已經被禁足,宮中也該安分下來了。
可是就在祭祀結束要迴程時,宮中又傳信來說齊妃謀害六阿哥弘晟,給六阿哥乳母的吃食裏下了良藥。
六阿哥早產,身子本就孱弱極了,又才一歲多,那點涼藥對乳母來說不痛不癢,化為乳水被六阿哥喝下去後,於六阿哥而言卻是要命的毒藥。
“皇上,宮中兒科相關的太醫已經全在鹹福宮候著了,隻是六阿哥太過年幼,腸胃又弱不能吃藥,隻能叫乳母喝下化為乳汁,效果甚微啊!”
那傳信的小太監扯著嗓子哭喊,麵色戚戚。
先有毓嬪小產,後又有六阿哥病重,隻要他一出宮,後宮的那些女人就把爪牙全露了出來!
“放肆!”皇上大吼一聲,明顯氣急了。
毓嬪的孩子先不說,畢竟還沒出生,感情也有限。六阿哥卻是實實在在的過了周歲眼看著身子一天天好轉了的。
六阿哥是皇上幼子,身體又差,生母是皇上滿意喜歡的惠嬪,皇上對六阿哥還是很有感情的,六阿哥每一次病重每一次好轉,都牽動著皇上為數不多的慈父心腸。
如今六阿哥被人害得病重眼看要夭折了,皇上如何能不憤怒呢?
“皇上,小心龍體。”徐清野一手輕拍皇上的背,同時輕聲安慰道,“皇上,太醫們醫術高超,六阿哥定能轉危為安的,六阿哥早就滿了周歲,身子骨已經比剛出生時好了許多了。”
皇上煩躁地閉眼,隻道:“快迴宮。”
鹹福宮內一片愁雲,惠嬪滿臉是淚的守在弘晟的小床前,敬妃雖然也痛苦,但還是強撐著維持鹹福宮的運行以及對太醫的安排。
徐清野和皇上迴到宮中,連朝服都來不及換下就趕去了鹹福宮,無視行禮的眾人,走進屋內看到的就是臉色青黑的小小的弘晟躺在床褥中,氣若遊絲。
“皇上……”惠嬪轉頭看到了皇上,戚戚然開口,聞之生悲。
“惠嬪,弘晟會沒事的。”皇上無力的安慰,可見皇上對弘晟也沒抱多大信心。
看過弘晟之後,徐清野和皇上又被敬妃引到正殿,兩人分左右坐在上座,其餘人都站著。
惠嬪要親自照顧弘晟,便留在偏殿。
剛一坐下,皇上就怒氣衝衝的說:“還不將那賤婦帶上來!”
蘇培盛招手,便有人去長春宮找齊妃。
齊妃雖然幹出了這樣的事,但被抓包後還是害怕得不行,皇上派去的人差點隻能強硬的將人帶過來。
一進殿,齊妃就哭喊著冤枉。
“皇上,冤枉呐!臣妾沒有害六阿哥!”
高妃淡淡道:“人證物證在此,齊妃還有什麽要狡辯的?”
”齊妃姐姐從前都是一副慈母做派,不曾想竟有這樣的狠心,六阿哥年紀還那樣小,齊妃姐姐這麽忍心啊!”舒嬪長歎一聲,語氣憐憫,卻是不懷好意。
“皇上,臣妾真的沒有害六阿哥,您信臣妾,臣妾不知六阿哥乳母的吃食裏被摻了涼藥啊!”
齊妃撲通一下跪在地上,爬到到皇上腳邊,仰頭看向皇上。
敬妃恨得眼眶通紅,瞪著齊妃,咬牙切齒道:“齊妃是這麽知道六阿哥乳母的吃食裏被摻了涼藥呢?這件事兒,隻有皇上、皇後還有我和惠嬪以及鹹福宮的人知曉,齊妃一直待在長春宮,是從何處知道此事?除非,這件事就是你指使宮女幹的!”
·
六月中旬,圓明園內瘋傳一個消息,皇上要晉華妃的位份了。
清朝祖製,一皇後一皇貴妃兩貴妃四妃六嬪,餘下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這妃位之上有貴妃,貴妃之上,還有皇貴妃呢。
大部分人都認為皇上會封華妃為貴妃,畢竟皇後還在呢,皇後為後從未出過差錯,膝下還有嫡長子成親王,皇上不會封個皇貴妃打皇後的臉。
但又有一小撮人認為,華妃的哥哥年大將軍戰功赫赫,華妃妹以兄貴,未必不能封為皇貴妃。而且,有人還說親眼看見宮裏送來的禮服明明就是皇貴妃的形製。
對於這些傳言,徐清野並未理會,她知道,年世蘭一個貴妃頂天了,皇上忌憚年羹堯忌憚得要死,怎麽敢封年世蘭為皇貴妃呢?
可是年世蘭不知道,她被那身行頭糊住了雙眼,一心以為皇上要封她為皇貴妃了。
不過好在,不管華妃如何得意,在那一絲難以告人的愧疚之下,華妃並未抖落到徐清野麵前來,隻在毓嬪等人麵前一頓炫耀。
皇上並沒有吊著華妃太久,一道封貴妃的聖旨打破了華妃的幻想。
其實華妃本也沒想皇上會封她為皇貴妃的,隻是那皇貴妃服製就擺在華妃眼前,華妃怎麽會不多想。
因著不在宮裏,所以封貴妃的儀式暫時還辦不了,隻是圓明園上下都已改口口稱華貴妃了。
·
雍正三年夏末,京城周邊大旱,已經有兩個月餘不曾下一滴雨了。
皇上憂心不已,決定和徐清野一起去天壇求雨。
京城大旱,皇上皇後都去天壇求雨了,後妃們自然也不能再在圓明園避暑享樂了。
徐清野和皇上先領著眾人一起迴紫禁城,安排去天壇求雨期間的事情後再出發去天壇。
此次祈雨要十天,後宮中華貴妃位分最高,徐清野便安排華貴妃統領後宮事,另外三妃從旁協助。
祈雨要先沐浴淨身,又要齋戒三日以示尊重,之後又是各種複雜的儀式不提,總之是件累人的事兒。
卻不想十天才將將過半,宮中就傳來消息。
毓嬪被華貴妃罰跪,小產了。
皇上又氣又急,可是祭祀乃國家大事,不可中斷對神明不敬,隻能強忍焦急,連發兩道口諭,一道禁足了華貴妃,等待祭祀結束後再做處理,另一道就是寬慰失子的毓嬪。
原想著是華貴妃跋扈,惹出毓嬪小產的事宜來,如今華貴妃已經被禁足,宮中也該安分下來了。
可是就在祭祀結束要迴程時,宮中又傳信來說齊妃謀害六阿哥弘晟,給六阿哥乳母的吃食裏下了良藥。
六阿哥早產,身子本就孱弱極了,又才一歲多,那點涼藥對乳母來說不痛不癢,化為乳水被六阿哥喝下去後,於六阿哥而言卻是要命的毒藥。
“皇上,宮中兒科相關的太醫已經全在鹹福宮候著了,隻是六阿哥太過年幼,腸胃又弱不能吃藥,隻能叫乳母喝下化為乳汁,效果甚微啊!”
那傳信的小太監扯著嗓子哭喊,麵色戚戚。
先有毓嬪小產,後又有六阿哥病重,隻要他一出宮,後宮的那些女人就把爪牙全露了出來!
“放肆!”皇上大吼一聲,明顯氣急了。
毓嬪的孩子先不說,畢竟還沒出生,感情也有限。六阿哥卻是實實在在的過了周歲眼看著身子一天天好轉了的。
六阿哥是皇上幼子,身體又差,生母是皇上滿意喜歡的惠嬪,皇上對六阿哥還是很有感情的,六阿哥每一次病重每一次好轉,都牽動著皇上為數不多的慈父心腸。
如今六阿哥被人害得病重眼看要夭折了,皇上如何能不憤怒呢?
“皇上,小心龍體。”徐清野一手輕拍皇上的背,同時輕聲安慰道,“皇上,太醫們醫術高超,六阿哥定能轉危為安的,六阿哥早就滿了周歲,身子骨已經比剛出生時好了許多了。”
皇上煩躁地閉眼,隻道:“快迴宮。”
鹹福宮內一片愁雲,惠嬪滿臉是淚的守在弘晟的小床前,敬妃雖然也痛苦,但還是強撐著維持鹹福宮的運行以及對太醫的安排。
徐清野和皇上迴到宮中,連朝服都來不及換下就趕去了鹹福宮,無視行禮的眾人,走進屋內看到的就是臉色青黑的小小的弘晟躺在床褥中,氣若遊絲。
“皇上……”惠嬪轉頭看到了皇上,戚戚然開口,聞之生悲。
“惠嬪,弘晟會沒事的。”皇上無力的安慰,可見皇上對弘晟也沒抱多大信心。
看過弘晟之後,徐清野和皇上又被敬妃引到正殿,兩人分左右坐在上座,其餘人都站著。
惠嬪要親自照顧弘晟,便留在偏殿。
剛一坐下,皇上就怒氣衝衝的說:“還不將那賤婦帶上來!”
蘇培盛招手,便有人去長春宮找齊妃。
齊妃雖然幹出了這樣的事,但被抓包後還是害怕得不行,皇上派去的人差點隻能強硬的將人帶過來。
一進殿,齊妃就哭喊著冤枉。
“皇上,冤枉呐!臣妾沒有害六阿哥!”
高妃淡淡道:“人證物證在此,齊妃還有什麽要狡辯的?”
”齊妃姐姐從前都是一副慈母做派,不曾想竟有這樣的狠心,六阿哥年紀還那樣小,齊妃姐姐這麽忍心啊!”舒嬪長歎一聲,語氣憐憫,卻是不懷好意。
“皇上,臣妾真的沒有害六阿哥,您信臣妾,臣妾不知六阿哥乳母的吃食裏被摻了涼藥啊!”
齊妃撲通一下跪在地上,爬到到皇上腳邊,仰頭看向皇上。
敬妃恨得眼眶通紅,瞪著齊妃,咬牙切齒道:“齊妃是這麽知道六阿哥乳母的吃食裏被摻了涼藥呢?這件事兒,隻有皇上、皇後還有我和惠嬪以及鹹福宮的人知曉,齊妃一直待在長春宮,是從何處知道此事?除非,這件事就是你指使宮女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