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哉,妙哉!”
劉辯直視下方的諸葛孔明,麵露微笑,拍手稱讚。
“孔明計謀無雙,雖居於學宮,卻能知曉天下大勢,朕甚是佩服!”
“還有這夜觀天象的能力,當真能夠看透萬裏之外的事物!?”
這個能力不可謂不逆天!
那以後隻要自己禦駕親征亦或是發生國戰這樣的大事,隻需讓軍師諸葛亮夜觀天象。
便可看透敵方的破綻,從而製定有針對性的計策,即可無往不利。
諸葛亮拱手迴道,“陛下謬讚了,學生確有夜觀天象之力,然想要實施條件萬分苛刻,唯有天時地利人和之際,方可施行。”
“而且夜觀天象之力不僅學生能夠擁有,其他智謀妖孽之輩亦可學會,若遇到天賦勝過我的,還不知誰勝誰負呢!”
原來想要夜觀天象還有限製條件,怪不得史書中的諸葛亮並非天下無敵。
五次北伐,輸多勝少,被另一位妖孽之子司馬懿拿捏的死死的!
不過即便如此,諸葛亮也是整個大漢數一數二的謀士了。
他不僅智謀無雙,能夠出謀劃策,而且內政無敵,擅長治理國家,堪稱全才!
得此一人,勝過百萬雄師!
念及此處,劉辯心情激動不已,舉杯邀請眾人共飲。
抹了抹嘴角處的水澤,劉辯接著問道:“方才孔明還提到了開辟商路一事,不知有何見解?”
說到開辟商路,不得不提此舉的必要性了。
如今大漢境內商品種類豐富,數量龐雜,絲綢、瓷器、玉器等特色商品在國內已經是供過於求的狀態。
若能遠銷海外,則能為大漢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助力大漢經濟的快速發展。
孔明不愧為內政“專家”,一出山便要為大漢賺取錢財,作為治理天下的基石。
諸葛亮白皙的麵龐上露出一抹笑意,他手中羽扇微微扇動,麵前桌案上擺放著的茶杯白霧繚繞。
隨著羽扇搖動,茶霧也隨之繚繞,幻化出一片滾滾黃沙卷動的畫麵。
黃沙彌漫之地,幾聲駝鈴聲響起,定睛望去,確是一支商隊騎乘著憨厚可掬的駱駝行走在西域荒漠之上。
“陛下可重組西域商隊,重啟張騫舊道!”
“一來可將大漢的絲綢、青瓷等物換成金銀物;二來可彰顯大漢國威,引得萬邦來朝!”
諸葛亮嘹亮的聲音在殿內散開,引得眾人皆低頭沉思不語。
“可張騫舊道此前為西漠三十六國叛亂所破壞,那條道路如今危機四伏,又許久未去探索,貿然行動恐怕太過危險。”
蔡邕捋著長須,皺眉沉聲道。
“先生所言極是,學生亦是這麽想的,可先派使者再走一道,若張騫舊道可通行,陛下便可不費周折再次啟動這條舊道。”
“況且學生此前夜觀天象,看到了西域之地,危機較之前弱了不少,可以複行。”
“好!”
上首的劉辯發話了,重重點頭。
重啟張騫舊道,他此前也不是沒有想過,但每次都被其他事情所耽擱。
加之此前北邊異族強敵環繞,不敢貿然輕舉妄動,故而屢屢打消複行張騫舊道這個念頭。
如今北方異族已被大漢強軍擊潰,逼得遠走他鄉,成為大漢疆土的一部分。
倒是沒有了這個後顧之憂,也無需再擔憂商隊遭遇異族突襲,損失慘重。
是時候重新啟動陸上絲綢之路這個“暴富計劃”了。
“朕早有此意,隻是奈何未尋到良機,如今強敵已滅,朕再無後顧之憂。”
諸葛亮看著野心勃勃的劉辯,心中暗暗點頭。
從善如流,方為人主。
羽扇再次晃動,彌漫黃沙的幻境緩緩消散,化作一片汪洋大海,海麵上幾艘巨大海船正乘風破浪,一路南下!
海船之上人影攢動,密密麻麻的貨物堆積在甲板之上……
“這是……”
“陛下,陸上絲路終究路途遙遠,大費周章,雖有收益,但不能將收益最大化。”
“何不另外再開辟一條海上絲路!?”
“學生聽聞大漢南下往西行,有一國度,名為身毒(古印度),此國內物產資源豐富,有象牙、珍珠、香料等大漢未曾盛產的其他物產。”
“如今大漢又有海船這等利器,何不派遣使者前往身毒等海外國度尋找商貿合作國。”
“這……朕隻能感歎孔明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能無所不通啊!”
劉辯欣然大笑道。
海上絲綢之路,他也早有規劃。
遠的去不了,近一點的東南亞難不成還去不了嘛!
順便再讓商隊帶迴來一些身毒異域美女……
當然,最重要的是身毒的香料、珍珠十分豐富,可以將這些特產賣給達官顯貴,賺取貿易差價。
若能同時運營好海上和陸上絲綢之路,不敢相信屆時國庫將會有多麽的豐盈。
隻要國庫裏麵滿滿當當的,劉辯根本無懼與任何國家開戰!
無論是持久戰還是閃電戰!!!
因此,這兩條商路的成與敗就顯得至關重要了,事關大漢未來的經濟血脈!
“孔明之言,讓朕醍醐灌頂!”
“陛下言重了,以陛下之才,想必早就想到了這些,學生隻不過多提了一嘴。”
諸葛亮謙虛迴答。
“這商路一事,不知孔明可有推薦的人選?”
想法有了,計劃也有了,那就涉及到具體實施的事兒了。
此事設計頗多,需心思縝密、精通外語、聰慧機敏之人方能勝任。
諸葛亮沉思片刻後,方拱手迴答道:“陛下若是放心,不如將此事交給我、士元、元直三人吧!”
哈!?
讓這三位頂尖謀臣去幹這外交的事兒?
而且這活兒挺危險的。
劉辯不放心讓這三位天才去幹這麽危險的活兒。
“這……此事雖幹係甚大,但危險程度太高……”
劉辯望向三人,意有所指。
見天子猶豫,始終一言不發的徐庶拱手迴道,
“陛下且寬心,學生不才,也從小習武傍身。”
“陛下,學生也可以提前預知危險,不必擔心。”
這時,諸葛亮亦是補充迴道。
正因為此事極為重要,他才毛遂自薦。
若能幹成此事,大漢國力將會與日俱增,他和二位好友也能因此晉升。
這也是彰顯他們能力的投名狀。
“還有一事,陛下,學生想通過此事探查中州各國……”
諸葛亮臨近尾聲時拋出了一枚“重磅炸彈”。
中州,是一個很陌生但也很熟悉的名詞。
陌生在大漢這麽多年來並未對除東荒大陸之外的各個大州探索,因此十分陌生。
甚至連具體有哪些大國都不知曉,更不知曉各國的具體實力強弱。
熟悉則是最近幾年,因中州大秦而讓劉辯逐漸將目光放在了其餘大州之上。
劉辯不是沒有探索過其他大州,但終究因為路途太過遙遠,得力人手數量不夠等各方麵原因進度緩慢。
但如果能夠開辟商路,商販之人最擅長打聽消息。
通過此路,可助大漢了解東荒之外的諸事。
滋事甚大,不容有失!
“這……好吧!”
劉辯略微思索,終究還是同意了下來。
“妙哉,妙哉!”
劉辯直視下方的諸葛孔明,麵露微笑,拍手稱讚。
“孔明計謀無雙,雖居於學宮,卻能知曉天下大勢,朕甚是佩服!”
“還有這夜觀天象的能力,當真能夠看透萬裏之外的事物!?”
這個能力不可謂不逆天!
那以後隻要自己禦駕親征亦或是發生國戰這樣的大事,隻需讓軍師諸葛亮夜觀天象。
便可看透敵方的破綻,從而製定有針對性的計策,即可無往不利。
諸葛亮拱手迴道,“陛下謬讚了,學生確有夜觀天象之力,然想要實施條件萬分苛刻,唯有天時地利人和之際,方可施行。”
“而且夜觀天象之力不僅學生能夠擁有,其他智謀妖孽之輩亦可學會,若遇到天賦勝過我的,還不知誰勝誰負呢!”
原來想要夜觀天象還有限製條件,怪不得史書中的諸葛亮並非天下無敵。
五次北伐,輸多勝少,被另一位妖孽之子司馬懿拿捏的死死的!
不過即便如此,諸葛亮也是整個大漢數一數二的謀士了。
他不僅智謀無雙,能夠出謀劃策,而且內政無敵,擅長治理國家,堪稱全才!
得此一人,勝過百萬雄師!
念及此處,劉辯心情激動不已,舉杯邀請眾人共飲。
抹了抹嘴角處的水澤,劉辯接著問道:“方才孔明還提到了開辟商路一事,不知有何見解?”
說到開辟商路,不得不提此舉的必要性了。
如今大漢境內商品種類豐富,數量龐雜,絲綢、瓷器、玉器等特色商品在國內已經是供過於求的狀態。
若能遠銷海外,則能為大漢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助力大漢經濟的快速發展。
孔明不愧為內政“專家”,一出山便要為大漢賺取錢財,作為治理天下的基石。
諸葛亮白皙的麵龐上露出一抹笑意,他手中羽扇微微扇動,麵前桌案上擺放著的茶杯白霧繚繞。
隨著羽扇搖動,茶霧也隨之繚繞,幻化出一片滾滾黃沙卷動的畫麵。
黃沙彌漫之地,幾聲駝鈴聲響起,定睛望去,確是一支商隊騎乘著憨厚可掬的駱駝行走在西域荒漠之上。
“陛下可重組西域商隊,重啟張騫舊道!”
“一來可將大漢的絲綢、青瓷等物換成金銀物;二來可彰顯大漢國威,引得萬邦來朝!”
諸葛亮嘹亮的聲音在殿內散開,引得眾人皆低頭沉思不語。
“可張騫舊道此前為西漠三十六國叛亂所破壞,那條道路如今危機四伏,又許久未去探索,貿然行動恐怕太過危險。”
蔡邕捋著長須,皺眉沉聲道。
“先生所言極是,學生亦是這麽想的,可先派使者再走一道,若張騫舊道可通行,陛下便可不費周折再次啟動這條舊道。”
“況且學生此前夜觀天象,看到了西域之地,危機較之前弱了不少,可以複行。”
“好!”
上首的劉辯發話了,重重點頭。
重啟張騫舊道,他此前也不是沒有想過,但每次都被其他事情所耽擱。
加之此前北邊異族強敵環繞,不敢貿然輕舉妄動,故而屢屢打消複行張騫舊道這個念頭。
如今北方異族已被大漢強軍擊潰,逼得遠走他鄉,成為大漢疆土的一部分。
倒是沒有了這個後顧之憂,也無需再擔憂商隊遭遇異族突襲,損失慘重。
是時候重新啟動陸上絲綢之路這個“暴富計劃”了。
“朕早有此意,隻是奈何未尋到良機,如今強敵已滅,朕再無後顧之憂。”
諸葛亮看著野心勃勃的劉辯,心中暗暗點頭。
從善如流,方為人主。
羽扇再次晃動,彌漫黃沙的幻境緩緩消散,化作一片汪洋大海,海麵上幾艘巨大海船正乘風破浪,一路南下!
海船之上人影攢動,密密麻麻的貨物堆積在甲板之上……
“這是……”
“陛下,陸上絲路終究路途遙遠,大費周章,雖有收益,但不能將收益最大化。”
“何不另外再開辟一條海上絲路!?”
“學生聽聞大漢南下往西行,有一國度,名為身毒(古印度),此國內物產資源豐富,有象牙、珍珠、香料等大漢未曾盛產的其他物產。”
“如今大漢又有海船這等利器,何不派遣使者前往身毒等海外國度尋找商貿合作國。”
“這……朕隻能感歎孔明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能無所不通啊!”
劉辯欣然大笑道。
海上絲綢之路,他也早有規劃。
遠的去不了,近一點的東南亞難不成還去不了嘛!
順便再讓商隊帶迴來一些身毒異域美女……
當然,最重要的是身毒的香料、珍珠十分豐富,可以將這些特產賣給達官顯貴,賺取貿易差價。
若能同時運營好海上和陸上絲綢之路,不敢相信屆時國庫將會有多麽的豐盈。
隻要國庫裏麵滿滿當當的,劉辯根本無懼與任何國家開戰!
無論是持久戰還是閃電戰!!!
因此,這兩條商路的成與敗就顯得至關重要了,事關大漢未來的經濟血脈!
“孔明之言,讓朕醍醐灌頂!”
“陛下言重了,以陛下之才,想必早就想到了這些,學生隻不過多提了一嘴。”
諸葛亮謙虛迴答。
“這商路一事,不知孔明可有推薦的人選?”
想法有了,計劃也有了,那就涉及到具體實施的事兒了。
此事設計頗多,需心思縝密、精通外語、聰慧機敏之人方能勝任。
諸葛亮沉思片刻後,方拱手迴答道:“陛下若是放心,不如將此事交給我、士元、元直三人吧!”
哈!?
讓這三位頂尖謀臣去幹這外交的事兒?
而且這活兒挺危險的。
劉辯不放心讓這三位天才去幹這麽危險的活兒。
“這……此事雖幹係甚大,但危險程度太高……”
劉辯望向三人,意有所指。
見天子猶豫,始終一言不發的徐庶拱手迴道,
“陛下且寬心,學生不才,也從小習武傍身。”
“陛下,學生也可以提前預知危險,不必擔心。”
這時,諸葛亮亦是補充迴道。
正因為此事極為重要,他才毛遂自薦。
若能幹成此事,大漢國力將會與日俱增,他和二位好友也能因此晉升。
這也是彰顯他們能力的投名狀。
“還有一事,陛下,學生想通過此事探查中州各國……”
諸葛亮臨近尾聲時拋出了一枚“重磅炸彈”。
中州,是一個很陌生但也很熟悉的名詞。
陌生在大漢這麽多年來並未對除東荒大陸之外的各個大州探索,因此十分陌生。
甚至連具體有哪些大國都不知曉,更不知曉各國的具體實力強弱。
熟悉則是最近幾年,因中州大秦而讓劉辯逐漸將目光放在了其餘大州之上。
劉辯不是沒有探索過其他大州,但終究因為路途太過遙遠,得力人手數量不夠等各方麵原因進度緩慢。
但如果能夠開辟商路,商販之人最擅長打聽消息。
通過此路,可助大漢了解東荒之外的諸事。
滋事甚大,不容有失!
“這……好吧!”
劉辯略微思索,終究還是同意了下來。